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忠诚于党百科
党歌:忠诚于党
歌名:忠诚于党歌
伟大的旗帜永远飘扬
崇高的理想心中闪亮
革命军人忠诚于党
不变的军魂凝聚力量
时刻听从党指挥
步伐坚定军威壮
前进在灿烂阳光下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请您欣赏
伟大的旗帜永远飘扬
崇高的理想心中闪亮
革命军人忠诚于党
不变的军魂凝聚力量
时刻听从党指挥
步伐坚定军威壮
前进在灿烂阳光下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时刻听从党指挥
步伐坚定军威壮
前进在灿烂阳光下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一二三四
篇二:忠诚于党百科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忠诚于党,忠诚于教育事业
作者:普宁市军埠镇山家小学
王松喻
《教育法》规定,教师要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这标志着忠诚于教育事业,已经是全社会对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标志着这已经是教师们的共同意识。忠诚于教育事业,是全体教师的职业向心力,也是一名高尚小学教师的师德的核心。刘延东最近在四川与优秀教师代表见面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她提出“忠诚、勤学、敬业、修养、创新”十个字,与教师们共勉。将“忠诚”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业在全国各行业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从事教育事业光荣,当小学老师更光荣。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人民教师艰苦,特别是当一名小学教师更加艰苦、清苦,但却是很神圣的事情。
“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作为教师特有的人生追求与人生乐趣。每位有杰出贡献的小学教师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对教学工作有着浓厚的爱心。他们就是凭着这种事业心和这颗爱心去克服重重困难,去征服种种偏见的。
众所周知,教育事业是文明传播的主要渠道,是理想与社会进步的主要驱动力,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社会,道德传承、文化继承、历史传播主要靠教育来实现,这是教育的独有特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用教育为社会进步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创造“四有”新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而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所以,只有“对党忠诚,坚定信念,始终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教师的光荣职责”,我们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不然,失去“忠诚”,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再好的教育方法,都不会有好的效果,甚至走向反面。
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是党的呼唤,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们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期待。“忠诚”源自于真情,源自于真信,源自于真心。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源自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深刻了解,源自于对教育使命的真正认同。“忠诚”不是空有的口号,不是虚幻的道德,更不只是一般的道德表现,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兴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坚贞不渝、甚至贡献出一切的信念和理想追求。
每一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能否做到“忠诚”,最关键看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程度和工作效果。一个真正把教育事业当作造福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平台,当作人生目标的追求、实现人生价值观的生存方法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肯定会自觉执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义务,并且在“修养、创新、勤学、敬业”上下功夫。有道是“天下攘攘,为利而往,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当一名人民教师,虽然头上的光环不少,但利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当教师的要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惑,不为权所屈,只求工作上的贡献,不要去看重付出后的报酬。
对每一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而言,只有
“忠诚”于党,才会做到有敬业精神,静下心来从事自己的教书育人。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去发现和运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教育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情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操、博大的胸怀、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关心学生,这也才是真正的师爱,是教师的智慧与道德形成的一种高尚情操,真正展现出一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党和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篇三:忠诚于党百科
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献身使命
崇尚荣誉
---记河南科技大学海军国防生大队思想政治建设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是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河南科技大学海军国防生大队始终把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紧抓严抓,以思想为先锋,努力创建一流的国防生团队,更多更好地为海军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把握指导思想
找准建设方向
国防生大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国防生培养的第一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宣传、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前提,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营造良好学风,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为着力点,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推进国防生大队思想政治建设。
按照指导思想,河南科技大学国防生大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听党指挥教育”、“军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安全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种主题,并开设“井冈山精神”专题、“长征精神”专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专题、“国际形势”专题,“国土安全”等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
明确建设工作目标
创建思想教育基地
根据指导思想,海军国防生大队制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目标,将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到实处。大队遵照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抓紧抓好的重要指示,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深入到每一个国防生心目中,教育国防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培养国防生的保卫国家安全,立志献身国防事业的意识。确保国防生“100%到部队最需要的地方工作,100%志愿到艰苦的地方工作,100%坚决服从分配”。
由于国防生大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河南科大学在校海军国防大队设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教育基地”。全大队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创建工作。规划制定思想道德引导
+制度建设
+健康、团结、向上的团队氛围
+自我教育的创建工作模式,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基地建设带动下,使国防生的学风建设、组织建设、军政训练、日常养成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把国防生培养成部队‘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新型军事人才”为具体工作思路,着重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教育基地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制度基础、团队基础和环境基础,从而使海军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
创新教育方式
海军国防生大队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目标地指引下,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并创新教育方式,运用多种形式对国防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撰写编辑《河南科技大学国防生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将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明确每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将工作做到精细化、标准化。
利用党建、党团活动日,进一步加强对国防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引导国防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他们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国防生的政治素养。
利用“将军论坛”和暑期到部队集训、上舰实习的机会,加强对国防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吃苦耐劳和革命传统教育,牢固树立国防生的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军队永远跟党走,“党指挥枪”的信念。培养集体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利用“讲座”、“读报”、集中授课等形式,加强对国防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针对国防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适时开展国际、国内、重点、热点时事问题的讲座,帮助国防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坚定学习目标,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改革开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去。
加强各级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规定和《河南科技大学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精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保持毕业生党员在85%左右的比例,并做好国防生入党后的管理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落实行动
凸显卓越成绩
国防生大队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年级重点进行角色转变教育、优良学风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团队精神教育、一日生活制度教育;二年级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忠诚于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三年级重点进行吃苦精神教育、奉献精神教育;四年级重点进行第一任职能力教育。
对新生入校后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对学员思想状况进行归类分析,针对不同的思想状况进行不同的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并进行滚动调查,每年进行对比,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使国防生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年年有提高,四年有成效。
经过一系列的指导教育,学员加深了原本对国防生粗浅的认识,并且制定了大学的整体的规划,使“国防生是一面旗帜,优秀是一种习惯”的大队标语深入每个同学的心中,也使学员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慢慢走入国防生学习锻炼的正轨。
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逐步提升,学习劲头十足。获得奖学金的()同学,主动将奖学金资格让给更需要的人:“我当初曾经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我觉得还有比我更需要奖学金的贫困学生,是该我回报社会,回报他人的时候了。”
清醒地认识到,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关乎军队战斗力高低,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协调发展,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安危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支持下,河南科技大学海军国防生与海军驻校选培办同志一道,在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摸索到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使河南科技大学海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篇四:忠诚于党百科
浅谈革命军人之魂——忠诚于党
摘要:忠诚于党是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是历代军人传统忠诚的升华,是革命军人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政治合格的首要标志,它决定了革命军人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人生态度的积极性、思想品德的高尚性,是革命军人之魂。忠诚于党重在坚信于党,贵在敬业精业报效于党。
关键词:军人;魂;忠诚于党
中图分类号:D26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62-02一、忠诚于党是传统忠诚的升华
忠诚于党是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要理解忠诚于党,必须弄清什么是忠诚。忠诚,即忠贞诚实,一般是指对特定对象矢志不移、尽心竭力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追求。从道德品格上看,它表现了道德的纯洁性,尽心竭力,不怀二心;从价值追求上看,它表现了价值追求的坚定性,矢志不移,没有摇摆。
忠诚作为军人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是由军队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一定阶级、政治集团、国家服务的工具或手段,这就决定了军队、军人必须忠诚于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和国家。政党是阶级的政治代表,所以军队、军人必须忠诚于一定的政党。其次,军队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所以,古往今来,凡军队都特别强调服从。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是忠诚的表现之一。当然,服从不等于盲从,盲从就是愚忠了。军队的这种服从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长期深扎于军队之中,久而久之,便成为军人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忠诚,作为军人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源远流长。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强调“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所以,他认为对士兵要“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在西方,古罗马统帅恺撒强调,军队要忠诚地“随着他的意志走”。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盛誉军人,对自己信念的忠诚与坚持,要像“站立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
但是,历史上一切旧军队所崇尚的忠诚,无不深深地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在中国封建社会,“忠、孝、节、义”这四个道德规范,“忠”列其首,对忠诚这一道德规范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封建统治者极力褒扬军人的忠诚,就是要军人无条件地忠于封建帝王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忠于皇帝,忠于朝廷。所谓的“忠君”情结,往往成为他们的思想枷锁,酿成一幕幕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愚忠”悲剧。
资产阶级鞭挞了“忠君”观念,提出军人要“忠于宪法和国家”。资产阶级军人在就任新职,执行重大任务,从事重大行动时,常常要宣誓效忠宪法,效忠政府。从忠君,忠于个人到忠于宪法和国家,这是一大进步。它避免了军队成为个人的工具,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保护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的宪法和国家,都是代表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他们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以代表全体国民为名义,既鼓舞军人在打击封建势力中英勇作战,又蒙蔽军人为他们镇压本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卖命。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资产阶级所讲的忠诚也是一种“愚忠”,不过它比封建社会的“愚忠”更隐蔽,更带有欺骗性而已。
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无产阶级政党不需要对自己的阶级属性、政治任务和革命目的作任何隐瞒,这就使得无产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军队,把忠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目标作为对全体官兵更自觉、更彻
底的政治要求、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提了出来。所谓革命军人忠诚于党,就是指革命军人对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尽心竭力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追求。我军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缔造的,她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地中国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忠诚于党是革命军人之魂
在胡主席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五项内容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忠诚于党是革命军人之魂、热爱人民是革命军人之本、报效国家是革命军人之责、献身使命是革命军人天职、崇尚荣誉是革命军人美德。那么,为什么忠诚于党是革命军人之魂?
1.忠诚于党决定了革命军人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找到了翻身解放、富强幸福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伟大事业。
2.忠诚于党决定了革命军人人生态度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以其性质的先进性,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宗旨的高尚性,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现实美好性,将自身熔铸成胸襟宏大、立党为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乐观向上、不怕牺牲、生机勃发的伟大光荣正确的政治集团,并以此光辉精神哺育了无数英雄模范,感染和促进了全民族优秀精神风貌的形成。
3.忠诚于党决定了革命军人思想品德的高尚性。忠诚于党是我们革命军人思想品德修养和价值追求的最高准则,也是我们政治合格的首要标志,它对升华革命军人的思想品德境界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军历史上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无论是战争年代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威震敌胆的战斗英雄,还是和平时期的雷锋、李向群、苏宁等垂范社会的时代标兵,他们的事迹无不闪耀着忠诚于党的光芒。
三、忠诚于党重在坚信,贵在行动
1.坚信于党,才能忠诚于党。要忠诚于党,必须坚信于党。如果对党不坚信,怎么能忠诚于党呢?要做到坚信于党,主要地是正确地、历史地、现实地、全面地、辨证地看待党的功绩和过失,以及党内存在的个别腐败现象。
第一,党的伟大历史功绩,无可辩驳地证明,党是值得充分信赖的。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艰难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得解放,民族获独立,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救亡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功绩证明:党是值得充分信赖的。1949年到1956年,党成功领导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运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这一伟大功绩证明:党是值得充分信赖的。1978年到今天,党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开始富裕起来。这一伟大功绩证明:党是值得充分信赖的。
第二,正确看待党的失误和党内的腐败现象。我们不否认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有失误。比如,建国以来,我们党就有过三次较大的失误:一次是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一次是1958年大跃进造成的浮夸风;一次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使我们的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对这些失误我们怎样看待。首先,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一
个党也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这些失误与党的功绩相比,毕竟是支流,是第二位的,而党的功绩是主流,是第一位的。
2.军魂在心,才能听从于党。坚信于党,就要军魂在心,不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宣扬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的谬论所惑,坚定立场,听党指挥。首先,军魂在心,就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敬业精业,才能报效于党。坚信于党、忠诚于党、听党指挥不是光口头上讲讲的,她是做出来的,忠诚于党,贵在行动。要把忠诚于党落到实处,就要勤奋学习,克服就业无后顾之忧,从而不求进取的思想,把专业学深学透;注重全面发展,为使自己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提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N].解放军报,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