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7篇

时间:2023-04-29 18:00:10 浏览量:

篇一: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四中全会精神40问为什么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精选范文)

  【梦的意义】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项要求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坚决贯彻落实好。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对我们党而言,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监督,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党内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强化党内监督,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就能以党内监督引领和带动其他各种监督发挥作用。

  坚持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促进形成监督合力。要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在实践中,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询问、质询、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等行使监督职权;要支持司法机关通过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查处领导干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要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进行民主监督,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鼓励党外人士讲真话、进诤言;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剖析,发挥警示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增强监督实效。一方面,要推动监督内容贯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把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概括为8个方面,涵盖了管党治党的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种监督,都要向这8个方面聚焦发力。另一方面,要推动监督形式对接。党内监督形式主要包括巡视、巡察、党内谈话、领导干部述责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这些都需要其他监督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篇二: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区域治理CENTRALISSUE发挥党内监督在各类监督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建设工程部李昊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本文从发挥党内监督在各类监督中的主导作用入手,分析纪检监察机构与其他监督主体协同配合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纪检监察机关与各监督主体开展协作配合时存在的不足,提出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起来的方法途径,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内监督在各类监督中的主导作用。关键词:党内监督;监督主体中图分类号:D0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033-0002二、纪检监察机构与其他监督主体协同配合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制定或修订《北京住总集团海外建设工程部境外工程现场材料管理办法》《北京住总集团海外建设工程部驻外项目部组建审批管理办法》《海外部经营及结算管理办法》《北京住总集团海外部法律事务管理办法》《海外部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海外部出口物资运输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二)开展“大监督”工作专项检查,规范工作流程海外部十六个职能部室结合分管系统日常工作和监督工作重点,在各分管系统内开展“大监督”工作专项检查。工程管理部按照监督要求对各驻外机构机动车的购置、处置、报废及管理情况,对是否规范履行海外部与集团的各项审批和决策手续进行专项检查。财务部严格规范资金使用和增值税发票开具方面相关流程,避免和防范企业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通过视频会、网络、通知、组织自查等多种形式监督驻外机构财务工作执行情况。人力资源部按照监督工作重点中有关人力资源部方面的重点监督工作内容,组织国内相关部门完成对各驻外机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并根据驻外机构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确定年终奖励金额。(三)深入一线监督检查,确保监督责任落实到位为深入落实“大监督”各项工作要求,推动海外部“大监督”工作向海外基层延伸,海外部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分别赴不同国别海外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对各驻外机构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大监督”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指导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党内监督带动促进其他监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发挥党内监督在各类监督中的主导作用(一)持续深化党内监督“清单化”管理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积极履行“一岗双责”,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结合分管工作,研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细化责任内容,制定具体措施,确定完成期限,将责任清单内容逐级向下分解细化,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通过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从而推动领导班子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总支书记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鼓励纪检监察部门积极履行监督责任,其他职能部门能够分解各项责任,以扎实过硬的作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盯紧盯牢“关键少数”主要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必须要加强监督。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是强化党内监督的关键。全面从严治党,严明的纪律是“关键少数”的保障,也是形成“头雁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党内监督,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带动和促进整个监督体系不断健全、更好运转。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形成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时要从不同方面着手,要用完善的制度把管住“一把手”,保证其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不出现任何廉洁问题。要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平台,通过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三)加强日常监督要牢牢把握好领导干部的各项纪律要求,创新形式开展好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道敬畏、存在戒惧、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愿意且能够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坚持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总支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各党支部活动的必修课,增强教育实效性。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创新实践、推动落实第一种形态。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增强发现违纪问题的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四)充分发挥“大监督”体制机制优势党总支切实担起“大监督”主体责任,制定年度“大监督”实施方案,立足抓早抓小抓准,主动延伸监督触角,把监督融入日常。充分发挥“大监督”体制机制的优势,紧盯财务部、物资保障部、招投标部门等,使监督得到更精准的聚焦。班子成员和职能部室对分管工作负有具体政治责任,结合“大监督”方案,不断摆正自己、工作和职责,切实担负起应尽职责。按照各项工作“一杆子插到底”的指导思想和“大监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体要求,不断锤炼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确保海外部“一横十六纵”的“大监督”格局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强化党内监督,持续深化党内监督“清单化”管理,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紧盯“关键少数”,日常监督中以“大监督”工作为抓手来调动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监督的积极性,形成不同层级之间密不可分的党内监督体系,从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全面落地见效。作者简介:李昊,生于1992年,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实效性研究。33CENTRALISSUE区域治理意见。三、各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职能存在的短板弱项(一)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系统化管理还不够完善,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现有监管制度贯彻执行不够到位,部门监督职能重叠,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监督机制对驻外干部压力传导不到位驻外机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还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对驻外机构的党支部纪检委员、纪检监察干部及党风廉政监督员没有持续调动起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纪检人员队伍专业素养仍存在不均衡驻外机构兼职纪检委员、纪检干部和党风廉政监督员主要精力铺在业务工作上,对纪检专业知识学习不够,素质不够高,监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把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起来的方法途径(一)强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上接第12页)系资源的整个,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引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在发展时也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并合理利用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互联网线上平台建立生鲜农产品网购渠道,完成从产品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发展,确保物流运输的可持续性,避免农产品堆积,造成农产品损坏浪费。利用互联网络。冷链物流运输企业也要不断完善自身运输渠道,通过加强运输过程的合理技术化发展,减少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运输所消耗时间,最大程度上保持农产品生鲜程度。(三)完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生鲜物流市场的持续化发展需要依托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管理规章制度,为确保市场公平、稳定性发展,政府应根据冷链物流市场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冷链物流运输所涉及到的技术数据进行明确的标准,避免不法分子紊乱冷链物流市场,保(上接第32页)意识纪检监察部门要以强化“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意识,把信任激励与严格监督结合起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到位,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不断强化责任担当,行使手中权力时要接受监督,以全年纪检监察工作和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工作为抓手,以“大监督”实施方案和党风廉政建设队伍为运行机制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监督。(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海外部建立《海外部信访工作办法》《海外建设工程部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北京住总集团海外建设工程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实施办法》《北京住总集团海外部问责办法(试行)》《中共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建设工程部总支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共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外建设工程部总支部委员会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集体排查工护企业发展合理权益,降低农产品经济市场损失。政府等有关部门通过修订完善冷链物流运输各类数据标准,可以有效的推动冷链物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为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监督与管理,应成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监督管理机构,确保生鲜农产品从生产、采摘、运输、销售等多环节的监管,并通过多项数据的监测检查,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四)加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与设备技术的创新需要足够的创新性人才为支持,为解决当下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加大企业对于专业性人才培养,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发展目标是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国内的交通类大学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号召,成立相关冷链物流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完成对冷链物流职业学生的技术性培训,企业人才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继续教育学习。冷链物流专业技术的学习要求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性,在人才培养实际要求掌握丰富的冷链知识与物流知识,同时也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将实践与作办法》,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把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起来提供制度保障。(三)持续深化“大监督”工作格局各职能部门持续深化“一横十六纵”的大监督工作格局,在日常工作基础上,通过统一综合协调,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各职能部室的监督作用,实现监督资源的有效整合。纪检监察部门年中和年末召开“大监督”工作部门联席会和专项问题沟通会汇总各部门“大监督”情况,并向大监督委员会汇报。海外部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工会组织民主监督、基层现场延伸监督职能,组织“四方”不定期进行延伸监督。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各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开展专项检查活动,从而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参考文献[1]冯秋婷.党内监督与党员自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2]李景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理论相结合才可以完成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四、结语辽宁省拥有着丰富生鲜资源,但在生鲜农产品运输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却一直居高不下,虽然辽宁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得到了一定技术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依然会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产品质量。通过推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创新性技术发展与人才培训,实现冷链物流对于食品质量保鲜与品类的发展需求。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冷链物流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构建更为高效准确的互联网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也要不断加强管理,优化过程,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运输服务,最大程度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辽宁省的农业发展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进步。参考文献[1]李超.我国生鲜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3):42.[2]龚树生,梁怀兰.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网络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02):7-9.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消费对我国贯彻落实双循环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由实证结果表明,在双循环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国内消费正向显著的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参考文献[1]王金柱.“双循环双增长”发展模式简论[J].节能与环保,2004(02):9-10.贾玉成.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消费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助Stata14计量软件,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进行回归,结果见表2所示。根据具体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生产性消费还是居民个人消费,均对我国经济增长34

篇三: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的思考

  摘要:在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监督的服务保障作用,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大监督”格局,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持续提升、巩固监督效能,是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有企业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

  大监督

  效能

  健全完善业务监督、职能监督、执纪监督“三道防线”协同发力的“大监督”格局,整合监督资源是前提,凝聚监督合力是重点,健全运行机制是保障。三措并举能够推动监督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步实现,监督效能与企业治理水平同步提升。

  一、构建“大监督”格局的意义

  1.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党组织深入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战略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同时也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

  远在路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迫切需要构建与国有企业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高质量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

  2.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国有企业要始终从政治大局、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始终绷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这根弦。构建“大监督”格局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做强、做优、做大企业提供坚强保障。

  3.是提升企业整体监督效能的现实需要。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要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要求,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做实专责监督、贯通各类监督。要提升整体监督效能,必须协调企业内部各类监督资源。如纪检监察机构主要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并负责追责问责;内审机构主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进行评价;巡视机构主要代表党委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法务部门主要坚持合规合法性监督等。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日常监督工作力量不够。党十八大以来,监督工作逐步得到重视,监督力量持续得以加强。但是,仍然因为客观现实问题,部分企业特别是基层企业监督力量仍然不够,在机构人员配置方面相对不够,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这些现象导致纪检专责监督覆盖面不够、监督深度不够等问题,需要构建“大监督”格局,加以弥补和强化。

  2.监督信息协调共享不够。企业内部各类监督一定程度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但实际工作中,各部门管理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部分。比如,有的问题线索表面上出自审计监督,但是问题成因却可能因为业务、职能监督不够严格等;有的业务、职能监督发现的问题,未能同干部管理有效结合应用等。因此,需要构建形成纪检监察、审计、法律、财务等监督各有侧重、协调共享的监督机制。

  3.部分环节监督效能不够。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监督只是纪委的事”的认识偏见在一定范围存在,导致个别业务、职能管理环节监督意识不强,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作用发挥不够。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三转”要求,纪检监察机构需要集中精力做好份内事,改进监督方式,强化对业务、职能监督的“再监督、再检查”,筑牢第三道防线。因此,依靠专业力量提升监督效能,显得尤为必要。

  三、构建“大监督”格局的实施路径

  1.整合监督资源,织密监督网络。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首先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建立健全监督网络,形成全员监督良好局面。在整合优化各种监督资源时,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这条主线,突出监督的目的性、协同性和动态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要结合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建立党委、纪委、部门、党支部、员工“五位一体”监督网络。在监督网络中,党委全面监督,履行主体责任,发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企业发展的全过程;纪委专责监督,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立足主业加强监督执纪问责;部门业务、职能监督,按照“业务谁主管、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做实源头管控、过程防控;党支部日常监督,对党员进行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与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党员和群众民主监督,企业要搭建员工监督平台,畅通监督渠道,切实维护和保障党员、群众民主监督权利。

  2.凝聚监督合力,强化精准监督。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要充分整合各部门、各专业监督资源,打造“专职人、专业人、兼职人”的“双专一兼”监督队伍,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实精准监督,实现监督效能和企业治理水平同步提升。“专职人”根据上级要求和本企业实际,把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定监督重点、开展重点监督,推进监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专业人”参与到专项监

  督、专项检查、专项整治等工作中,解决外行人监督检查“不痛不痒”、找不到“病灶”的矛盾,有效实现监督的预期效果和最终目的。“兼职人”是由企业选聘的各部门兼职监督员,参与到日常监督工作中,从本部门工作流程出发,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点和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环节,发挥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的作用。

  3.健全运行机制,提升监督效能。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要建立健全科学运行机制,以高效的机制运转,改变“不敢监督”的现象、调整“不愿监督”的习惯、化解“不善监督”的尴尬。要坚持监督原则,始终将监督工作融入日常业务工作,确保“常态监督、监督长效”。要明确监督方向,制定年度“大监督”工作计划,以此为抓手开展工作,明确监督职责任务。要强化过程管控,定期开展总结、评判、改进,检查监督任务落实和监督责任履行情况。要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监督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推动业务监督、职能监督、执纪监督“三道防线”走深走实,确保“大监督”工作机制高效运行。

  构建“大监督”格局是推动国有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各类监督深度融合、有效贯通的“大监督”格局,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推动监督成果有效转化,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和廉洁风险,推动国有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篇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两带来”ChineseCadresTribune党校学员编者按为聚焦党校学员“两带来”,发挥党校优势、体现党校特色,本刊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合作,开设“党校学员‘两带来’”栏目,每期从党校学员“两带来”问题中选取两个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问题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使各类监督更加协同有效?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文_戴焰军2021年3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各级党委要切实发挥党内监督带动作用,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有效运用大数据,建立健全重大监督事项会商研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使各类监督更加协同有效。”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形成对权力进行系统有效监督,以保证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正确使用权力,认真践行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重大部署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要求。对权力的监督,是古今中外政治学理论和实践所探索的一个共同的也是永久的课题。但由于历史环境不同、时代条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权力运行方式不同,关于如何有效监督权力的具体要求也就不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此构成并不断完善发展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权力运行体系。2021.0841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党校学员“两带来”ChineseCadresTribune这个体系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但为了保证执政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能够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实际领导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党的整体意图,落实党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也必须对权力进行必要的、有效的监督。因为任何时候不受监督的权利都可能被滥用,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实践证明,只有权力对权力的监督才是最为有效的。因为只有权力才能对权力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威慑和限制,也才能够更为有力地打通监督权力所必需的各种有效渠道,从而获得监督权力所必需的更多的“知情”。所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是最根本的监督。《意见》对实现党内监督作出了系统的明确的规定,就是要更好地体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实行严格有效的党内监督。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意义也在这里。以党内监督为主导,除了党内监督在实际功效上的特殊作用以外,也因为这种监督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是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所以,党内监督首先是政治监督,我们从《意见》中关于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的规定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其中对各级领导班子和“一把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要求、各级党委贯彻“三重一大”制度的要求、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等,都是党的政治生活的要求。而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等要求,也都是对领导班子和“一把手”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的根本性要求。这些方面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被放在重要位置,本身就凸显了党内监督不可取代的特殊重要性。而且,这些方面问题的解决,也只有通过党内监督,才能切实得到保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还因为党内监督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正因为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各个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果断地纠正党内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才能够不断清除党内存在的各种消极因素,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党之所以具有这种自我革命精神,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由党所坚持的指导思想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学说,它的根本立场和方法决定了以它为指导思想的党,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照实践的要求,及时矫正自己活动中的一切失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党,这个宗旨决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一切不符合人民利益需要的都必须坚决抛弃和克服,一切有损于人民利益的都必须坚决清除。作为一个具有自我革命精神传统的政党,在执掌政权成为执政党以后,如何在党的组织内部对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进行监督,以保证党在执政活动中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防止掌权中出现失误,必然是一个首要的大问题。所以,也就必然把党内监督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从监督的有效性角度来说,则因为它更能够体现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同时也就是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机构,各地方的政府、人大、政协,各种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这种政治领导体制本身就决定了只有党的组织内部的权力监督,才能够真正体现权力对权力的监督,才是最有力量的监督。所以,这种422021.08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两带来”ChineseCadresTribune党校学员研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使各类监督更加协同有效”。首先,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有效运用大数据。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固然覆盖面很广,但是因为各个方面之间并不能自然形成统一的力量,如果任其各行其是,必然很难发挥有效的监督监督必须放在主导地位。这里的主导,本身还有带动、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的态度,自觉地、诚恳地接受来自党内外各方面的监督,对于形成一种可以对公权力进行全方位有效监督的整体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的体现。而且,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党内监督,鼓励和引导党外各个方面从各个角度对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还要贯通各类监督。这里的各类监督,包括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因为权力的运行体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所以,要做到对权力的全面监督,不留死角,不给各种滥用权力的行为留下可乘之机,事实上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发挥各个方面对权力进行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的合力。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就要“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有效运用大数据,建立健全重大监督事项会商作用。这就需要把各个方面的监督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统筹起来,使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传送到相关部门,避免信息流失或失效的情况出现。特别是要有效运用大数据这个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服务。这些年来,现实中发生的大量案例已经充分说明,有效运用大数据,及时整合各类监督信息资源,对于提高监督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建立健全重大监督事项会商研判、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送机制。监督就是暴露问题、揭示问题,而问题被暴露出来、揭示出来,关键还在于能否及时得到处理。如果相应的研判、移送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暴露和揭示出来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影响各种监督力量的积极性,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人们会认为监督只是走形式,不起实质性作用。因为在党外诸多监督主体中,大部分是没有相应执法权力的,比如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等,其监督的主要作用只是暴露问题、反映问题,对于这些监督主体所暴露、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有具备完善的研判和移送机制,才能保2021.0843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党校学员“两带来”ChineseCadresTribune证其有效性。再次,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使各类监督更加协同有效。这是指党的领导机构要善于调查研究,定期听取各监督主体和相关监督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了解每一时期的工作动向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动向和问题,对工作进行必要指导和调整,使各类监督更加协同有效。由于党外监督主体各有所属,他们之间的协同常常不是自己能够解决的。比如分散的群众和分散的媒体,可能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发挥监督的作用,而这种角度的有限性也经常会造成监督信息的局限性,只有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对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力量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使其形成整体合力,才能使监督更加协同有效。而这就需要我们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做大量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疏通各种信息渠道,汇总各种各样问题,并切实解决好在各种监督中存在的信息不畅、监督难以到位等实际问题。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性要求。只有发挥好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贯通各类监督;只有贯通各类监督,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二者缺一不可。发挥好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是贯通各类监督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如果没有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或发挥不好这个作用,那党内各种重大根本问题就无法得到正常解决,党的团结统一就得不到有力保证,党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就有可能出现失误,党员干部中各种违犯党纪甚至国法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处理,党便有可能失去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就很难有能力领导各项事业顺利开展,那么,贯通各种监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纠正自身工作中所出现的失误甚至重大失误,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清除党内腐败现象和各种不健康的因素,首先是党内纠错机制在起决定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发生的“左”倾、右倾错误,是我们自己纠正的,执政以后党内发生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纠正的,如果党内没有有效的纠错机制,我们就不可能走到今天。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种纠错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党内监督。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监督在今天新形势下显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但是,作为一个执政党,党内监督并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党受人民的委托执掌国家政权,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的运行是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是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邓小平语)。我们讲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就是江山,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由人民来评判,都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为最终标准,我们就要以真诚的态度接受人民群众对我们一切工作的监督,并把这种监督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最大动力。人民的监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人大监督等党外监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人民监督的具体化。所以,通过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贯通各类监督,既是保证我们党在执政中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发挥好党内监督主导作用的同时,贯通党外监督,贯通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形成真正有效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对我们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责任编辑范丽君)442021.08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五: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AIZHENGJIANDU监督广角“财会监督”专栏新时代财会监督的宏观管理格局?董承勇【摘要】本文以财会监督纳入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财会

  展现出来。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据法律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背景,认为

  监督与党内监督等九大监督一起,共同

  新时代财会监督有了新内涵,阐

  定性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法规和职能,可以对有关单位开展会计

  监督,形成了财会监督多头管理、交叉

  述了财会监督的理论基础和法

  律依据,分析发现财会监督在认

  大大提振了财会监督的地位和信心。业

  界随即对财会监督的定义、定位、发展

  监管的局面。大量的会计师事务所、会

  计从业人员服务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

  等各类经济实体,犹如毛细血管一样,识、依据、手段、力量等方面还有

  诸多障碍和不足。结合当前财政

  中心工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

  凝聚财会监督共识、统一财会监

  方向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热烈探讨。事

  实上,现阶段对财会监督的认识还不够

  统一。财会监督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历史性作

  融入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为财会

  监督提供了庞大的社会力量。为人熟知

  督授权、增强财会监督弹性、加

  用,还需要从更宏观的视角进行考虑和

  理解,解决认识不统一、授权未归口、弹

  的《财会月刊》《财会通讯》《财务与会

  计》《会计研究》《审计研究》《财政研究》

  强财会监督力量的建议,以期在

  更宏观的视角推动财会监督更

  性还不足、力量尚不够等难点。《财政监督》等,包含“财会”词组或以

  “财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刊物,既是学

  好发展,充分发挥财会监督促进

  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为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一、新时代财会监督有新的内涵传统财会监督的概念早已有(一)术界、从业者和监管者论剑的园地,又

  是不断扩大财会影响的主力军,从理论

  之代化保驾护航。《辞海》定义财会为财务、会计的并

  和技术层面大大推动了传统财会监督

  【关键词】财会监督弹性

  国家

  治理资源配置称,定义监督是监察督促。上世纪80年

  代初,财会监督的概念初步形成并有相

  关研究。如韩相如(1982)(从加强财会

  的发展。财会监督有了新的内涵和历(二)史责任

  监督谈起》、流水(1983)(厂长、经理们

  论财会监督》,以及财政部会计事务管

  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

  理司(1984)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实行

  厂长负责制后财会监督还要不要?》等

  等。不难看出,当时的财会监督是审计

  监督雏形,以督促国有企业执行国家财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在“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

  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部

  分提出,“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

  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经纪律为己任,强调财务规范和财会制

  度执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成

  熟,财会监督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国有企

  制度,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

  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业,而面向所有经济实体。同时,财会监

  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监督手段,依托会

  计基础资料,依靠财务规则分析和会计

  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不久,在2020年

  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

  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以贯之全面准则校验,促使经济行为完整、真实地

  50财政监督

  CAIZHENGJIANDU

  20219

篇六: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那些成就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政治引领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

  天高云淡、空气清新。走进位于祁连山南麓的木里矿区,昔日煤灰遮天、深坑横陈之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青绿。

  木里矿区综合整治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果,首先从政治纪律查起、深挖彻查生态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是关键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各级党组织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带头践行“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腐败问题本质上是政治变质,腐败问题的背后往往有政治问题。

  近日,孙力军政治团伙所涉案件分别一审宣判。依法严惩孙力军政治团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坚持处置问题线索从政治纪律严起,开展审查调查从政治纪律查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抓牢政治纪律这个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将政治监督与审查调查深度融合,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具体人和事,着力消除政治隐患、维护政治安全。

  同时,紧盯“关键少数”,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强化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促进以身作则、担好责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疫情发生之初,党中央就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明确强调对不敢担当、作风飘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

  你只有太努力了,才能努力奋斗。从扶贫到乡村振兴,在一次又一次世界大战的大考中,政治监督始终是强大而有效的。坚决破除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围绕发展新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动科技自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以坚定有力的履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系统施治

  打出全面从严治党“组合拳”

  “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799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22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752人。”

  2022年9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今年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汇总。这是该数据连续第108个月公布。

  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中国。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涤荡神州大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修订完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推进全党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刹住“车轮上的腐败”,再到整治“会所里的歪风”;从多措并举遏制“天价月饼”“天价烟酒”,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社会新风尚,再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人民群众成为了作风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2.3万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4万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歪风邪气得到有效遏制。

  以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

  人们清晰记得,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考察时,74岁的老人崔荣海挤到人群前,紧紧握着总书记的手说:“您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

  由衷的赞叹,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衷心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

  “打虎”无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超过500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调查。

  “拍蝇”不手软。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6万人。

  “猎狐”不止步。党的十九大以来,“天网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6900人,追回赃款327.86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1人归案。

  ……

  从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十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

  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好“后半篇文章”;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作用,将其贯穿日常监督和执纪执法全过程;发挥廉洁文化正面引导作用,将正面引领与反面警示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敢腐的震慑不断强化、不能腐的笼子持续扎牢、不想腐的堤坝日益稳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真正做到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深化改革

  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2018年3月23日,北京平安李希街。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古铜色牌匾上的红绸揭开,一个全新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正式挂牌。

  从开展试点到全面推开;从相继组建各级监察委员会,到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揭牌;从制定监察法,到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监察官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制度制定出台……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持续深化,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加强,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有效运用“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力推动管党治党实现从“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的转变。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34.4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理人数占比合计超过90%,充分体现出强化日常监督取得的成效。

  2022年7月,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反馈工作全部完成。十九届中央巡视高质量完成全覆盖任务。

  继十八届中央巡视探索开展专项巡视、试点开展“机动式”巡视、首次开展“回头看”后,十九届中央巡视再出发,不断深化政治巡视,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释放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的鲜明信号。

  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全面覆盖;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证作用,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团结统一性,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带领人民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篇七: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提高监督效力

  加强党内监督

  提高监督效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了重大制度安排。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内监督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党内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工作伴随正风肃纪、惩治腐败、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我们对加强党内监督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

  加强党内监督是我们党通过自我革命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在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中,长期执政的考验是始终要面对、永远在路上的严峻考验。解决长期执政中权力可能被腐蚀的风险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党自身革命、自身净化。增强党在长期执政下自我净化能力,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强化自我监督,依靠党的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深化改革、加强治理,推动实现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党内监督是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

  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带动其他各方面的监督、完善监督体系,能够为全面从严治党、治国理政提供有力的保障。

  党内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党内监督的原则和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最大限度地防止党员干部出问题。强化对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的监督,实现对所有党员干部的监督全覆盖,一体推进“三不”目标的实现,从而巩固和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压倒性的胜利。

  当前影响党内监督效力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和国家监督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和经验,为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党内法规的颁布,为党内监督提供了工作遵循。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加强党内监督、提高党内监督的效力,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在党组织层面上,有认识不到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落实等问题。少数同志特别是一些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履行好监督的主体责任、做好这一“分内之事”,还有差距。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把监督仅仅当成纪委的工作,只管干部的选用,很少去管监督;只管工作的进展,不管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纪律作风状况。监督不到位,习惯于把防线只设在反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等现象存在,监督下级怕丢“选票”,监督同级怕伤“和气”,监督上级怕穿“小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监督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在纪委履行专门监督责任方面,存在工作不平衡、监督重点不突出、内容不聚焦等现象。认识偏差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认为抓监督难以形成震慑,还是要查处大要案;有人认为日常监督只是关注一些小事小问题,成本大、效果小,不愿全力投入。责任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有的怕因监督得罪人,患得患失,工作起来缩手缩脚。监督定位不准。对于监督对象,有的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延伸监督基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而“忽视”了本级职责范围内的重点对象;对于《条例》规定的八项主要内容很少抓,却抓本应该是职责部门该管的“考勤”“督察”等日常管理问题。能力不足、工作简单化。有的不依规依纪依法监督,要么缺位要么越位监督;只能被动监督、选择性监督,不会或不敢主动监督;有的把该提醒教育的问题扩大化、把严重问题轻描淡写地简单处理。

  在文化氛围上,有来自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不利的因素。在党内,传统的“好人主义”、个人主义导致不讲原则一团和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一些人对党内监督有排斥、抵触的心理。官僚主义存在,监督别人理所当然,自己不愿意被监督。这些不正常意识对党内监督起着消弭和冲抵的反作用。在社会上,受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价值观影响,不利于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的各种因素泛起,如实用主义、务实主义,利益至上、急功近利思想等。这些都与党内监督的严肃性要求相对立。

  在严肃严格严密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

  无论党内监督,还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和改进的空间都还很大,有大量工作要做。要总结经验,健全体制机制,使各种监督更加规范、更

  加有力、更加有效。

  在工作机制上,落实《条例》,强化责任意识,维护党内监督的严肃性。《条例》要求,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条例》对各监督主体的责任规定明确,党的各级组织、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敢抓敢管,勇于监督。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党的建设、管理、监督之中,坚持原则,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通过严肃组织生活会、日常提醒、同志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把党内监督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上,敦促党员、干部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在党内形成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氛围,使党内监督真正严肃起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在工作思路和方式上,坚持依规依纪,明确政治监督要求,强化监督综合功能,提升监督力度和实效。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的作用。

  上级党组织应多了解下级一把手日常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听取下级领导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意见;上级纪委要把监督下级一把手纳入重点。同级纪委要定期将同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向上级纪委报告。处理好主责部门监督和纪委“监督的再监督”的关系。纪委是“裁判员”不是“运动员”,为主责地区和部门履行管理、监督职能增强动力、压实责任,推动主责地方和部门党委(党组)切实把监督抓起来。处理好监督全覆盖和突出重点的关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对象、监督任务大大增加。强

  化政治监督,聚焦“关键少数”“苗头性问题”开展监督尤为重要。注重监督过程和监督效果的统一,准确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以严格的监督执纪让纪律“长牙”“带电”,实现以“惩处极少数”为基础向“管住大多数”拓展。党内监督与干部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相结合,情况及时沟通、工作协调发力,同向共进。

  在工作拓展上,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起来,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严密性。党内监督既是政治性、政策性强的工作,也是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党的整体、党的上下级组织、党委与纪委、纪委与各职能部门、纪委内部各相关工作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内部监督为主的各种监督形式等多个角度思考制度安排、机制完善、工作衔接和配合。同时,党内监督还需要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包括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的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

  提高党内监督的效力,还需要党建其他工作的共同推进和融合贯通。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继续保持对腐败问题坚决惩治的力度、强大震慑;进一步完善制度、保证制度的执行;继续加大精准问责、严肃问责的力度,增强有权受监督、违规违纪必问责的意识;坚持正面引导激励与反面教材警示等各种形式教育的深化等。有这些工作支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党内监督的效力将会有效提高。

推荐访问: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 主导 党内监督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