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全文完整)

时间:2022-08-23 19:2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全文完整)


同志们:

根据中心组集中学习主题,我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初浅体会、我市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初步考虑两个方面作交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初浅体会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11年后,党中央召开的又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学习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目标”: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其次要“看到一个变化”:会议名称的变化。18年前的2003年12月19日,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人才专题会议;
11年前的2010年的5月26日,再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但是,这次的会议名称改为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的人才会议。从“全国”到“中央”两字的变化,并且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全部出席,进一步凸显党管人才原则,鲜明体现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中重要位置的深远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长,中办印发的通报也只有18页,一开始就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四个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要求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人才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不适应的地方,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仍然不足;
二是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还存在“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的问题,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等问题比较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要求我们把握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八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根本保证),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重大战略),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目标方向),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这是重点任务),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是重要保障),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基本要求),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这是社会条件),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是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这“八个坚持”,明确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社会条件、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是我们党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第二部分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目标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
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目标,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确立了“时间表”“路线图”,对于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第三部分是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三方面的要求,我认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为人才松绑,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才能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第四部分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中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四个方面的要求。例举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美国海军陆战师”;
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而我国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的负责人中,35岁以下仅占5%,36岁到45岁的占27%。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从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到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是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中国是世界大国,本身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必然是全方位的。因此,“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最为现实而迫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全方位培养。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应当看到,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总书记说:“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这是全方位培养人才的底气所在。怎么培养呢?那就是要“十个手指弹钢琴”——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即重点在于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同时大力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对于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总书记开出的方子就是“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既要发挥高校的主力军作用,又要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从基础研究人才成长所需的基地、平台、经费、机制等方面全方位保障。要全方位引进。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近者悦、远者来”的引才用才格局进一步形成,我国逐步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人才回流国,正在成为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要素高度整合、创新活动高度活跃的全球人才高地。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全方位用好。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强化“以用为本”的理念,只有做到“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才能防止和破解人才“不够用”“不适用”和“不被用”等突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要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

二、我市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初步考虑

一要抓好会议精神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开展传达学习。组织各级党委(党组)通过常委会、党组(党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把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与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在全市组织系统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专题学习,并提出下步人才工作方向和措施。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纳入高层次人才市情研修班学习内容,统筹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人才集中的单位通过专题学习、交流研讨、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人才深入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广大人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体班次、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换届后党委班子成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意识。切实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结合XX“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两区一地”建设等决策部署,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编制好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发展规划。抓实“人才工作宣传月”。XXXXX将11月作为全省人才工作宣传月,下一步我们将同步通过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通过“一把手谈人才”等专栏,广泛宣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全媒融合的方式,宣传我市人才强市战略取得的成效、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人才先进典型等,营造良好人才工作氛围。

二要抓住我市“XXXX”定位,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战略布局和重大举措。集聚世界一流“XXX”示范区建设人才。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绿色能源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和我市四大千亿级、六大百亿级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按照“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一事一议”引进高层次人才或团队。结合中央关于人才计划优化整合的要求,更新实施XX市“产业建设领军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集聚XXX示范区建设人才。围绕申请建立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XX延伸区,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等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机构开展人才、技术和项目合作交流。深入与数字信息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探索推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实施新时代XX工匠培育计划,造就一批国家级、省级工匠。实施XX市“技能名师”培养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走边疆·助力强边固防”行动,鼓励引导人才向XX市、龙陵县边境地区聚集。实施“专家服务团下乡·助推基层治理”行动,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集聚国际文化旅游胜地建设人才。围绕打造XX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XX国际康养度假区、滇西抗战文化体验区“三张名片”需求,培养选拔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非遗传承、项目包装等方面的文旅人才。实施XX市“文化名家”培养计划,加强文艺人才高地建设,提升本土作家、曲艺家、艺术家的知名度。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发挥XXXX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作用,积极打造承接中科院、工程院、知名高校创新项目及高层次人才入驻的平台载体。依托滇西XX山保护和开发研究中心,创建XX山生物生态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生物生态安全领域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XX水利博士科技创新工作站建设,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等平台提质增效。持续开展XX人才论坛,积极搭建在不同行业领域人才与产业、人才与项目、人才与资金供需对接机制,让人才智力充分涌流。

三要抓牢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提高政治站位,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人才工作报告述职制度,严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程,全面压实人才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县(市、区)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健全各级党委人才领导机构,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完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人才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实行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推行“揭榜挂帅”制度,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制度,扎实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轨开展,高质量建设一批“招才引智工作站”。健全柔性引才制度,高质量建设落地于XX市的“XX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高端人才、特殊人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议”评价支持办法,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作用,主动对接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人才“双向兼职”机制,推动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有序流动。强化人才工作保障。对照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置,调整充实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委联系专家人才制度,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优化整合市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起草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与东西部协作单位和教育部对口帮扶单位的合作。持续加大人才投入力度,统筹人才培养引进、评价选拔、服务管理、奖励激励和重大人才项目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推荐访问:会议精神 发言 中央 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 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 传达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