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工会行业专题党课讲稿:“十四五”时期工会维权服务变化与走向初判—(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工会行业专题党课讲稿:“十四五”时期工会维权服务的变化与走向初判
***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这对工会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工会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履行好工会的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履行好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任务更加繁重艰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从重视经济规模的高增速转到提高效率和质量上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别是生产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关系重塑将给劳动关系领域带来深刻变革,劳动力市场极化、用工方式灵活化、就业需求高技能化日趋明显,给工会维权服务带来新课题,要求工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履行好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履行好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新发展理念中,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五中全会第一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领域存在诸多短板,职工利益的实现还有一些难点和堵点。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工会做好维权服务工作,这既是工会基本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职工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履行好工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连接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会必须做好维权服务工作,推动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收入分配新格局,在发展基础上努力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让职工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进一步为扩大内需、促进双循环特别是国内经济大循环奠定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工会维权服务的变化与走向
“十四五”期间,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会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也将出现新的变化和走向。
在内容上,从重点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向改善职工生活品质拓展。长期以来,工会把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作为重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着重关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不断增加、日益广泛,从追求生存权益向追求发展权益转变,从追求物质权益向追求民主权利、精神权益转变,从利益诉求一体化、同质化向差异化、多元化转变,对工会的要求将不仅限于维护其劳动经济权益,也期盼工会能够在推动改善职工生活品质上下更大功夫。
工会要积极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覆盖广泛、快捷有效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打造工会特色的职工服务系列品牌,培育一批职工群体受益面广、改善职工生活品质的服务项目。健全完善常态化送温暖机制,推动职工服务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转型升级并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巩固和拓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和困难职工家庭常态化帮扶机制,大力支持和组织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进一步做好司机之家、劳动者港湾、爱心驿站、暖心驿站、爱心接力站等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作,更好发挥工人疗休养院、工人文化宫、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等服务职工的作用。实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行动,培育一批以满足职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项目,健全职工需求与政策帮扶、制度保障、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在做好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高水平的精神和文化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更好促进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在对象上,从重视普遍群体向“三新”领域就业群体聚焦。近年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迅猛发展,“三新”领域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约为8400万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三新”领域就业群体的发展。新就业形态优点是灵活性、成长性强,不足是确定性、稳定性差,“三新”领域就业群体也面临权益维护方面的困境,现有劳动保障体系尚不能完全涵盖“三新”就业群体,有些就业人员与平台企业关系没有被认定为标准劳动关系,其劳动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这对工会做好包括“三新”领域就业群体在内的维权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各级工会要积极推动出台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的法规政策,健全共享用工方式,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制度,推动灵活用工集中的行业制定劳动定额指导标准,推动平台企业、关联企业与就业者就劳动报酬、支付周期、休息休假和职业安全保障等事项开展协商,推动政府部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为就业者提供更加贴合、便捷的服务。工会组织要拓展“三新”领域就业群体入会渠道,持续开展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八大群体会员入会行动,推行网上申请入会、集中入会仪式等行动,把他们有效地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方式上,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相融合延伸。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已深度渗透到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网民群体中职工占69.7%。职工通过网络进行生活娱乐、获取服务已经是一种常态。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职工的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工会维权服务工作要与时俱进、乘“网”而上,加强“互联网+”工会建设,打造工会工作升级版。
各级工会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快推进智慧工会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对职工“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使职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与工会组织互动,掌握职工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不仅做到面对面,而且做到“键对键”,拉近工会与职工之间的距离,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工作,以就业服务、技能提升、法律维权、困难帮扶等为重点,建设工会网上服务职工平台,拓展网上服务渠道,为职工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普惠性服务。积极开展项目化服务,推动线下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促进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互补充、有效衔接。
在格局上,从发挥自身优势向整合社会资源推进。职工权益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是根本保证,法律制度的健全落实是重要保障,社会各界的参与配合是有力支撑。做好维权服务工作,既需要工会组织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将已有的工作载体、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工作品牌运用好、发挥好,同时也需要工会主动向党委汇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使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要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积极推动涉及职工利益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和修改,完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出台工会源头参与的政策法规,明确工会源头参与地位、作用、方式,形成有制度、有保障、有落实的工会源头参与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制度、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集体协商制度。深化“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加强与司法、律师事务所等相关单位合作,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强与新闻媒体及新媒体的合作,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发声,对维权服务的先进典型总结宣传,营造尊重职工、关爱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