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1 古往今来,诗可以抒发一个人的情感,诗也可以描绘自然景色的幽美。诗可以揭露世间的美丑,可以向世人诉说一个别样的世界。但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来说,虽然还不能用最优美的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诗为话题作文600字【10篇】,供大家参考。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1
古往今来,诗可以抒发一个人的情感,诗也可以描绘自然景色的幽美。诗可以揭露世间的美丑,可以向世人诉说一个别样的世界。但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来说,虽然还不能用最优美的词汇来形容我对诗的热爱,但诗无处不在。
当我们独自站在高山之巅时,我不禁想起杜甫青年写的一首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时期的杜甫向世人表达了他那豪情与壮志。令我不禁对未来有着无限的畅想。然而,世事难料唐朝后期,爆发安史之乱,民不聊生,正值晚年的他,悲愤的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一首悲情的诗向世人表达了统治者的昏庸,贪官污吏剥削人民,百姓饥寒交迫的黑暗社会,诗人悲愤却无力改变,只能以诗表达自己的心情,现如今21世纪又何尝没有的社会现象,某某*,房爷房姐秀地产的现象还少吗?如今都21世纪了,科技在不断进步,难道我们人也不应该也跟着进步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滁州西涧》诗人以悠闲自在的心境向世人描写了一幅深幽的草地,水急舟横的美景。
诗是优美的代言人,他可以培养人的情操,提供一个人的修养。他也是世间的明镜,向世人映照世间的另一面。我想正是有了是的存在,才使人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新的观念,新的思考,新的动力,也许这就是诗的魅力吧。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2
童年是一朵花,美丽鲜艳;童年是一个小精灵,活泼可爱;童年是一幅画卷,美丽无比。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我的童年,就像一首诗,一首有趣的诗。
在童年时,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捉蜻蜓,常常捉蜻蜓时都会忘了时间,忘了世界,只有眼前时飞时停、或高或低的几只蜻蜓。我捉蜻蜓,经常会约一些小伙伴,结伴到河边去捉。虽然收获不大,但是也是非常喜悦的。
捉完蜻蜓,我们便会去果园摘枣。那时的枣子,已经沉甸甸地压在那枝子上了。颜色已经泛红,就像一个个小灯笼,可爱极了!香气飘香百里,在果园附近的几户人家,刚出门,就可以闻到空气中的枣子香。
可惜呀,都没人来摘。我们个个挎着自家的菜篮子,放在枣树下,让几个爬树高手上去摘枣,再派两个警惕性高的伙伴到高土坡上去侦探“敌情”。不让看守园子的人发现,剩下的没事干,可以帮助“侦探孩子”一起侦探。
那时,我就是小伙伴之中最厉害的“爬树高手”,被戏称为“爬树之王”。我娴熟地摘着枣子,细嫩的小手飞快地在树干之间晃动。一个个枣子从天而降,掉入了菜篮子中。
摘完后,我们便可以在农家大院里玩游戏,这大院就是我们的快乐天地。我们的游戏开始了,院子两端各有一个矮土坡,用黑白衣服来分队。伙伴们正忙着寻找自己的武器,通常是剥了皮的树枝,我使用的是又粗又长的树枝。战斗中,经常沙土漫天,结束后,个个都变成了“北京猿人”了。
童年是多么的有趣!它就是一首诗,一首有趣的诗,细细地品读它,我渐渐地快乐成长。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3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每每读诗,总有一股力量在召唤我,在召唤我。令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没有奋斗目标和方向的我,为之精神一振。诗中牧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小手握着绳,缓缓向山那边走去,绳子中间一定垂落在地。牛瞳中并不是屈服恐惧,却是无尽的安详。夕阳西下,恬静的麦野中,只留一大一小两身影,小小的人儿,吹起手中的叶子,一切都陶醉在这悠悠乐声里,竖耳倾听,不时有“哞,哞”声夹杂其中。
向往这种淡然,享受那样的坦然,心中或有万千斤重石压着,累至窒息。受够了生活的压制,我们拥有美满的家庭,美丽的社会,美好的一切,在我眼中,找不出美中不足,而它似细虫一样一直填塞着我的心,布满疮痍。它可能在我奔跑的道路上,放了一块小石子,我没有爬起来,我选择去接受这个被迫的现实。重新站起来,只是内心却留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空白选项。在这个大千世界里,随波逐流,漫无目的。那份可贵的向往也被这虫子吞噬殆尽。我讨厌虚伪,讨厌为什么不去追求本就应当属于你的,被这个,被那个所束缚,被囚禁在心灵的牢狱中,我要名正言顺地把它夺回来,永远。让我感到轻松的那个环境,也只是过往的浮云,那瞬息万变,更加深了我的追求,我的坚定。我明白,我要拥有它,使它融为我内心的一部分。
失去,再拥有;再次失去,重新拾起,不断重复着,用渴望、不甘,燃烧*静的心,煮沸,恢复活力,我的信念,在一次又一次的分裂中,变得更坚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我向往着这种意境,自由、潇洒而又无忧无虑。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4
亚里士多德:“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 要求的神态。”
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 象和激情的语言。”
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 成。”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
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 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 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雪 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
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 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 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 地旋转。
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 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 化的勇气。
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 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5
端午诗会,终于在万目所盼中到来了。发扬逢第一必争,有冠军必夺气概的谢老师下令我们的节目必须得第一,这无疑给了同学们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压力中,我们拼命一搏,这次端午诗会,我们又是一个第一名。
下午来到学校后不久,老师就开始让我们排练。起初我由于过于大声,导致喉咙有点疼,但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喝点水就好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第三节课,我们都飞奔下楼,急于想展示自己的精彩。到了报告厅,却被告知要在楼下稍等片刻。此时,我的嗓子疼了起来,而喝水也无能为力。
终于等到了我们的压轴表演,台下的同学都在为我们加油鼓励,我也瞬间自信了很多。音乐响起,原本熟悉的音乐突然变得格外入耳,有清脆之音,心中的压力也就一扫而光。
轮到我们登台了。四周一片寂静,唯有灯发出那耀眼的白光,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们身上。此时,我什么也不顾了,拼尽全力放声大唱,刹那间,声音灌满了整间报告厅。此时的时间过得太艰难了,嗓子忽然有一种奇怪的疼痛袭来,随及便被疼痛压倒了。
但我不能放弃,我必须要坚持到底!我不断自我鼓励者,依然面不改色,用意智来缓解疼痛。终于表演结束了,随及被告知我们的节目获得了第一名,得分为9。7分。欢呼声,掌声都响了起来,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又一个第一名收入我们名下,我们都十分庆幸我们无愧这几天的努力付出。
端午诗会落下了帷幕,而第一名的快乐令我难以忘怀。尽管我的嗓子废了,但我不后悔,必竟这个第一名,必定要付出许多。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6
今天翻阅小学课本时偶然看到一首极熟悉的小诗:《寻隐者不遇》,读到“云深不知处”一句,不得不推翻了以前的见解。这首诗貌似*静,其实有一个极其喧闹的诗境。
同样的还有“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一句。设想一下,你就是那位到郊外游玩的诗人,天气炎热,你焦渴难忍,于是你轻轻敲响了郊外荒野人家的柴扉。你接过农民粗糙开裂的大手端来的一碗茶,茶色重浊,碗口好几处崩了。你不是像往常一样三口为品,用舌尖品尝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的好茶。往常你用的是颇为讲究的盖碗,而此时用的是满是茶垢的崩口搪瓷碗,你牛饮而尽这颜色重浊的茶。焦渴的喉咙得到了滋润,你试了试嗓子,声音前所未有的朗润。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你在南山脚下种了豆子,豆苗稀疏,而与相反的是,杂草却出奇地茂盛。早晨,你到南山下除杂草,晚上,你背着锄头和一轮皎洁的明月回家。狭窄冗长而崎岖的山路两旁,碧草连天,冰凉的露珠把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但你笑了笑,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紧的是活得随心所欲。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你独自一人端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抚琴,长啸。如此偏僻的竹林里,你茕茕孑立,此时,只有一轮皎洁的明月长伴左右,清辉洒遍了你的琴,以及你。
“斜风细雨不须归”。天空飘起了斜风细雨,你头戴青色斗笠,身着绿色蓑衣,坐在河边,垂钓迷蒙的烟波。
“云深不知处”。你到深山中寻访隐居多年的朋友,不遇。朋友的徒弟告诉你,老师到山里采药去了。云雾充斥着山峦,朋友不知道在山里的什么地方。
读着读着,微笑,默叹,溶化于这喧闹的诗境。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7
在童年中,我们都读过无数首诗。诗歌伴着我们一起成长。每首词,每句诗,都有着诗人独特的情感。每个人,品诗、读词,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一篇让人朗朗上口的诗,好的不仅是它的音律,而更多的则是它的色彩与情感。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首首诗,我们的童年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我爱诗词。我爱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让人想到了: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阳光照在那里,诗人小心翼翼地踩过了小径,生怕弄坏了这宁静、优雅的地方。再往里走,只见眼前出现了一座禅院,向前一看,原来是几个小和尚休息的地方。周围繁花似锦、绿树成阴,听不见什么喧杂声,只有几只布谷鸟在轻声叫唤着,这可真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与世无争的天堂啊!
我爱诗人常建的天堂,也爱诗人马致远的肠断天涯。在《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为我们展现的,是与常建截然不同的。他没有常建的闲情逸致,没有常建的天堂,也没有常建的宁静。他有的只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有的只是满心的伤感。虽然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让人不禁眼前朦胧,但他也为我们描绘的确实十分淳朴。小桥流水人家这句中,他为我们所描绘的,让我们不禁联想起:这一个幽静的山谷中,没有马蹄的声音,有的只是几声清脆的鸟鸣,再向里看,远处升起了袅袅轻烟,原来是有户人家在做饭啊!他们家门前,有着一条小溪,溪里有着几条小鱼,几个孩子在溪里捉鱼,这可真是一副农家风景画啊!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虽宁静,但《天净沙秋思》却让人又悲又喜。这两首诗,不但让人惊喜,又让人觉得有几分伤感,这真可谓是各有所长啊!
正是因为我的童年有诗歌相伴,所以,我的童年生活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8
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月亮的影子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又圆又亮,乌黑的天空中无数的星星闪烁着,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独自走在河边的路上,边走边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得十分有韵味。
我摇着头慢慢地吟诵着。闭上眼,脑海里都是诗仙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瀑布的景象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抬头一看,白花花一片,清澈的流水,翠绿的草坪上坐着一个人。咦,那是谁?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李白啊!拿着一杯小酒,晕乎乎地吟诵着自己的诗歌。
“好酒啊!”李白举起酒杯感叹到,这美好的景象一下让我有了兴趣,仿佛真的看到三千尺的瀑布从云端直飞而下,鸟啼声徘徊在我耳边。李白看见了我,挥手招呼我过去,于是,我兴奋地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
李白抿了一口酒,欣然对我说:“今日观赏瀑布,不亦乐乎?”我猛然反应过来我竟然和诗仙李白在一起赏诗品酒,慌忙对曰:“能与诗仙一起论诗,幸会,幸会。”
于是,我们开始了赏诗会。我先吟诵道:“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表达了您与汪伦真挚又可贵的友谊。李白喜悦地说:“不错!我也来一首,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心里想,李白想到他的友人贬去远方,对老朋友既关切又同情。我们聊了很久,渐渐的我从梦中醒来了。路灯也亮了起来哦,瀑布也不见了,窗外传来蛐蛐的叫声,才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梦。
啊!这场美妙的诗会,让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李白,理解了他的诗。这场论诗会就这样略显遗憾地结束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美好的机会,多去诵读*古代的经典诗篇。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9
要问世间什么最难寻,不是价值连城的《兰亭序》,不是阿里巴巴的宝藏,也不是和*宁静的桃花源,而是一颗懂得体会诗的魅力的心;要问世间什么最难得,不是如飞鸟般的光阴,不是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也不是难得一见的昙花,而是一颗懂得体会诗的魅力的心;要问世间什么最珍贵,不是流年似水的青春年华,也不是那传说中的九头灵芝,而是一颗懂得体会诗的魅力的心。
“望苍穹,茫茫中”一句而苍老而有力的话传入双耳,想领略诗的魅力吗?那便化作一名诗人吧!哦,但是,我又该化作一名怎样的诗人呢?
我想化作一名像李白一样的豁达豪迈的诗人,体会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感受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惆怅与无奈,他四处游走,作诗无数,大唐的江山处处都他的足迹,那诗的魅力像雾似的萦绕着,挥之不去。
我想化作一名像李清照一样忧郁的诗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似实物般的忧愁,厚实,沉重。可见这位纤纤女子背负着多少重担,又承载着多少希望,多少梦想。
我想化作一名像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的诗人,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豪情壮志,使他那颗关心国家,关心人民的内心一览无余,在他那忧国忧民的诗广为流传,在他被后人称赞的时候那诗的魅力,也随之漂流。
我想化作一名像龚自珍一样懂得奉献的诗人,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句子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诠释,更多的是对那种奉献精神的崇高赞扬,那诗的魅力似落红般撒入土地,腐烂,消失,但那朵的花儿,却开的更加艳丽。
真的,正如那高月华所说:“我要抛弃,挣脱束缚,化作诗的灵魂,感受诗的魅力!”
以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10
自诩爱诗的人,从来不在少数。但有一个问题--
诗爱你吗?带着这个问题,我想爱也需要反思。
爱是一门立体的艺术。它亟待想象、创造和学习。只因诗哲说,爱没有学成,苦难也没有认清。这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后果怎么估计都不为过。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爱,或者缺乏爱的想象力,相应的就是冷酷和残忍,乃至自我局限。由此观之,一个民族之所以陷入审美困境,与缺乏爱的信仰支撑不无关系。而爱与苦难,倘若没有回声,将会直接威胁到生存的质量,或者艺术的信心。
1985年,当我从事诗歌写作以来,爱不仅仅是我的诗歌主题,也是我内心熟悉的声音。我想远离母亲乳房的清泉,爱的哺育便划上了休止符。而爱的教育,至今仍没有活的体系。如此一来,爱的自觉和爱的回声,将成为时代的稀缺品。为此我在写作中常陷于两难。我的初步体会是:让爱与责任(广义)化蛹为蝶,在无风自动的想象空间,鼓动续航或不续航的翅膀。从存在上看,无非“让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如此这般,在写作手段上,要求具象带动抽象,血肉铸造个性,借助本能与直觉,自足而开放地排列意象,构建写实而象征的“生命-生态乐园”。而爱与苦难是其基本面。这也是我的艺术信念和美学追求。我以为深层心理的反思与挖掘,依赖于诗人主体性的最佳状态——有一种情怀而心心相印。而满意的艺术生命,最终都归于爱与苦难的自由结合--开启生命-生态乐园的秘钥在此。
在那象征的生命-生态乐园,爱属于纯形式认知?
正如古人把诗写在水上,早已是心心相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