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
三、简答题:
0.“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大同书》中是如何构建理想教育体系的?答:《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但直到变法失败后经过修改才发表。《大同书》中包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想教育体制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1)人本院和育婴院,属于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6岁儿童入学;(3)中学院,11岁入学;(4)大学院,16岁以上中学毕业生。《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思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
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杜威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教改内容:(1)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传入中国;(2)设计教学法;(3)道尔顿制;(4)文纳斯特卡制也开始介绍到中国;(5)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做法也被引进中国。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6.何谓“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何影响?答:“九品中正”选士制度,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中正官根据标准评定士人,将其分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即所谓“九品”,朝廷择“上品”任官。这种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这种选士制度,在开始实行时,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后来,则蜕变为门阀世族
的政治工具,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也不屑学习。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这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作用。
7.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答:20世纪初,大批赴美留学生回国,使以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剧增。以反传统教育自居,并在世界范围的进步教育运动中有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恰好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传到中国,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也在中国加以推广。此外,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做法也被引进中国。所有这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独特的长处和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时教育界反对传统教学法的需要,克服了传统学科教学相互割裂、不能满足儿童个体生活需要及忽视儿童的个性发展的弊端。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8.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9.简述孟子的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理论。答:孟子关于道德教育原则方法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大的方面:(1)持志养气;(2)动心忍性:(3)存心养性;(4)反求诸己。
简述墨家对教育内容的主张。答:墨家的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墨家主张培养“兼士”,其主要品德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而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2)技能教育方面的内容:注重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和军事知识等技能训练。(3)思维方法方面的教育内容:注重思维方法的教育。
10.简述我党早期的工农教育运动。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积极地在工人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北方,最早成立的工人教育机构是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1920年由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举办。在南方,共产党上海支部于1921年在沪西小沙渡开办了劳动补习学校。此后,在武汉、济南、广东等地,也相续举办了工人补习学校。1922年11月,毛泽东等发起成立了湖南工团联合会。1922年到1923年间,澎湃成立了海丰农民总会。1925年至1926年,许多省都召开了农民代表会,通过了农民教育决议案。农民教育运动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并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的骨干。
11.简述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答: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竞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新文化的先驱们将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封建礼教。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了文学革命和普及教育。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五四前后,除了教育部所属的有关教改组织如教育调查会外,还出现了很多民间性质的教育社团,影响较大的是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科学社等。
1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答: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的选择和采用起决定作用。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荀子认为当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有尊严,使人敬服;(2)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3)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说;(4)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至于一般的传习学
问,不在其列。
13.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答:(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14.解放战争期间在新解放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有哪些?答:教育政策:(1)要求各部队在战争进行中要保护各类学校和教育机关,必要时要派出军队进行保护;(2)对所接管的各级学校建立新的领导体制,取缔反动党团组织,取消训导制度,废除“党义”、“公民”、“军训”、“童子训练”等课程及有法西斯毒素和封建迷信的教材;(3)对原有教职员,除少数反动分子和破坏分子外,一律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4)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政治教育,使广大师生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认清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前途,明确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和个人努力的方向。措施:(1)在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2)进行教育改革,迎接全国解放。
1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答:(1)中学、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畴,各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2)学制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律;(3)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形势和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要求精简、集中、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建设实际;(4)各中等学校学生的班级编制和生活管理大都实行军事化;(5)学生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
16.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答: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结协作精神。
17.明清两代在文教政策方面的主要政策是什么?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答:主要政策和措施:(1)尊孔崇儒,推崇儒学。明代推崇程朱理学,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门人。清代顺治年间封孔子第65代孙孔允直为“衍圣公”,第二年,又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封号,并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康熙22年,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大成殿。乾隆也曾多次御书匾额,还多次到曲阜朝圣,还提倡读经。(2)网罗人士,禁锢思想。朱元璋很重视网罗人才,在率军起义的过程中就罗致了一大批文士。王朝建立后,又很重视人才的选拔,但又大兴文字狱,扼杀了知识分子的不同思想,使其臣服于明朝的统治。
18.明清时期,蒙学的教材大致有几类?答:明清时期,蒙学的教材更加丰富多彩,大致有如下四类:(1)以识字为主的教材;(2)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教材;(3)诗歌类教材;(4)综合知识类教材。
19.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答:(1)书同文??(2)行同伦??(3)设三老以掌教化??(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0.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21.什么是八股文取士?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答: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八股文统称制艺或时文、八比文、四书文,是一种严格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文体。作文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作者必须“依经按传”,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不能
作任何发挥。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中股、后股、束股和大结等几个部分。明清八股文取士,对教育产生了直接影响。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仅仅局限于训练八股文,严重地败坏了学风。学校教育变成了八股文的训练基地,助长了读书人的侥幸心理,不求真才实学,严重地妨碍了学术的进步。不断遭到早期启蒙思想家的猛烈抨击,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为主要代表,掀起了一场反对科举和八股取士的高潮。
22.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答: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宋代繁荣兴旺。(1)宋初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2)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3)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4)佛教禅林的影响;(5)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及应用。
23.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第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24.宋代三次兴学在改革科举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答:(1)范仲淹等人提倡经济实学,力图将学校教学、科举取士和经业治国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体、科举考试为手段、社会需求为目的新的教育体制。科举考试先策论,后诗赋。(2)王安石改革科举设经义局,《三经新义》修成,由朝廷正式颁行学宫,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从此,士子参加经学考试与科举都以《三经新义》为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而有效地改变了经说纷异的局面。(3)宋徽宗改革科举,崇宁三年(1104年),诏罢科举,规定天下的士全部由学校升贡,停止州郡发解和礼部试,每岁考试上舍生如礼部试法。次年赐上舍生35人及第,以后每年试上舍生,赐于及第。崇宁五年,又诏于大比之岁取士参用科举,一度实行科举与舍选并行之制。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才恢复科举旧制,惟太学仍保留崇宁定制。
25.苏区小学的课程教学是怎样安排的?答:苏区小学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游艺三种,高级小学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自然常识、游艺等科。小学的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小学教科书的课文紧密联系实际。其教学的三条原则是:小学教育与政治斗争的联系;小学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小学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联系。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
26.苏区小学的课程教学是怎样安排的?与国民党统治区小学相比有什么区别?答:(1)按照《小学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游艺三种,每周上课18学时,课外教学(劳作实习及社会工作)每周12学时;高级小学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自然常识、游艺等科,每周24—26。学时,课外教学每周6—10学时。小学教科书的课文紧密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文字生动活泼,有的还采取韵语的形式,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便于儿童记忆,又易引起学习兴趣。(2)国民党统治区小学:初小课程有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常识、工作(劳作、美术合并)、唱游,高小加设公民知识、历史、地理三科,算术加珠算。
27.太平天国如何对待封建传统教育的?在教育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答: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不同的是有一套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理论,即由基督教改造而来的“拜上帝教”的教义。太平军所到之处,寺庙、庵观全被捣毁,僧道勒令还俗。这虽然是以一种迷信来反对其他迷信,但对传统的封建迷信确是巨大冲击。太平天国把矛头指向封建统治的支柱——孔子和儒家。洪秀全早在起义前教书时,就毁掉了学塾中的孔子牌位,以示与封建教义决裂。起义后,宣布孔子为邪神,儒经为妖书,禁止尊孔读经。太平天国强调普遍的平等教育,每25家设礼拜堂,由两司马负责进行宗教和一般教育活动,成人每礼拜日到礼拜堂学习,还设有育才馆,收容干部子弟及战争受害儿童,给予衣食和教育。特别是妇女教育和儿童教育的广泛开展,是太平天国教育的特色所在。
28.陶行知提出的改造乡村的理想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理想提出的“六大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答:1932年,陶行知为实现以学校为中心改造农村的理想,提出工学团要把工场、学校打成一片,把“全国的家庭、商店、工厂、学堂、军队、乡村,一个个都变成工学团,人人生产、人人长进、人人平等互助…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显然,陶行知创办工学团的最终理想,要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六大训练:普遍的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和生活训练。这六大训练,反映了陶行知乡村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答:即“教、养、取、任”。“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29.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答:王夫之的教育思想:(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
30.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的主要见解和主张:王守仁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基于这一思想,他对儿童教育提出了以下改革主张: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教学内容上,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31.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男女教育平等,成立各教育团体。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32.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答:(1)颜元是明末清初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培养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突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面,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2)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其思想中已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是认识论上的伟大进步。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33.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34.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主要见解?答:主要见解是:(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35.晏阳初针对农村“愚、穷、弱、私”的根本问题提出的“四大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答:针对农村“愚、穷、弱、私”的根本问题,提出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来救治,其
中公民教育是重点,文艺教育中的识字教育是基础。具体方式是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即平民教育要加强家庭、社会、学校的联系,渗透到家庭、社会、学校各个领域,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各种途径开展四大教育。在四大教育中,所谓的“文艺教育”是“使平民能运用传达知识的工具”,用以治愚;“生计教育”是普及科技知识,训练生产技能,用以治穷;“卫生教育”是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卫生习惯,改进公共卫生,用以治弱;“公民教育”是“养成平民的公共心和合作精神,使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和团体生活”。
36.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从哪些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答:杨贤江论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教育是依据经济结构以形成,跟随经济发展以变迁。教育虽然与政治同为上层建筑,但更较为第二义,更较为派生,由政治过程所决定。据此,他批判了“教育万能论”、“教育救国论”和“先教育后革命论”。杨贤江论述了“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对一切儿童施行公费的教育”等,并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教育的几个设想。
37.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的主要特点:第一,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制,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第二,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38.元代文教政策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两个方面:(1)尊孔崇儒,以文治国;(2)遵用汉法,推崇理学。
39.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答:(1)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不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两者不可偏废。(2)孟子强调和夸大“思”的作用,主张深入地学习,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要盲从。(3)荀子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与孟子的“内求”思路是相反的。
40.朱熹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主要教育内容: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朱熹亲自编写《小学》一书,作为小学基本教材。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兼学史书、诸子文选等。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重新作了集注,写了序言。他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础读物,是探究圣贤之学的门户,必须首先学懂《四书》,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历代封建官学的法定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共同必考内容。
41.朱熹是如何划分小学和大学的学习阶段和学习宗旨的?答:中国古代学校的大学和小学,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及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的不同自然区分的。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学和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即人生8岁如小学,学习日常生活礼节及六艺之文;15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正人之道。小学以“教事为主”,即具体行为规范的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学则“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即再去探究其中的深刻道理。总的说来,就是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
42.朱子读书法是何人归纳的?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篇二: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黄埔军校D.劳动学院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试
题
15.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
A.《教会教育问题》B.《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C.《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D.《教育独立议》
16.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与教育现象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7.指出三纲学说是一切封建道德和政治的大原,是一种“奴隶道德”的是()。
1.清朝的教育内容是以()为中心的封建道德训练。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A.《四书》B.《五经》C.三纲五常D.《朱子全书》
2.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
18.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策文B.八股文C.诗赋D.义理
A.徐特立B.陶行知C.陈鹤琴D.雷沛鸿
3.太平天国实施的教育方针主要是()的教育方针。
19.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了的教育方针是()。
A.反侵略B.反儒反封建C.反西学D.反洋教
A.抗战建国B.教育服务抗战C.教育第一D.“战时须作平时看”
4.1842年,外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学校是()。
20.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
A.宁波女塾B.马礼逊学校C.英华书院D.格致书院
A.《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
5.1853太平天国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C.《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D.《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A.《新遗诏圣书》B.《旧遗诏圣书》C.《天朝田亩制度》D.《真命诏旨书》
2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是()。
6.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代表大会议决,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为()。
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军事教育D.普通教育
A.中华教育会B.中国教育会C.马礼逊教育会D.基督教中国分会
2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真正确立的时间是()。
7.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广州同文馆D.新疆同文馆
A.1937年B.1939年C.1940年D.1945年
23.《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揭露的是(8.下列书不属于康有为著的是()。)对中国的侵略罪状。
A.日本B.英国C.国民党政府D.美国
A.《孔子改制考》B.《新学伪经考》C.《大同书》D.《新民说》
24.苏区的普通教育主要是(9.由梁启超等人倡议,1898年于上海设立了()。)。
A.小学B.中小学C.扫盲D.职业学校
A.北洋西学堂与B.南洋公学C.经正女学D.时务学堂
25.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属于(10.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高级干部教育B.中级干部教育C.初级干部教育D.群众教育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大同书》
11.“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朝的学堂改称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A.洋学B.新学C.学校D.学院
1.为推祟程朱理学,康熙亲自撰序的书有()。
12.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朱子全书》B.《性理精义》C.《续通志》D.《续通典》E.《续文献通考》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2.“实学思潮”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其代表人物有()。
13.民国成立初年制定的学制被称为()。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唐甄E.颜元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3.清朝国子监的学生通称为监生,因其资格不同又分为贡生和监生,贡生主要有()。
A.岁贡B.恩贡C.拔贡D.优贡E.副贡和例贡
1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4.为了有效地向群众进行宗教和政治教育,太平天国出版了不少官书,作为教育的重要教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其中规定作为人民读本的有()。
A.《旧遗诏圣书》B.《新遗诏圣书》C.《天命诏旨书》D.《三字经》E.《幼学诗》
5.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
A.宗教B.政治教育C.民主D.平等教育C.科学技术教育
6.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物有()。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龚自珍E.马建忠
7.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已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下()。
A.官学教育有名无实B.教育内容不切实用C.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D.中西教育碰撞E.教育称为统治阶级的附庸。
8.洋务教育的性质是()。
A.官僚性B.封建性C.腐朽性D.买办性E.保守性
9.洋务派设立的技术实业学堂有()
A.福州电报学堂B.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C.天津西医学堂
D.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E.山海关铁路学堂
10.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
A.留日学生B.留美幼童C.留欧学生D.留俄学生E.流法学生
11.严复认为要拯救垂危的中国,要做到()。
A.“鼓民力”B.“开民智”C.“新民德”D.废八股E.革命排满
12.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王韬B.容闳C.薛福成D.郑观应E.马建忠
13.维新变法期间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有()。
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A.推行注音字母B.改中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C.实行白话文教材
D.中等教育开始注意科学和实用E.改革教学方法
18.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了战时教育教育方针要点主要有()。
A.三育并进;B.文武合一C.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
D.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E.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
19.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国民政府为保存教育实力采取了以下措施()。
A.高校迁移B.学校国立C.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D.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E.坚强对学校控制
20.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进行控制的措施有()。
A.“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B.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C.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D.实行毕业会考制度E.建立特务系统
2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众教育馆,包括()。
A.书报部B.美工部C.学校部D.文艺部E.体育卫生部
22.苏区教育的中心任务包括()。
A.儿童的义务教育B.群众的社会教育C.干部教育D.党化教育E.武装斗争教育
23.革命根据地的教学方法重在()。
A.启发B.研究C.讨论D.实际考察E.实习训练
24.延安大学设3个学院是()。
A.俄文学院B.民族学院C.行政学院D.艺术文学院E.自然科学院
25.延大教学以自学为主、讲授为辅,提倡()。
A.边学边做B.实验C.互助D.讨论E.质疑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八股文要求作者必须按规定格式准确阐述自己的见解。()
2.明清中央官学除了国子监外,还设立了太学。()
C.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D.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
3.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派驻中国的各种官方机构来实施的。()
E.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
4.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最早名叫中华教育会。()
14.蔡元培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提出要“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其措施有()。
A.发展研究所B.改变学生的观念C.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D.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E.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15.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开始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
A.抱定宗旨、改变校风B.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E.教育独立思想
16.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当时主要有()。
A.教育的乡村化B.教育的个性化C.教育的平民化D.教育的实用化E.教育的实用化
17.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
5.早期教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社会下层的子弟。()
6.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不再要求学习传统的经史之学。()
7.1972年起的幼童赴美国学习,是近代官方最早派遣出国学习的措施。()
8.福建船政学堂首创派学生赴欧洲留学之举。()
9.所有乡会试,科岁考一律停止,延续二千多年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终告结束。()
10.教育近代化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是从维新运动开始。()
11.中国教育会就是中华教育会。()
12.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小学读经课,标志着传统经学教育的终结。()
13.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学校毕业生奖励出身的作法,使学校最终与科举脱钩。()
14.新文化运动开展“打倒孔家店”的斗争,对孔子予以彻底否定。()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用白话文教学,为真正在民众中普及教育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
16.新文化运动时期推广国语的标准的注音方式是使用注音字母。()
17.大力提倡并实行“大职业教育”思想的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
18.“三民主义”教育实质上民主的、科学的。()
1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文化教育方针尚未提出共产主义的教育任务。()
20.革命根据地除小学和师范外,各类教育多是短期培训。()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3、简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涵义。
四、论述题(共15分)
1、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2、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9分)
精品资料
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come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篇三: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
20世纪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思考题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20世纪上半叶世界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2、《史密斯—休士法案》是苏联的重要机遇法案。
3、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是加强对学生体育和品格的教育。
4、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向学生灌输国家沙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
5、法西斯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把教育看作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工具,教育的作用被异化。
6、1957年,苏联的卫星上天点燃了美国战后第一波教育改革的导火索。
7、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
8、《今日美国中学》是教育家科南特的著作。
9、1983年4月,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掀开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
10、20世纪末期,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在教育的目标上开始从单独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调整为促进社会公正和国家稳定与发展。
11、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是20世纪国际教育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
二、简答题
1、简述美国1918年发表的《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史密斯—休士法案》的主要内容。
3、简述20世纪上半叶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
4、简述生计教育的特点和主要措施。
5、简述恢复基础教育运动的主要内容。
6、简述苏联1958年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7、简述20世纪60、7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
8、简述苏联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9、简述20世纪8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10、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
11、简述《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1、试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
2、试述20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
20世纪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参考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20世纪上半叶世界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答:正确。
19世纪后半期,英、法、美等国,完成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俄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也完成了向资本主义过渡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发展以及瓜分世界市场、殖民地的不平衡,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在这期间,俄国无产阶级成功地进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与此同时,在教育上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殖民地和半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要求实施普及教育成为斗争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阶段,世界教育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2、《史密斯—休士法案》是苏联的重要机遇法案。
答:错误。
1917年初,由史密斯和休士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获得国会通过,这就是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史密斯—休士法案》。
3、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是加强对学生体育和品格的教育。
答:正确。
法西斯的教育就是为发动侵略战争培养所需要的军人。因此,注重体育训练,培养勇敢、坚毅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成为法西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德国的初等教育方面,体育就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此外,从纳粹的党卫军、冲锋队以及希特勒青年团那里,法西斯主义找到了青年人品格养成的“新的教育原则”这些组织在政治斗争的过程中,不仅保证了法西斯的国家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胜利发展起一种新的生活秩序,而且造就了人。
4、法西斯国家教育改革的特征之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向学生灌输国家沙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
答:正确。
德国纳粹政府重视开设的“德意志学科”,即德语、德国文学、德国历史、德国地理;在自然学科中,重视生物学,竭力宣扬德意志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主宰世界的民族”,在生物教科书中写道:“记住,你是一个德意志人,你所具有的一切,并非源于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来源于德意志民族。”在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则宣传“大和魂”是太阳女神普照大地创建了日本,天皇是天神后裔在人间的“活神”,日本民族也是太阳神的传人应当成为统治世界的优秀民族。据统计,日本学校道德教材中宣扬军国主义国家意识的内容在昭和前期增加很快,1903年占总量的15%,而到1941年使已达到38%。
5、法西斯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把教育看作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工具,教育的作用被异化。
答: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只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短暂的安宁。由于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没有得到的解决,1929年又爆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先后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在教育上,他们实行了法西斯教育,其共同的特点是把教育看作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工具,教育的作用被异化。
6、1957年,苏联的卫星上天点燃了美国战后第一波教育改革的导火索。
答: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但是,美国出于冷战政策的需要,为保持科技和政治的领先地位,就必须在军事、经济、科学技术上展开全球竞争,加上二战后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等因素,必然要求教育事业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战后的和平环境,导致人口出生率的上升等因素,也使得现行的教育难以适应实际的要求,暴露出许多问题,改革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1957年,苏联的卫星上天点燃了美国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导火索。
7、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
答:错误。
196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国防教育法修正案》,延长《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补充,如增加发放学生贷款的范围和学生奖学金名额;增加历史、公民、英语等学科为受补助学科。1967年,美国国会再次通过法令,延长《国防教育法》的适用实现,并扩充其范围。1958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很快批准这个法案,并予以颁布实施。这是美国二战后首次颁布的一个教育大法,它为美国教育的改革确定了方向。
8、《今日美国中学》是教育家科南特的著作。
答:正确。
教育家科南特于1959年发表《今日美国中学》,指出现有普通教育过早职业化、专业化,主张推广大规模的综合中学,使得美国综合中学大为发展。第三,出现一些较为灵活的新型中学,如“自由学校”、“街头中学”等,这类学校学习计划、上课时间、学习地点都十分灵活。
9、1983年4月,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掀开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
答:正确。
进入80年代后,美国又掀起了战后第三次教育改革运动。1983年4月,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名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该报告在指出美国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10、20世纪末期,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在教育的目标上开始从单独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调整为促进社会公正和国家稳定与发展。
答:正确。
20世纪末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在教育的目标上,从单独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调整为促进社会公正和国家稳定与发展。以亚洲的印度为例,1966年6月印度教育委员会一份题为《教育和国家发展》的报告,认为“通过教育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比物力资源开发更为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人力资源开发,则物力资源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开发”而在1986年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公布了经议会通过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指出国家的教育政策“旨在促进国家进步、增强共同意识和文化意识,并加强国家一体化。”
篇四: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篇五: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
高中历史改革题的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情盘点:高考侧重于对经济和政治领域改革的考查。经济领域多选取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古今重大问题进行命题。既包含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管理层面的问题,也包含公职人员、普通民众的薪酬、赋税等方面的改革。政治领域侧重于立法、政治制度的创新、军事机制的调整等问题。高考重在考查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让考生通过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考查方式: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之间的互动关系。考题怎么答、有何规律?(一)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矛盾激化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二)改革的一般原因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总结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五)改革分类1.按改革性质划分:(1)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大化改新、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有:?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东欧改革?2.按改革结果影响划分:?(1)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等(2)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等3.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国家改革(匈牙利改革)(六)学习了中外重大改革,你有哪些感悟?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3.改革没有固定模式,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政策,走适合自己的道路4.善于学习别人长处,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题感悟考法一: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例1](2018·全国卷Ⅱ)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第二句话和所学知识,可以答出“文化大革命”对科技事业的破坏;再根据1977~1981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第(2)问,“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从机构和队伍建设、招生制度、政策等角度概括,注意要点要全。“影响”则要从扭转“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不良风气、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
[答案](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考法二:运用所学的有关改革的理论知识考查陌生的改革事件[例2](2018·全国卷Ⅰ)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此前……以在位年序纪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得出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材料“诸王国……易产生混乱”推出,有利于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根据材料信息“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影响深远;根据材料信息“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答案](1)区别: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历史意义: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考法三: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例3](2018·全国卷Ⅲ)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创设了湖南保卫局”等信息分别归纳。第(2)问,据材料“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以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根据材料“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可以得出官商合办;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湖南保卫局的职责及其机构设置可以得出,它属于专门的警察机构,并且管理规范化。[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篇六: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
历史改革题答题模板和常见设问
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从这一刻开始,我依旧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不论今后的路如何,我都会在心底默默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改革题答题模板和常见设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革题答题模板和常见设问
1.改革的含义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的种类
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币制改革、税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军事改革、教育改革、少数民族改革、社会习俗改革等
3.各种改革的作用
(1)政治改革
①完善民主政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②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③缓和社会矛盾
(2)经济改革
①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③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3)军事改革
①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②增强国家实力
(4)教育改革
①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公民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5)少数民族改革
①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②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③促进少数民族汉化和封建化
④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6)社会习俗改革
①营造改革的社会环境
②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4.改革失败的原因
(1)急于求成,不讲究策略
(2)打击面广,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3)用人失当
(4)没有结合国情
5.改革的评价
(1)改革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2)改革就有局限,保留残余
(3)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
(4)积极的影响
6.改革的启示
(1)改革要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
(2)改革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
(3)改革中要坚定意志
(4)改革要讲究策略,不能急于求成
7.改革题常见的设问类型
(1)“概括改革出现的背景”题
①时代大背景:时代特征
②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③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④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⑤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2)“概括改革出现的原因”题
①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②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③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④目的:为了什么
⑤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3)“概括改革的特征或概括改革措施的特征”题:
逐句概括,分清时间、范围、主体、性质、内容、方式、变化、影响等
①时间:起源早或起步晚
②范围:覆盖面广、领域广、涉及的地方多
③主体:政府主导或民间组织
④性质:某某阶级的什么运动
⑤内容
1)政府重视,设立专门机构
2)立法规范
3)健全制度
4)内容丰富
5)体系化、制度化
6)灵活性
7)将--与--相结合
8)具体的内容(措施)⑥方式
1)自上而下
2)自下而上
3)形式多样
⑦变化
1)由--到--2)逐渐完善
3)不断发展
⑧影响:影响深远
(4)“概括改革的措施或改革的内容”题
逐句概括,分点答清
(5)“概括说明改革的影响”题
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如果是设问“作用或意义”的题目,则全部都是答积极影响的。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思想上
④社会生活上
1)缓解了或解决了具体问题
2)消极影响
篇七: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
高考选修专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规律总结、知识举例、高考真题
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失去宋神宗的支持;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2、变法的历史作用
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军事:加强军事实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局势动荡;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维新】
一、历史条件: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3)明治政府建立;
二、明治维新:
政治
(1)废藩置县(2)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1)土地、地税改革(2)殖产兴业,拓展海内外市场,改革币制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习俗“西化”发展近代教育
军事
实行征兵制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三、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影响:
进步性:内: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外: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东方强国;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五、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化的历程);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
文化上: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军事上: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戊戌变法】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百日维新:
(1)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三、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
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高考真题】[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
【答案】(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8分)
(2)影响:“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
【高考真题
】2015年全国卷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实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市场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视读成“开元通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中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这种,远远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一下的重量单位,伺候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例,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1)名称“开元通宝”,样式大小轻重仿“五铢”,重量单位钱取代铢。
(2)币值统一,古代货币的范式固定下来,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高考真题】[2014山东卷](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
【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推荐访问:教育改革的影响历史答题 教育改革 答题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