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好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菁选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六个矮儿子各自靠什么生活,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投影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从前在一个小山村里生活着一家人,老爷爷老奶奶有六个儿子,可是这六个儿子都非常矮。他们虽然个子不高,但却非常有志气,有一天,他们告别了爸爸妈妈决定自己出去生活。
2、故事听到这,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去找找你们想了解的事情。
3、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认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己认读。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教师反馈。
粗 顺 箱 扁 稻 喂 食 矮
读词语时要进行评读并指导朗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什么了。
2、请同学分段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范读,学生想想:六个矮儿子各自靠什么生活?
4、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5、小组反馈:他们都是靠什么生活的?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6、请你读读书上的句子。
7、学生反馈,指导朗读。
8、根据他们六个人的表现,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孩子?
9、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四)分组表演,深入了解课文。
1、请一个小组上前表演,其他同学认真看并进行评价。
2、体会词语:乐呵呵$ 笑嘻嘻
3、再请一个小组上前表演。
4、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儿子,你会怎样做?说说你的想法。
5、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6、指导学生朗读。
(五)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反复朗读。
2、把你最喜欢的词语画出来,抄在本上。
(二)自主识字,掌握会写的字。
1、组内记生字。
2、小组反馈。
3、扩词练习。
(三)指导书写。
1、请同学观察生字字形,掌握每个生字的结构、分类。
2、描红体验,掌握占格位置,看看哪一笔不好写。
3、学生反馈,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红。% 指导提示:
扔:最后一笔是撇。
壮:右边两横上面一横要略长。
4、学生独立书写一个。
5、实物投影展示、评价。
6、再写一个,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六个矮儿子……聪明勤劳
第一个儿子:为八只脚忙螃蟹
第二个儿子:靠六只脚生活蜜蜂
第三个儿子:靠四只脚生活羊
第四个儿子:靠二只脚生活鸡、鸭
第五个儿子:养一只脚蘑菇
第六个儿子:养没有脚鱼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出故事中六个矮儿子分别所从事的职业。
2、懂得只有辛勤劳动就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
活动准备:
图片、贴图、相应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听讲故事的兴趣。
出示图一,这些是谁?引出故事的名称,并贴出故事名称字卡。
二、听赏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 完整出示故事、图二,师讲述故事的第一~第四自然段。
(1) 大儿子是做什么工作的?养在水里还能卖钱的是什么呢?
(2) 那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学学看,幼儿起立模拟螃蟹走路。
2、 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五自然段。
(1) 第二个儿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是什么工作呢?
(2) 你怎么知道他是做伺养蜜蜂的工作的呢?
(3) 二儿子看小朋友都猜出了他的工作,哪他会怎样夸自己呢?
3、 师讲述并帮助幼儿理解第六自然段的故事。
(1) 第三个儿子会饲养几条腿的"动物来过日子的呢?
(2) 师完整讲述第六自然段。
(3) 那么,三儿子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4) 幼儿模仿一下小猪的动态。
(5) 谁来学学第三个儿子夸自己的样子呢?
4、 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七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 第四个儿子是干什么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 谁来夸夸老四呢?
5、 师接着讲述故事的第八自然段并帮助孩子理解。
(1) 第五个儿子他会养什么?哪些是一只脚的东西呢?
(2) 为什么你觉得他是养的蘑菇呢?
(3) 其他几个哥哥也会怎样夸他的呢?
6、 师把以上几个儿子的工作简单罗列一下后问:
(1) 第六个儿子他会饲养什么?又怎么说的呢?
(2) 师讲述第九自然段故事,并出示图三。
(3) 最小的儿子是干什么的?谁来学学老六来夸夸自己呢?
(4) 师讲述第十自然段故事结尾,并出示图四。
三、萌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1、 我们小朋友长大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2、 也可去告诉客人老师你长大想做什么好么?(结束)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3
一、导入。
(打开幻灯片)你们看到这个孩子了吗?其实,老师叫他孩子是不合适的,因为他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都是大人了。不过,请同学仔细观察,他和你们的爸爸、妈妈有不一样的地方吗?(学生从身材,神态等观察)是啊,在当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里,身材如此矮小的他该怎么做,该怎么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帮他找到答案吧。(板书课题:六个矮儿子)
设计意图:出示一个小矮人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助人欲望,激发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领会文本中主人公的精神。
二、初读课文,走近文本。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解决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提示:读课文时要边读边画,把难读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概括文本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初步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三、品读课文1—2自然段,整体了解六个矮儿子。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几句?
2、(幻灯片)出示第一、二句。体会老爷爷、老奶奶的心情。(伤心、难过、着急等)读出自己的理解。
3、齐读第三句(幻灯片),读出矮儿子们的懂事、自信、孝顺。
4、想象老爷爷、老奶奶离开儿子们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的,体会当儿子们回来时的心情。(幻灯片)指名读。加上“终于”一词再读,体会其中的不同。
5、课文里用了那个词表现老爷爷、老奶奶的心情?(乐呵呵—齐读卡片)读出两位老人的高兴。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合理的想象,初步对六个矮儿子有了整体的认识。
四、品读3—12自然段,分别走进六个矮儿子。
1、第一个矮儿子。师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思考:A这个矮儿子是干什么的?
B你对哪几个词印象最深?(比如:“从早到晚”体会到矮儿子的辛劳。)
C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2、第二个矮儿子。师生朗读,重点指导。
A这个矮儿子是干什么的?
B找一个动词(搬)(幻灯片)感知木箱的"“沉重”
C教师读情景,学生闭眼想象,体会矮儿子的辛劳。
D读出你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3、总结方法。(幻灯片)学生自学剩下的四个矮儿子中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
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后,再走进文本,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读出内涵,学习读书方法,体验读书过程。
4、预设学生汇报
第三个矮儿子:(1)他是养猪养羊的。(四条腿、十多只、三十多只)
(2)重点词:肥肥壮壮(卡片)
(3)读出这个矮儿子的自豪与辛苦。
第四个矮儿子:(1)他是养鸡养鸭的。(尖尖嘴、扁扁嘴)
(2)重点词:(好多好多)
(3)读出这个矮儿子的自豪。
第五个矮儿子(1)他是养蘑菇的。(一只脚、小伞)
(2)草房(分两层、上面铺了牛马粪,漂亮)
比喻句。“一把把”与“一把”的区别。
(3)读出自己的理解。
第六个矮儿子(1)他是养鱼的。
(2)重点词(天天、快活)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这两个词。
(3)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点明中心,走出文本。
1、夸夸六个矮儿子。(老爷爷、老奶奶夸,老师夸,学生夸)
2、回顾六个矮子都是干什么的,思考他们身上有没有一样的东西?(板书:勤劳、辛苦、快乐)读老爷爷、老奶奶说的话,把这句话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送给你身边所有的人。
3、思考自己勤劳的双手能干什么。
3、你想对(幻灯片)这个人或自己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让学生体验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别人及自己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学了这篇课文以后的内心感受。
2、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所有的人。
3、推荐一本书《张海迪的故事》。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儿子 菁选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 菁选3篇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1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1年级 《六个矮儿子》教学设计100字 六个矮儿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