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202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3-05-16 12:10:1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度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202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度工作总结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上海致盛”为你整理了这篇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20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支持配合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包括连续三年蝉联科技部、财政部大仪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优秀,并排名全国高校第一名等,具体如下。

一、信息化建设工作

1. 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

(1)如期完成进口科教用品管理新系统、实验室与设备管理综合业务平台、设备系统(三期)等信息化建设任务,均已投入使用,运行状况良好。

(2)升级设备管理系统与大仪共享系统,通过实施资产分类代码升级、更新财务及国资系统接口、对全校设备资产数据体检与清洗、新增资产计划及大仪论证等功能模块,原有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

(3)联合采购中心、财务处、网信办等相关部门,稳步推进实验室材料管理、采购中心多平台对接、学校“资产一张图”工程对接和大仪物联网等信息化建设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2. 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开展

(1)借助信息化技术,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管理效率获提升

利用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2020年实验技术研究项目验收和2021年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立项申报评审。信息化管理手段贯穿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验收全流程管理,规范项目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

(2)以需求为导向,稳妥推进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

改变教学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先上马再探路、边建边试、需求滚雪球式的建设方式,向先摸准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模式转变。2020年内部组织多轮次研讨,摸准学校的管理需求和院系的共性需求,在此基础上谋划推进二期建设和一期完善工作。目前二期建设项目已获网信办立项支持,并已根据需求分析编制了招标文件,即将启动。

3. 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9月,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系统完成升级,新增师生数据对接和手机版功能,同时细化了院系安全管理员授权范围;新增安全检查手机APP,助力秋季开学实验室安全检查;11月,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申购系统在19个院系全面推开,组织开展了3次系统操作培训,实现师生办理相关业务“不跑腿”;开展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的调研工作,制定了系统框架和建设方案,以风险受控为核心的实验室HSE管家系统完成招标,启动实验室安全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进程。

针对系统中的培训准入模块,建设了辐射安全、气体安全、压力容器安全、生物安全共4个专业子题库共200道题。

二、设备管理工作

1. 设备资产管理履职尽责

(1)截至11月底,完成设备验收建账共计13885台件,总值31072.55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396台件,总值14205.15万元);完成431份大仪开放共享测试服务合同审批及登记。

(2)编印《设备管理工作简报》,梳理进口免税、大仪绩效、设备建账、清查盘点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便于全校各单位相关人员对照自查、引以为鉴,管好用好设备。

(3)依规做好设备报废工作。采取集中报废审批、清单竞价、建立责任回溯登记制度、增加上门服务频次等措施,提高报废设备处置时效,全年处置报废设备11068台(套),原值1.38亿元。

(4)完成2021年全校新增设备类资产计划(含车辆)汇总及报送工作,包括通用设备330台套、专用设备126台套、车辆12辆,实现“不漏报、不错报、不迟报”。

(5)组织开展全校在账设备建账数据专项清洗工作,对历史原因导致分类有误的2600余台(套)设备予以规范,保证了建账数据和报废折旧年限数据准确可靠。

(6)严格实施校内质量体系设备设施管理。按要求对学校7个院系11个实验室进行质量体系内设备设施管理,对台账内科研设施、科研生产设备和计量检测设备实现全覆盖监管,积极开展检查督导和业务培训,顺利通过有关部门对我校的年度现场审查。

2. 大仪共享管理再创佳绩

(1)严格执行大仪预算源头管控,采取“院系先内部论证、学校后集中论证”的论证模式,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顺利完成2020年学校大仪申购集中论证工作。2020年,共35个单位集中申购1231台套大仪,经学校集中论证通过1018台套,驳回213台套,核减数量占比17.3%(核减预算占比13.5%),在严控非必要设备增量上取得实效。

(2)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注重“抓两头、促中间”,完成学校2019年度大型设备管理(效益)考核工作(包括26个单位、826台大仪),评出6个优秀单位和39个优秀机组、11个不合格机组。

(3)积极组织并完成2020年度学校大仪开放服务收费标准申报工作,共有17家单位的177项共享服务收费标准经学校审批通过。其中:134项为新增收费标准,涉及仪器设备155台套,原值总计10505.24万元;43项为调整收费标准,涉及仪器设备44台套,原值总计7721.00万元。目前,我校实施有偿使用的仪器设备达1356台套,原值合计13.27亿元。相关收费标准已汇编成册。

(4)根据大仪开放共享工作要求,通过对全校各单位的设备体量、共享现状、历年考核成绩及短板弱项全面深入的梳理分析,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按“一院一策”形成《学校大仪共享工作汇编》并发放各单位,助力各单位做好大仪共享工作。

(5)大仪共享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的思路,通过抓住预算与队伍两条主线、优化资源集约化管理机制、强化校院实体化共享平台建设等多种举措,在科技部、财政部2020年度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中,学校连续第三年获评优秀、荣获高校第一并实现“三连冠”。

3. 进口管理服务持续提升

(1)确保学校进口设备跟踪不受疫情影响。疫情期间,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及时制定有效应对举措,对设备进口业务全程跟踪与督导,截至11月底,已签订外贸合同306份,合同总额约17296.96万元,向海关申请减免税约3113.5多万元;办理进口设备到货手续380台套、商务部进口许可批件4笔、生化物品申报9笔;配合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学校进口设备货物开箱查验12次;对引力中心、强磁场中心、药学院及附属医院等单位的监管期内进口设备进行了督促自查。

(2)加强进口设备管理培训。多次组织全校进口工作线上培训和相关院系现场培训;修订完善了《华中科技大学免税进口科教用品办理工作指南》《华中科技大学免税科教用品验收报告》等相关制度文件;规范了《华中科技大学进口科教用品申请表》《使用承诺书》《科教用品用途说明》《供货合同》等业务文件,编印了《进口设备管理培训手册》;结合实际调整外贸代理费用,优化外贸代理竞价模式。

三、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

1. 共克时坚,教学实验室年度基本工作平稳有序

(1)有序推进教学实验室建设,持续改善基本实验教学条件

一是全程跟进推动当年项目实施。2020年学校新立项教学实验室条件建设项目31项,预算合计4340万元。首次实施成本分担机制,学校支持3240万元,院系配套1100万元。受疫情影响,实际执行经费压减,合计3447.6万元,学校2527万元,院系配套920.6万元。目前执行情况较好,预计全部项目可以在年底执行完。

二是及时组织往年项目验收。7月组织对2019年及以前立项的30个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组织了现场验收。通过验收项目28项,暂缓通过项目2项。通过验收的28个项目,共计添置教学仪器设备1786台套,原值3421.3万元,新开实验项目210余项,较好解决了目前因仪器设备老旧导致实验教学难以开展以及因仪器设备缺乏导致实验项目更新缓慢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是理清思路完成2021年项目立项。11月组织开展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受理申报项目31项,申报经费近7千万元,院系承诺配套240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全部项目的预审、现场考察和集中评审,待学校新一年预算正式下达后,进一步确定支持的项目和经费额度。

为保证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2021年项目评审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和原则:

优先支持的项目有:①学院内的“实验教学中心”实体化运作的;②多院系联合共享实验申报的;③服务多院系学生的;④最近2年教学实验室考核均前50%的;⑤自制特色实验教学设备且在教学中效果较好的;⑥单院系受益项目院系配套经费不低于申请学校支持经费的;⑦多院系受益项目院系给予配套经费不少于校批经费10%的;⑧新建院系或新建专业的。

不予支持或从严把握的项目包括:①建设单位最近3年教学实验室考核有2次位于后10%的;②建设单位有在建项目未完成的;③上年项目经费使用率进展差的;④场地明显不足,队伍明显薄弱的;⑤服务面窄--服务学生主要是本学院的;⑥可通过教学实验室共享满足需求的。

(2)引培并举,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一是会同人事处对2020年未完成招聘的17个实验技术人员补充指标进行补招。共有502人报名,经过严格的筛选、笔试和面试,成功招聘到14人,其中硕士11名,博士3名,年龄都在37岁以下,学历和年龄结构优良。

二是组织2021年实验技术人员补充计划评审工作。共有34个单位提交2021年实验技术人员补充申请,共计申请补充104人。经专家评审并与申报单位沟通,建议2021年全校补充实验技术人员52人(含2020年未完成招聘的4个指标),其中教学岗31人、公共技术服务岗19人、专职安全员2人。

三是修订完善新入职实验技术人员的《第一合同期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书》,针对实验教学、公共设施维护和大仪开放共享等不同岗位实施分类管理,制定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聘期任务目标。当年与28名新入职实验技术人员签订了新版任务书,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四是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培训交流。6月份组织召开了全校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包括全校43个院系分管领导、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代表在内的248人齐聚线上,就开展分享经验、问题研讨。另外,组织动员全校实验技术队伍参加湖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主办的7场线上或线下业务研讨会。系列交流活动,对于全校实验教学中心找准当前存在的问题、困难与瓶颈,探索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起到了促进作用。

2. 坚持创新,教学实验室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1)摸准需求科学谋划,完成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大楼可研阶段规划草案

5~6月份,完成全校各院系教学实验室地点、面积、仪器设备配置、实验教学工作量、人员信息等详细信息的精细化调研,摸清各学院对实验室用房面积的需求和对环境的要求,拟定大楼建成后“基础教学实验室及学科大类教学实验室优先入驻”、“现有空间条件差的单一学院教学实验室优先补缺入驻”、“开放需求高的教学实验室补缺入驻”等5项原则,初步完成“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大楼的功能用房及面积需求方案”,大楼拟划分生化类教学实验区、物理教学实验区、机大类教学实验区、电大类教学实验区、融媒体类教学实验区、大数据类教学实验区、自主创新类实验区、公共服务区八个区域,总使用面积5万4千平方米。

(2)梳理虚拟仿真实验,为疫情期间实验教学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期间线下实验教学的开展受到限制,实设处迅速对全校虚拟仿真实验进行梳理汇总,共整理出196项虚仿项目,提供统一访问入口,方便师生在疫情管控期间开展线上实验教学,小小创新举措大大提升了服务口碑。

(3)注重关键绩效指标,简化优化“教学实验室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针对往年实验室考核指标体系过于复杂、部分考核指标客观性不强、不同学科适应性不足等问题,2020年运用矩阵分析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对教学实验室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重点识别教学实验室关键绩效指标,新指标体系更加注重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对教学实验室工作的促进作用。

四、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019年10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定》(校设[2019]3号)正式实施。2020年,根据新版“管理规定”,按照提高认识、强化源头管控,理清职责、落实各级责任,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投入,提供人财物保障的总要求,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管控的条件下,采取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

1.安全管理工作再部署

召开全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会议,校领导、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及院系负责人、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督查组、院系安全管理员及部分院系师生代表共计380余人参加会议。

2.安全管理制度再落实

《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定》(校设[2019]3号)新增了“党政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等安全管理原则,明确了学校11个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明晰了学校各级各层安全管理组织,且学院设应急首席专家。8月,在开展教育部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自纠工作中,实设处汇总了11个职能部门就各自职责提交的工作资料,并装订成册;10月,24个实验室安全重点单位梳理了1460余间实验室的各种风险清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提交了书面汇总表,其中识别的安全风险点4500余个,梳理的各类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3670余项;截止11月底,23个单位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提交了单位应急首席专家清单,共计67人。

3.安全管理队伍再扩大

2020年6月,实设处到岗安全管理正式编制1名,7月增加并到岗副处职数1名;截止11月底,光电学院、环境学院、能源学院和光电中心各有1名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到岗,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专职队伍持续扩大。

4.安全设施建设再推进

组织实施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修购专项建设,完成化学楼通风系统工程、化学楼给排水系统维修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总经费1600余万元;组织开展2021年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复评、结果公示等工作,完成生命、基础、电信三个学院的建设立项,总预算870余万元。

组织开展2021年实验室技术安全保障条件建设项目立项评审工作,支持光电中心、光电学院等16个单位的项目建设,用于建设危废暂存间、化学品暂存间、通风及尾气外排处理系统、集中供气系统等,总经费近400万元。完成2020年立项的12个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5.安全检查定量化

开展“样板间式”检查,以教育部《检查表》为蓝本,结合检查实践,精炼9个检查项目、37个检查条目、100个检查要点,制成三级检查清单,按检查要点的风险高低、管理难易程度、隐患出现频次等进行量化赋值,实行检查结果可量化。让实验室和院系单位能看到自己的量化排名,让落后者看清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继续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评估工作,对21个实验室安全重点管理的理工医院系开展综合评估。学院分管领导及安全员作为评估成员,交叉评议,进一步帮助院系找标杆、找不足、找短板,促进院系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实验室安全检查、不定期的抽查,包括新冠疫情缓和后实验室开工的安全抽查、按教育部要求组织开展的自查自纠等。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45次,出动检查人员131人次,查出隐患1083条,全年下达整改通知33份,整改条目数381条。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督查组开展日常巡查并督促督查院系按期完成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

为配合生物安全法的出台,邀请校外实验动物安全管理和病原微生物专家来校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并集中给生物安全相关重点院系和实验室反馈检查结果及建议。

6.安全教育培训形式多样

开展安全文化月活动,组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同时,应对新冠疫情及常态化防控要求,组织开展了多次线上培训活动,包括面向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团队全体成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主题报告研讨会。

(1)举办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活动面向文理工医专业的院系实验室安全管理员、普通教师和研究生,活动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专题讲座、安全员沙龙、应急演练、视频拍摄、安全知识竞赛和安全知识展板巡展,共1000多人次参加活动。

(2)开展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作业资质培训。生命、基础、药学、材料等10个院系,180余名从事高压蒸汽灭菌器操作的师生参加培训并获得了操作资质证。

(3)开展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标记、管理等安全培训。基础、药学、公卫等6个院系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和部分师生约200余人参加。

(4)编印3期《实验室技术安全简报》,反映实验室安全检查、督查与隐患整改工作动态。编印近五年实验室安全事故事件案例集,用于实验室安全警示教育。收集整理各类实验室安全相关培训的文本素材35MB,事故案例、应急演练视频素材时长约9h。

7.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与特种设备准入管理

(1)化学安全准入管理。管制类化学品准入:办理了402份共计5467.34升/公斤易制毒化学品、174份共计1004.435升/公斤易制爆化学品的申购备案、1份麻醉精神药品购买证明。

组织收集与处置全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废弃物24批次,94吨。

(2)生物安全准入管理。制定《华中科技大学一、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指南》,完成了23个科研申报项目的实验活动风险和实验场所资质审核。

邀请武汉市计量测试检定研究所对生物安全实验室14台生物安全柜开展了年度检测。

组织收集与处置全校实验室生物医疗废弃物43批次,25吨。

(3)辐射安全准入管理。向生态环境部重新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正本的变更工作;办理3批次环境影响登记备案,涉及新增7台射线装置以及3台射线装置使用场所变更;协助完成生命学院加速器J1实验室改建PET科学仪器研发实验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评估,协助电气学院办理一台新增射线装置定级和办理环评手续。

完成70台射线装置、11枚放射源、2个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年度监测工作;组织开展辐射工作场所安全检查工作。

人员准入方面,4名师生通过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且职业健康体检合格,取得辐射工作人员上岗资格。组织41名辐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更换个人剂量牌408人次。

(4)特种设备安全准入管理。一是人员准入,组织开展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与取证考试,共180名师生通过考试,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R1证)。二是物品准入,为压力容器19台,叉车1台办理注册登记;办理7台压力容器停用,压力容器1台注销的备案手续;组织集中开展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定期校验工作和废旧气瓶处置工作,现场拆装校验安全阀230个;收集处置废旧气瓶119个。邀请武汉市锅检所和特检所对实验室特种设备开展定期检验,现场检验压力容器48台、起重机械9台、叉车1台。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2020年12月10日

推荐访问:管理处 工作总结 实验室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度工作总结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实验室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