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征程,第一课感悟四篇

时间:2022-07-06 08:45:05 浏览量:

  新征程,第一课感悟四篇

  面对新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当前的的发展形势,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经济腾飞科技不断创新。和大家分享相关的新征程,第一课感悟范本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新征程,第一课感悟

  新征程,第一课感悟一

  把握好“新年第一课”的“新”字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中央党校,出席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并为大家讲了“新年第一课”,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

  “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需要新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面对新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当前的的发展形势,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经济腾飞科技不断创新,需要党员干部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对发展阶段要有动态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有“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志去面对新发展阶段中的种种机遇和挑战。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新的贯彻和落实。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三点,突出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真正地把握住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要始终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努力的方向。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统筹好新发展理念,清楚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才能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在具体举措的实施方面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新的把握和推进。2022年受疫情影响,国际形势更加严峻,面对新的发展阶段,更加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新的发展格局更加需要认清形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要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和政策,不断提高改革创新的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要深刻认识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内涵,党员干部要深化创新意识,在工作中把创新落到方方面面。

  新发展阶段,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是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地开拓创新,不仅要认识新形势,适应新变化,落实新要求,更要抓住新机遇,战胜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中国的发展奇迹。

  新征程,第一课感悟二

  执“三力”之笔绘就“三新”蓝图

  近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高度,分析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阐述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阐明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在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当口,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执“三力”之笔绘就“三新”蓝图。

  以“独当一面,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提高政治判断力,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复杂敏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大势所趋,越是到关键时刻,越是要党员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考虑和思辨解决问题,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要保持政治敏锐性和高度警惕,坚定自己的信仰,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作出精准的判断,转危为安,化危为机,于危机之中孕新机。

  以“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深切认同,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心中有数,才能行为有底。有了敏锐的政治判断力,还要有深入的政治领悟力。提高政治领悟力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吃透把准中央的政策,要时刻保持一种学习心态。广大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既要学深悟透,更要融会贯通,要始终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更应该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对“国之要者”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主动对标对表,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没,才能更好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地落实。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高度自觉,提高政治执行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方针政策明确了,目标任务确定了,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对标对表,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做到不掉队、不走偏。要强化责任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做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发声,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较真,决不能当“开明绅士”、搞“爱惜羽毛”。道虽迩,不行不至。广大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做开拓创新的行动者,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交出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新征程,第一课感悟三

  做新时代“飞翔”的“牛”

  近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因此,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面对我国的重要机遇期,应该积极“站牢风口”“背扛行囊”“携手同行”,努力做新时代可以“自由飞翔”的“牛”。

  “站牢风口”,顺势起而行之。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兵势篇》里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善于利用时势的重要性,这对于现阶段的我国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为增强“时势”意识,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并且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确保思想过关的前提下,积极“屹立风口”,在关键时刻奋勇争先、起而行之,切实推动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努力为做新时代“飞翔”的“牛”提供切实可行的目标方向。

  “背扛行囊”,积极勇挑重担。咬定青山不放松,泥犁拔舌自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面对全新的、阶梯式递进的新发展阶段,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积极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做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升战略眼光、增强专业水平、练就担当意识,真正锻就“勇扛行囊”的“铁脊梁,为做新时代“飞翔”的“牛”提供始终如一的前进动力。

  “携手共进”,切实勠力同心。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面对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勠力同心、携手同行,团结力量才能干大事。疫情袭来,中国人民团结合作,为战胜疫情提供重要引领;脱贫攻坚,全国人民携手共进,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一箭易断,十箭难折。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全党各族人民应该携起手来,为做新时代“飞翔”的“牛”提供砥砺同行的强大支撑,努力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新征程,第一课感悟四

  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员干部要紧紧抓住群众路线这根党的生命线和工作线,修好换位思考、语言要领、服务指南三个“永恒课题”,在漫漫征途中砥砺“为民之志”。

  修好“换位思考”课题,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思”群众之所“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换位思考”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经验之一。党员干部要站在群众角度了解其“急难愁盼”,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只有将心比心,才能赢得民心。换位思考要“思”群众之所“难”。党员干部在履职中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理解群众遇到的“复杂处境”,通过走心的换位思考、体会、了解,把困难的“根源”摸清,把真实的“民意”记好,才能找准工作的结合点,让民生脉络更加清晰,让便民之举多多益善。换位思考要“思”群众之所“盼”。乡村振兴已深入推进,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村致富方式,群众往往会在“致富道路”上想法不一,党员干部要站在群众立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以前瞻性、发散性、换位性思考寻找群众致富的“遗漏点”“补充点”“改进点”,提出“金点子”,完善“致富经”。

  修好“语言要领”课题,声入民心。多说形象话,少说专业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党员干部要学习总书记独特的语言风格,把专业术语转变为群众“口味”,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向群众讲政策、说道理。多说自家话,少说客套话。党员干部要把群众当自家人,说群众自家话。不能对群众说话客气生分,不能对群众困难置之不理,党员干部要有“依靠群众、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多讲有利于融洽干群关系的“真诚话”,多讲推动工作的“贴心话”,多讲有“人情味”的暖心话。多说实在话,少说漂亮话。党员干部要掌握说话“要领”,以“实”字为先,有针对性地去讲,对群众讲真话、吐真情,不故弄玄虚,不花言巧语,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有一说一,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修好“服务指南”课题,矢力同心。保持虚心,在请教中增强服务本领。群众服务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磨炼中形成的。党员干部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坚持拜群众为师,总结经验,深入实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群众工作要求。保持真心,在组织中扛起服务担当。基层作为党的组织工作“神经末梢”,党员干部要在组织工作中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将最新的惠农政策、最实的医保改革、最严的防疫措施准确地传达到群众心里,用“行动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保持耐心,在解题中提升服务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同时要体现在解决一个一个实际问题上。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小事看大、远事看近、实事办好,既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又对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的工作主动作为、超前谋划,从现在干起,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推荐访问:一课 感悟 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