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预测是科学?参考答案一,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预测是科学?参考答案一4篇
第1篇: 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预测是科学?参考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与中国梦
作者:黄相怀 张晓琴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5日 07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梦想。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未来愿景
马克思最显著的贡献在于超越时代地提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在其看来,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它同历史上以往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他的描述里,那是一个“全社会消灭了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劳动”“按需分配”、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可以说,马克思为全世界共产党人确立了一个伟大的奋斗目标,为全世界人民构思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之“梦”——一个世界大同之梦。追述经典,这个世界大同之梦与我国儒家《礼记·礼运》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景象不谋而合。而回首历史,在尝试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这个世界大同之梦逐渐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竭力拼搏的方向指引。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共产主义美好愿景”激励和指导中国梦不断前行的过程。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率先找到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使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在中华大地得以展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三步走”战略,使中国梦更加具体化、更有中国特色,也使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在中华大地更显现出勃勃生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掀开了中国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进入新世纪,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则标志着中国梦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道路。
从延续性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之梦;
从归属来看,中国梦始终是共产主义这一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世界梦”的重要组成;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稳步向前推进,成绩斐然。共产主义这一未来社会伟大构想的现实可能性,从世界范围来看,极有可能将首先从中国梦这里得到验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未来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公正的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分工,“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概括了共产主义作为和谐社会的特征,指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使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可见,共产主义社会将从根本上变革制度上的一切缺乏公平正义的元素,实现和谐公正。其次,关于如何实现这种社会,马克思又强调了其根本所在,揭示了社会和谐程度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幸福社会的基本尺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主义”的本质性区别之一。
总结中国的革命史、建设史,可以看到中国在每个阶段的中国梦的践行中都以发展生产、实现和谐公正为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追求和实现发展与公正为己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促进发展、实现和谐公正的基础和开端。毛泽东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问题,他认为,在近代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要以完成解放生产力为发展前提。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强调发展同党的性质、使命、执政理念的内在统一性,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即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又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统筹兼顾,发展与公正并重。
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习近平诠释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这里,首先提到“国富民强”,正是体现了中国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为依据的特点。同时,习近平表示要“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可见,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公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要义,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道路的理论,在历史发展中注重“人”这一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价值思想。
首先,是关于“人的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特有词汇,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更是对“人的主体作用”的深刻概括。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在他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其次,是关于“人的幸福”。对于未来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两个衡量尺度:“生产力”这一客体尺度和“人的发展”这一主体尺度。它始终把人的解放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尺。在马恩所构想的未来社会里,“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马恩还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这些理论体现着未来社会的“人本”特点。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充分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价值思想。
首先,中国梦的实现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显而易见,中国梦的生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在这里,中国梦同样承认人民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英雄,梦想的实现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其次,“人的幸福”在中国梦这里更是得到充分体现。中国梦的主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整体上说,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从个体上说,中国梦就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民众,前提和目的就必须是“为了民众”。中国梦如此得人心,原因就在于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这是中国梦的重要价值思想,我们要突出和坚持这样的价值理想,因为从历史来看,它是经得起检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方法
如何把中国梦付诸实践、把美好梦想转化为现实需要更多的方法设计。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方法的指导。
第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在对旧世界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种构想可以说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方法,“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从新时期的发展实际出发,其实现同样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设计梦想实现的路线和途径、解决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明确的回答和详细系统的说明,这种说明即使存在,也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正如空想社会主义者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社会所设计的那个细致详尽的规划图,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就说过,这样的蓝图“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因此,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能机械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理论,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实践。中国梦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却并不对其设定过多的条框性描述,这里面有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都需要在实践中由人民勾勒。正如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之一,便是“必须走中国道路”。
第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实干兴邦”的精神。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梦是一种共同理想的实际运动,其根于现实,又必须要成为现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实干,在于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邓小平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梦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和共同理想,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2篇: 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预测是科学?参考答案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党报工作者有很严格的要求。他们指出,党报工作者应有铁的纪律,按党的纪律和规定工作。在工作方法上,他们认为最主要的是掌握调查研究、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党报工作者的道德品质,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认为,党报工作者应该一心一意为着无产阶级利益,不能把眼光盯在个人私利上,不能把革命变为摇钱树。在语言和文风方面,
他们一再提出党报工作者不能“阉割语言”,不要拘泥于现代语法,不必搞学究式的语句重新排列,否则,会使叙述失去鲜明性和生动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亲自办报,对于党报工作的具体业务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明确的办报指导思想。他们对于党报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要求也很高,认为从事工人报刊工作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坚定,勇敢,诚实,并且认为党报工作者应对工人的事业和工人的报刊有责任感,应保持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列宁认为,党报必须旗帜鲜明地按马克思主义方针办报,以此统率整个编辑业务。其要求党报编辑部成为战争时代的司令部,从思想上统一全党的认识。
他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对党报制定统一的党纲和党章,通过党报工作者自下而上和广泛周密的联系,把党集中起来,组织工人参加实际斗争,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毛泽东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遵守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将报纸作为党组织一切工作的武器和工具。其认为党报除了党性外,必须具有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群众性是指报纸要反映人民生活,深入群众,善于调整研究的方向;
战斗性是指报纸要充分反映出党的立场;
组织性是指报纸要指导现实,从全局把握问题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新闻传播者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他们提供适用的新闻作品和其他思想资料。毛泽东就一直要求文艺工作者同群众打成一片,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了解群众,懂得他们的语言。他认为,“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在文风上,毛泽东十分反对洋八股、党八股;
认为党报的文风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
邓小平认为文风应该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应当实事求是地作深入的工作,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在,不弄虚作假。对于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邓小平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增强自己在政治、业务方面的修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具有虚心学习、认真探讨的态度。
江泽民强调新闻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抓新闻领导班子建设,需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为此,其在1996年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表示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
打好群众观点根底;
打好知识根底;
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还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六个作风”:敬业的作风;
实事求是的作风;
艰苦奋斗的作风;
清正廉洁的作风;
严谨细致的作风;
勇于创新的作风。
胡锦涛强调要抓好新闻队伍的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他认为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其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和主管部门领导人不断关心和研究新闻宣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坚持学习与研究中扩大视野、增长才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胡锦涛认为应将互联网作为新闻宣传的前沿阵地和有效平台。另外他还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讲大局、讲原则、讲纪律,还有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能力素质。
第3篇: 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预测是科学?参考答案一
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传记——讲故事、写感想。
计算机1105班
制作成员:
丁建飞 1111610716
张二路 1111611220
张星 1111611213
朱昊 1111611218
参考文献 《卡尔·马克思传》
(英) 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童年的马克思是“令姐妹们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们当作他的马从特利尔的马库斯山坡上‘驱赶"下来。更坏的是,他坚持让姐妹们吃他用肮脏的生面团做成的而用更脏的手拿着的‘蛋糕"。她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驱赶"、吃‘蛋糕",因为卡尔将会讲故事来酬劳她们的顺从”。 亨利希·马克思家中有九个孩子,卡尔排行老三;最大的莫里茨·大卫4岁时夭折了。 当时马克思已经出生,因此卡尔成了家中的长子。他有一个姐姐,索菲娅。他孩童时期,似乎对姐姐特别依恋。索菲娅后来嫁给了一位律师,住在荷兰的马斯特利赫特。马克思的两个弟弟都早早地死于肺结核,他的两个妹妹也是这样。剩下的两个妹妹,路易莎和荷兰人犹塔结了婚,移居到开普敦;另一个妹妹埃米莉嫁给了一位工程师,住在特利尔。关于马克思孩童时代的情况人们所知甚少,其中大部分来自他的这些姐妹们。她们告诉外甥女爱琳娜,马克思早先时候是“令姐妹们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们当作他的马从特利尔的马库斯山坡上‘驱赶"下来。更坏的是,他坚持让姐妹们吃他用肮脏的生面团做成的而用更脏的手拿着的‘蛋糕"。她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驱赶"、吃‘蛋糕",因为卡尔将会讲故事来酬劳她们的顺从”。 马克思极有可能一直到12岁都是在家中受教育。接下来的五年(1830—1835)里在特利尔读中学,这所学校原先是耶稣会学校,后来定名为弗里德里希威廉中学。马克思在这里受到了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的教育。在马克思的同学伙伴中,五分之四是天主教徒,大部分出身于中下阶 层,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子弟。据说卡尔的“同学伙伴对他既爱又怕,爱他是因为他可以随时开始男孩子式的玩闹,怕他是因为他能够毫不费力地写讽刺诗文嘲笑他的对手”。在后来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他轻蔑地谈到: “有一些农村来的笨人,他们准备投考教会学校(天主教的),大多数人领取助学金”。马克思在学校没有交到长久的朋友,虽然他打算发展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伙伴的友情,这就是埃德加尔·冯·威斯特华伦,他未来的妻弟。埃德加尔的姐姐燕妮把他描述为“我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的偶像”。 学生的成绩并不好,他们中有一半通不过最后的考试。马克思的智力虽不是十分突出,但也在一般以上。在班里的32名学生中,他大约排第八名。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当时班里平均年龄大约是20岁。学校非常重视语言学,马克思的拉丁和希腊诗文好,宗教课程令人满意,法语和数学是弱项,奇怪的是他的历史最糟糕。存下来马克思最早的手写材料是他为德国学校毕业考试而写的三篇文章。拉丁语作文是关于奥古斯都元首的,意义不大。但是,关于宗教的一篇作文和一篇德语作文却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这两篇文章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洋溢着要通过一种方式把人的个性完全发展出来的热情,即规避权力和荣誉、用自我牺牲的精神来为人类整体谋福利。宗教作文的题目是《根据约翰福音第15章第1至14节论信徒和基督的一致,这种一致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马克思由阐述历史开始:“这个人类的伟大教师”,向我们表明了从古代以来,人的本性一直是在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道德水平。“由此可见,各民族的历史告诉我们同基督一致的必要性。但是,在我们研究各个人的历史,人的本性的时候,我们虽然也看到他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求知的欲望、对真理的渴望” 。虽然罪恶的引诱会吞没这些自然的本性,但是信徒与基督的一致能够克服这些罪恶的引诱,并提供一种 “快乐,这种快乐是一个伊壁鸠鲁主义者在其肤浅的哲学中,一个比较深刻的思想家在未被发现的知识奥秘中想要找到而没有找到的,只有和基督并且通过基督而和上帝结合在一起的天真无邪的孩童心灵,才能体会得到它,并且它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崇高”。 这篇作文包含着相当多的悲情和愉快的虔诚,但是基本上还有一种理性的架构,说明了基督教的出现为何对人类全面的道德发展是必需的。马克思有一种异常遥远和毫无色彩的自然神论上帝观念,类似于他父亲和约瑟夫·居佩尔牧师的观念,后者在学校讲了宗教的教育指导作用,在1834年3月给马克思施行了坚信礼。居佩尔还掌管着特利尔的一个小型新教教区,是亨利希·马克思的朋友。他对伦理问题尤其感兴趣,对宗教的态度受康德的强烈影响,认为要达到“真正的人”,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居佩尔把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基督这个人和《圣经》的基础之上,他受到理性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规避任何宗派主义。马克思的文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老师的看法, 这位老师称赞了这篇文章,虽然他也公正地评价说“一致的实质并不明确,一致的原因也只是从 一个方面谈到
一天早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有一位读者手里拿着一本书,正要在一个空座位上坐下来,这时候,值班的图书馆员走过来对他说:“先生,这是马克思的座位,请您不要坐在这里,他就会来的。” “马克思?”那位读者愣了愣,“就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那位工人领袖吗?” “我想是的。这里给马克思摆着工厂工作的年报,他现在正研究这份年报。” “他天天来吗?今天也一定会来吗?” 图书馆员微笑着回答:“一定会来的。几年来,马克思天天到这儿来工作,一天足足工作10小时。我在这里已经20年了,在我所见到的读者中,他是最勤劳最准时的。” 这位图书馆员转身做他的工作去了。那位读者还站在那里思索,注视着马克思座位上的那一堆书。
几年来,马克思每天都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里工作10小时,在家里又继续工作到深夜。他读过1500多种书籍,他写提纲,写内容提要和笔记,这些内容提要和笔记就可以编成许多书。一切科学,主要的如历史、哲学、经济学、法律学、物理学、化学、数学、语言学、文学,他都用极大的钻研精神进行研究,从中追求他所发现的新思想。他的好朋友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在写作的时候,如果他不确实知道所有的有关书籍都参考过了,所有的疑义都考虑过了,所有的论点都彻底探讨过了,他是绝不肯下笔的。
感想:
学习,学习!这是马克思一再向他的同志和学生提出的口号。只要是他能够得到的知识,他都要设法得到。他把获得的知识笔录下来以后,还要修改,润饰,花费的时间跟重新写一遍差不多,直到内容和语言都符合他的要求为止。
马克思的治学,除了具有持久性、坚韧性,以及经常写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线以便查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认真向别人学习。遇到某一个问题有疑难,有分歧的意见,他就跟他的朋友一再讨论,有时从黑夜讨论到第二天早晨,也不觉得疲倦。他特别喜欢到伦敦的一些酒馆去,跟工人、手工业者和德国流亡者往来。他跟他们坐在一起,询问他们的意见,向他们宣传,同时热诚地向他们学习。因为他知道,多跟同志们研究,多跟劳动人民接触,是可以得到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的。
马克思这样认真地研究学问,为的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他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创造了伟大的理论,用来指导革命斗争。
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开创了哲学的一个新时代,现阶段我们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其哲学体系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大模块,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群众实践观三个部分。
说到哲学,我们不得不谈谈哲学派别,如果按现有的通行标准,可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而唯物主义又可以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个基本派别,如古代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中国的五行家、外国的赫拉克利特等,承认世界的本质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则是费尔巴哈;
当然,辩证唯物主义的代表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唯心主义可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如王阳明,他提出了著名的心外无物的观点,当然还比如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
而客观唯心主义的则主要是神学,宗教等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的人们更乐于是去研究唯心主义哲学,这是意识形态的不同,也不应该就此提出批评。
马克思哲学说到底研究了三个问题,即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人与人的关系如何。我们分别来说说这三个问题。
一、世界是什么 马克思把世界分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经过他的论证,他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此,他提出了哲学上物质的观点,他认为物质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与总结的概念,是万事万物的共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分析了人的意识,认为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产物。提出了不同的意识会表现出不同的认识。
最后,他指明整个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第二性。二、世界怎么样 马克思对世界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作了详细的说明。他提出了世界所处的三种状态。
1、世界是联系的 对联系观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所处的状态。当然,首先,老马认为世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的,只有运动,才能看出世界是处于相互联系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基础,没有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就不可能形成矛盾,当然也不发展。他认为联系有这三种状态:普遍联系、整体与部分联系、因果联系。
2、世界是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不断的发展的,新的事物总会不断的产生,新事物总会在辩证的否定中完成对旧事物的改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结合、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结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3、世界是矛盾的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处于不断的矛盾中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要分清主次矛盾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全面的看问题与分析问题,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视了另 一面。三、人与人的关系 马克思首先从人的认识开始,探讨了认识的起源、目的、动力、方法,特别提出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第4篇: 请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预测是科学?参考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概念考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化研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使用文化的概念的频率相比政治、经济、社会并不高,但他们使用的文化概念,具有宽泛的内涵。
(一)文化基本等同于文明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论著中很多时候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了文化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早期的粗陋和空想共产主义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公妻制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主张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1]马克思在这里就是将文化与文明并列来使用,把文化看成是人类活动的进步、合理成分的总和或积极成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生产时说: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2]这里的文化初期指生产力水平较低即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像这样把文明概念和文化概念等同起来使用的情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都能发现。
(二)从表示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内涵上使用文化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文化与水平连用,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1]在这里他们将文化和知识连用。马克思在关于普及教育的发言记录中指出,掌管学校的是地方性组织委员会,它们委派学校教师来挑选课本。地方的性质过重是美国制度的缺点,教育应该取决于每一个州的文化水平,也因此便有了要求中央监督的呼声,在这里文化再次与水平连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多次将文化与素养、修养、程度等词合用,大体上是在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这个含义上使用文化概念的。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他把文盲现象列为敌人之一,劳动群众只有先十字才能进一步把自己造就成有文化、有教养、有觉悟的新的社会建设者,并且他认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度里共产主义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三)在比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更高的层次的且更为宽泛的精神文化意义上的使用,在这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概念是相似的。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著中使用的文化斗争这一概念。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献》中指出:有一点是毫无意义的:在我们的时代唯一能替神帮点忙的事情,就是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仰特征,并以禁止一切宗教来超越俾斯麦的文化斗争中的反教会法令。[3]这里文化指的是俾斯麦政府的时速文化与天主教会的宗教文化斗争中采取的采取的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措施。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提到文化批判,把文化和精神斗争相联系,在这里文化被赋予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含义。列宁的两种文化的理论,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里面,都有一个哪怕还不太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4]这里的文化属于观念形态上的上层建筑,两种文化指的是文化的阶级性,且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能正确地反映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这便同资产阶级文化观划清了界限。
(四)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区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文化是对特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研究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确立了。在考察人类社会生活的时候,马克思把社会生活分为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三大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把社会生活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类。而文化属于精神生产范畴,受制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经济、政治的结构,也决定了精神文化生产的性质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内涵的阐释,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社会意识形式。由此可见,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