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转载]2017年高考(509)河北省保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转载]2017年高考(509)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古龟兹地区是西域文化的重要摇篮,乐舞的圣地,而龟兹壁画不仅是“佛教故事的海洋”,也是一部流淌着灵动音符和美妙旋律的乐舞史诗。
乐舞场景与佛教故事相伴出现在龟兹壁画中,是佛教文化内涵的一种反映:宗教仪轨往往与一定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在命名为“音乐家窟”的克孜尔石窟第三十八窟,各壁满绘的精美佛教故事壁画中,可见大量的乐舞场面,尤以两侧壁上方的“天宫伎乐”闻名天下。二十八身伎乐天人的乐舞场面热烈,气势宏大,与主室正壁塑绘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佛教发展中开启佛陀说法因缘的重大事件——梵天劝请。龟兹壁画中的乐舞场面出现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独特和丰富,是其他地区所罕见的。特别是其中出现的大量乐舞场面,很多在印度本土佛经中并没有记载,但在由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许多佛经中却有生动的描绘。龟兹壁画中出现了多达二十七种乐器,大致分为拨弦、吹奏和打击三种类型,其中尤以五弦琵琶、阮咸、箜篌、筚篥和羯鼓等乐器为代表。龟兹壁画中的乐器既有本土固有乐器,如五弦琵琶、羯鼓等;也有来自中原的乐器,如排箫和鼗鼓;还有来自西亚、印度的乐器,如竖箜篌和贝,既体现着多种文化在龟兹地区的交汇,也体现了其独特的乐器体系。
有乐就有舞。龟兹壁画中的舞蹈类型也多种多样,有持具舞、健舞、软舞、动物模拟舞等,其表演形式可分为单人舞、四人舞、多人舞、双人歌舞等。在这些形象中,持纱巾和彩带舞蹈的伎乐图很多,反映出中原善舞绸帛对龟兹的影响。同时,舞蹈与乐器结合,边演奏边舞蹈的也比较多见。那些小型、非卧弹的乐器便于拿在手上,既用于演奏,又用来作为舞蹈道具,成为龟兹乐舞的突出特点,与现在*尔族的歌舞形式如出一辙,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渊源。双人舞,是龟兹乐舞中最有表现力的舞蹈类型。在龟兹石窟的多幅“天宫伎乐”壁画中,龟兹乐舞的表演形式就采取了这种双人歌舞,即一人奏乐,一人舞蹈,或者边奏边舞。这种组合形式,在龟兹石窟以外的其他地区石窟壁画中尚属少见,这很可能与龟兹民间流行的双人歌舞有关。每两人就能组成一支小乐队,若是整个天宫乐队同时演奏,当鼓乐齐鸣,声势浩大,不同凡响。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舞蹈,正庄严了宁静、和谐的龟兹佛国。
众多的乐舞形象构成了龟兹石窟壁画的独特魅力,无声的石窟壁画也演奏出了华丽的丝路乐舞篇章。龟兹乐舞自汉时即入乐府,以其绚丽多姿的舞蹈、声势浩大的吹奏场面影响着中原及其周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隋唐时期,龟兹乐是中央王朝厘定的宫廷音乐的主要部分,对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东传中原,极大地促进了汉地佛教艺术的发展,也对朝鲜、日本、东南亚等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梵音律动的龟兹壁画艺术,可谓充分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乐舞艺术的碰撞与融合。
(摘编自清风《梵音律动的龟兹壁画》)
1.下列关于“龟兹壁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龟兹壁画中有众多佛教故事和乐舞场景,因此成了“佛教故事的海洋”和流淌着灵动音符和美妙旋律的乐舞史诗。
B.龟兹壁画中出现了二十七种乐器,大致有五弦琵琶和箜篌代表的拨弦、筚篥代表的吹奏和羯鼓代表的打击三种类型。
C.龟兹壁画中有持具舞、软舞、动物模拟舞等多种舞蹈类型,还有单人舞、四人舞、多人舞、双人歌舞等多种表演现实。
D.龟兹壁画艺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东方和西方乐舞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是我国西域文化的重要摇篮和乐舞圣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克孜尔石窟第三十八窟两侧壁上方的“天宫伎乐”描绘了二十八身伎乐天人乐舞的场面,表现了“梵天劝请”这一事件。
B.龟兹壁画中出现了五弦琵琶、羯鼓等本土固有乐器,也出现了排箫和鼗鼓这些中原乐器,还出现了西亚竖箜篌和印度的贝。
C.在龟兹壁画众多的舞蹈形象中,有很多或者手持纱巾或者彩带舞蹈的伎乐形象,这应该是中原善舞绸帛对古龟兹的影响。
D.龟兹乐舞的突出特点是乐器与舞蹈相结合,也即一边拿着那些小型、非卧弹的乐器演奏又作为舞蹈的刀具,一边来舞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龟兹壁画的一些乐舞场面在印度并无记述,却出现在鸠莫洛什翻译的众多佛经中,课件古龟兹乐舞对佛教艺术的一项。
B.龟兹乐舞中双人舞这种最有表现力的舞蹈类型和当地民间流行的双人歌舞有关,因此在其他地区的石窟壁画中很少见。
C.龟兹乐舞影响并形成了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唐代的大型歌舞曲《霓裳羽衣曲》一定和龟兹乐舞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
D.龟兹乐舞对中原及并周边少数民族,甚至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等地佛教艺术的发展都起到了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李佩: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百岁老人李佩被乘坐“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她70多岁学电脑,近80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
李佩的丈夫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曾在大学开设过没几个人听得懂的湍流学课程,后来因飞机失事为保护核试验数据而牺牲。那时,失去丈夫的李佩正经历着人生最大的湍流。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当时得知丈夫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那个晚上她完全醒着,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然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在追悼会上,被怀疑是特务,受到严重政治审查的李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长椅上。在当时的环境里,敢于坐在李佩旁边,说一句安慰的话,都需要莫大的勇气。那些时候,楼下的人常听到李佩的女儿郭芹用钢琴弹奏《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我爹爹像松柏意志坚强,顶天立地……” 郭永怀走后没两年,十几岁的女儿去内蒙古当知青下乡,李佩到合肥中科大继续接受审查和劳动改造。
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几天后,她像*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
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李佩让忘年交李伟格陪着,一起去银行,把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科学技术大学。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常。“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老太太对李伟格说。
至今,李佩先生客厅里的茶几还是60年前回国时家里的陪嫁。早年从美国带回的手摇计算机、电风扇、小冰箱,捐了。郭永怀走后,写字台、书、音乐唱片,捐了。李佩先生一生教学的英语教案,捐了。汶川大地震,挽救昆曲,为智障幼儿园,她都捐钱。直到前年,李佩拿出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藏品,捐给力学所: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的纪念印章、精美计算尺、浪琴怀表,以及1968年郭永怀牺牲时,用信封包装的郭先生遗物——被火焰熏黑的眼镜片和手表。
1987年,李佩退休了,她高兴地说,坐公交车可以免票了。可她没有一天退休,她接着给博士生上英语课,一直上到80来岁。而李佩的晚年差不多从80岁才开始。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每周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每场200多人的大会厅坐得满满当当。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程郁缀、沈天佑、高登义、甘子钊、饶毅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有人回忆,在讨论“钱学森之问”求解的根本出路时,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并列而坐。北大资深教授陈耀松先生首先说了“要靠民主”四个字,紧接着,郑哲敏院士说:“要有自由。”随后,李佩先生不紧不慢地说“要能争论”。这一幕在旁人眼里真是精彩、美妙极了。她和李政道也探讨这个问题。李政道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问,“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她俩也常谈艺术和科学的关系。认为“艺术和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如今,“内心强大得能容下任何湍流”的李佩先生“脑子里好些事”。有好友来看她,她就像小孩一样,闹着让保姆做好吃的,离开时,她总是在窗边看好友一步三回头地走远,一点点变小。
(摘编自从玉华《李佩: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相关链接
①年轻时的李佩非常美丽,照片里的她挽着郭永怀,笑靥如花,充满魅力。“李先生在一个星期内的课堂里从没穿过相同的衣服。那个年代生活很清苦,根本没有什么好衣服好料子,但她的衣服始终熨烫得整整齐齐,干净利落地穿去上课,形象永远优雅得体。”李伟格告诉我。即使到现在,她每天起床都要认真梳洗打扮,脸上涂一层薄薄的粉底,还会请人帮她画眉。(付晓英《李佩:跨越百年的尊严与力量》)
②李佩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做2分钟的学术报告,每学期都有70多名学术参加,这项工作至少要3个整天。到第一天中午我就受不了了看,而是我朝李佩老师那边一瞥,看见这位老人腰杆笔直,神情专注,并对每个演讲完的学生进行提问,我惊呆了。她说,这是一场严肃的教学活动,教师精神饱满全情投入,才能激励学生出色地完*物。——*科学院大学李晓棣教授
4.下列对李佩被称为“湍流卷不走的先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跨越百年的李佩70多岁学电脑,80岁还在为博士生授课,82岁起创办并主持中关村大讲坛。
B.得知丈夫噩耗及女儿病逝,李佩极其镇静;在特殊年代,她仅以自己的言行表达着她不屈的意志。
C.追名逐利的今天,李佩却能把60万元存款没有任何仪式地捐献给力学所和*科学技术大学。
D.晚年的李佩仍然认真梳洗打扮、涂粉画眉,她仍然像年轻时一样保持着对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精美计算尺,特别是浪琴怀表,因此1968年他牺牲时,李佩被怀疑是特务,受到了严重政治审查。
B.早年从美国带回的手摇计算机和电风扇等捐了,写字台和音乐唱片等捐了,李佩最后只剩下了客厅中家里陪嫁的茶儿。
C.1987年之后,李佩退而不休,特别是她成了 “中关村的明灯”后,从1998年到2011年创办了每周一次的中关村大讲坛。
D.对于“钱学森之问”的报本解决之道,几位先生认为需要靠民主、自由和争论,需要知识,更需要善于提问和探究。
E.如今的李先生在送别好友时总会在窗边看对方走远,这既有她对好友的牵念,也有对好友见不几时的留恋与不舍。
6.作为“中科院敁美的玫瑰”,先生除了优雅得体而充满魅力的外在美,还有哪些职业精神之美?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祈雨
陈毓
阿斗回到流水镇,在镇子头遇见厉槟榔。厉槟榔说他要去镇后头吴婆婆那里借斗方,午后尚爷祈雨用。厉槟榔嘱咐阿斗,午后一起祈雨,三点半钟,在四方街。
如果你是外人,站在流水镇看世界,你会心生恍惚,就算今天,这里也只是解决了温饱,远说不上富裕,年轻一代远行至他们祖宗几辈都没能走到的地方,却和这里有舍弃不掉的联系,他们知道北京的王府井,镇上有人甚至在798艺术区办过展览。生了病,他们在北京的大医院求医,也去道观祈药。留心天气预报,一周半月的天气预报都在网上查询,却也虔心诚意地祈雨。
86岁的尚爷健在。只要尚爷在,这祈雨就落不到别人头上。
流水镇的土地一年年减缩,但他们对土地的情感不能了断,祈祷年景风调雨顺的愿望,在骨头里。
眼看冬月腊月没见一点雪星子,眼见着雨水节气到来了,仍是没见一星雨,老人望天,一声叹息,这天哪!眼神和语气里,满满的不安和愁烦。又不是没得吃,愁烦个啥。有年轻人不以为意,立即招来老人的训斥,黄口小儿,不知轻重。
两月不下雨,连尚爷都不静不安了。他昨晚捎话把年轻的镇长叫来,说他要为镇子祈雨,嘱咐弄全祈雨的物件,还嘱咐把镇上的年轻人都叫来,能到的都到,看一次少一次。尚爷语气里有截铁的果断。
到家,阿斗匆匆吃了媳妇景波做的热米皮,就帮景波扎祈雨用的扫帚,随后把十几把扫帚拿到了四方街上,这些年,四方街很少像今天这么热闹,似乎能来的人都来了,男人黑衣白巾,在屋檐下一顺站立,少见的安静,没人吸烟,没人吐痰,没人讲笑话,看着都庄重,寂寞多年的锣鼓手也从这里那里凑齐,坐的坐,站的站,也都安静。只有红白纸扎起来的龙在风中一扭一扭的,像是马上就要飞到天上去,行自己司雨的职责,广场盛大、庄严。
黑衣黑巾的尚爷是坐在一把竹椅上被四个后生扛过来的,他一出现,“行雨”的仪式就算开始了。参加仪式的队伍在尚爷身后罗列整齐,执扫帚的妇孺走在队伍最前面,老妇手持扫帚扫土,少女拿着还没有一片绿叶的柳枝洒清水。
队伍开走。唢呐声的高音拔起,锣鼓声跟着响起,陌生的调子让人的脊背起一股凉。
镇长谢昌华恭恭敬敬地把用麻绳固定稳当的斗方套上尚爷脖子,那是几代人盛装过麦子玉米、面粉小米的斗方。从前庄户人家人人熟悉的斗方现在没几家有了,但却是这古老仪式必有的神圣物件。斗方的底部埋着火药,上面薄薄覆盖一层草木灰,一炷高香插在斗方正中间。祈雨从高香点燃一刻正式开始,祈雨过程最长不过这一根香燃尽的时间,如果高香燃至根部,还没有下雨,燃烧的香可能会导致斗方底部的火焰燃烧,那年迈的尚爷就有可能用老身祭祀苍天。
祈雨人群的心思是复杂难言的,每一个人,哪怕对世事混沌一片的孩子也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体验,所有人的心思凝聚一点,那就是祈愿雨滴早点落下,哪怕只有三五点,也成。
唢呐声有撕裂人心的紧张,只有尚爷,在队伍中走得缓慢稳静,仿佛他86岁的生命凝固为这一刻的庄重。
尚爷鳏居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天爷不叫,死不了。干旱祈雨的动议由尚爷提出,祈雨的念头在他心中翻涌,压下去,又冒上来。
这些天,尚爷总回忆起他小时候看爷爷作为镇上最年长的人,带头祈雨的场景。有生之年,他也要扮演一回这样的角色,如果天不成全,他就用一把老骨头教给后代知道,身体和生养之地的关系。
老迈的尚爷动作迟缓稳静,所有能扭头看尚爷的人都扭头看他胸前的高香,燃到啥位量了。
过半了。
剩三分之一了。
担忧的气氛在空气里,但人群依然保持稳静,似乎被尚爷的精气神鼓撑着。
紧张忧虑中,但见天空哗啦一声,午后一直闷着,像蒙着一层灰布的天空哗啦一声撕开,像是被风推送着,一朵轮廓鲜明的云团奔涌过来,浮在这群黑黢黢的,被某种秩序制约着的人的头顶,闪耀着银亮光芒的雨,刷地落下来,尚爷怀抱的高香闪了一股蓝烟,被雨点顷刻打灭。人群爆发出一声类似号叫的嘹亮声音。人群欢呼起来,锣鼓唢呐把能发出的高音在一瞬爆发,纸扎的龙在雨的密箭中乘空飞舞,就要飞升上天了。
老人孩子以及壮年人都不躲避雨点,都在雨地发出情感一致却带着自个儿个性的欢庆声。
三分钟的雨水。整整三分钟。阿斗站在雨珠下,仿佛圣徒被圣水沐浴,他想哭,想喊,想要号叫,想要冲进田野的深处。阿斗呜呜咽咽,一遍又一遍地念叨,你应该回来,你三年都不回老家是不应该的,你该回来看看,回来看看。
(摘自《文艺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水镇的年轻一代离开老家去远行闯荡,有着比老家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所以当面对干旱与老人的不安和愁烦时,年轻一代并不放在心上。
B.在祈雨队伍开走的时候,唢呐和锣鼓的陌生调子听得让人的脊背生起一股凉气,这主要是由年迈的尚爷祈雨的悲壮行为而引起的连锁反映。
C.雨落下来、高香打灭、人群欢呼、锣鼓唢呐的高音一瞬爆发、纸扎的"龙乘空飞舞等场面描写,也仅仅是写出了人群祈雨成功的兴奋和快乐。
D.小说以三年不回老家*回到流水镇开始,又以他站在雨珠下的心理与言行结束来呼应开篇,最终揭示出年轻一代要常回老家看看的主题。
8.小说中的尚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为什么以“祈雨"为标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陈希亮,字公弼。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初,希亮以母老,为县侍亲。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期年,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竹山,甲不能戢,所至为暴。或疑为盗,告希亮盗入境,且及门。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吏士皆欲斩甲以徇,希亮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皇佑元年,移滑州。奏事殿上,仁宗劳之曰:"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未行,诏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瓘劾希亮擅增损物价。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水亦去,人比之王尊。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使者至,罗拜庭下,无一人哗者。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始,州郡以酒相饷,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希亮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以家财偿之。遂借此上书自劾,求去不已,坐是分司西京。未几致仕,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陈希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B.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C.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D.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阏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除,服丧期满。我国古代的服丧制度有一定的规格和时间等规定,又分为五服,
B.便籴是宋朝*购买粮草等战略物资时的一种商业性活动,其特点是相对方便。
C.“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
D.致仕,即把禄位还给国君辞去官职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亊、致政、休致等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希亮孝顺母亲,敬重兄长。他幼时父亲去世,后来为了年迈的母亲选择了担任县令;他不怨恨哥哥在自己从师时的刁难,仍教导侄子求学上进。
B.陈希亮处亊有度,宽以待人。雷甲没能约束好自己追讨盗贼的士兵,还亲自放箭攻击官府士兵,陈希亮却没有杀雷甲,只是惩治了十几个行暴的人。
C.陈希亮勇担责任,爱护百姓。他面对即将决口的黄河,亲自驻守大堤,直到洪水退去;在担任凤翔知府发生饥荒时,他又亲自借贷帮助受灾民众。
D.陈希亮治亊有方,为官淸慎.他几句话就派人解决了于阒使者在秦州的暴横行为;对州郡赠送的美酒,他设法处置并用自己家的财物进行了补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
(2)希亮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柳梢青
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14.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流莺”和杜甫诗句中“自在娇豫恰恰啼”的“莺”一样,叫声哀怨凄苦,令人厌烦,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无附愁苦。
B.“花惊寒食,柳认淸明”两句使用了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把见花柳而惊知寒食淸明已至的情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下片的“天涯翠巘层层”写主人公看到层层群山变绿的景象,这句与后面代表春风的“东风” 一词均在点题目“柳梢青”。
D.“长亭短亭"是行人休止之所,后来成了天涯羁旅、游子思归的象征。此句承“天涯”而来,是揭示全词情感实质的关键处。
E.这首词虚实结合,实写流莺花柳等景象,虚写梦中“飞到”故乡之事,最后的这—梦写出了主人公梦中的欢愉和醒后的无奈。
15.这首词是如何逐步展示主人公心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姐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氓》中直接描写女主人公起早贪黑一直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
(2)“人境庐”是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其名应是取意于陶渊明“ , ”的诗句。
(3)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情绪形象化处理的句子是“ ”。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座小镇三面环山,一面正对松花江,由于山高水低,过境洪水和山上的来水都通过这里的九道沟泄入江中。
②我校的百年校庆晚会上,整个会场上洋溢着和谐喜庆的气氛,真可谓:五风十雨皆为瑞、万紫千红总是春。
③有时候,很多人低头看着自己索然无味的生活现状,会突然想有一次旅行,希望旅行中有班荆道故的欣客.
④*品牌彩电技压群芳,在2016年稳扎稳打,以836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超越对手韩国,跃居世界第一。
⑤杨绛先生对*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⑥我国各级俱乐部,乃至国字号球队、*足协,在如何对待留洋问题上,一直是首鼠两端,处于犹豫之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项新产品不仅达到了环保指标要求,更通过了耐离压、耐高辐照等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性能,让竞争对手惊叹不已。
B.通过—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制备技术制备出来的超级电容器,可反复充电超30000 次以上却不会降低电池的莆电能力。
C.密琢高速河北段建成通车使北京大外环河北段全线贯通,有效地缓解了首都地区过境车辆的压力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
D.农垦改革试点任务是农垦改革的“牛鼻子”和“硬骨头”,能否在这些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直接关系到农垦改革的全局。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社会上 ① 癌症认识的最大误区可能认为它是免疫力低下之故,提高免疫力 ② 可防范癌症, ③推销保健品和食品給患者时, ④ 沾上“提高免疫力”的边,就大行其道, ⑤ 人们总觉得免疫力越高越好。其实,免疫力不等于抗癌力,免疫失调 ⑥ 是导致癌症友生发展的元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对于 才 只要 一旦 所以 正
B 关于 就 所以 只要 因为 才
C 关于 也 因此 如果 而且 /
D 针对 就 因为 尽量 虽然 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如果仅把珠算看做是一个计算工具,① 。但如果把它看做一种文化现象,则应该在人类文化中有一席之地并被传承。技术可以过时,文化却应长存。“噼里啪啦”的珠算技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② 。当珠算申遗成功后,一些舆论正在热闹地探讨要不要进课堂的话题时,③ 。仅仅为了“收藏”的申遗,意义不大;但若申遗能促使人们对于一项文化遗产有了全新认识,则意义非凡。
21.下面是某校开展“名人故居行”后,一位同学做出的由蔡锷故居到老舍出生地的旅行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介绍同学们的行走线路,然后简要描述小杨家胡同的特点。(6分)
(1)行走线路(不超过50字)
(2)忽然形状(不超过3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针对“飞机撞鸟”的世界性难题,西北工业大学的李玉龙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以蜀道能量代替对抗能量。他们通过改善机身结构的办法来应对鸟撞,而不是单纯的改变强度和材料。李玉龙教授说:“就像大禹治水,‘堵’是下策,‘疏导’才是良方。鸟作为一个软体,在高速撞击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是一个液态的状态,就像水打在一块板子上,我们要尽量的把它疏导的合理。”
你从这则材料里读到了什么?请在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内作为。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推荐访问:保定市 河北省 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 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2023河北保定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保定市2023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