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2023年西北地区教学后记(完整文档)

时间:2023-02-06 18:10:07 浏览量:

西北地区教学后记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我力争做到以下两点:  一、突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运用地图,认识两大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认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西北地区教学后记(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西北地区教学后记(完整文档)

西北地区教学后记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教学目标,我力争做到以下两点:

  一、突出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1. 运用地图,认识两大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认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从认识它的自然地理概况入手。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内容属于地理分布的内容,学习的方法是让学生利用地图,提供相应的问题在图中找到并在学案图上指出来,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经过这样的训练,如果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地使用地图和资料,他们就有可能独立去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况。

  2. 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分别从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植被特征等方面认识;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分别从人口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城市特征等方面认识;让学生掌握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独立去认识一个新的区域。

  3. 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

  在这节课中,有很多是要让学生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成因,如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变化的原因等,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这种综合分析实际是在发现影响某一特征形成的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找出主导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各个影响因素并确定其对该特征形成的影响程度是分析过程,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联系起来勾画地理特征形成的全貌,是个综合过程。学生初步掌握这个综合分析的过程,就有可能独立去认识某一新区域地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4. 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所以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区域间的异同。在这节课小结的时候,我让学生比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区域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相同或类似的地方,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规律性的认识;比较不同的地方,可以认识地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对“因地制宜”观念的理解。

  二、紧扣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进行教学。

  为了突出该区域的地理特性,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没有面面俱到。以西北地区为例,从突出区域地理特征的角度看,我抓住“干旱”这一地理特征来认识西北地区。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五步,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在图中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的省区,为分析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干旱做准备。第二步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由于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使得本区降水不多,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而且越往西降水越少。因此,“干旱”是本区突出的自然特征。第三步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河流、植被会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有个感性认识:由于干旱,地表风蚀、风积作用显著,沙漠、戈壁景观处处可见,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布于此;由东向西,地表植被由草原──草原荒漠──荒漠逐渐变化;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第四步师生共同归纳西北地区个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五步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干旱”条件下农牧业的特征,分析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生很容易理解: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本区草原广阔,成为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降水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因此,本区农业生产必须引水灌溉。

  要完整地突出干旱特征,还应讨论“干旱”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于干旱,本区植被差,广阔草原由于人类对草场只放牧不养护,草场普遍超载,导致草场退化,沙漠面积扩大。因此,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要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把这个问题设置在本节课的课后作业。这样的设计既是本节内容的延伸,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采用以上步骤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抓住“干旱”这个区域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它区域的学习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和探究方法。

  当然,在这节课中,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如由于课程内容较多,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控制过于严格,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如果教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阅读后的看法,会更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推荐访问:西北地区 后记 教学 西北地区教学后记 西北地区教学后记1 西北地区教学后记 西北地区的课堂笔记 北方地区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