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2023年度全县党建引领幸福食堂建设调研报告(完整文档)

时间:2023-11-22 11:30:3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全县党建引领幸福食堂建设调研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全县党建引领幸福食堂建设调研报告(完整文档)

全县D建引领幸福食堂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x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经商务工,农村留守空巢老人日益增多,吃饭难逐渐成为农村养老新问题。针对该问题,x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试点先行、慈善助力、社会参与”的思路,探索推行“D建+长者食堂+N”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群众参与等方式,推动长者食堂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一、主要做法

1.D建引领,综合施策促落实。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为补齐x县养老服务短板,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x县坚持以乡镇为单位,以村(社区)为落实主体,研究出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底全县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建设运营x所长者食堂的工作目标,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二是以四级联动为支撑。采取“政府补助一点、村(社区)支持一点、社会捐赠一点、个人付出一点”的四级联动模式,在发挥政府托底保障职能的同时,通过各级党支部广泛动员在外能人、社会组织、村(社区)居民等积极参与捐资捐物。三是以奖补政策为激励。各乡镇每年需完成x所长者食堂的建设运营,由县政府督查室、县财政局、县民政局进行现场核实确认后,给予所在乡镇基础奖励x元,在此基础上,超额完成的部分由县财政给予各乡镇x元/所的奖励。

2.以人为本,精心打造谋长远。一是建强服务队伍。印发《x县关于开发养老互助乡村公益性岗位的通知》,为每所长者食堂招聘1-2名专职工作人员,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就业;
明确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负责长者食堂的管理、运营;
由村党支部组建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号召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长者食堂运营服务,结合实际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每天至少安排2名志愿者参与分餐、服务、引导等工作;
挑选责任心强的老党员组建“银发工作队”,参与维护长者食堂秩序,及时劝导、制止部分老人的不文明行为。此外,每月定期进开展工作流程、设备使用、长者沟通技巧、养老政策解析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老年人的能力素养。二是建设服务场所。乡镇党委通过进村入户调研走访,召开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就长者食堂选址、建设、日常监督管理、餐食标准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选择村(社区)内常住老年人较多的区域,利用历年来建设的农村幸福院、老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设施及公共资源,按照简洁、大方、适老、通风等要求进行修缮改造,并在门口醒目位置悬挂统一标识,着力打造老年人居家养老五分钟“幸福圈”。三是健全管理制度。村(社区)党支部通过不断挖掘、总结长者食堂运营期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修订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公开公示、食品安全、卫生消毒等工作事项的细节内容。同时通过开展满意度调研、抽查评价反馈等方式,广泛收集老年人对长者食堂建设运营情况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中不足,不断完善长者食堂管理制度。

3.创新思路,拓展外延惠民生。一是丰富服务功能。根据试运营过程中老年人提出的意见建议,村(社区)党支部结合长者食堂场所条件、老年人实际需要等因素,在满足老年人用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休闲娱乐室等场所功能,较好地满足了老人们日常娱乐、社交等多样化服务需求和“抱团养老、就地享福”的愿望。二是拓展服务领域。将长者食堂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驿站等阵地相结合,作为党员志愿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的平台,由乡镇理论宣传轻骑兵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到长者食堂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活动,并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先锋岗”,参与长者食堂日常工作志愿服务。将长者食堂作为敬老爱老教学点,按照就近原则,与乡镇中小学开展共建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参加实践活动中获得文化熏陶,让“食堂”成为学生的“学堂”。将长者食堂作为老年人身体健康监测站,定期邀请县医院医生到长者食堂开展义诊活动,为就餐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三是培育文明乡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传统文化具有持续的影响力,各村(社区)党支部深入挖掘、广泛收集辖区内传承的良好家风族训、乡规民约以及孝道文化等资源,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后融入长者食堂的运营和装饰中,发挥其在聚民心、教民行、化民风等方面的作用,使长者食堂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驿站”。

二、存在问题

1.思想观念陈旧。长者食堂建设运营需由各乡镇自筹经费,且后续运营基本上以微利或慈善为主,有的甚至需要依靠村集体进行补贴,因此在向全县农村(社区)推广长者食堂项目时,发现部分村存在“不爱做”“不敢做”“不会做”的思想,比如,有的村干部年龄偏大,习惯于用老思想考虑问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对设立长者食堂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赡养老人是子女的责任,运营长者食堂吃力不讨好;
有的对长者食堂能否长期运营持怀疑态度,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实践,存有观望情绪。

2.资金保障困难。长者食堂为服务对象提供“一荤两素一汤一饭”的基本套餐,每餐收费标准为x元/人,工作人员工资补助约为x元/月,每所长者食堂每年需投入资金近x元,虽然县本级拨出财政资金,对完成长者食堂建设运营的乡镇进行奖励,但仍不能满足各村(社区)长者食堂的建设运营所需,资金主要还是依靠村集体支持、社会组织支助、慈善捐助等,存在很强的不稳定性。

3.服务能力不足。长者食堂如何在保证老年人吃的放心、舒心、暖心成了新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逐渐变差,再加上某些慢性疾病的影响,稍不注意就可能诱发一些疾病,而长者食堂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大多数不具备营养学专业知识,不能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定制营养菜谱,且由于食材来源、厨师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菜色种类较为单一。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全县已建成运营的27所长者食堂中,仅有少数为行动不便、高龄或重病卧床等无法自行前往长者食堂用餐的老年人制定专门的服务方案。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制订完善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管理办法、服务规范、综合评价指标,健全助餐配餐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养老助餐配餐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建立服务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财政、市场监督、卫生健康、消防等部门对长者食堂运营管理的指导监督作用,不定期检查长者食堂餐品安全、卫生情况、服务质量等,并督促长者食堂及时公开收费、捐款捐物、菜品采购、掌勺义工补助等收支情况,接受公众监督,让老年人吃得放心。

2.构建合作机制。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方式运营长者食堂,择优选择有意愿参与运营长者食堂的社会组织、餐饮企业、超市等进行合作,借助其原有的供应链体系,优选蔬菜、花生油等各种食材,在保障食材新鲜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企事业单位资源,建立“中央厨房+长者食堂+入户送餐”三级配送链,对每日服务人数低于5人的长者食堂,由单位食堂向长者食堂进行供餐,将内部优质餐饮服务向长者食堂延伸,同时增强长者食堂的二级配送能力,解决送餐上门问题。

3.提升服务质量。依托智慧社区创建,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发长者食堂服务信息平台,拓展网络订餐、网上预约、网上支付、人脸识别、刷卡结算等项目,推动智慧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邀请省、市三甲医院营养科医生团队定期为食堂就餐人员进行基本情况及身体状况检测,通过健康大数据分析、个体健康状况分析等收集食堂就餐人员的健康数据,适时调整供餐的餐食搭配、营养配比等,制定更专业的配餐方案。同时通过长者食堂这一平台,收集村(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和帮助。

4.提高宣传成效。落实长者食堂建设运营工作属地责任,适时开展助餐配餐居民知晓率和服务满意度调查,并将其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D建述职评议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内容。联合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新闻、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对“长者食堂”典型先进事例的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尊老、孝老、养老”的社会氛围。通过村(社区)“两委”、网格员、志愿者等借助居家服务、上门探访、志愿服务等契机,向居民群众介绍长者食堂项目,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

推荐访问:全县党建引领幸福食堂建设调研报告 全县 党建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