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菁选8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2-13 11:35:33 浏览量: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1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读书名言,菁选8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菁选8篇(完整文档)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1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2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过,则匆惮改。

  18、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2、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3、巧言乱德。

  2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3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听其言而观其行。

  4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3、不学礼,无以立。

  44、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4、礼之用,和为贵。

  5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6、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6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6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3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6、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0、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4

  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宋)黄庭坚

  2、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

  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袁牧

  4、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清)王永彬

  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元)许名奎

  6、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神童诗·劝学》

  7、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对联集锦》

  8、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联集锦》

  9、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 《对联集锦》

  10、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11、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清)张月楼

  1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清)朱用纯

  13、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

  1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

  15、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唐)李欣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1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8、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9、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20、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三国]

  22、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23、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

  24、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

  25、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26、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2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2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29、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30、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5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过,则匆惮改。

  18、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22、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3、巧言乱德。

  2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3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3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5、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听其言而观其行。

  42、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3、不学礼,无以立。

  44、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4、礼之用,和为贵。

  5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6、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6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6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6

  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宋)黄庭坚

  2、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诗纪要》

  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袁牧

  4、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清)王永彬

  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元)许名奎

  6、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神童诗·劝学》

  7、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对联集锦》

  8、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对联集锦》

  9、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 《对联集锦》

  10、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11、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清)张月楼

  1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清)朱用纯

  13、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

  1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

  15、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唐)李欣

  1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1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18、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9、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20、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三国]

  22、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

  23、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

  24、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

  25、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26、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27、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 颐

  2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29、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30、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31、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清 童铨

  32、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张之洞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

  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5、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1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7、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3、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24、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9、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31、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32、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5、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3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7、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9、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1、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2、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46、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4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9、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5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5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2、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53、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5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5、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8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4、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

  7、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11、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12、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6、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1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18、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1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2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2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23、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2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25、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26、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

  27、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28、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2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30、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31、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3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9、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4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1、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

  4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4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46、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47、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48、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4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5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51、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5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5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5、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5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57、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58、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5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6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扩展1)

——中国古代励志名言 (菁选2篇)

中国古代励志名言1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中国古代励志名言2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天下兴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知缘斋主人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知缘斋主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扩展2)

——中国古代的励志名言

中国古代的励志名言1

  1、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1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6、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扩展3)

——中国古代诚信的名言

中国古代诚信的名言1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君子忧道不忧贫。

  3、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4、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7、民无信不立。

  8、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2、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13、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14、信不足,安有信。

  15、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导人之理。

  16、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17、言必信,行必果。

  18、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19、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20、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21、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22、人之所助者,信也。

  23、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24、小信诚则大信立。

  2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26、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7、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2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9、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30、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31、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32、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

  33、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34、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35、君子一百,快马一鞭。

  36、人背信则名不达。

  37、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38、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3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40、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

  41、言不信者,行不果。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扩展4)

——中国古代格言警句 (菁选2篇)

中国古代格言警句1

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清·朱舜水)

释:敬重教育、引导人们学习,是建设国家的大事情;举荐起用贤人、培育人才,是作官为政的首要任务。

2、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致于善(宋·欧阳修)

释:对善良的人一日教育,就会失去善心而变为恶人,对恶人勤加教育,就可以使他改造成善良的人。

3、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食也。(孔子)

释:学习象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其华,秋天收获果实。学讲文章是春华,用于修身利行,就是秋食。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孔子)

释:君子如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没有比广办学校更合适的了。

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傅子·正心篇》)

释:培养人优秀品质的根本,没有比端正思想更重要的了。思想端正就会使自身行为端正,自身行为端正就会使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就会使朝廷的行为正确,朝廷行动正确就会使国家*统治正常,国家风气端正,进而使整个社会风气端正。

6、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孔子)

释:*教育的法则是:在动机没有发生之前禁止叫预防,正当事情发生时加强教导叫做及时,不超过分寸叫做逊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叫研摩。这四条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释:三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位必有一位在某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择哪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引以为戒,改正自己。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

释: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全面了解,全面了解不如去亲自实践。

9、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宋·朱熹)

释:如果论起先后来,知识为先,如论起轻重来,实践行动为重。

10、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汉·王允)

释:人的才能有高低之分,但要知道事物道理都要通过学习,学习后才能知道,不问不能长知识。

中国古代格言警句2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 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扩展5)

——中国古代爱国名言 (菁选2篇)

中国古代爱国名言1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陆游

  4、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6、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7、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2、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1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1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16、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中国古代爱国名言2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6、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7、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陆游

  8、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9、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10、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1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4、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15、奔向东南惊涛澎湃,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送许郢州序》

  1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1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1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同上)

  1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扩展6)

——中国古代诚信的故事

中国古代诚信的故事1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 名言 读书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 菁选8篇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1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