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总结-书香三八征文2022 书香三八征文获奖作品2020

时间:2022-07-21 13:55: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书香三八征文2022 书香三八征文获奖作品2020,供大家参考。

总结-书香三八征文2022 书香三八征文获奖作品2020

书香三八征文5篇

【篇一】

我坐在办公桌前静静整理着稿件,抚摸着一张张渗透思想的纸页,只需简单运动下手指,它们就轻轻翻转过去,而我的心绪却无法归于平静。一直认为付出感情的文章应当用感情去欣赏,每每读到精彩之处便有想说话的欲望。今日不再沉默,从幕后走出,选出喜欢的两篇书评与大家交流分享。它们并非是辞藻华丽的文章,也不曾讲述感人的故事,但是深刻的思想却让我读出了两种爱——理性又感性的爱

《和孩子共同成长》是牧野对“池莉式母爱”的剖析与延伸。孩子像是一夜长大,我们没有时间备课,家庭教育对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为新生事物。在教育孩子这个令人头大又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作文考试结束时,太多的人交不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对孩子的溺爱遗传着原始的本能,“在血液中顽强地生着、发着,汹涌而澎湃着”。每当我们看到孩子生命的旅程偏离了我们设想的轨道,彷徨,惊恐,神经质,矫枉过正,都会没由来的找上门来。心智成熟的大人不知不觉被小孩子“绑架”,完成教育的过程常常演变为重复妥协的相互救赎。开篇牧野就扔给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却越想越郁闷的问题:在家庭教育面前,我们谁才是孩子?

所以选择这个话题,充满了现实意义。这篇文章的倾向性不是讨论的重心,作者精选的具有可行性的指导建议才是看点。看看这些言论:“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人”“教育孩子靠的是直觉,是一种希望孩子自自然然、健健康康成长的直觉”。没错,扬长避短才是培养才华的最佳办法,

取长补短只会扼杀天性。看看,一个搞文字的女性把那么多教育家们都整不明白的事儿,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感悟,真就用文字给你摆明了。牧野,写这篇书评的中年男子,也没生搬硬套那么多冰冷说教式的五四三的理由,而是将生活现实和书中言论交相融合,感性包裹着理性徐徐道来,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在家庭教育面前,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我见过许多男作家,他们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作品从来不缺少粗犷豪放,甚至带点野性。但是,我却在心底暗暗认定作者牧野必定是一位心怀爱心的温柔之人。他的文字,饱含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关爱母性,关心教育,对幸福的人祝福,对不幸的人忧虑。即便他一再以观望者的角度客观地去评述,我还是在字里行间看出他对池莉的理解与肯定。教育是一种创造,生命启示着生命,母亲用爱与思想为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注入灵魂,多么圣洁,多么美好。他用平实的笔法朴素地写出了那种不能超出的温暖。但赞许并非意味全盘讴歌,他还不忘关切地告诫各位:池莉毕竟是个职业作家,她的生活和普通人差别巨大,大家可不要盲目学她啊。看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这个男人,还真的是很温柔很周到呢。

对孩子的教育,不单是施于哺育的责任,还要学会用爱和理去喂养。不要强求理解,对视我们的是天真明澈的双眼,我们亲吻他们的时候他们并未发现我们已经开始衰老。不要追求功利,多鼓励他们去走自己的路,告诉他们荷包的充盈并不值得换取灵魂的落寞。不要急求结果,“母亲的知识、素养、聪慧和品质对孩子的影响如同墨落宣纸漫漫洇透,这才是绝对意义上的润物无声”。对于教育孩子,我们永远没有最完美的方案,不过能确定的是,牧野心中那理性又感性的爱,定会让过程美妙无比:我们将会在孩子身上感受新生,共同成长,而这种感觉,足以踩碎时光。

博大而深刻的爱

《战争》是一本晦涩艰深的书,经过咸绎,这位北师大中文系研究生学院式的解读,这本书的写作手法与动机清晰起来。“呓语”即梦话,混沌、隐喻、似此如它。这里有爱,躁动的情绪被克莱齐奥隐蔽成地下水暗流涌动,冲撞着挤过漫长的叙述管道,喷薄出“高密度”的文字。这种粘稠的密度让我觉得不自在,但压迫感又是那么真实。这里有恨,却并非伴随破坏性的盲目疯狂,实质是爱的黑暗镜像。咸绎将作者写作的动机一针见血的指出:“爱每一个具有神性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所在”。咸绎认为这种爱,冰冷无情的钢铁工业社会不能将其吞噬扼杀,伪善滥情的都市物质欲望也无法弥补它的匮乏。等等,你说他没说过?请看他引用的话:“任何一个美女肌肤放大一万倍也只能是粗糙的田野。”他望穿浮华捕捉到了最原生态的东西,我们土里生,土里归,我们吃穿住的那些自然因素不应被踩在脚下践踏,而应是神圣的,崇高的,是自然的恩赐——“具有神性”。说到底,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自己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是一种博大而深刻的爱。它讨论的是人与自然、与万物众生的关系。我们蜷缩在叫做人文的小圈子里,过多地关注自身,心中多半不过是种种人的面相轮廓,我们满足的,归根结底是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我们真的对这个世界太缺乏了解,甚至把握不好自己生命的纵深。难道就放任无知无畏的我们将这个世界改造得面目全非?不不不,是该是放下斧子的时候了,停止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砍倒最后一棵树。

厚重的题材捆绑着太多沉重,最后,他还不忘让刚松了一口气的我们又背起文学的磨盘:以往啰嗦了一百万次“内容重于形式”的教条主义固化了我们的思维,但当内容真的扛起思想至上的大旗无所顾忌的冲锋,文学对于体裁的定义却

遭遇尴尬。如此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应该何去何从?作者没有回答,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感谢咸绎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与他年龄不对称的深刻的思想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还存在着没有陪着这个地球疯狂旋转而扭曲的东西,他笔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人性的隐忧蕴涵着博大的爱,这些闪光的文字对我们密语着那些亘古不变的生存的真谛,引领着我们重新找回灵魂深处那些失落的东西。

【篇二】

而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浮。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我姥爷是个工人,各式各样冰冷的工具是他这大半辈子的谋生之物和伙伴,但他却并不是个普通意义上的“大老粗”。他极爱读书,尤其是各种诗集,所以他还有另一个更要好的的伙伴,那就是诗歌。在诗歌的陪伴下,他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青年变成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耄耋老人,是诗歌,让他在满地的“六便士”中,还能时常抬头仰望天上的月亮。

(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姥爷一直认为,诗里包含着做人为学的准则,这就是一个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小时候,他总是对坐在他膝头上的我说,做人就是要像墨荷一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就是无论外界环境怎么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不是为了别人的夸奖,只求无愧于心,他是这么教我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六十年代单位让他看管库房,这是别人眼里的“肥差”,那个年代物资紧缺,库里的人顺手牵羊不会有人发现,可他看管的货物从没一件少的。退休之后,他义务替小区里的邻居收快递、修东西、收清扫费,有时候别人不理解他,说他是图虚名,可我知道,他为的只是“清气满乾坤”而已。

(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歌对我姥爷来说,不仅仅是为人的道理,还是给他力量的源泉,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唯有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才能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成功。

我高考那年,邻近考试,数学成绩却是一落千丈,甚至到了一看到数学卷子就准备放弃的地步。恰巧姥爷来看我,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却问我有没有见过长在石头里的竹子,他说无论石头多坚硬,却也阻止不了坚强的竹子生长,只有不怕困难迎头而上的人,才能不被困难击倒。七十年代,他受了工伤右眼失明,姥姥下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就是凭借着这股“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自己外出摆摊,支撑这个家庭走出了困境,真正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才让他能支撑下去。而我听了这番话之后,也拿起笔继续学下去,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是姥爷的为人准则和力量源泉,更带给他很多人生的哲理。这些哲理不仅指引着他走过漫长的人生旅途,更传给了我,让我也获益匪浅。2017年,我刚刚参加工作,走出象牙塔,面对平凡的工作岗位,我常常会感到不耐烦,我甚至有点骄傲的想,我作为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要做如此基础、如此简单的工作?这

推荐访问:书香 征文 标签 推荐总结-书香三八征文5篇 书香三八征文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