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4、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能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 (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
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 “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
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五、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融”、“剩”、“伐”、“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的道理。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活动。本课教学设计重点体现多种读的方式,促进学习。读,有自由读、找朋友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本课重点研读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的一段对话,采用自由读和表演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的友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使学生感悟童话语言的趣味和表现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阅读作者新美南吉的资料;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预习、自读课文;
(2)搜集作者及有关友谊的名言、谚语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播放课件)教师解说:同学们,你们听!一只小鸟儿站在大树上,正动情地给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呢,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画面啊!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茂盛的大树,我们来学习一篇美丽又感伤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PPT放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字词。
(1)学生正确读词语。(课件出示)
融化 剩下 伐木 煤油灯
鸟儿 这儿 哪儿 一会儿 细条条儿
(2)指名读。(随机指导“融、伐”的字形和意思,以及儿化的读法。)
重点讲解“伐”字。教师出示字谜帮助记忆:人持戈ge,气昂昂,讨伐敌人上战场。
3、多种形式练习读词语,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等词语。
4、指导写字。师重点指导“融”字的书写,生练写。(注意写字姿势)
5、同桌互评,展示评议。
6、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哪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飞回南方前,鸟儿答应大树________。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却发现________。于是她到处寻访,问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于是,鸟儿________。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环节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逐步学会抓住重点段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7、让我们跨越时空隧道,回到去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树和鸟儿去年的经历?
8、课文多次提到树和鸟儿是好朋友。(板书:鸟儿 树 好朋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们是好朋友的?用心默读第1~4自然段,把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出来。(生默读,随机指导默读。默读即不出声,不指读,要边读边想。)
9、交流反馈。
(1)“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小鸟天天唱,大树天天听,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师指导学生想象说话)
春天,春暖花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酷暑难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秋雨绵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件出示:树__________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__________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大树会怎样对小鸟说话?鸟儿又是怎样答应的?
(3)学生默读课文把体会到的心情概括成一个词。
(4)同桌自由练读、找好朋友展示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紧抓“好朋友”这一主线,自读感悟重点词句。深刻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的情感。通过想象、补白等形式训练、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合作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以“今年”为切入点,抓“对话”感悟
随着鸟儿的离去,去年的欢声笑语和痛苦别离都成了美好又难忘的回忆,今年(师板书:今年),鸟儿会遵守这个“春天的约定”吗?(师板书:?)
1、第一次对话。
(1)出示:鸟儿与树根的对话。
(2)学生找好朋友读、分小组读。(在读中体会鸟儿与树根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好朋友不见时的伤心。)
(3)小结:听了树根的话,鸟儿又去找谁了呢?(大门、小姑娘)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她的好朋友,同学们,当你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朋友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伤心、焦急)
(4)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出鸟儿伤心、焦急的心情,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2、第二次对话。
(1)大门的回答令人多么的伤心呀!往日的参天大树,变成了细条条儿,再变成一根根火柴。(播放动画)这还是鸟儿的朋友吗?假如你是鸟儿,你还愿意去找他吗?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呼唤大树:大树,你在哪儿啊?
(4)过渡:也许是鸟儿的努力,也许是同学们的呼唤,鸟儿终于在小女孩口中打听到了火柴的消息。
3、第三次对话。
出示鸟儿与小女孩的对话。
(1)分角色朗读对话。(学生读小鸟的话,老师读小女孩的话。)
(2)探究:从小女孩的回答中,你知道了什么?(火柴用光了——火柴点燃的灯还亮着。)
4、请小组竞赛读“回来——寻找”的对话部分,感受小鸟和大树的友情。
(1)学生四人小组练读。
(2)汇报表演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以对话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鸟儿在寻找大树时的急切心情,以及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揭示道理,引导想象
1、课件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
(1)质疑。
①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②第一次“盯着灯火看”时,鸟儿可能在想什么?
③鸟儿唱完了歌,为什么还看了灯火一会儿才飞走呢?鸟儿又在想什么?
(2)汇报交流。
①鸟儿信守诺言,从侧面说明她是非常重感情的,体现了鸟儿和大树的深厚友情。
②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③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2、小结:多么守信用的鸟儿啊!大树有这样的一位朋友真幸福。
设计意图:从文本出发,发挥想象,体会小鸟当时的心情,体会大树的幸福以及小鸟的守信。
五、回归题目,升华理解
1、鸟儿的这种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可以是对小鸟、树根、大树、大门、伐木人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试图把孩子带入文本。
六、作业设计
1、推荐童话:新美南吉——《小狐狸买手套》《蜗牛的悲哀》。
设计意图:著名童话作家洪汛涛说过:“要开发少年儿童的幻想智力,提倡孩子们写童话。”推荐经典,永久对话,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阅读经典的童话读物,积累文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教材、教科书编者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走近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到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大树时的焦急与艰辛。这样,渐渐地,孩子们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2、在课堂中,教师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教师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地去体会,去感悟。在充分朗读、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最后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4、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时数】
2-3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围绕一只美丽的小鸟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5、 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小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2、引导想象。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课文中有好多话作者想说都没说出来,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出来,行吗?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说。
2、总结
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五、布置作业
1、抄第11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11课
3、继续完成“友情卡”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对话
鸟儿 树 信守诺言
树根 珍惜友情
门先生
小女孩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在四次的对话中展开了故事的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四次的对话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收获较大的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较到位,听说读写练几个环节的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比较苦恼的是学生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方面,有些力不从心。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四年级 去年 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四年级《去年树》教学设计与反思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优秀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去年的树》教学方法 《去年的树》教案第二课时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