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全文)

时间:2023-04-29 13:10: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全文),供大家参考。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全文)

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以来,定远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两强一增”为引领,积极主动克服新冠疫情、高温旱情影响,抗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紧抓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固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1.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不断提升。紧抓粮食生产。立足全年粮食稳产丰收,加强粮食生产全流程监管,保障农民种粮受益,出台农田开发利用工作指导意见,遏制冬季农田撂荒,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4亿斤左右。128万亩小麦实现颗粒归仓,小麦总产45.15万吨、单产352.54公斤同比增长1.67%、1.88%,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二、第一。秋粮丰收到手,秋收面积205.7万亩,较上年实际186.43万亩,增幅10.3%;
总产89.81万吨,较上年实际73.51万吨,增幅22.1%;
单产436.6公斤,较上年实际394.3公斤,增幅10.7%。紧抓秋冬种。全县秋种计划面积162.5万亩,其中小麦138万亩、油菜6万亩、蔬菜10万亩、绿肥等其它作物8.5万亩。全面发动干部带群众、大户带小户、企业带村集体推进秋种计划任务落实,成立督导组服务指导,确保种满种足。截至11月8月,全县秋种进度达到98%以上。紧抓良种繁育。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1个(水稻不育系:赞1S),落实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10万亩,小麦订单生产面积8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面积0.91万亩;
与安农大合作建设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已引入50多个绵、山羊遗传资源;
江淮水牛省级保种场投入运行,开展江淮水牛生物技术保种(冻精保存)。紧抓生猪产业升级及重要农产品供应。深入推进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总投资1100万元“定远猪”保种场建成投用,已育种6个家系1100头,总投资900万元的定远猪扩繁场建成投用,规模养猪场稳定在340余家。生猪屠宰深加工项目启动。截至11月,县生猪存栏7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8万头,生猪出栏103万头,分别同比增长2.3%,3.5%。羊存栏5.8万只,出栏10.28万只,同比增长9.95%;
家禽存栏865.21万羽,出栏830.55万羽,同比增长0.15%;
肉蛋奶总产量13.27吨,同比增长2.4%。紧抓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推广“一稻两虾”生态养殖,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063万亩(其中,“一稻两虾”1.3万亩),同比增长11.8%,水产品产量2.4万吨、产值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3%、5.89%。积极打造蔬菜全产业链,出台《关于加快“菜篮子”建设促进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县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支持蔬菜生产、仓储冷链物流、销售、加工和制种等全产业链发展。引入安徽彩食鲜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1.1亿元农副产品产销一体化项目,构建形成我县“1128N”建设体系,实现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整县推进。肉蛋奶总产量6.8万吨。

2.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四带一自”工程。全县参与带动的各类主体已达624个,带动脱贫户、边缘户5963户。已实施6批次15549户到户产业项目,发放产业补贴资金2091.92万元。谋划2022年到村特色产业项目入库50个4.5亿元,2023年项目入库38个3.35亿元。今年批复实施4批次到村项目9个,已建设完工8个。三是加强运营监管。印发《定远县村级特色产业项目排查整改方案》,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台账和定期督查工作机制,会同县督查考核办、乡村振兴局、县壮大办对全县2016-2021年328个村级特色产业项目运营管理情况定期开展督查督办,确保了特色产业项目稳定良性运转,持续发挥效益用。

3.“两强一增”行动扎实推进。一是聚焦科技强农,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构建“一院两站”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2名,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建成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引入50多种绵、山羊遗传资源,全覆盖建立218名科技特派员结对218个行政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108项。“定远猪”“江淮水牛”等一批保种场建成运营,37个小麦、水稻品种(系)通过国家和省级试验、审定,建成23个数字农业工厂、38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围绕“猪、虾、鹅、菌、草”等“5+N”特色产业,创建生猪、白鹅全产业链,建成藕塘镇、三和集镇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二是聚焦机械强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坚持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大托管方向,与北大荒集团等一批国企、央企合作,开展代耕代种代管、统防统收统储等全程式、菜单式农业生产托管和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种满种足、应收尽收。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比例达54.5%,示范村51个、示范户7423户。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71.5万千瓦占全市的24%,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09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0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700余家,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带动土地规模化流转达到56%。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实现整县推进,冷藏保鲜库容达6.5万立方,形成“龙头企业+田头市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模式。三是聚焦农民增收,推进共同富裕。深入推进农民增收专项行动,注重发挥项目建设联农带农作用,统筹安排财政衔接资金3.2亿元建设涉农项目63个。培育家庭农场42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45家、种粮大户3920户。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共105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9152人。已开发公益性岗位1785个,×脱贫人员1784人,发放岗位补贴621.68万元,人均增收8400元。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2688元,增速为7.8%。

4.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深化重点产业“双招双引”。围绕绿色食品产业、特色农业发展,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搜集绿色食品有价值项目线索27个,在谈项目9个,已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开工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4.93亿元。总投资3.8亿元2个项目竣工投运。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为示范,结合区域特色打造支线,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商品、民宿、营地等产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经营主体数量达107个,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收入6.5亿元。2022年安徽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海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定远县永健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被省批准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深化农产品品牌培育。成功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定有良材”,“定远猪”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两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69个。深化产业集群打造。突出“5+N”等优势主导产业,发挥乡镇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聚力建设藕塘、张桥、仓镇、池河、三和、炉桥等12个乡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光明乳业、品享牧业等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滁州光明牧业生态智慧牧场有限公司注册成立,预计11月底开工建设。培育稻米、小麦、生猪、鹅、稻虾、蔬菜(食用菌)等6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集群。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96万亩,新增1家市级蔬菜标准园(定远县绿色田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新升规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50亿元。深化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围绕农作物苗情、土壤墒情、病虫开展常态化监测。建成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智能化信息系统,全县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1.4%,在池河镇建立全县化肥减量500亩核心示范区。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10万亩次,覆盖率达60.78%;
绿色防控面积80万亩,覆盖率达51.28%,农药使用量为263吨,较同期减少11.74%,实现负增长目标。以实施栽培蔬菜、瓜果为重点,兼顾玉米、小麦等作物,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项目实施,推广全县小麦、玉米等作物水溶肥30万亩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完成389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建成粪污处理中心9家,定远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36%,2022年拟新建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2个。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两回收”实现网格化,乡镇均设立地膜回收跟踪服务监测点。

5.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以全县90个区域和97条道路为重点任务,实行“县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人居环境包保责任制,以点带面深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实行日督查月考评季调度。围绕县乡主干道统筹资金4000多万元建设44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点,引领各地村容村貌改造提升。2021年度1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基本完成,2022年度12个省级中心村全面开工建设,其中5个中心村基本完工。开展历年农村改厕“回头看”摸排4.83万户,发现问题350个全部整改到位。全县农村改厕已完成厕屋建设4700户,完成整体建设2890户。“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清运处理模式进入良性循环,进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

6.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扎实推进。风景道沿线2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基本完成;
7个乡镇27个村预计腾退面积7575亩、“留白”1740亩。风景道沿线7个乡镇共谋划2022-2024年项目86个86亿元,2022年建设项目39个,其中:完工项目6个、在建项目33个,投资超5000万元的重大项目13个。池河镇七里河村先行先试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全面推进,风景道乡村振兴一期项目总投资3.9亿元,融资3亿元。

7.乡村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基层党建“六亮”行动,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健全“1+5+N”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和乡村治理试点建设,在全省首创“村务听证会”机制,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治理试点乡镇2个(第一批为连江镇;
第二批严桥乡),示范村26个(定城镇棠店村等),二龙回族乡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

8.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县255个村(社区)的资产总计160555.46万元,负债总计为9033.91万元,全县集体土地总面积为468.94万亩,已完成“三变”改革的村255个,“三变”改革村集体收益115万元,农户获得收益10.5万元。完成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宗数19.1万宗,加快“房地一体”权证发放工作,今年新增确权颁证1913宗,化解历史遗留问题2500余宗,新增宅基地审批21宗。结合光明乳业项目建设,积极引导128户农户退出农村宅基地2.5万平方米,退出村民收益249.89万元。全县4宗39.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功交易,成交价款398万元。挂牌出租1宗商业服务设施用地173.69亩,租期20年,合计租金243.17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人居环境整体不优。人居环境治理项目不多、亮点不足、标准不高,常态化管护机制不够健全,农户庭院表没有做到里外兼顾。与农户庭院“四净两规范”【农户院内是否干净、室内是否干净、厕所是否干净、房前屋后是否干净;
生产生活物资摆放是否规范、畜禽养殖管理是否规范】,实现农村居民“四勤两参与”【勤洗澡、勤换衣、勤打扫、勤收拾;
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要求还有差距。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引领性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全产业链项目未实现突破。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乡村旅游、创意农业、订单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农业品牌建设不强。农产品品牌存在不大不强,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偏低。如,定远卤鹅、池河糕、定远粉丝、粉皮、三和千张、蒋集饼折等本地特色商品,对外开拓市场能力不足,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是全力抓好粮食安全。围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4亿斤左右,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核心”,稳定生猪存栏达到64万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保持在6万头;
出栏达到125万头。不误农时,加快推进2022年15万亩高标农田规划建设。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有效解决冬闲田、抛荒撂荒田隐患,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加强耕地保护,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常态化,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土地违法行为。

二是全力推进“两强一增”行动。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等前沿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现代化迈进。加大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带动辐射效率。推动种业发展。依托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安徽省农科院科研基地、安农大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等创新平台,强化五大产业联盟引领作用,聚力攻关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依托安徽东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理想种业有限公司等技术力量,加快优质、抗病虫、抗逆等特异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强“种子芯片”。提升农机化水平。积极引进推广新型农机装备,解决制约我县经济作物生产环节中的瓶颈问题,实现特色农业薄弱环节机械化的突破,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积极引进大棚蔬菜、露天蔬菜、花生等生产机械化装备。宣传推广花生生产等全程机械化装备模式。加快建成集农机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农机综合服务“四位一体”的农机综合服务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多举措开展就业帮扶,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开发乡镇公益性岗位。符合低保户、五保户条件的优先纳入,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帮扶,促进农产品销售,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三是全力防止返贫致贫。紧盯脱贫人口“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脱贫核心指标,强化网格监测、动态管理、精准帮扶、风险防范,实行动态清零。压实乡镇、部门责任,加快推进已批复产业类、基础设施类项目在11月底全面完工、发挥效益。立足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结合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建设,今年年底前完成2023年衔接项目谋划入库、批复工作,聚力打造特色产业和农业全产业链项目支撑体系。

四是全力壮大乡村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与众兴菌业、光明乳业、温氏养殖等已入驻我县的上市公司合作,强化“双招双引”,培大育强“5+N”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打造特色产业深加工集群。实施品牌“驱动”。聚焦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培育做强江淮分水岭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全面运营定远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依托电商物流园、“萝小萌”等定远本土电商品牌,全力做好农产品上行。加快风景道建设。整合要素资源,串珠成线、以线带面,把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定远段建设成为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佳、百姓富的示范段。

五是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治理好环境。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突出重点任务,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确保月月有进度。建设好村庄。坚持“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理念,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大桥安子式”“拂晓刘圩式”美丽乡村示范村,让当地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完善好设施。全面改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争创“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加快5G、物联网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区块链+智慧农业”体系建设。

六是全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持续探索乡村治理经验,推进乡村治理示范点建设。全面推广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二龙回族乡“推行村务听证会制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增强基层组织公信力”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打造更多乡村治理模范和样板乡镇,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七是全力深化农村改革试点。进一步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因地制宜扩大“三变”改革范围,有效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承包地依法有序规模流转,依法依规推进“两地”纠纷排查化解。全面推进“小田变大田”及农业“大托管”改革,粮食安全基础。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鼓励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依法依规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增添农村发展新动能。

八是全力完成乡村振兴年度任务。紧盯年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落实省、市对县考核要求,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最大限度争取上级项目政策等支持力度,确保年度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进入“优秀”行列。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农村 县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