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预测是科学【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5篇
第一篇: 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业理论及启示
作者:邢繁辉
作者机构:大连海事大学 人事处,辽宁 大连 116026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ISSN:1671-7031
年:2014
卷:000
期:002
页码:76-79
页数:4
中图分类:A8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就业理论
摘要:分析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问题的相关理论论述。马恩认为就业的前提是有理性的就业观,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最高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列宁强调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量力而行,听从长辈的教诲和指导。中国共产党四位主要领导人将马列主义基本思想同中国不同时期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就业理论进行了创新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就业理论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 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与中国梦
作者:黄相怀 张晓琴 《光明日报》( 2015年07月05日 07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梦想。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未来愿景
马克思最显著的贡献在于超越时代地提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在其看来,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它同历史上以往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他的描述里,那是一个“全社会消灭了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劳动”“按需分配”、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可以说,马克思为全世界共产党人确立了一个伟大的奋斗目标,为全世界人民构思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社会之“梦”——一个世界大同之梦。追述经典,这个世界大同之梦与我国儒家《礼记·礼运》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景象不谋而合。而回首历史,在尝试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这个世界大同之梦逐渐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竭力拼搏的方向指引。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共产主义美好愿景”激励和指导中国梦不断前行的过程。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率先找到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使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在中华大地得以展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三步走”战略,使中国梦更加具体化、更有中国特色,也使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在中华大地更显现出勃勃生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掀开了中国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进入新世纪,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则标志着中国梦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道路。
从延续性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之梦;
从归属来看,中国梦始终是共产主义这一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世界梦”的重要组成;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稳步向前推进,成绩斐然。共产主义这一未来社会伟大构想的现实可能性,从世界范围来看,极有可能将首先从中国梦这里得到验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未来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公正的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分工,“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概括了共产主义作为和谐社会的特征,指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使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可见,共产主义社会将从根本上变革制度上的一切缺乏公平正义的元素,实现和谐公正。其次,关于如何实现这种社会,马克思又强调了其根本所在,揭示了社会和谐程度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幸福社会的基本尺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主义”的本质性区别之一。
总结中国的革命史、建设史,可以看到中国在每个阶段的中国梦的践行中都以发展生产、实现和谐公正为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追求和实现发展与公正为己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促进发展、实现和谐公正的基础和开端。毛泽东也非常重视生产力的问题,他认为,在近代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要以完成解放生产力为发展前提。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强调发展同党的性质、使命、执政理念的内在统一性,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即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又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统筹兼顾,发展与公正并重。
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习近平诠释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这里,首先提到“国富民强”,正是体现了中国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为依据的特点。同时,习近平表示要“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可见,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公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要义,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道路的理论,在历史发展中注重“人”这一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价值思想。
首先,是关于“人的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特有词汇,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更是对“人的主体作用”的深刻概括。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在他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其次,是关于“人的幸福”。对于未来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两个衡量尺度:“生产力”这一客体尺度和“人的发展”这一主体尺度。它始终把人的解放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尺。在马恩所构想的未来社会里,“代替那些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马恩还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这些理论体现着未来社会的“人本”特点。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充分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价值思想。
首先,中国梦的实现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显而易见,中国梦的生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在这里,中国梦同样承认人民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英雄,梦想的实现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其次,“人的幸福”在中国梦这里更是得到充分体现。中国梦的主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整体上说,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从个体上说,中国梦就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民众,前提和目的就必须是“为了民众”。中国梦如此得人心,原因就在于站在了人民的立场上。这是中国梦的重要价值思想,我们要突出和坚持这样的价值理想,因为从历史来看,它是经得起检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方法
如何把中国梦付诸实践、把美好梦想转化为现实需要更多的方法设计。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方法的指导。
第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建立在对旧世界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种构想可以说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方法,“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
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从新时期的发展实际出发,其实现同样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设计梦想实现的路线和途径、解决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明确的回答和详细系统的说明,这种说明即使存在,也只能是停留在理论阶段。正如空想社会主义者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社会所设计的那个细致详尽的规划图,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就说过,这样的蓝图“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因此,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能机械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理论,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实践。中国梦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却并不对其设定过多的条框性描述,这里面有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都需要在实践中由人民勾勒。正如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之一,便是“必须走中国道路”。
第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实干兴邦”的精神。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梦是一种共同理想的实际运动,其根于现实,又必须要成为现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实干,在于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邓小平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梦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和共同理想,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三篇: 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党报工作者有很严格的要求。他们指出,党报工作者应有铁的纪律,按党的纪律和规定工作。在工作方法上,他们认为最主要的是掌握调查研究、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党报工作者的道德品质,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认为,党报工作者应该一心一意为着无产阶级利益,不能把眼光盯在个人私利上,不能把革命变为摇钱树。在语言和文风方面,
他们一再提出党报工作者不能“阉割语言”,不要拘泥于现代语法,不必搞学究式的语句重新排列,否则,会使叙述失去鲜明性和生动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亲自办报,对于党报工作的具体业务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明确的办报指导思想。他们对于党报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要求也很高,认为从事工人报刊工作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坚定,勇敢,诚实,并且认为党报工作者应对工人的事业和工人的报刊有责任感,应保持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列宁认为,党报必须旗帜鲜明地按马克思主义方针办报,以此统率整个编辑业务。其要求党报编辑部成为战争时代的司令部,从思想上统一全党的认识。
他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对党报制定统一的党纲和党章,通过党报工作者自下而上和广泛周密的联系,把党集中起来,组织工人参加实际斗争,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毛泽东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遵守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将报纸作为党组织一切工作的武器和工具。其认为党报除了党性外,必须具有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群众性是指报纸要反映人民生活,深入群众,善于调整研究的方向;
战斗性是指报纸要充分反映出党的立场;
组织性是指报纸要指导现实,从全局把握问题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新闻传播者要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他们提供适用的新闻作品和其他思想资料。毛泽东就一直要求文艺工作者同群众打成一片,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了解群众,懂得他们的语言。他认为,“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在文风上,毛泽东十分反对洋八股、党八股;
认为党报的文风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
邓小平认为文风应该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应当实事求是地作深入的工作,工作要扎实,效果要实在,不弄虚作假。对于新闻宣传队伍的建设,邓小平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增强自己在政治、业务方面的修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具有虚心学习、认真探讨的态度。
江泽民强调新闻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抓新闻领导班子建设,需要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为此,其在1996年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表示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
打好群众观点根底;
打好知识根底;
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还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六个作风”:敬业的作风;
实事求是的作风;
艰苦奋斗的作风;
清正廉洁的作风;
严谨细致的作风;
勇于创新的作风。
胡锦涛强调要抓好新闻队伍的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他认为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其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和主管部门领导人不断关心和研究新闻宣传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坚持学习与研究中扩大视野、增长才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胡锦涛认为应将互联网作为新闻宣传的前沿阵地和有效平台。另外他还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讲大局、讲原则、讲纪律,还有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能力素质。
第四篇: 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无产阶级 政党组织性纪律性作者:杨俊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03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观,认为机器大生产是工人阶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机器大生产条件下的协作性质、相互依存和共同的阶级状况,锻造了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意识。党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将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升华为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意识。党的组织性纪律性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党章是组织的形式表现,“集中思想”作为根本原则应该通过党章把它固定下来。
关键词:无产阶级;
共产党;
组织性;
纪律性
中图分类号:D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7)03-0059-007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于他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这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是遵循这一基本观点来分析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组织性纪律性的。在他们看来,组织性纪律性的产生是受物质条件所制约的,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最有觉悟先进分子组成的战斗部队,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是他们具有的特殊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一、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阶级特性
按照唯物史观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断发展,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也在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丧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即早期的无产者。①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到了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社会化劳动和城市为主体的工业取得根本性的优势,资本主义是以彻底战胜封建主义。在现代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的过程中,从前的中间等级,特别是小手工业师傅日益破产;
而“我们的小农,同过了时的生产方式的任何残余一样,在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他们是未来的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9页。这样,“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1页。与取代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相对应,产业工人的队伍也随之迅速壮大,形成了强大的现代无产阶级。也就是说,以机器大生产为根本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创造出“代表新的生产力,并且完成创造新社会的使命”的“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6页。。
第五篇: 论述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概念考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化研究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使用文化的概念的频率相比政治、经济、社会并不高,但他们使用的文化概念,具有宽泛的内涵。
(一)文化基本等同于文明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论著中很多时候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了文化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早期的粗陋和空想共产主义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公妻制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主张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1]马克思在这里就是将文化与文明并列来使用,把文化看成是人类活动的进步、合理成分的总和或积极成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生产时说: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2]这里的文化初期指生产力水平较低即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像这样把文明概念和文化概念等同起来使用的情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都能发现。
(二)从表示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内涵上使用文化的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文化与水平连用,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1]在这里他们将文化和知识连用。马克思在关于普及教育的发言记录中指出,掌管学校的是地方性组织委员会,它们委派学校教师来挑选课本。地方的性质过重是美国制度的缺点,教育应该取决于每一个州的文化水平,也因此便有了要求中央监督的呼声,在这里文化再次与水平连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多次将文化与素养、修养、程度等词合用,大体上是在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这个含义上使用文化概念的。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1他把文盲现象列为敌人之一,劳动群众只有先十字才能进一步把自己造就成有文化、有教养、有觉悟的新的社会建设者,并且他认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度里共产主义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三)在比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更高的层次的且更为宽泛的精神文化意义上的使用,在这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概念是相似的。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著中使用的文化斗争这一概念。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献》中指出:有一点是毫无意义的:在我们的时代唯一能替神帮点忙的事情,就是把无神论宣布为强制性的信仰特征,并以禁止一切宗教来超越俾斯麦的文化斗争中的反教会法令。[3]这里文化指的是俾斯麦政府的时速文化与天主教会的宗教文化斗争中采取的采取的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措施。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提到文化批判,把文化和精神斗争相联系,在这里文化被赋予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含义。列宁的两种文化的理论,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里面,都有一个哪怕还不太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4]这里的文化属于观念形态上的上层建筑,两种文化指的是文化的阶级性,且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能正确地反映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这便同资产阶级文化观划清了界限。
(四)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区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文化是对特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研究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确立了。在考察人类社会生活的时候,马克思把社会生活分为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三大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把社会生活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类。而文化属于精神生产范畴,受制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经济、政治的结构,也决定了精神文化生产的性质和方向。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内涵的阐释,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中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社会意识形式。由此可见,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产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