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土情结的文章
乡土情结的作文4篇
马陵岗、紫穗槐
...家乡的象征——人不可忘本。
我总记着这句话的。尽管有许许多多从农村走出来的见过了一些自认为“大世面”的人来说,农村是一个应被
涂抹与遗忘的苦地。但我决不这么认为。我惦记着家乡的风俗与人情:家祭、庙会、集市
.................我难忘那白银皑皑的冬景,肥沃富庶的土地,那道马陵岗,那座孙子庙。我爱
那片古朴厚重,充满乡土气息与热忱的土地。这或许是故
园情,乡土情结吧。但了解我的人就不解了。我是在城里
长大的,又如何能有这等情怀?我也无从回答。我想,或
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吧;我说,可能是体内流淌着属于那片
土地的血的缘故吧。
城市是先进的,充满活力的;农村是落后的,苍老鄙
陋的。在这样“新”与“旧”,“达”与“塞”的对比中,一些人自然将后者遗弃了。岂不知在城市的喧嚣外有着农
村的安恬与宁静;岂不知在城市轻浮躁动的文化气息外,有着农村淳厚古朴的文化传统。我不是在宣扬:“放弃你们
优越的生活,回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吧!”那样的话,我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况且,我没有资本来宣扬,
因为我本身就生活在城市,颐指气使的权利我不具备,也
不想拥有。我只是想说,赠予农村,给予故土一份尊重,尊重她的一草一木,尊重她厚重的传统。为自己的心灵找
一个归宿。无论你身处何方,哪怕千里之外,让家乡成为
你魂牵梦绕的地方,便不会有天涯浪子的孤苦,而拥有精
神的依托,那便是精神之根!有这么一根,能不骄傲么?
能不振奋么?能不为之努力么?
城市人是新潮、时尚、见识广、有思想的,庄稼人是
粗犷、愚昧、见识浅的--------些人这么认为。我们不能完
全否认,但他们竟然因此忘其本,疏其父母,嫌弃农民,拒绝农民。此所谓失其本心。在我们看来,有多少农村人
都是在过一种平庸单调,没有目标的狭隘生活啊!凡是人,就总会有差异的,你不能总以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来看问题。
在农民(指辛勤劳作的人)眼中,生活便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没有过高的苛求,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所
拥有的,仅仅是生活上的温饱,精神上的残缺,形容的枯
槁,及一双辛勤的长满老茧的手。他们是如此的平凡与简
单以至于会有一些人以鄙夷的目光去看他们的。然而他们
才是真正的实干家,所付出的心血,换来的是真真切切的果实。丰收粮食的季节里,他们有着我们所不能体会的舒
坦与欣慰。试看农作物的生长经历,一个农民耕耘的历程,这其中又何尝不蕴藉着人生的某种深刻的哲理?去细细体
味吧。我们要用“尊重”与“理解”去看待晨光熹微下黄
土地上的佝偻者,要去亲近或许和他们曾经一样的父辈、祖辈,纵然你与他们没有共同的思想与语言。
篇二:乡土情结
关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一般生活于都市太久的人
难以体会,或已日惭淡忘。现在有很多厌倦了城市喧哗的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的宁静和真实,什么都不用想,静静地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仰望着蓝天白云,俯视身边
绽放的不知名的小花,我们的精神也可以进入天堂。是的,放下身外之事,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吧!生命是最真实和
宝贵的,爱惜自然的一草一木,多给自己一点闲暇和放松
的时间,去远足、去钓鱼、去爬山、去看海,大自然会抚
平我们疲惫的身心,让我们充满激情地投下生活。
在这百花盛开的季节里,在这阳光明媚的清晨,让我
们一起感受自然之美,感受祖国的大好江山,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就像那美丽的花儿开出最艳丽的色彩。永
远持久
...
中国,我的祖国,想到你,我就有一种站在巨人的肩
膀上俯看世界的感觉,让我感觉自己也会不再那么渺小的。
因为有你在背后支持。我和我的祖国形成一体,血浓于水。
我会因祖国的“悲伤”而“悲伤”,因祖国的"欢乐”而高
兴,祖国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我,因为我和祖国是同一
颗心。
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名城古镇,而这里山青水秀。无论
岁月怎样悠长,无论都市如何喧嚣,这里始终徜徉于恬静
幽阡的境地。
这里曾有我童年温馨的记忆与无法改变的乡土情
怀……
在大西南的边陲,青山相拥、绿水环抱,有一个远离
都市而座落在旷野的那个村庄就是我父辈生息的地方。这
里四季如春、空气清爽,没有夏日的酷热,胜过承德的避
暑山庄;没有冬天的寒冷,胜过都市里的室内空调;没有
秋季的落黄,只有秋风的瑟瑟声与翠竹繁盛的景况;没有
都市的喧闹,只有鸟语花香。它好像只能在童话世界里才
能出现的场景却真实的存在于这个僻静的角落。庄前村后
淹映在枯樟老榆之中,古楼深巷、水阁飞檐,南坊旧店袅
袅饮烟。茫茫云雾弥漫在无际的灰蒙蒙的上空;黄昏的夕
阳瑰丽的晚霞给这座山庄抹上一种神秘的色彩;芳草如茵
的乡间小道中的那个牛背上的牧童悠扬而清脆的短笛声环
绕空灵;涓涓小溪潺潺流水莺歌燕语彩蝶飞舞;乡土的风、乡村的云以及挥之不去的崇尚大自然的天性在我的血液流
淌。
生活在大都市的市民要想看到这幅大自然的美妙画面
那是不可能的事,要想看到袅袅饮烟更是难。都市繁华的背后
是繁绸,都市的秉性就是让你感知它的高速运转与繁
忙,它在时时刻刻不厌地告诫你“要努力工作”,面对你的是惟一无法改变的自负,我已经太累了。而幽遁幽逸的村
庄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我站在这座村庄的边缘,一个夕阳
西下的傍晚、暮色苍茫衍生的诗情画意:像彩带飘洒,像
婀娜女子裙袖飞舞一一这种流光异彩让你从容地忘记那个
大都市的浮躁、忘记你疲于奔命的喘息……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所谓“根”无疑是浓浓的乡情。
自古以来,“故乡”永远都是心灵的寄托,返璞归真,归的亦是一份童真。
曾经很不明白,为何古往今来赞咏故乡的文人墨客如
此之多,读他们的文章初时只感觉文字很美,但其中的意
境却似懂非懂。直至今日,在外求学的我,才似乎体会到
了一丝韵味。故乡之思,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历久
弥香,情之愈浓,思之愈切。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
的人,凝聚成故乡的情,细细的品尝,却也耐人寻味。
已经好久没回到故乡了,但故乡的画面在脑海中却依
然清晰,细细寻味,回首往日的点点滴滴,却让人欲罢不
故乡之美,美的是山,是水,是那淳朴的乡情。
也曾深深的记得,上山采野果的执著,下水摸鱼的专
注,沙滩雕塑的烂漫和草地狂奔的喜悦,也曾因偷摘乡亲
的果子被逮个正着,也曾一身灰不溜丢回家被父母打骂,也曾扮鬼吓哭小女孩,甚至恶意拔下别人辛苦种下的庄稼,并不讨论善恶之分,但童年的伙伴,童年的乐趣,童年的点滴,因为不成熟才显得尤为珍贵。
如果说童年的故乡是我玩乐的天堂,那如今的故乡则
是我无形的恩师。懵懂的阶段,依稀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事
的原则,而故乡则无形中浸渍了我的整个血液,教我成长。
故乡的山,铸就了我稳重的性格,故乡的水,塑造了我灵
动的心理,山的稳重让我懂得人性的魅力,深沉,博大;
水的灵动,让我获取了智慧的源泉。故乡的山水,伴我成
长,教我成人,让我的心志一步步走向成熟。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我和故乡分开,乡亲们常说,山
里的娃一定要走出大山,闯出事业。于是,在无声的期
盼中,亦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离开了朝夕相伴的故乡,而这一走,竟是七年!七年之中,间断地回过几次故乡,去闻闻故乡的空气,去亲近故乡的山水,抚摸故乡的花草,听听熟悉的乡音。每次回去,总能感觉得到故乡对我深切
的思念,而就是这种思念,也让我深深的懂得,我永远有
个深爱的故乡,故乡永远都是我的牵挂,而我,也永远都
是故乡的人。
故乡,真的久违了,尤其是远走的这段时光,让我的思念愈加浓厚,心浮不定,在每个明月高悬的夜晚,总能
引起我对你无限的思念,原来,世间万般情,惟有乡情浓,离开了生养的故土,有如雨打的浮萍,心是缺少寄托的,摇摇荡荡,也才深深的懂得乡情的浓烈,更懂得了每一次
美好的珍惜,浓浓的乡土情缘,凝聚的将是一生也解不开
的情结。
篇二:乡土情结的文章
乡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的作文
今天,我刚刚领到迁户后新办理的身份证。拿着两张身份证看了又看,还是那个人,却是两个住址,一南一北,心里弥漫着无处安放的失落感。因着这样一种乡土情结,我在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时候,心里既是了然:是了,就是这样的;又无法抑制心里的伤感:“这样的”,也是越来越远了。
乡土中国,顾名思义,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是孕于泥土长于泥土的。我对第一章里一个例子印象特别深刻:“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好一个“向土里一钻”,说得真是形象!朴素细腻而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乡土社会的神秘面纱。
XXX称“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人们对乡土或是乡下人的印象长期以来被束缚在“土气”一词中,却鲜有了解这“土气”的社会。对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的乡下人而言,土地是他们的命根,一家几口的生计全靠那一小块地里的收成。因此,靠农业谋生的人大都是安土重迁的,就像XXX所说:“是粘在土地上的。”而土气正是由于人口的不流动造成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农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于是,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在这样
一个社会里,人们知根知底,连彼此间的信任都是基于熟悉之上的,不仅如此,人们更熟悉到无需文字,只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便懂对方的意思,熟悉到不需要法律的约束,只需要大家默认的礼俗便能维持秩序。这种熟人社会,又怎么能被处于陌生人社会的“城里人”理解呢?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由于人们世世代代囿于土地上,乡土社会里的人们总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然而,这种乡土情结却渐渐被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冲淡。在文章的描述里,“那些外出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无论走到哪,这些人还是一头扎进土地的。但是今天离开某片土地的人,却是做了永远离开土地的准备的。人们涌入城市,求学、务工,生活重心脱离了土地,自是对那片土地越来越陌生。
可悲的是,远离了土地的人们,却未能走进城市。乡下人长期生活在熟人社会里,习惯的是那套熟悉的规则,在城市这样一个高度陌生和匿名的社会往往不适应,甚至会受到排斥。于是人们成了游走在边缘的孤独者,一边是遥远模糊的乡村、一边是伸手不可及的城市,孤独的灵魂无处可安放,漂泊的心灵不知何处归属。今天,人们频繁提起“乡愁”,而它却已越来越远,无处安放,就像高空中随风浮摆的风筝,只剩下记忆深处那根细线维系着。
从此,“生于斯长于斯”成为了一句只存在于书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