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2023年度《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3篇

时间:2023-01-17 11:15:05 浏览量: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悟汉字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3篇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能正确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双色ab案】

  a案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我们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了朗读、讨论、体验、表达、展示、交流、观察等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读中自主识字,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观察汉字的特点;展示优秀作业等,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以此提高交往能力。在团体合作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识记课题中的字

  1、出示红日图和汉字“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感受太阳的明亮。

  2、出示明月图和汉字“月”,提示学生注意月亮也很明亮。

  3、认识课题中的生字“明”,读准字音,猜猜字义。

  “日”、“月”两个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明”。(板书课题)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通韵文。

  2、同桌合作读熟韵文。

  3、自我展示读韵文。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画生字,读准字音。

  三、学习生字“鲜、尘、尖”

  1、出示“鱼”的图和汉字“羊”的图和字卡,教学生字“鲜”。

  2、同桌合作学习“尘、尖”两个生字。

  3、出示“鲜、尘、尖”这三个字,指名学生认读。用这三个字扩词,分小组进行竞赛,交流、评议。

  4、学生自由说说发现了什么,并把秘密告诉大家。(如这三个字都是后鼻音;鱼和羊的味道很鲜美,合在一起味道更鲜美)

  四、举一反三,自学其它生字

  1、分小组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先学生自学,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循环认读,交流)

  2、各小组内的成员相互汇报、交流学习情况。(重点理解“森”、“众”的字意)

  3、小组与小组之间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集体认读生字。

  五、巩固记忆生字

  1、齐读韵文。要求:读得流畅,读懂意思。

  2、游戏:找朋友(配上轻松的乐曲)。学生各自拿出准备好的独体字卡片进行组合,由教师或指名学生念生字,看谁念得快。

  3、指名读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比比谁读得好。(评价的标准:声音是否响亮,吐词是否清楚。)

  六、拓展认识

  用下面这些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森 众 鲜 力 从 明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这节课我们不但要把课文读好,还要把字写好,大家有信心吗?

  二、多种形式练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评议。

  2、同桌用“对口令”的方式读一读。(如,甲:日月明;乙:鱼羊鲜……)

  3、教师示范读,强调韵尾。学生仿读,看谁读得好。

  4、分男生、女生两个组比赛读。(边读边拍手)《识字二·日月明》

  5、自己试着背一背。

  三、加深理解和体验

  1、自读课后“我会读”、汇报,交流。

  2、认读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生字做上记号。

  3、扩展:用带点的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四、指导规范书写,展示欣赏

  1、出示“力、手、水”三个字,学生观察: 说说哪一个字最难写,怎样 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学写“水”字

  ⑴ 指名学生说说“水”的第一笔是什么?左边和右边的笔画是什么?

  ⑵ 指名书空,全班一起书空。

  ⑶ 教师示范写,一边写一边讲解“水”各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

  ⑷ 学生描红(掌握“水”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写“小”字

  ⑴ 学生观察“小”字和“水”字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小”字的写法和“水”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⑵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观察“力”字后,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组评选优秀作业,进行展示。

  五、读读想想

  汉字的结构很有意思,很多汉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另—个意思。

  1、出示“歪、晃、品、晶”四个字,学生认读。

  2、指学生说说意思,组词。认读“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几个词语。

  3、把这四个字仿照课文编一编韵文。(小组合作进行)

  4、交流。如:不正不正,歪歪斜斜。

  日光日光,明明晃晃。

  三个口字,品尝品尝。

  三个日字,晶晶亮亮。

  六、编讲汉字小故事

  1、找一找前面学过的汉字,如:妈、笔、坐、肚、朋,学着课文的样子,编一编韵文或编字谜。

  2、师生说说有趣的汉字故事。

  有趣的会意字

  小朋友,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叫“会意字”。让我们一起认识下面几个会意字,看看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采──手在树上,采摘东西。 灾──室中失火,酿成火灾。

  苗──田间长草,植物幼苗。 掰──用手分物,掰为两截。

  b案

  【设计思路】

  一是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电脑动画识字,使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让学生愉悦识字。二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我们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结合儿童的生活环境,为他们创设一个广阔的识字空间。在课堂上不断使用不同的记忆法来记忆汉字,复习汉字,让学生头脑中形成汉字是可以通过不同方法来记的概念。进而启发学生自己想出记忆的方法。一旦学生开始主动寻求记忆的方法,教学汉字将会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众

  1、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朋友,你们仔细看看,有谁认识这些汉字?看谁能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说。(先让会认读的小朋友说说是怎么认识它的?曾在哪儿见过它?再说说这些汉字的特点。然后利用课件把它们分成三类:左右结构:明、鲜、休、林;上下结构:尘、尖、灭、男、看;品字形:森、众)《识字二·日月明》。

  3、导入。是呀,这些汉字有的是由两个不同的字组成的,有的是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能干,他也发现了这些规律,而且还把他的发现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读读,说不定,待会儿我们也能像他一样能自己编儿歌呢。

  二、熟读课文,语境识字

  1、自由拼读课文,并把课件中出示的"这些汉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教师引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谁愿意接受大家的检查?请三个小朋友读,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小朋友打分,参与评价的标准:声音是否响亮,吐词是否清楚。)

  4、比赛读。自选一节最喜欢的反复读,然后分组读课文、分男女生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5、读着读着,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每一小节有一句话,有两行,第一、二两节与第三节不一样,是把一个字拆开来变成两个字,第三节是把几个相同的字组成新的汉字等等,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就给予充分的肯定。)

  6、课件出示:“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这些字,让小朋友独立猜猜并相互说说这些汉字的意思,有条件的可以上讲台到电脑上点击汉字,观看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领会这些汉字的意思,然后指名说说汉字的意思,同时随机用课件演示汉字的意思。

  三、复习巩固,强化识字

  1、摘苹果游戏。(出示课件,指名大声读汉字,读对了,苹果落地。)

  2、飞鸽送信。(有些小朋友手中拿的是音节,有些小朋友拿的是汉字,让音节找汉字,或让汉字找音节。)

  3、找字擂台赛。(同桌进行,每位小朋友手中都有一些汉字卡片,把这些汉字放在一起,听老师读汉字的音,请小朋友快速找出这个汉字,比比谁先找到。)

  四、汉字的书写指导

  1、出示“力、手、水”三个字,学生观察一下,怎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指名说。边说教师示范写。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小组评选好的作业,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评价读。(评价的标准:声音是否响亮,吐词是否清楚。)自由读、同桌互读,试背韵文。

  3、齐读课文,背诵课文一。

  二、认读课后生字

  1、自由读读“我会读”中的词语。

  2、指名读词语。

  3、找朋友。(老师报词语,学生在词语上标序号,然后校对。)

  4、读读想想。

  ⑴ 自由读读课后“读读想想”中的内容。

  ⑵ 师领读,学生跟读。

  ⑶ 指名说说还从哪儿看到过像今天所学的汉字一样,也是由两个不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个相同的汉字拼成的新字。(说到品字形的字时,可以从学生的姓名中迁移开去,给学生提供认识更多的认识汉字的机会,例:石头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三、自创儿歌

  1、根据课文形式,自创儿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如:不正不正,歪歪斜斜。

  日光日光,明明晃晃。

  三个口字,品尝品尝。

  三个日字,晶晶亮亮。

  四、课外拓展

  课外利用多种渠道,可以看电视、看报纸、大街上广告牌、路标、物品的商标等等认识汉字,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儿歌。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师生每人一套构成本课会意字独体字的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进行识字。认识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还记得《阳光》这篇课文吗,太阳光芒四射,洒遍了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学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新字──明。

  二、学习“明”字

  1、学生拼读,注意读准后鼻音。

  2、猜一猜“明”是什么意思,用明字组词。

  三、学习“鲜、尘、尖”

  1、出示“鲜、尘、尖”,学生认读。

  2、认读这三个字,学生自由说发现了什么,并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如:三个字都是前鼻音,鱼和羊的味道很美,合在一起味道更先鲜美了。)

  学生自读

  指学生认读,评议

  3、用这三个字扩词,小组进行竞赛、交流、评议。

  4、自读课文第一节。

  四、举一反三,自学其他小节中的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先学生自学,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循环认读、交流)

  2、各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重点理解“森、众的意思)

  五、读课文,巩固认字

  1、集体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

  2、游戏:找朋友(配乐)(学生各自拿出准备好的独体字卡片进行组合,由教师或指名学生念生字,看谁找得快)

  3、检查认读情况。

  六、扩展练习

  用下面的字组词,再说一句话。

  森 众 鲜 力 从 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力”、“手”、“水”、三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3个生字,这节课我们不但要把课文读好,还要把字写好,有信心吗?

  二、熟读课文

  1、指学生读课文,评议。

  2、同桌用对口令的方式读一读。

  3、教师示范读,强调韵尾,学生仿读,看谁读得好。

  4、齐读,边拍手边读。

  5、自己试着背一背。

  三、完成课后“我会读”

  1、自读,汇报,交流。

  2、认读新词,并在生字下面打上点。

  3、扩展,你能用带点的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吗?

  四、指导书写

  1、出示“力 手 水”三个字,学生观察一下,怎么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学写“力”字。

  学生描红(了解“力”的笔画、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

  指学生说说“力”的第一笔与“目”的横折的不同之处。

  教师示范写。

  3、学写“水”字。

  生说说压线笔及左边的横撇的位置。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观察,写好水字。

  5、小组选好的作业,进行展评。

  五、读读想想

  汉字的结构很有意思,很多汉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另一个意思。出示“歪、晃、品、晶”四个字,学生认读。

  1、指学生说说意思,组词。

  2、读读“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这几个词语。

  3、把这四个字仿照课文编一篇韵文,小组进行合作。

  4、交流。如:

  不正不正,歪歪斜斜。

  日光日光,明明晃晃。

  三个口字,品尝品尝 。

  三个日字,晶晶亮亮 。

  六、扩展练习

  找一找前面学过的汉字,如:妈、笔、坐、如、朋,学一学课文的样子,遍一编韵文或字谜。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3

  一、复习拼音和熟字

  1、复习声母、韵母和音节:

  ie iu an in—ing

  en—eng c—ch z—zh

  mie xiu xian lin

  ming chen cong

  2、复习汉字:

  月 人 土 小 田 大。

  鱼 木 羊 火 日 目。

  这12个字里面有两个字都读“mù”,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3、小结:你们刚上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学会了汉语拼音,还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一会儿在学习中可别忘了这些老朋友啊!

  二、导入新课

  1、学习“明”字。你们知道吗,在这12个字里面有的字合起来还能组成新字呢!

  点击课件(“日”、“月”变“明”)。认识呜?快拼一拼。有了汉语拼音的帮助,我们就知道这个字是不是读对了。

  用我们学过的“日”和“月”就组成了这个新的字──“明”。

  (板书题目)

  2、小结:像这样组成的字还有很多呢,就在识字(二)的第4课。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这是一首儿歌:

  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呀?

  2、教师范读:儿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读,请你们眼睛看着书,认真听老师读。

  3、学生练读。请你们再读一读,争取把字音都读准: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好吗?(师生齐读)

  4、指名分小节读,正音。会读儿歌的前两行吗?(读完后,分别拿出“明”、“鲜”、“尘”、“尖”四个生字卡片正音。)

  我们一起来读这两行。(齐读)

  请一个同学读中间两行。

  (读完一小结后,分别拿出“灭”、“男”、“羞”、“看”四个生字卡片正音。)

  我们一起来读中间这两行。(齐读)

  谁能接着读最后两行?(读完一小结后,分别拿出“林”、“森”、“从”、“众”四个生字卡片正音。)

  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两行。(齐读)

  5、咱们再把这首儿歌完整地读一读。(齐读,指名读)

  四、指导书写“手”和“力”

  1、指导书写“手”字:

  ⑴ 认识“手”。(出示卡片:手)

  ① 你们伸出双手,姿势真美,这个字就读“手”。这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

  ② “手”字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的人很聪明,他们根据手的样子创造了“手”字。(点击课件──“手”字的演变)

  ③ “手”字怎么写呢?(点击课件──手的笔顺)

  我们已经学过“竖钩”这个笔画,就在“了”字里,是第二笔。今天,竖钩又来到了“手”字里,是第四笔。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写写。

  ⑵ 指导书写。

  ① 观察字形。“手”字有两笔横,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 教师范写。“手”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撇短,长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⑶ 学生描写。请把“手”字描两遍,写一遍。(随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2、学习书写“看”字。

  ⑴ “手”字和谁组成了新字呢?(齐读句子)

  ⑵ 出示卡片“看”。

  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发现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遮住强烈的光,这样可以看得更清楚、更远。(师做动作)于是他们就把“手”和“目”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字──“看”。

  3、指导书写“力”字

  ⑴ 认识“力”字。刚才,小朋友写“手”字时,都特别认真,我们再来写一个字──“力”。对,这就是“力气”的“力”。

  ① “力”字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力”的笔顺)

  ② 其实,“横折钩”我们早就见过了,就在“月”字里。

  ③ 这两个字里的“横折钩”有什么不同?

  ⑵ 教师范写。重点提示:横折钩要一笔写成;“力”字中的撇和刚才写的“手”中的撇不一样。

  ⑶ 学生描写。

  4、学习书写“男”字。

  再看看,“力”和谁又组成了一个新字?一起读读。

  五、读儿歌识字

  1、自由读,引导学生发现用两个学过的字,就能认识新的字。除了“明”、“看”、“男”,你还发现儿歌中,哪些字也是由我们学过的字组成的?(学生读儿歌、交流)

  重点处理:“休”、“尘”、“尖”、“灭”的字形。

  林(森):不是二(三)个木组成的,是两(三)个木组成的。

  从:一个人前面走,一个人跟在后,这就是“从”。

  2、齐读课文。

  六、复习巩固

  1、认读字的复习巩固。

  ⑴ 师生问答读儿歌。

  师:明明明,什么明?(生:明明明,日月明)

  师:鲜鲜鲜,什么鲜?(生:鲜鲜鲜,鱼羊鲜)

  (师生问答、齐读)

  谁也会这样问?(指名问)我们一起来答。

  看着这些字,我们一起来说儿歌。

  ⑵ 随机认读13个字(点击课件出示)。

  2、猜画谜:

  用学过的字不仅能够认识新字,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这个字的意思。老师请你们猜谜语,好不好?

  画谜:灭、休、从;拼音谜语:尖

  3、读词语:“鲜花”“尘土”“灭火”“尖尖的”“一片大森林”

  七、总结

  在拼音和汉字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又认识了更多的字。这些字为什么这样写呢,在以后的学习中你都会学到。回家后,也可以和爸爸妈妈做做猜字的游戏。

推荐访问:识字 教学设计 日月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3篇 《识字二·日月明》教学设计1 识字日月明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