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农业局工作总结5篇

时间:2022-07-03 14:45:06 浏览量:

【篇一】

根据国务院、省、市、区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相关部署要求和《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xx区推进“放管服”改革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xx府办〔2019〕48号)文件精神,我局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以推进职能转变、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全面依法履行职能,着力促进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建设,放管服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及时审核我局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变动情况,做好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清理工作,进一步简化了审批环节。2022年根据《四川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22年本)》的通知》进行了清理,目前我局的行政许可事项45(含子项)项,公共服务17项,并重新编制了办事指南,由最初的799天办结缩短到现在的359天办结,提高办结时限45%,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方便。

(二)推进政务服务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按照群众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要求,依托区政务大厅和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一窗办、一网办、就近办、马上办”改革。使行政审批更加方便、更加公开、更加透明、更加高效。

(三)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事项。其中“马上办”4项(1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核发、2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3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合格标志核发、4农作物种子经营备案),网上办28项,最多跑一次28项。并报区委编办和区政务中心且已向社会公布。

(四)提升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将我局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设立依据、申请条件、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全部向社会公开,并在xx区政务服务电子外网上公布,方便了办事群众。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我局实施的审批项目、审批流程有待进一步简化。二是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整改措施

(一)继续加强领导,确保取得实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全局、任务艰巨,要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增强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做到认识统一、机构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二)加强行政审批目录管理。依照《四川省行政权力指导清单(2022年本)》把我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内容管理规范、完整,实行动态管理。

(三)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四、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局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市、区的要求不断完善行政许可事项的动态调整,以及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五个为”、“六个一”的要求加强工作开展。

(一)加强“五个为”工作开展

为促进创业就业降低门槛。除了法律明确的前置审批项目和国务院保留的前置审批事项外,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证件,申请人先办营业执照后再办其他审批项目;

规范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把不该有的权力坚决拦在清单之外,切实降低创业就业门槛。

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坚持依法收费,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切实减少涉企收费,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一律取消。

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减少登记规范种类,简化登记手续,便于实际操作,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办理登记业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许可事项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清理、整合、规范现有许可事项和收费,坚决治理审批乱象。

为公平营商创条件。持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对全区农业行业进行随机抽查,有效保证行业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

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对必要的证明要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

提高服务水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及时督促解决。

(二)围绕“六个一”开展工作

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在原有的承诺时限上再减少一半,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升审批效能。

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对本部门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前置审批环节和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对无法定依据或取消后不影响实际管理效果的前置审批环节进行清理,减少内部流转环节、优化审批流程。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通过权力清单再梳理我局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80%以上可实现网上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理。

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及时梳理更新办事流程,制作《一次性告知单》,使办事人员能全面一次性地知悉所办事项的流程、提交材料及规范、注意事项等,并在大厅公开摆放示范文本供办事人员参考,切实做到“一次性告知”,避免群众和企业因不了解办理事项和提供材料不全或不规范而多次往返。

最多跑一次。将按照要求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公布我局的“最多跑一次“事项,除因法律法规对办事程序有特别规定当事人须二次以上到现场的例外事项外,力争我局所有事项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继续加强对法律、法规设定的证明事项中,可以通过法定证照、书面告知承诺、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合同凭证等办理的,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者代替的,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以及不适应新形势需要证明的事项进行清理和提出取消建议。

【篇二】

2022年以来,xx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积极作为,全力推动xx乡村振兴,全面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

一、紧盯目标,基本完成年初工作目标

1.聚焦重点工作目标。

根据《2022年度金华市农业重点工作考核目标》要求,制订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责任,有序实施,63项指标中57项指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6项指标按照时间节点逐步推进,其中1项指标即“新创建认定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我县前期做了大量工作,xx县宝清家庭农场、xx县郑家畈家庭农场分别与马来西亚、香港公司签订了xx葡萄出口(境)协议,由于时间紧、标准较高,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认定工作有一定难度。下一步将提早谋划,提升新型经营主体档次,及时与海关部门沟通,做好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认定工作。

2.做优特色工作。

创建两个示范县。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金华市两个之一),9月被确定为省级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县(金华市两个之一)。目前,又在积极申报全省首批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承办四场农技峰会。今年我县举办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秸秆抽样县省级培训班、全省湖羊牧旅融合特色消费现场会、全省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现场会,其中2019浙江·xx全国山地蔬菜安全生产技术交流会首次在我县召开,一些国家级专家为山地蔬菜发展把脉问诊。

创建全域“美丽田园”。出台《xx县美丽田园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万元美丽田园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农田洁化、绿化、美化和“美丽田园”十佳村奖励。建立“田长制”,开展美丽田园“十佳村”、达标村和“十差村”“双十”评比活动。截止10月底,全县已建成美丽田园十佳村70个,达标村333个,共完成创建村403个,完成率达到99%,超额完成了年初制订的80%达标村创建任务,虞宅花谷田园被评定为浙江省“最美田园”,全面实现了点上出彩、线上整洁、面上美丽的全域美丽田园目标,为推进全域旅游夯实基础。

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切实加强我县“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科学有序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实施,今年9月实行县田园综合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体化办公。制订政策,出台《xx县“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浦南悠然南山、虞宅茜溪花谷等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县级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已启动,正积极申报。

打造山地蔬菜产业联合体。以“一个中心,二个示范点”为建设重点,一个中心即眷心农业集约化育苗中心,二个示范点即杭坪镇寺坪和大塘高山蔬菜示范基地,积极推行xx蔬菜产业“三分六统”经营管理产业模式,打造山地蔬菜产业联合体,带动和推进我县高山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拓展农村信息阵地,全县409个行政村、20个社区已选聘578名村级网格员,专职负责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截至9月中旬,全县已建成“xx县益农咨询投诉服务中心”1个,信息进村入户示范乡镇3个,建立5种类型益农信息社402个,电子商务累计成交额3191.5万元。

二、农业三项指标情况分析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我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7.38亿元,同比降低5.5%(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6.30亿元,同比增加2.85%)。其中农业增加值为6.07亿元,同比增加2.88%,增速高于全省0.38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82.2%,占比高于去年同期6.7个百分点。林业增加值、渔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牧业增加值0.85亿元,同比减少42.17%。牧业增加值减少原因主要是关停了11家规模禽场,导致家禽出栏及禽蛋产量大幅下降,家禽出栏缩减至17.05万羽,同比减少64.1%;

禽蛋产量缩减至459吨,同比减少37.9%(为减少损失,部分禽场在家禽出栏后关停)。

2.农民可支配收入。2022年前三季度我县农民可支配收入17190元,同比增加9%,总量比全市低3839元,比全省低4816元;

增速比全市低0.7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4个百分点。影响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二是产业化规模程度较小。以葡萄为例,产业存在低、小、散现象,主要表现在葡萄产业偏散、业主规模偏小、土地规模碎片化较为普遍。三是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较弱。全县在葡萄产业链上虽然发展了一些合作社、种植大户,但是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组织化程度偏低,规模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3.2017年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位次从2016年的43位(2016年得分80.13分)回落至2017年的57位,得分78.96分,处全市第四位(低于全省和全市水平,其中省均综合得分85.09分,市均综合得分79.14分)。从评价指数看,降幅最大的是资金投入指数(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减少4.3亿元,同比减少61%)和适度规模经营指数(水产养殖湿度规模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减少1.1万亩,同比减少88.5%),分别降低了0.969分、0.935分;

降幅较大的是农业科技指数,降低0.326分;

农业信贷指数、农业推广服务指数和耕地指数有较大提升,分别提升0.489分、0.257分、0.253分。从全省各县(市、区)评价指标排名看,我县农产品安全生产指数、主导产业产值指数、适度规模经营指数和资金投入指数排名掉落较大,分别下降20名、17名、26名;

农业信贷指数、农业推广服务指数和节能减排指数排名有较大提升,分别上升20名、33名、15名。从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看,我县产业组织带动指数、农业信息化指数和休闲观光农业指数已达省级目标;

农业增加值指数、农产品加工外贸指数、生产效率指数、适度规模经营指数和资金投入指数与省级目标差距较大。

综合上述,力争三项指标到年末稳中有升。下一步将盯紧目标,逐项突破。一是提高对三项指标重要性的认识,逐项分析,采取措施,力争赶上。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应报尽报。三是对个别有难度的指标,提早谋划,争取明年有新提升。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

坚持三产融合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xx县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到2022年底,总体完成省级“悠然南山”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基本完成6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狠抓项目落实,以“十大试点,十大特色”为建设蓝图,纵深推进xx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设目标,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xx样板。

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目前,部分乡镇(街道)由于对田园综合体认识和了解不足,田园综合体建设总体进度滞后。要加快出台县相关配套政策,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方向作出进一步指导,同时鼓励各乡镇(街道)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撸起袖子加油干。

完善督查考评制度。要求各乡镇(街道)每月上报项目进度报表,挂图作战,整体推进,对建设进度落后的试点进行通报提醒,时刻督促落后乡镇(街道)迎头赶上,并将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考核之中。

完善公司体制机制。田园综合体建设原则之一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辅助,要把财政资金用活用好,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遵守市场规律。完善公司体制机制,由田园综合体公司具体决定资金使用方式,县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指导。

整合零散用地指标。采用四种方式,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一是将项目所在地的零散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起来,整合统筹使用,同时对闲置房屋提升改造,在项目整体规划中发挥作用,减少建设用地需求;

二是采取建设生态厕所、生态停车场的形式,减少建设用地指标的占用;

三是尝试突破体制机制,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县域内买卖建设用地指标,让指标流动起来;

四是由国土部门每年安排新增部分建设用地指标专门用于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

(二)紧抓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追溯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着力推进xx葡萄生产绿色发展,规范二维码使用,每一串葡萄、每一个外包装上都有自己“身份证”,实现葡萄生产全程“扫码可追溯”,真正让经销商卖得放心,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大“xx葡萄”logo和广告语宣传,巩固“xx葡萄”公用品牌的知名度,继续大力推进“xx葡萄”公用品牌建设。重新设计包装箱并统一投入使用,维护我县“xx葡萄”区域公用品牌。

纵深推进控产提质。把葡萄产业提升作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突破口,持续推行《xx葡萄生产标准》,加大控产提质推广力度,引导标准化生产,实现葡萄品质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从中端向高端迈进,实现优质优价,加快品牌效益转化打好基础。

延伸拓展销售市场。在现有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出境香港的基础上,巩固合作关系,进一步延伸拓展国内外市场;

同时,促进合作,强化同中石化、阿里巴巴等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强强联手,力争线上销售额取得新突破。

(三)积极做好示范创建工作

一是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法治化监管。力争在2022年底前完成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基本实现网格化监管体系全建立、规模基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全建立的“五大目标”,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和群众满意度。

二是创建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础上,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多形式发展集体经济、规范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制订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办法,全面完善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拓展社员股份权能,试点股权抵押、转让、退出等机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注重时间节点,倒排创建计划,确保在2022年10月底前完成改革试点创建工作。

三是创建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县。

紧扣“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总要求,按照“两个高水平”建设奋斗目标,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任务,重点推进“三调三治理”,即推进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经营机制三大“调整”和养殖业污染、农业投入品、田园环境三大“治理”。坚持三产融合、科技创新、生态循环、主体创业、产村联动,构建生产基础、质量管理、控源治污、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人文支撑“六大体系”。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大的农业绿色发展主体,推广一批生态高效农业新模式,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农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按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建设要求,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浦阳江盆地和西北山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内创建5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培育壮大80个以上农业绿色发展先行主体。2022年根据实施方案,细化落实责任分工,创新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力争完成2个先行区和30个先行主体创建任务。

(四)固牢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全面实施规模猪场封闭饲养模式。封闭式饲养管理模式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首要措施,也是规模养殖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要求。2022年,将对规模养殖场封闭式饲养作为重要监管内容之一,督促规模猪场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实施非洲猪瘟监管责任人制度。由乡镇(街道)对全县所有养猪场户落实专项监管责任人,根据疫情动态和上级要求开展全面疫情排查和报告。

严格实行生猪及其产品禁调措施。按照上级要求和我县实际,疫区省份及风险区域的生猪及其产品禁止调入我县,加强流通监管力度,对违规调运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严防疫源传入。

加强禁止泔水养猪行为监管。在全县泔水规范化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对泔水养猪行为持续保持高压监控,督促乡镇(街道)采取果断措施阻止泔水养猪行为发生。

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农业、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间常态化联防协作制度,加强信息通报和共享,开展经常性的部门联合检查,确保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落实生猪及其产品调运、泔水禁喂生猪、消毒灭源等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篇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科农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业“3个三”工程、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两区)划定等农业工作,大力实施工业科技创新,抓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入库组织、高新技术产品申报工作,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成效和亮点

(一)以清远市农业“3个三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了xx农业“3+x”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清远鸡、柑橘、茶叶等三大主导产业和xx菜心、xx水晶梨、东陂腊味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力促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全市清远鸡规模养殖场达80家,年出栏清远鸡达300.5万只。新增柑橘种植面积7000亩,总面积达5万亩。新增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1万多亩。通过实施xx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做大做强以xx菜心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大力加强品牌创建力度,新增广东省名牌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预计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1家,总数达650家,大力推动农民合作社参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初加工,开拓电商、产销对接业务活动,拓宽营销渠道;

新认定家庭农场66家,总数达166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清远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清远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39家。

(二)全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完成实测面积57.6万亩,实际发证到户86615户,占总农户的91.72%。完成数据汇交87780户,占2013年农户总数的92.95%,数据汇交工作顺利通过省检。已归档农户86347户,占比91.43%。二是顺利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工作任务,初步探索出一条“集体资产核实、成员界定明确、股权设置合理、集体经济组织健全、产权交易规范、集体经济发展多形式”的改革路子,改革成效初显。全市12个经济联合总社、165个经济联合社、1605个经济合作社基本完成了产权改革。核实集体资产总额为13.4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2.96亿元,核实全市集体土地总面积为338万亩,其中,农用地总面积为320万亩。确认成员身份数458334人,量化资产总额1.71亿元。股份制改革探索继续实施。三是认真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12个镇级产权流转管理平台建设,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加强三资交易监管工作,防止和纠正长期抛荒、毁损土地、非法改变土地用途等行为。四是加快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通过将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已于2017年顺利完成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2022年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乡镇申报面积汇总共26.31万亩。

(三)成功申报xx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兴村强县项目、广东省2022年适度规模发展产业项目,加快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2022年,我市成功申报xx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

成功申报2022年度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500万元;

成功申报2022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东陂镇成为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

成功申报广东省2022年适度规模发展产业项目,项目资金900万元。以上五个项目,必将全面加快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创新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发展富硒农业的工作部署,我局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引进,推动我市富硒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已和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签订了开展土壤硒元素地址勘查相关合同,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所在机构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实现在三年内把xx建成全国知名富硒农业大县的目标。

(五)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6家,营业收入4.3亿元,其中,东陂腊味加工企业28个,营业收入9500万元,粮食加工企业8家,营业收入17810万元,果蔬加工企业2家,营业收入3560万元;

植物油加工企业3家,营业收入1050万元;

精制茶加工企业3家,营业收入230万元;

其它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2家,营业收入11042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展粮食、果蔬、肉类等农产品初加工的有800家,年初加工量66万吨。二是推进“农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组织实施“美丽xx”互联网+生态农村产业+精准扶贫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搭建项目建设服务平台架构,测试环境已经部署完毕,进入试上线运营阶段。

(六)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预计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4.412万千瓦,同比增长3%,全年农作物机耕面积87.8万亩,机收面积24.4万多亩,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6.65%。全市有农机专业合作社9家。二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我市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面积为20.44万亩,我市已于10月底完成技术支撑单位招标,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划定工作。

(七)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一是积极做好农村青年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我们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技术咨询和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2022年与省农业厅、省高等院校、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清远市农业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种养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户、互联网和农机安全等培训班共30期,培训人数1336人,组织科技人员下乡16人次,开展农技咨询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共11期,解答咨询4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6000多份。二是认真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成立领导机构,制定《xx市2017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围绕主导产业,做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工作,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科技示范户示范作物单产增长10%以上,单位面积效益提高10%以上。完成全年项目实施各项工作、培训任务,落实科技示范户物化补助。

(八)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方式,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一是推广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适用技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开展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二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强对秸秆焚烧的整治力度,积极做好监督、巡查、指导工作,将监管、巡查责任落实到镇(乡)、村,及时制止秸秆焚烧行为。关闭拆除禁养区内养殖场82间,关闭拆除栏舍面积共62218.94平方米。认真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促进全市生态农业的持续优质发展。三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开展“绿盾2019”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开展江河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63.5万尾鱼苗。

(九)大力推进农业对外合作交流。

一是拓宽优质农产品外销渠道。发挥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品牌效应,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着力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示范区建设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助推农业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二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组织企业组织参加省、市名优特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大型展示展销活动,大力推介xx名牌产品。组织我市农检系统检测技术人员赴广州学习,提升我市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加快了市县级农检站建设和资质认定工作步伐。三是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成功举办xx水晶梨节、xx菜心节等推介活动,进一步打响了xx农产品品牌,拓宽了xx优质特色农产品外销渠道,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十)大力推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核实上报工作。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全市66个重点村和98个分散村均实现长效农业特色产业全覆盖,有效带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增收。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下达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06.25万元,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十一)大力推进农业风险防控监管

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农业质量年”活动,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2022年,全市开展农产品质量抽检1622批次。其中开展定性监测1590批次;

合格率99%,进行定量检测32批次,合格率100%,并做好样本检测及数据输入和上报。二是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加强渔业船舶、农机、沼气、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危化品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今年农业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三是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持续开展红火蚁、柑桔黄龙病防控等工作,完成春秋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对非洲猪瘟实行严防死守,特别是9月22日在省农业厅召开省际公路动物防疫检查站设置工作部署会后,我市及时召开紧急会议,按照上级要求于9月22日设立2个省际公路公安检查站,并于当天开展相关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是全省最早部署落实,得到了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和清远市农业局的高度肯定。11月21日,又根据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需要,在西岸镇、三水乡和大路边镇增设了四个临时公路检查点,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完成全覆盖排查,加强对全市12个镇(乡)进行排查,排查场点和排查猪只均无异常情况。同时,强化跨省引进种猪管理及动物移动监管执法,防范非洲猪瘟经生猪及其产品调运输入我市。四是抓好涉农领域矛盾纠纷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做好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网上办理,全程实施阳光审批,截至11月20日,办理网批业务23宗。

(十二)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我局成立了农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由局一把手为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和机制。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培训全市农业系统干部职工60余人。结合日常监管和农业执法,把化解矛盾与治乱相结合,至今年11月,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争议纠纷80宗,成功调解纠纷80宗,土地纠纷解决率100%,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现象。重点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以及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等农资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摸底排查农资经营门市178家,农产品生产基地25家,农贸市场22场次,渔船18艘次,出动执法人员552人次。广泛宣传我市严厉打击农业领域黑恶势力,同时公布多个群众举报渠道,全民参与专项斗争行动。经排查暂无发现涉黑涉恶线索。

(十三)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技术产品46个,高新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专利申请245件,同比增长250.00%。

(十四)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我局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传达学习会议,并计划组织全体工会干部职工“重走总书记调研路”,沿着总书记视察清远的路线,进一步加深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和领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二是抓好党建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今年我局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20次以上。三是加强人才建设和引进工作。积极开展争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工作者活动,加快培养一批年轻农业科技人才。除此,切实做好了综治维稳、创文、保密、档案、妇儿、计生等各项工作。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用地难问题突出。受到农用地使用原则的制约,新建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综合示范项目中存在与规划衔接的问题,农用地周边无配套建设用地规划,项目难以落地。无论是休闲观光农业,还是其他形式的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都面临农业附属设施用地以及配套设施用地的限制,一定程度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是农业创新力度不足。现阶段我市农业引进新品种不多,真正有市场竞争力、附加值高、经济价值大的品种较少,主要以地方传统品种为主,名、优、特新品种不足,缺乏科技支撑,农业装备水平不高,电子商务、专卖等新销售、推广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现代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尽管已创建一系列的农业品牌,但宣传推广过于简单传统,没有充分整合放大品牌效应,假冒农产品品牌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不强。我市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设施落后,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较弱,产业链延伸主要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少,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容易受自然条件、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与农户建立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有限。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依然严峻。我市大部分镇(乡)主要依托镇农技站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及日常监管工作人手不足。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不具备法定的检测资质,检测人才缺乏、检测经费不足,镇级监管站的速测能力差,难以满足监管工作需要。

五是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编制、经费等与责权不匹配,检疫监督工作人员少,年龄老化,工作经费、基础设施设备严重缺乏。镇(乡)畜牧兽医站有不少人员不能专职专责,制约了防疫工作的开展。尤其2个省际公路公安检查站需要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及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人员紧缺,人员补助、消毒药采购缺少经费,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按照省、清远市、xx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动农业“3个三工程”,力促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加快推进茶叶、清远鸡、柑橘等主导产业和xx菜心、xx水晶梨、东陂腊味等xx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规划布局和规模生产,推进产业带、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构建“3+x”产业发展体系,力争2022年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力争2022年新增“三品一标”7个以上。积极探索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改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培育清远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

(二)高质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加强产权改革部门协作,利用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改革难点问题,抓好产权改革业务指导、检查考核、督查督办,压实工作责任。确保2022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国家级试点任务,力争为国家、省和清远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xx经验。

(三)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项目。增强单体合作社自身能力,强化合作社联合与合作,提升县域指导服务能力,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确保到2022年12月底完成试点工作阶段性任务,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试点任务。

(四)加快建设xx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xx水晶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岭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努力把产业园建设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质量兴农的示范核心区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五)实施广东省2022年适度规模发展产业项目。完成柑桔商品化处理平台建设及交易市场建设、百亩核心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集成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制定柑橘商品化处理标准化体系。开展示范园基地“三品”认证和自主品牌创建工作。

(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向,规划建设xx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龙坪、高山、东陂3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处理副中心,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到2022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达到100%。

(七)完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项目(东陂腊味)建设。整合科技、平台、产业资源,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的农业组织体系,实现优势产品的创新型培育、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建成腊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工中心、检测中心以及交易中心,有效推进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八)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通过举办水晶梨节、菜心节等推介活动,不断提高xx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打响xx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九)抓好美丽xx+互联网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美丽xx”现代生态农村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切实发挥该平台服务农村农业的大数据功能,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

(十)实施“菜篮子”工程。落实省、清远市“菜篮子”工程市长考核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安全。

(十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认真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和跟踪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和地震监测工作。计划组织3家企业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织申请高新技术产品20件;

组织申请清远市工程技术中心2家,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新增各类专利100件。

(十二)精准定位,确保富硒产业起好步、快见效。一是把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列入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精准扶贫和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坚持把富硒农业作为我市战略性优势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扶持、鼓励和发展。二是成立xx富硒农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全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配备专门工作人员,积极开展组织协调、产业规划、培训指导、技术服务和产品推介。三是制定《xx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试行),对从事富硒农业产业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在富硒农产品资源调查、试验示范、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品牌包装、宣传策划等方面予以指导和资金扶持。

2022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清远的嘱托,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转化为新起点上再创新局的强大精神动力,奋力推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上新台阶。

【篇四】

2022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努力促进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产业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目标,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研,摸清找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制定实施《广州市xx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按照国家粮食功能区划定节点完成11个行政村共2.25万亩功能区划定工作任务;

全力推进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和适养区域划定工作,制定完成《广州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域划定的通告》由区政府印发实施,进一步引导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牵头组织编制《广州市xx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和《关于划定xx区休闲渔业区的通告》,进一步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xx现代渔业提质增效。

大石4a屠宰场顺利动工。在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大力协调下,积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建设主体xx食品有限公司,按照项目建设工作时间表推进大石4a屠宰场建设工作。大石4a屠宰场项目地块涉及的大石东乡供水dn1600原水管道迁改工程按期完成,新管道已顺利接驳并投入使用;

大石4a屠宰场项目顺利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并于2022年10月18日按时动工建设。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继续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2年我区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

大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财政农业项目,全年共组织申报2022年度市级财政农业项目12项,投资总额3098.2万元,申请市财政资金1505.33万元;

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累计申请财政贴息305万元;

超额完成2022年省市下达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任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31人。组织广州市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州市绿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石碁镇大刀沙村等三个单位申报第二批市级农业公园,完成现场考核和专家评审工作。

“菜篮子”考核工作顺利推进。深入贯彻国务院、省、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成立xx区“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能及工作任务,落实属地责任。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市民满意度。对照国家印发的“菜篮子”考核评分细则等文件要求开展2017-2022年首个考核期自查自评工作,自查评分得分率为88.2%,等级为良好。全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监管、调控保障、市民满意度等方面的建设发展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加强。

(二)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创农安”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目标要求,着力压实镇、村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xx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黑名单制度》等监管制度,组建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员队伍和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执法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圆满完成创建工作各项考评指标,并于11月22日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稳定可控。认真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2022年xx区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方案》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完成农产品监测2.45万批次,平均合格率98.80%;

生猪瘦肉精检测17万份,合格率100%;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应用推广有序推进,完成1140家生产经营主体注册,区域农业龙头企业、“三品一标”企业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追溯率达到100%。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平稳可控,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产品、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成效显著。农产品、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有效震慑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药、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304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775家次,农产品生产单位1170家次;

查处非法经营假冒伪劣农资案件38宗,结案34宗;

罚没入库28.06万元。开展法制宣传和培训活动(含联合宣传活动)8次,派发各种宣传资料超过4166份。

农产品品牌建设深入实施。积极组织开展“xx十大特色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培育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2022年我区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3个,现有省名牌(农业类)数量位居广州市前列。

(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顺利完成确权档案数字化招投标工作,确定确权档案数字化服务公司;

经市验收专家组检查评审,我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以综合评分85.6分顺利通过市级检查验收;

印制了《关于颁证入户有关问题的工作指引》等,切实加强宣传、培训、督导及疑难解释工作,顺利推进确权证书颁证入户。截至12月底,全区测绘土地面积17万亩,实测率135%(根据省统计口径,以国土“二调”耕地面积12.58万亩为计算基数);

14个参加确权的镇(街)全面启动颁证入户工作,颁证数为11.7万本,颁证率123%。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交易专项整治、农村财务管理专项检查,建立xx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全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平台体运行情况;

探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截止至12月底,全区通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累计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18617宗,交易底价160.89亿元,成交金额200.60亿元,成交金额高出底价总额39.71亿元,增收率24.68%。

“扫黑除恶”专项获得肯定。成立农业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农业(渔业)生产、农资经营、屠宰管理以及垄断、侵吞农村集体资产等领域的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强化宣传发动,累计制作“扫黑除恶”摸排线索宣传海报305份,横幅18条,展板35块,实现对全区177个行政村“扫黑除恶”宣传全覆盖;

狠抓排查整治,累计摸排上报线索4宗,办理核实扫黑除恶线索32宗,有效地维护了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受到区扫黑除恶办的肯定。

渔业资源限额捕捞试点任务顺利完成。我区187艘珠江口拖贝专项渔船作为全省限额捕捞试点,率先开展白贝(主要是光滑河蓝蛤)限额捕捞试点工作,在镇村及渔民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限额捕捞试点配额分配任务。

(四)全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进展顺利。出台《xx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xx区新一轮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方案》,全力推进新一轮非禁养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截止至12月底共完成200个畜禽养殖场的整治(关闭),全区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达66.2%,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有效实施。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及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着力减少化肥使用,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9.0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推进施肥方式转变;

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发出病虫害预测预报12期,指导农民精准施肥用药;

强化农药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在沙湾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树立宣传牌10个,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xx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池塘养殖水治理有序推进;

制定并实施《广州市xx区池塘养殖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0)》。完成33个纳入小微水体的鱼塘核查工作,包括鱼塘31个,非鱼塘2个,其中鱼塘纳入鱼塘养殖水治理范围,2个非鱼塘由属地镇街负责整治,确保消除黑臭水体,实现“三无”目标;

落实池塘治理面积5300亩,已开工建设治理的池塘面积3000亩。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铺开。加快新农村项目建设进度,顺利实施74个新农村建设项目(2022年前项目),涉及资金6440.31万元。目前,已完成67个,其余项目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完成“厕所革命”工作第一批15个示范公厕建设工作,预算资金710万元,其中区财政补助426万元。制定并下发区级美丽乡村验收方案,完成2016、2017年度区级美丽乡村(石楼镇江鸥等30个村)创建的验收工作;

切实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17年区级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石碁镇凌边村、金山村耕路建设进行竣工验收和结算评审工作,配合区国规局石楼镇水田垦造项目和沙湾镇高标农田建设项目的方案制定和审核工作。

(五)全面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农业行政管理服务提速增效

行政执法及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法制监督不断强化,全年累计立案核审案件49宗,召开案审会13次,核审重大行政处罚案件30宗。重新修订局“权责清单”,累计修订完善局机关及下属单位权责事项462项,并录入系统经审核后全部发布;

下大力气完成省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十统一”标准化梳理工作,推进政务规范化、标准化,2022年累计受理并办结审批事项申请1439件,办理办理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此许可未上网办大厅)85.25万件。

机关日常管理持续加强。进一步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政府采购等日常管理制度,机关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有序;

规范落实政务公开,2022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2条,开展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公示工作17次,公示各类案件58宗(含去年立案今年结案案件);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10件,其中主办件6件、会办件4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

配合完成2017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王岐同志任原xx区农业局局长期间经济责任审计。

农业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2022年,我局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日常巡查监管,有效遏制了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有效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12月全区累计开展安全检查1057次,检查企业(单位、个人)2252家次,检查农机具1465台次,整改安全隐患119处,纠正农机安全违章104宗;

强化应急值守,压实防御措施,圆满完成防御台风“山竹”各项任务;

全年没有发生农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任务超额20%完成;

在区安委会2022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中被评为“全优档次”。

二、2022年度主要工作计划

2022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一部署和区两个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积极谋划实施明年我区农业农村的各项工作,为实现xx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按照“产业兴旺”的总要求,全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大力提升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继续发展xx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扶持花卉和渔业产业发展,优化水果、蔬菜种植结构,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菜篮子”安全。

(二)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新增认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培育扶持力度,引导其逐步实现规范化、专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创收增收。

(三)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继续狠抓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计划成立镇街结算中心,推动建立区级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服务中心,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集体集体资产交易管理以及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收支不规范、审批流程不完备等问题。

(四)继续协调推动大石4a屠宰场项目建设工作,力争项目如期竣工并投产。

(五)继续压实农业减排措施。根据《广州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域划定的通告》精神,按照《xx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xx区新一轮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方案》部署,继续监督、指导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六)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项目建设。充分运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杠杆,严格把好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各个环节,全力推进新农村项目以及乡村厕所项目的实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逐步改善村庄生活、经营环境,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新农村。

(七)按照区委、区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有序推进机关及下属单位的改革工作,优化内部机构设置,进一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

【篇五】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巩固、完善和加强中央等一系列主题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实干,夯实农业基础,努力实现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更加繁荣,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幸福乡村建设。

一、农业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一)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产量持平,保障了农产品市场供给

全县粮食播种总面积152..7万亩,平均亩产373公斤、总产57万吨,面积比上年减0.9%,亩产、总产分别比上年增1.1%。

夏粮:小麦面积60万亩,平均亩产340公斤,总产20.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产1224吨。

秋粮:玉米面积92.7万亩,平均亩产406公斤,总产37.6万吨,面积比上年减2.1%,亩产、总产分别比上年增6.8%、4.6%。

油料作物:预计面积0.7万亩,比上年减2.8%,平均亩产144.4公斤,比上年增3.1%,总产1011吨,比上年增0.3%。

瓜菜:预计面积3.6万亩,平均亩产3450公斤,总产12.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1.4%、0.1%、1.5%。

秋播:小麦播种面积预计完成60万亩,比上年减2.6%。

(二)农业主要在建项目实施顺利

xx2022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县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500万元,及2017年结余补贴资金0.18万元,共计500.18万元。截至目前,已使用431.78万元,收益户103户,补贴机具数量138台。促进了我县农机总动力的稳步增长。

争取国家资金9万元,实施xx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目前40个土样已采集完毕,6个实验正在进行中。

二、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土地确权数据已汇交农业部,证书正在打印发放中。

2、切实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目前,我县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15.4万户,人口64.6万人,集体所有耕地面积128.2万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119.4万亩。截止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65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55%,涉及67657户。其中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共计承包流转土地30.2万亩,占流转总量的49.5%。同时县、乡两级均对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明确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由相关部门主分管负责同志任成员,定期会商调度土地流转工作进展情况,全县已累计签订流转合同8327份。

3、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工作。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全县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30家,其中种植专业合作社977家(其中蔬菜类专业社19家、枣树36个)、养殖类62家、苗木28家、农机类34家。其中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19家、县级27个。全县每村至少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成员14496人,带动35586户群众、注册总资金1亿元。

4、产业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扶贫产业项目库建设,由19个乡镇结合各自实际上报项目,切实把贫困户迫切急需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初选项目56个,拟选项目40个,经第三方评估完成19个项目认定。在县政府主要领导指导下,各乡镇、县扶贫办、县农业局密切配合,我县全部产业扶贫资金共计6724.43万元已投入到沧州神然生态观光园有限公司(40万元)、沧州市贝丽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60.1635万元)、河北惠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142.8884万元)、鲲鹏饲料公司(100万元)、沧州市华雨灌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300万元)、xx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292.2585万元)、xx益民园林绿化公司(5789.1196万元),共7个产业扶贫项目中。截至目前,19个乡镇正在同益民园林绿化公司和华雨灌溉、鑫翰种植合作社等7个项目,已完成村、乡两级公示,入股协议签订完毕,扶贫贫困户覆盖率100%,档案正在整理中。

三、抓好农业干部队伍建设,促进部门工作更加务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县会议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全局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政德建设、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开展了“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机关效能、民主评议行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等活动,积极做好两会护路、政务公开、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等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计生、档案管理、新能源、信息办公自动化、农业标准化等培训,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

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动员会后,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工作目标,部署了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为开展维稳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预期效果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二是扎实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果。针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制定了各项措施,明确了稳控责任单位和稳控责任领导。三是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商讨化解对策,明确包案责任,力争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四是分解到科室到人,局里安排信访专车、司机,24小时值班,做到信访信息畅通,出现上访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接访,平时,要求信访稳控人员要多与信访人走动,交流交朋友,增进感情,多做政策解释工作,争取信访人员的理解,信访人有家庭困难要多去关心,尽力帮助,以真心换真情,成为亲人朋友,以便做好信访稳控工作。

五、其它重点工作

(一)抓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协调组织各项农业生产

一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做好巡回政策宣讲,多形式、多措并举把中央1号文件、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充分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二是成立春管、春播行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导。农业局抽调技术骨干25人,组成5个技术指导小组,分乡包片,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及时指导农民对春白地进行耙耱保墒,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小麦春季管理,为春播春管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搞好技术培训,培训3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

(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推广率

1、科学除治病虫草害,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工作,全县下设8个乡级测报点,结合调查情况,定期汇总全县病虫发生信息,及时准确编发“农作物病虫信息”,年编制“病虫信息”10期,2000余份,印发到各乡镇,使xx小麦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得到重大提升,全县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2、加强无公害瓜菜检测。抽取韭菜、西葫、圆白菜、菜花等蔬菜样品30余批次,送沧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检测;

3、做好农业有害生物抗性监测与风险评估工作。在张官屯xx良种繁育场安装了12号、16号和普通灯三种光源的诱测灯逐日进行诱测记录。

(三)抓好农业综合执法,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1、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对农资生产、经营户进行业务知识和农业法律法规培训,培训农资经营人员450余人次,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自律意识,推行诚信建设,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

2、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扶优护农活动,对全县农资市场拉网式检查,2022年,出动执法车辆80辆次,执法人员24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20个次,检查农资销售门300个次;进行了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培训500人;参加了沧州市农牧局组织了春季农资大联查;进行种子备案100个品种。

2022年重点工作:

1.搞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工作。县级植保站及各乡村病虫测报点定时对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定点调查与大田普查,及时汇总全县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结合气象条件及历史数据及时发布有害生物发生与防治信息及时准确指导全县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确保有害生物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长期预报准确率85%以上,有害生物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2.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22年计划完成500万元补贴目标,完善信息公开内容,加强政策宣传,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3.规模种植,设施农业,休闲农业。采取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组织有意向农户带头示范,深入田间面对面指导,积极引导,提供流转服务。设施瓜菜播种面积目标争取达到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播种面积0.2万亩;

大棚播种面积0.5万亩;

中小棚播种面积0.2万亩。发展1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基地达到5个;新增10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大户5个;

在2022年现有一个休闲农业区的基础上,发展一至两个休闲农业区。

推荐访问:农业局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