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征求意见稿)【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22 14:20:07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征求意见稿)【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征求意见稿)【精选推荐】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5篇

第一篇: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

南通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四节 指导思想

第五节 工作方针

第六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七节 基础教育

第八节 职业教育

第九节 高等教育

第十节 终身教育

第十一节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十二节 教师队伍建设

第十三节 教育设施建设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四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十五节 加大教育投入

第十六节 完善管理体制

第十七节 深化教育改革

第十八节 推进依法治教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制定好全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各类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按照《南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由2005年的41.7亿增长到68.9亿元,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全社会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49.8%提高到68.6%,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2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化解基本完成,城乡同步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实施。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完善,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

基础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现有小学382所,初中208所,所有学校均建成合格学校,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7%,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7%。学前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现有幼儿园372所,已建成省优质幼儿园224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6%。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全市现有普通高中63所,所有普通高中均成功创建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其中四星级普通高中比例达2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区域素质教育形成特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处于全省领先的地位。

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市现有五年制高职3所、中等职业学校41所,其中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6所、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9所,初中毕业升学率由2005年91.6%提高到98.86%。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现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109所,已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个、省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2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14个。

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全市现有普通高校6所(含高职院校),其中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所,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1所,本专科在校生达8.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4%,全市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3.76年。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6%、99.9%、98.9%、98.3%、93.6%,现有省级特级教师158人,“十佳园丁”66人,学科带头人355人,骨干教师539人;
在通高校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达52%,现有双聘院士4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

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实现了“校校通”, 建成校园网538个,现拥有计算机10万余台,建有多媒体教室8200余个。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已有8个县(市、区)教育发展水平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的省定标准,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

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 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整体发展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能力与南通经济社会现代化战略目标相比,仍有较大距离,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急待解决:

教育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虽然我市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幅度较大,但仍然不能满足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教育债务还未得到化解,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比例明显偏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比较紧张。

国民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有待加强,高中教育持续高位发展能力不强,学前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艰巨,特殊教育体系还不完善;
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有待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覆盖面不宽,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还不高。城乡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一区域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市高标准、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巩固与提高。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整体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还不相适应,新师资质量不高,中小学教师学科、质量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基础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
高校高水平师资偏少,少数院校的基础课和新兴学科专业的专任教师比较紧缺。

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全面落实。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仍然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较为突出,少数学校班额严重超员,课程、课时、教学内容安排不规范,忽视音体美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不强。

第三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确立,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的形成,既对南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南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市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愿景日趋明朗。依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依靠教育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依靠教育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依靠教育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为紧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彰显特色,发挥优势,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惠及百姓的民生教育,构建整体领先的优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打造持续创新的品牌教育,是历史赋予南通教育的重大责任。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四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大力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五节 工作方针

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方针,以“优先、改革、质量、公平、服务”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突出优先发展。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教育改革,以更大的投入发展教育事业,以更大的力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建设优先满足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兴办教育,不断扩大全社会对教育的投入。

2.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稳步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考试评价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3.提高育人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坚持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4.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建立健全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行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向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重点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扶贫助学政策,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和办学水平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5.服务经济社会。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知识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我市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更好地实现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第六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紧紧围绕南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促进教育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到2015年,教育投入、事业规模、普及水平和发展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苏中苏北率先建成教育强市,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增强。

1.十五年基础教育高水平普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
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9%。所有县(市、区)全部建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全市40所普通高中达到省四星级以上高中办学标准,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0%以上,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残疾人免费教育。

2.职业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重点建设好一批示范性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布局、专业和层次结构更加合理。建成5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5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建成10个以上全省领先的职业学校创业园。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建设。

3.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稳步提升。高等教育规模适度扩张,结构逐步优化,内涵全面提升,形成一批支撑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学科和特色、品牌专业。到2015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16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形成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学科特色鲜明、适应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

4.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发展。到2015年,建成4所省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10所省级社区教育中心,建成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5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一批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建立面向中小学生的社区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办好各级老年大学,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5.教师队伍素质不断优化。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15年,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40%、65%,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达至8%、20%、15%,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5%,本科院校专任教师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达到65%。

6.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教育布局合理,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水平和教育公平度显著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标准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建成南通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和面向全市公众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更好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的理念和模式。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七节 基础教育

1.全面普及学前教育。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水平,至2012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2015年达98%以上;
开展0—3岁教育实验工作,每个县(市、区)建成1—2所0—3岁教育实验机构;
持续优化幼儿教育资源,至2012年,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2015年达80%。

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建立稳定规范的义务教育入学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小学巩固率保持100%,至2012年,初中巩固率达99.68%,2015年达99.7%以上;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初中毕业升学率达50%以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全面享受同城待遇。

3.优质发展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初中毕业升学率稳定于98%以上;
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三星级高中办学标准,至2012年,28所普通高中达四星级标准,2015年,四星级高中数达到40所。

4.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入学机会、保障能力等六个方面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形成具有区域推广价值的示范区建设模式,建立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制度,至2012年,所有县(市、区)达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标准;
力争到2015年,所有县(市、区)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

5.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40%以上的学校建成市级以上和谐校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与国家课程相互补充的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科学教育活动课程、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学科类活动课程体系。以中考改革为突破点,全面规范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入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素质。

第八节 职业教育

1.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加大投入,强力扶持,重点建设好一批示范性职业学校。加强师资、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建立以专业为纽带、以高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若干职业教育集团。2012年前,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至32所左右(含技工学校),2015年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调整至22所左右,县域职业教育形成“主、辅、特”结合格局,有条件的县(市)在职教中心基础上建成一所高等职业学校或一个职教园区。市区重点建设纺织服装与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与现代物流业、船舶修造与旅游服务业、精密模具与建筑安装业等职业教育组团,形成开发区、港闸区两个职教园区;
全市建成1—2所技师学院。

以职业学校布局优化和专业调整为着力点,紧密围绕南通沿海开发中的重点产业,调整优化职业学校现有专业设置,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培养沿海开发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全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提供技能型紧缺人才2万人以上。

2.实施“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工程”。结合我市产业结构布局特点,重点扶持一批办学条件较好、专业结构合理、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分层次建设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选择产学结合紧密、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到2015年,按照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建设标准,建成9所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其中2所达到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

3.推进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骨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全部达到省级示范专业建设A级标准,建成机电、船舶修造、纺织服装、建筑、现代农业、医药卫生等6大公共实训中心;
2012年前,建成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建成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到2015年,建成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4个,建成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

4.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开展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建立职业学校学生创就业中心和一批学生创就业基地。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重点产业领域建立一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面实施“技能振兴行动”,依托重点企业、技工学校,共建高级技术工人培训中心,互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教学和培训。到2012年,建成5个以上全省领先的职业学校创业园、5个以上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以上高级技术工人培训中心。到2015年,建成10个以上全省领先的职业学校创业园、10个以上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以上高级技术工人培训中心。

5.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形成开放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学习;
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互通的高中阶段学籍管理平台,探索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一体化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
鼓励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师资、实训基地向普通高中开放。

6.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市、县两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组建以政府为主导、职业学校、行业和企业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至2012年,全市职业学校合作企业达200家以上,引进15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实习基地,3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作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到2015年,全市职业学校合作企业达400家以上,引进3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实习基地,60家以上大中型企业作为校外实训教学基地。

第九节 高等教育

1.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支持高校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县区建设特色园区和实训基地,到2012年,建成南通大学启东校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海门校区、紫琅科教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新校区,到2015年建成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通科技园区分院、南通广播电视大学新校区。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扩大本科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支持南通大学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博士生教育规模,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加大扶持与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使高等教育的专业门类、层次结构更趋合理。到2015年,新增1所高等职业学院,建成2所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成1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师范学校提升办学层次,依托南通大学建成初等教育学院,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建成市级开放大学。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新增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3个以上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和30个以上省级特色、品牌专业。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国家和我省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训基地工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和“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十百千计划”四大重点项目的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南通高校教学联合体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学科渗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平台。到2012年,采取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模式,扩大高校教育的选择性,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到2015年,推行弹性学制,推行跨校、跨类型的学分互认,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加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鼓励大学生参加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开展创新技能竞赛,到2012年,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和科研成果孵化基地,重点建设2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高职实训基地。到2015年,建成2所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1个省级创业实践基地及孵化基地。

3.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发展能力。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与知识创新、科技研发、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设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鼓励高校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统筹用好各类科技扶持和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高校要逐步增加科技经费支出比例,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加强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应用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构建从科技研发到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创新链,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与乡镇(街道)、企业和行业联合开展项目合作、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建立高校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高校科技人员到乡镇(街道)、企业和行业挂职或担任技术顾问,着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到2012年,支持高校建立2个科技创业园(中心)。到2015年,支持高校建立3个科技创业园(中心)。充分发挥高校在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推进公共培训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高技能人才培训、知识咨询服务等。到2012年,培训各类人才达5万人,到2015年培训各类人才达8万人。

4.实施“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工程”。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探索省市共建、地方和行业企业共建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形成具有南通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现代高职教育品牌。到2012年,全面实施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试点,建立高职院校理事会制度,探索以理事会为组织架构的高职院校与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大地方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探索高职学生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到2015年,推进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形成校企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形成经科教联动、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建成2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基本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十节 终身教育

1.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加快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形成以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村(居)社区教育服务站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建立面向中小学生的社区教育体系,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社会教育活动。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办好各级老年大学,形成以老年大学为骨干,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依托,以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到2012年,建成2所省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5所省级社区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一批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市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教育基地初步建成,城市居民社区教育参与率达70%以上,农村居民参与率达50%以上。到2015年,建成4所省级社区教育培训学院、10所省级社区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一批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市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教育基地初步建成,城市居民社区教育参与率达80%以上,农村居民参与率达60%以上。广泛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社区(乡镇)评估创建和经典诵读等活动。

2.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逐步建成以县域为单位较为完备的集职工教育、农民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教育为一体的非学历教育体系。发挥现有职业院校、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和各类社会办学机构的作用,鼓励企业与社会力量开办培训点,扩大各类非学历培训规模。鼓励个人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步实行在职人员带薪学习制度。至2012年,全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45%以上;
到2015年,全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0%以上。

3.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终身教育与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县级综合性学习网站,逐步实现在线学习,形成覆盖全市、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市民学习中心和市民学习网,开发网络学习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第十一节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所有四星级高中至少与国外一所以上学校建立国际友好学校,并形成比较稳定的交流协作关系,开展校长、教师、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互访交流;
所有三星级高中与国外学校至少有一个实质性的交流项目。全市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达20所以上,合作项目达30个左右。建成4所省级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成1所国际化高中。

加大师资国际化培训力度。在通高校、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领导干部、省以上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市以上学科带头人境外学习、研修、培训比例有较大提高。派出大、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外培训达1200人。

第十二节 教师队伍建设

1.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师德专项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师德档案,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激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培养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爱教、教书育人的奋斗精神和创造精神。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分阶段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武活动,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创新教学和科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地发挥智慧的宽松教学、科研环境,不断增强教师育人意识、专业素养与创新教育能力,促进教师队伍质量的整体优化。

2.推进师资培训工程和学历提升。加强对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坚持以校本研修培训为基础,创新培训模式,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培训新体系,分层次、多形式、有计划地实施全员培训。全市幼儿园、小学学校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分别提高到90%、95%,小学、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提高到65%、95%,初中、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分别达到8%、20%、20%。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5%。

3. 提升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逐步建立县域范围内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机制。完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鼓励更多的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有计划组织城镇优秀校长和农村校长相互挂职交流。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促进广大农村教师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定向培养机制,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稳定农村骨干教师队伍,为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项目,加大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普通话、规范汉字培训力度。

4.实施“名师、名校长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继续实施和完善名师(名校长)、骨干、新秀、青蓝四大工程。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建立高水准的骨干梯队,扩大教育领军人物与特色队伍。加强对骨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充分运用考核机制促进骨干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依托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大创新项目,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一流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师从一流学者专家,开展访学和研修。到2015年,培养和造就在国内知名的10位名师和5位名校长;
支持高校培养或引进1名以上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从海内外引进30名以上年富力强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5.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完善并落实教师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优秀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农村从教。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组织开展“园丁奖”、“优秀教育工作者”、 “优秀教师群体”等评选活动,设立优秀人才奖励基金,定期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群体)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三节 教育设施建设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和教学设施建设,整体提升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用5年左右时间投入20亿元,完成中小学校舍改造面积300万平方米。各地在财政预算内安排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外,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等应优先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全面加强校舍、场地和现代化设施建设和师资标准配备,力争2012年前,全市有6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
到2015年,8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

2.实施“中小学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工程”。加快教育装备全面达标进度,在所有学校达到教育装备二类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支持部分学校按一类标准建配实验室、图书馆、信息技术、劳动技术、通用技术、地理、艺术和体育等各类装备,提高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优先予以配置设备、图书等装备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的设备条件差距。推进学校装备资源的重组,鼓励校际资源共享,使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使用。将实施学校特色课程和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纳入学校装备建设方案。2012年前,全市所有中小学教育装备水平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Ⅱ类);
到2015年,30%的学校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70%的学校拥有比较完善的课程实践室(场)及设施设备,并达到“南通市教育装备优秀学校”创建标准。

3.实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到2015年,校园网覆盖率达100%,数字化校园建成率达到60%以上,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班班通”;
建设南通基础教育专网,全市所有中小学快速接入南通基础教育专网,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

加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以南通教育门户网站为核心的面向全市公众的“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系统,搭建市、县(市、区)、校一体化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服务平台,全面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2012年前,建成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管理信息系统,建成网络教研平台、网上家长学校;
到2015年,建成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一批教学教研网络应用系统,建成综合性的学习网站和面向全体市民的远程教育平台。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建设市、县、校三级分布式教学资源库,引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为公众提供具有时代特色的、开放、强性化的学习课程资源,满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到2015年,建成面向学校的数字图书馆,基础教育实现学校、学科、内容全覆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逐步建成一批网络课程。

4.实施“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快创设有地方特色的县(市、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心。依托乡镇中心小学,积极推动建设乡镇少年宫或少年活动中心,大力开拓农村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阵地,进一步提高实践活动场所的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到2015年,市区和各县(市)均建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或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青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体育文化设施和社区教育中心等资源,共建共享各种不同特色、不同教育功能的校外教育基地。各类教育基地实行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制度。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四节 加强组织领导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把推动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和落实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组织实施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项目。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将依法增加教育投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等情况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考核指标。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十五节 加大教育投入

依法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年初预算以及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确保每年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确保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到2015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比例高出省核定比例1个百分点。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保障公办幼儿园正常运转。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经费给予适当补偿,经济发达县(市、区)逐步推行一定年限的免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全面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实行预算单列。建立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机制,确保每年增长幅度高于10%。到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小学700元,初中1000元。健全非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普通高中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家庭等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经费分担机制,确保财政对普通高中的拨款比例每年增长5%以上,到2015年提高到50%。着力化解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债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中等职业学校公用经费标准要高于普通高中,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增加市财政对市属高校的拨款,确保生均拨款标准达到当地省属本科院校水平,逐步化解高校建设债务。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规范教育税费征收管理,按规定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人民教育基金和职工教育经费,并全额用于教育事业。按规定落实用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附加、职工教育统筹金和成人教育事业经费。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或依法办学。土地出让金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区按教育规划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逐步理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投入机制。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测定办法,合理确定政府、家庭分担比例,非义务教育学校的收费标准随办学成本变化而相应调整。

加强教育经费监管考核。建立教育经费预决算监督、监察审计、督导考核制度,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不断提高使用效益。建立地方政府教育经费增长考核机制,将落实情况作为政绩考核、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教育经费增长未达法定要求的,要限期补足。建立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年度分析公告制度,对于截留、挪用、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管理。

第十六节 完善管理体制

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将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县乡(镇、社区)共管”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注重发挥乡镇在参与支持义务教育中的作用,落实乡镇政府在组织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控制学生辍学、维护学校安全及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责任。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全日制学校为主,保障外来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调整市区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由区级政府统一规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对各类幼儿园实行统一管理,街道(乡镇)及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理顺市区初中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初中义务教育全部由区级政府管理。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健全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定向培养机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科学核定公办学校和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数,定期调整教职工编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对教师实行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创新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与教师岗位责任制、教师执业标准相配套的,以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管理制度。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建立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和流动等制度。完善学校分配制度,坚持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

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与督学、监督与服务指导并重。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队伍建设,逐步推进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加强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督导,不断完善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包括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导评估。建立完善督导评估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和问责制度。

第十七节 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向适龄的少年儿童提供大致相当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在办好公办学校、示范校、示范园的基础上,多形式发展民办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积极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健康发展,通过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对民办幼儿园达标创优给予奖励和补助。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在我市合资合作办学,支持民办高校提升办学层次。鼓励举办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和高标准、有特色、国际化的民办中小学,培育一批办学思想端正、办学行为规范、保教质量和社会声誉良好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实施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南通特色、区域共享、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活动课程、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课程、科技活动课程、学科类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五大活动课程系列。构建中考改革背景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活动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引领校本课程建设,培育有特色的学校、有特点的教师、有特长的学生。教育科研工作要主动、创新为基层服务,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
理论联系实际,潜心研究,重心下移,靠前指导,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南通市中考改革——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实践研究,以中考改革为突破点,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文化科目考试相结合的中考改革模式;
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拨录取相结合的高中学校招生方式;
全面规范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和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机制,构建义务教育阶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优质课程资源体系。

第十八节 推进依法治教

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性教育政策规范,并将教育法律法规列入普法教育范围。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重大教育决策出台前要通过公开讨论、征求意见、听证公示等方式,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及时查处教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维护学校、师生和举办者的权益。学校要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依法管理,完善师生申诉制度,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正当权利。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强化安全教育,广泛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完善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舍防震抗灾能力。加强综治、公安、教育、文化、卫生、工商、城管等部门的相互协调,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附件: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单位:%

第二篇: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

济南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推进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依照《济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特制订济南市“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一、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济南市认真贯彻国家产业发展指导方针,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有机高分子材料、特种功能纤维、高性能金属材料、光电子材料、环保节能节材建筑材料等领域产业基础较好,拥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现有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工程技术中心5个,建立了国家火炬计划章丘有机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氟材料和氟化工产业链。为我市新材料产业今后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统计部门资料,2010年年末我市规模以上新材料工业企业88家,企业产品涉及了当今新材料领域的多个方面。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64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约184亿元,同比增长26.6%。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1、玻璃材料

技术玻璃制品制造产业在我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涉及这一产业的企业有10家左右,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力诺集团为龙头,主要生产真空太阳集热管、太阳能玻璃管等产品。该领域中拥有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火炬计划济南太阳能特色产业基地。高硼硅玻璃太阳能集热管雄踞全国第一。高硼硅玻璃管材、棒材占国内市场65%份额,高硼硅耐热玻璃器皿,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甲级玻璃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2、耐火材料

济南市耐火材料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科研-设计-生产-应用的产业体系。济南镁碳砖、新峨嵋等龙头企业均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和战略产品开发,产业链整体技术实力得到很大提升。耐火材料年能力为 7.5万吨,其中镁碳砖等定型产品6万吨,不定形耐火材料 1.5 万吨。出口创汇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新峨嵋为国家滑板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单位之一,产品技术居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滑动水口产品产销量连续十几年居国内第一。

3、建筑材料

环保节能节材建筑材料产业一直是济南市的传统优势行业,目前有大约10家企业从事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制造、防水涂料、保温防腐材料等产品的研制与生产,产品具有节能环保,防腐防水等特点。龙头企业—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数条SBS改性沥青生产线、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生产线、木质素纤维生产线和乳化沥青生产线,具有沥青储存能力六万余吨的沥青中传库,年沥青周转量达30余万吨。

(二)有机高分子材料

1、树脂材料

目前我市树脂材料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济南圣泉集团为龙头企业,有大约20家企业从事塑料及合成树脂的制造与生产,产品包括呋喃树脂、酚醛树脂、化工树脂、PVC板材等大约30个品种。其中圣泉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企业,主持起草过8项酚醛树脂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与中科院合作成立“酚醛树脂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济南大学合作成立“酚醛泡沫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致力于开发、生产用于耐火材料、磨具磨料、建筑材料、泡沫酚醛等用途的酚醛树脂,形成了10个系列800多个品种,具有年产10万吨酚醛树脂产能,国内市场占有率30%。

2、橡胶材料

我市从事橡胶制造的企业大约有5家左右,目前产业规模不大,以台橡(济南)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年产TPE/TPR热塑性弹性体材料5000吨,填补了大陆长江以北无专业生产热可塑性弹性体工程材料大型企业的空白。

3、合成材料

我市涉及其他合成新材料生产的企业还有10家左右,涉及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产品包括聚酰胺、无纺布、铝塑复合板、PTFE填充料等十几个品种。山东康洁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非织造布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公司实力雄厚,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

年产各种无纺布可达21000吨。产品60%以上供出口,产品已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产业一直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济南市有60家企业从事化学品、化学试剂、专用化学品的生产与制造,产品包括上百个品种,其中氟材料是其中优势产业。我市涉及氟化工产业的现有企业中,生产型企业8家,氟树脂加工企业约3-5家。山东中氟公司的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单体、四氟丙醇、八氟戊醇、悬浮聚四氟乙烯等产品70%出口到国际市场。山东华氟公司的四氟乙烯单体、 聚四氟乙烯树脂市场占有率达到12%,聚全氟乙丙烯树脂市场占有率达到33%,  

二、济南市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分析

1、优势分析

(1)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我市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把新材料作为我市“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发展的三大重点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过去的5年,特别是近2年,市里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为今后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较好的发展基础为今后的腾飞积蓄了力量

“十一五”期间,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济南市新材料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
金属材料孕育了一批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产业增长点;
复合材料产业也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3)驻济高校和科研院所新材料研发力量雄厚

济南是省会城市,驻济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有多家设计新材料研发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先进的科研手段、前沿的信息来源,其研发力量和成果将很好地弥补我市企业研发力量方面的不足,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山东大学在新材料研究领域具备雄厚的科研力量,科研机构包括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20多个新材料类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济南大学在水泥与混凝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粉体工程、热工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与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山东轻工学院、山东建工大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化工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等单位在新材料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大量优秀科研成果。

2、劣势分析

(1)资源、成本等因素制约某些材料领域的发展

济南是山东省会,电、煤、水和土地等要素价格相对较高,对部分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的新材料产业,在低端产品生产环节不具备竟争优势。而且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也将增加某些新材料产业的环保成本,甚至使得某些新材料产业在济南的发展受到限制。

(2) 产业链不完整,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目前我国各地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正呈现集聚趋势,特色基地的建设成为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济南新材料产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上还有很大不足,尚未形成有明显特色的主导产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市场份额分散、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间的产业链条不完整,没有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

三、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以发展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手段,走开发型、国际化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我市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思路

以实现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产业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本市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的新材料,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若干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新材料产业。

1)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在创新中求发展的思路。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创新中求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律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2)坚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通过合资、合作等途径,抢占科技制高点;
注重提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断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业优势。

3)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宏观调节相结合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要突出重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形成济南新材料产业的优势与特色。

4)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思路。依托现有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在积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同时,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3、发展目标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期,建立起适应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多渠道、社会化的投融资体系;
形成一批具有济南优势的新材料产品;
发展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打造我国新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0%,总产值达到450亿元。  

四、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顺应国际国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立足济南在金属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耐火材料和氟材料等产业优势,以及重点培育的胶体材料、半导体照明(LED)、节能环保等新兴材料产业,抓住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基础材料转型提升的内在要求,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逐步建设成为省内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和加工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下新材料产业:

(一)金属材料

1、新型钢材料产业。随着汽车行业发展和能源压力的增加,未来五年我国对新型钢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要求进一步提高。以山东大学为技术依托,以济钢、济南冶金所等为载体,以节能降耗、短流程、降低成本、改善环境为核心,针对市场开展熔融还原技术、洁净化和细晶化钢铁制备技术的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特种钢材产品。如高强度轻量化钢材、耐磨、耐热、耐蚀黑色金属材料、铌铸铁系列产品、无镍、少镍高温耐热、耐磨黑色铸造合金新材料等。

2、高性能轻质合金产业。高性能轻质合金产业在我市已初具规模,铝合金压铸件、铝硅合金、镁合金等合金材料的产量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比例。以济南轻骑铸造有限公司、济南慧成铸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制生产的铝合金压铸件、铝合金重力铸造件及低压铸造件。以平阴同鑫铝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制生产铝锭、铝板材、铝线材、铝箔材。以山东山大吕美熔体技术有限公司为龙头研制生产的用于提高铝硅活塞合金性能的特种Al-P中间合金,提高铝合金、镁合金性能的特种Al-Ti-B中间合金、Al-C和Al-Ti-C中间合金材料。努力把高性能轻质合金产业链建设成为产能结构合理、制造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精良的一体化的创新型国际化产业链,使之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首选的高性能轻质合金生产基地。

3、金属膜层涂镀产业。依托济南复强动力公司、山东大学焊接工程技术中心和济南鲁得贝有限公司等企业,充分发挥金属膜层涂镀方面的技术优势,开拓更大市场。加快推进“绿色再制造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究”项目。完善纳米电刷镀、高速电弧喷涂、微脉冲冷焊、粘涂、微弧等离子熔敷等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并进行相关技术项目的落地生产转化试验工作,尽快启动微弧等离子融敷技术、剩余寿命评估技术等相关的关键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落地生产,带动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1、LED半导体照明材料产业。以山东大学为技术支撑,依托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济南半导体所、济南富川卓越科技公司等骨干企业,重点开发大于150mcd LED的红、黄、蓝、绿及紫外延片和管芯技术、大功率LED芯片及大功率多管芯超LED器件、提升LED芯片出光率的ITO新型材料、808nm 无铝大功率激光器等,同时加快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下游产品LED白光照明器件及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快瑞森华光、富士康、宝世达、宇科同茂等LED半导体照明材料项目推进,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力度,扩大产业规模,改善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结构不合理、中上游企业数量较少、产量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现实,建设国内最大LED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2、耐火材料产业。培育新型耐火材料产业,推动上下游企业加快产业链整合。加快新峨嵋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和无穷尽焊接技术钢包内衬材料生产线建设,在节能型钢包内衬材料、高档滑动水口、炼钢出钢口、连铸产品方面增加新品种,在国内冶金炼钢行业用耐火材料企业中达到全国规模前三名、山东省内第一名的企业生产规模。

3、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材料产业。依托力诺集团、桑乐太阳能等企业,打造太阳能新能源产业链,全力打造全球生产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人均劳动率最优的太阳能光热基地,同时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支持力诺集团 1000兆瓦光伏电池片等大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炭/炭复合材料产业。依托济南伟得热工材料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研究基础,大力发展快速制备高密度炭/炭复合材料工艺研究开发及其配套工程,重点推进碳纤维设备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制品等具有高强度、高模性、高热稳定性、高导热导电能力、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耐烧蚀、耐腐蚀、摩擦系数稳定等特点的产品在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

5、高技术陶瓷产业。以山东部分高校、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加快高性能陶瓷粉体原料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及配套装备开发,解决高技术陶瓷生产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依托济南安达刹车片有限公司、济南意星陶瓷精密仪量有限公司等企业,以结构陶瓷、功能陶瓷两大系列产品为重点,重点研究开发高端陶瓷粒化摩擦材料刹车片、陶瓷量仪、陶瓷过滤网等系列产品。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规模优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环保节能节材建筑材料产业。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尤其是新型墙体材料。粘土质墙体向非粘土质墙体材料发展;
实心型墙体材料制品向空心型墙体材料制品发展;
小块墙体材料制品向大块墙体材料制品发展;
重质墙体材料制品向轻质墙体材料制品发展;
现场湿作业多的墙体材料制品向现场湿作业少的墙体材料制品发展;
单一材料的墙体向多功能复合材料墙体发展。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

1、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以济南圣泉集团为龙头,通过与国内大学院所联合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开发满足铸造行业更高要求的各类树脂,建成全球最大的铸造材料供应商和亚洲最大的酚醛树脂生产制造基地;
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为依托,开展树脂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改进与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烧蚀与热防护材料、特种橡胶制品、密封材料、隐性材料、特种粘剂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打造山东五三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支持薄膜和涂料等有机硅共聚物的研究开发,硅橡胶及其共聚改性研究,特种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有机硅精细品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2、新型纤维产业。依托济南天齐特种平带有限公司、齐鲁宏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大力发展特种高强低伸传动带、真空物理溅射镀银纤维及织物等新型纤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以天诺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内最大的新型导电纤维产业化基地。

(四)精细化工

1、氟材料产业。氟材料产业是我市在国内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利用氟化工产业起点高、潜力大和基础材料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氟聚合物、氟材料、氟精细化学品、建筑氟碳涂料等氟材料产业生产规模,合理配置氟化工发展资源,增强中氟化工的氟化学品和华氟化工的氟材料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产学研、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发挥华临公司氟化学品广泛应用的科技开发能力。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形成以无水氟化氢为起点的四氟单体、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电子材料为系列的氟化学产业链。做好氟醚、碳涂料树脂等含氟产品的市场开发;加快重防腐型氟碳涂料树脂、含氟黏合剂、含氟医用治疗鼻炎药物的双氟硼酸盐、含氟农药氟醚唑、含氟精细化学品三氟乙酸乙酯和三氟乙酰乙酸乙酯、氟铃脲原料中间体异氰酸酯的研发和应用。

2、特种化学剂产业。依托济南泰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国内阻燃剂行业的领军地位,推广硼酸锌、聚磷酸铵、高氮阻燃剂(MCA)、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功能母料、专用技术产品等产品在工程塑料、橡胶、电子、纺织、建材、通讯等行业的应用,建设国内品种和规格最齐全的阻燃剂供应基地。

3、精细化学品产业。加快发展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造纸及水处理化学品、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重点抓好得呈化工的1000吨/年甜菜碱等项目建设。抓好新时代(济南)民爆公司现场混装胶状乳化炸药车和现场混装乳化粒状铵油炸药车5000吨/年安全配套建设。

(五)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园

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工程中心”)2010年11月由科技部批准成立。以“国家工程中心” 入驻济南市化工产业园为契机,济南市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国家工程中心”科技园的发展。目标是在3年内完成“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并有不少于16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化生产,重点支持“银浆”项目的开工落实,跟进高效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电力用硅基胶体材料复合树脂等项目的引进,力争每年入驻1-2个项目,5年后入驻5-10个项目,建成油田胶体材料、军用胶体材料、胶体材料加工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技术平台,建立起胶体材料开发、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胶体材料产业集群优势,提升园区的行业影响力、产业聚集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五、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自主创新。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技术创新项目,健全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及专家库系统建设。强化研发平台建设,完善融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开放、流动、协作的公共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把新兴产业有关技术列入市重大专项,开发重点共性技术,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大力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档次,鼓励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

(二)完善投入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类专项资金,统筹扶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基地、重点项目、科研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各县(市)区也要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市场培育,研究促进新兴产业产品开拓本地市场的扶持政策。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直接融资,支持发行企业债券,利用境内外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引进和设立各类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资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重点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探索建立产业链贷款联保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机制。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力实施“5150引才计划”,重点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的精英人才。继续实施泉城学者建设工程、青年科技明星计划、留学人员创业计划,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实行政策津贴、企业津贴制度。落实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动员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带技术带成果进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依托项目和重点学科,通过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对本土企业家及技能人才培养,做好各类人才的社会保障工作,为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四)促进产业集聚。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要求,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促进现有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融合,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建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实行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协调制度,努力构筑服务高地、项目洼地和资金洼地,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各类资源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的新兴产业聚集区。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新兴产业项目在济布局。

(五)提升产业层次。结合新材料产业高投入、高产出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建立高效投资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快新材料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壮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加大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材料产业的力度,提高传统材料产业的高新技术含量,提升整个材料产业的层次。加强资金筹措,引导资金投向,市工业经济发展引导资金,要有选择地向新材料产业倾斜。要充分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落实好国家和省里制定的鼓励企业技术开发费列支、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技改项目减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各级财政设立的专项资金要向重点发展的新材料领域倾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 民间资本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投入。

(六)推进国际化合作。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借助国际合作,解决技术来源、市场来源、资源不足、技术支撑、人才支撑、生产经营管理团队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有实力的大企业全方位合作,在全市建设高水平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运营中心,完善产业链配套。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格局调整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建立与国际新材料产业接轨的运行机制,做大做强全市新材料产业。

第三篇: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

内部资料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二〇一五年八月

第一部分 我国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产销增速趋于稳定

(二)汽车工业国际化水平提升

(三)汽车工业成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

(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中国品牌产品取得长足进步

(六)创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七)新能源汽车初具规模

(八)节能减排有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起步

(九)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十)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起步

二、存在问题

(一)中国品牌综合竞争力依然较弱

(二)创新能力滞后产业发展

(三)产业链发展尚不完善

(四)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五)法制化管理亟待加强

第二部分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环境分析

一、宏观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升级拉动市场

(三)资源、环境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四)政策环境的影响

二、汽车产业发展新常态的具体体现及特征

(一)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化

(二)从满足市场需求向适应社会资源禀赋转化

(三)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

(四)从传统技术向“两化”深度融合转化

三、中国制造2025

第三部分 汽车行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二、深化创新驱动、打造中国品牌

三、深化“两化”融合

四、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

五、加快绿色发展

六、坚持国际化发展

七、全面深化改革

八、打造国际水平供应链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第一部分 我国汽车行业“十二五”发展现状

从2011年至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跨上了2000万辆新台阶,2014年汽车产销量超过2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提高,汽车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以及能源、环境、交通等社会要素的影响,中国汽车产业逐步转入稳步发展阶段,发展重心由“增长速度”向“增长质量”转移,“稳增长、调结构”成为发展主题。节能减排有序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产销增速趋于稳定

“十二五”前二年的2011年和2012年,随着《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退出,汽车工业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的爆发性增长后进入调整期,产销增速仅实现了微弱增长。“十二五”后三年,随着宏观经济调整,汽车政策相对稳定,汽车产销量基数增大,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转入稳定增长阶段。2011年至2014年全国汽车年生产分别为1841.89万辆、1927.18万辆、2211.68万辆、2372.29万辆,年均增速为6.75%。

目前,全行业50万辆规模的企业有10家,其中超过百万辆汽车生产企业有6家,超过500万辆汽车生产企业有1家。2014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

2001-2014年汽车产量及增长率

(二)汽车工业国际化水平提升

2009年至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2014年我国汽车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上升到26.4%,比2010年提高2.9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21.8个百分点。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车产销大国。2014年我国汽车产业对全球汽车产业当年产量的增长贡献率为65%,成为拉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汽车产业的国际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为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强国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中国汽车集团国际化发展进一步加快,企业规模稳步提升。2014年进入财富全球500强的中国汽车企业为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广汽、吉利6家(2010年为东风、上汽、一汽3家),其中上汽、一汽、东风三家营业收入比2010年时分别提高了2倍、1.65倍和1倍。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在产品规模和企业规模方面与国际公司差距在不断缩小。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加快,海外并购增长迅猛。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外国和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渐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整体实力以及关键技术领域与国外公司有着较大差距。为了改变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方面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投入,同时也投入较大资金进行海外收购扩张。相较于自主研发“时间跨度长、资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的现实,直接进行海外并购更为有利。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许多国家经济受到冲击,部分零部件企业陷入财务危机,这也为中国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2015年上半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8亿美元收购美国瀚德汽车;
潍柴动力以1.87亿欧元再次收购德国凯傲公司4.95%股权,完成后潍柴动力间接持股比例将达38.25%;
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以70亿欧元收购倍耐力。海外并购加快了国内零部件企业掌握先进技术,进入国际配套市场的步伐。

(三)汽车工业成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

从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开始,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就开始不断加强,并已成为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增长较快,行业经济效益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9万亿元、5.34万亿元、6.21万亿元和6.96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4.96%,其中2014年比“十一五”末2010年提高了2.31倍;
各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3961.77亿元、4214.16亿元、5242.29亿元和6180.42亿元,年均增长32.79%,其中2014年比2010年提高了2.1倍。产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税收增长提供了动力,根据测算2014年汽车产业创造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的10%以上,比“十一五”末7.2%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汽车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家庭购买汽车成为主流,汽车消费在社会总体消费比重迅速增长。2014年汽车产品零售总额为3.3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倍,比2001年增长了近65倍;
2014年汽车产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2.7%,比2010年的10.6%提高了2.1个百分点,比2001年的1.4%提高了11.3个百分点。

(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中国私人汽车消费不断增长的形势下,乘用车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76.09%提高到2014年的83.97%。乘用车市场中,由于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SUV和MPV的比重提升明显,而轿车、微型客车比重有所下降。其中,SUV和MPV占乘用车比例分别从9.63%和3.25%提高到20.92%和9.9%,轿车和微型客车占乘用车比例分别从68.91%和18.22%下降到62.66%和6.52%。商用车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其中2014年全年生产货车产品中的重、中、轻、微型货车占全部货车的比例分别为23.39%、7.76%、51.99%和16.86%;
客车产品中大、中、轻型客车占全部客车的比例分别为13.75%、12.98%、73.27%。

根据公安部公布数据,2014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迅速提高,近五年汽车占机动车比率从43.88%提高到58.62%。大众机动化出行方式经历了从摩托车到汽车的转变,交通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国有35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北京、成都、深圳、天津、上海、苏州、重庆、广州、杭州、郑州10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

家庭购车已成为汽车消费的绝对主流。2014年底,小型载客汽车达1.17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到1.05亿辆,占小型载客汽车的90.16%。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25辆私家车,北京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63辆私家车,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40辆。

2014年,国家为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了当年淘汰600万辆黄标车的治理目标。各地方政府为完成目标采取了财政补贴,以及加强在用车监管等一系列措施。随着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强化,使得淘汰老旧汽车的政策执行更加切实有效,有力的引导了车辆使用和用户的消费行为,对改善在用车产品结构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五)中国品牌产品取得长足进步

伴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品牌在近十多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十二五”以来,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与外资品牌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海外市场需求下滑,整体增速出现放缓。但全行业继续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品牌始终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11年至2014年中国品牌汽车产量分别为974.19万辆、1000.49万辆、1098.02万辆和1123.94万辆,年均增速为1.74%。

2011-2014年中国品牌汽车产量情况

2011年至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产量分别为609.25万辆、653.65万辆、725.9万辆和766.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2%、7.29%、11.05%和5.6%,年均增速为4.75%。

2011-201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产量情况

中国品牌乘用车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一是主要整车企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包括从2003年的469个减少到了2014年的131个,与外国品牌的差距由2003年的191个缩小到2014年的36个,相当于外国品牌2010年水平;
六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已经具有很好的产品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进入2014年,新能源汽车呈现2倍以上的净增长,引起世界汽车界广泛关注。

中国品牌企业成就令人瞩目,如长安、一汽、上汽、广汽、北汽等骨干企业在中国品牌乘用车增速和份额连续下滑的形势下仍能保持增长势头,逸动、荣威、奔腾、哈弗、吉利等车型增速也高于细分市场平均增速。2014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奇瑞、上汽、华晨、力帆、北汽、东风、吉利、江淮、长城和长安,分别销售11.37万辆、8.55万辆、8.28万辆、7.96万辆、7.24万辆、7.03万辆、6.19万辆、5.59万辆、4.83万辆和4.10万辆。

(六)创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近年来,国内企业为了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中国品牌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对研发中心、创新战略联盟等多种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在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间合作建设研发中心、创建技术创新联盟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十二五”前三年,全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R&D)分别为1.63%、1.63%、1.96%。截至到2014年,共有60余家汽车企业通过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定,其中23家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汽车行业骨干企业都已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长安等骨干企业还在海外建立了研发中心。

汽车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十二五”前三年,汽车行业国内专利公开总量年均增速为29.2%,其中,2013年汽车行业专利公开总数为83609件,同比增长40.1%,增速同比上升20.9个百分点。

行业创新活动形式多样,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等七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天津力神共同设立了“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联合开展动力电池共性技术研发;
由一汽集团等国内12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与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共同组成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广汽集团和奇瑞公司建立了战略联盟,在研发资源上开展共享合作,是国内企业合作创新的尝试;
奇瑞公司在上海建立了新能源研发基地,同时与当地关键零部件企业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吉利公司自建了安全技术试验室开展整车碰撞试验;
神龙汽车开始建设新的研发中心。

在国内汽车企业不断加强科研投入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十二五”期间,奇瑞公司联合重庆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研发成功的CVT无级变速器,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重汽承担的“重型商用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开发”通过“863”的项目验收;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项目所有9个子课题的12台设备都通过国家验收,实现了我国汽车共轨技术的全局性突破;
北汽集团在吸收、消化萨博技术上自主研发2.0T发动机成功下线;
一汽轿车完成的“电阻点焊质量自动监控技术”、万向集团完成的“万向基于汽车零部件系统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建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青岛科技大学研发出耐油的羧基丁腈橡胶,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七)新能源汽车初具规模

2009年,国家制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旨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示范推广的政策措施。进入“十二五”以来,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建立完善。受各项鼓励措施的拉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据中汽协会不完全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辆和45048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辆和29715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目前,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公共交通领域得到大力推广,而且已开始逐步进入家庭。

表13 2012-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单位:辆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建立并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系统平台以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基本建立了“三纵三横”和“三大平台”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较全面的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试验检测和评价的能力。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明显提升,纯电续驶里程进一步提高,能耗明显降低,混合动力总成技术进一步优化成熟;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技术稳步提升,中高端产品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具备了商业化推广条件。关键总成方面,动力电车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政产学研的共同努力下,动力电池产业化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体系。技术领域方面,驱动电机技术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国内驱动电机系统企业加大与整车企业合作力度,共同开发新型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电机系统向动力总成集成发展,功率密度超过3.3kw/kg的高速高密度永磁电机成功应用于整车产品,整个行业已具备42-200kw全系列驱动电机及控制器产品的开发和制造能力;
整车电控单元自主研发生产能力显着提升,国内已初步掌握了整车电控单元的软硬件开发关键技术,并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电控单元软硬件平台,实现了整车电控单元产业化和批量应用;
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电池系统成本达3元/瓦时以下。

据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数量超过10000辆的城市(区域)有2个,为上海、浙江,推广数量占推广总量的28.4%;
3000-10000辆的城市(区域)有5个,为北京、江苏、合肥、深圳、广州,推广数量占推广总量的38.3%;
1000-3000辆的城市(区域)有10个,推广数量占推广总量的23.9%;
100-1000辆的城市(区域)有16个;
不足100辆的城市(区域)有6个。

(八)节能减排有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起步

“十二五”期间,在环境、能源双重压力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更受重视。2013年,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颗粒物严重超标,对居民健康、交通出行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雾霾”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应对环境严重污染,国务院于2013年9月10日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对全国空气质量重点整治,以使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好转。随后各地方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相继出台。中央及地方的治理方案对机动车使用、购买等环节提出了限制措施,同时大力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消费者开始转向选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明显。2014年,淘汰黄标车600万辆目标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老旧高污染的在用车治理也成为政府改善汽车尾气排放现状,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最重要、有效的手段。

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稳步推进,重点城市提前实施更严格标准。虽然油品升级一直滞后于汽车排放标准升级的步伐,但为了实现国家减排目标,自2011年7月和2015年初起,以汽油(包括天然气)、柴油为动力的汽车产品分别完成了由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全面升级至第四阶段排放标准。上海、北京分别自2014年4月30日和2015年1月1日起,提前实施汽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根据标准比较,国四标准比国三标准颗粒物限值降低了80%以上,CO限值降低了28%,NOx降低了30%。

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逐步降低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实现2015年和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100公里和5.0升/100公里的目标。根据工信部《关于201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2015年第41号)公布的数据,2014年度中国关境内116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030.33万辆(不含新能源乘用车和出口乘用车),乘用车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371公斤,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22升/100公里,比2013年7.33升/100公里进一步提升,但距离预期的7.1升/100公里还有一定差距。实现2015年6.9升/100公里目标任务艰巨。

2014年12月22日GB 19578-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GB 27999-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已正式发布,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乘用车油耗水平进入第四阶段要求。

“十二五”期间,商用车燃料消耗量已开始纳入行业管理。2014年2月19日GB 30510-2014《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正式发布,标准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重型商用车油耗水平实施第一阶段限值要求。

(九)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间得益于高速发展的汽车整车行业,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不断转型升级,向专业化方向转变,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各类车型配套体系,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规模以上11110家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1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70%;
占整个汽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份额4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

在整车出口金额呈现下滑趋势的同时,零部件出口成为我国汽车商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支撑。据统计,2014年零部件累计出口646.17亿美元,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76.6%,增长贡献率81.34%,有力的拉动了汽车商品出口增长;
2014年汽车整车进出口贸易逆差为471.11亿美元,零部件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270.66亿美元,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25.43亿美元。

零部件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整车厂起步发展的,基本都是围绕整车生产基地,呈现集群式发展。随着近年上海、长春、湖北十堰武汉、安徽合肥芜湖、广东花都、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崛起,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零部件的集中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的形成,提高了产业纵向延伸和相关产业横向合作的效率,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凸显。

新能源零部件发展快速起步。新能源汽车左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影响下,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示范推广工程的有效开展,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配套技术体系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和西南地区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技术标准、检测能力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动力电池方面,国内累计投资已经超过百亿元,形成了年产能200亿Wh,车用动力电池单体制造商总产值突破70亿元,超过百家动力电池及配套企业已开展了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生产装备及管理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电池已广泛配套在国内整车上,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电机驱动系统方面,国内驱动电机主要技术指标已接近国际水平,形成了精进电动、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郡、株洲电力和大洋电机等一批骨干企业。

(十)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起步

我国汽车企业已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的工作。在汽车智能化上,如复杂交通环境感知、行驶目标识别、车辆控制算法等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的支持下,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在面向可实用化的智能汽车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原理样机试制、实车路试,部分技术正在进行产业化。但是,在电控单元的软硬件、系统可靠性和控制精度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落后10-15年。

在汽车信息化方面,国内汽车企业目前主要侧重智能汽车辅助驾驶技术的开发;
IT企业关注点侧重通信及信息服务,研发重点集中在应用于后装市场的车载终端领域。

目前国内形成4+3车联网联盟: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车联网推进联盟、上海车联网联盟、无锡车联网联盟、深圳车联网联盟等。各联盟对于“车联网”的定义不尽相同,推进点也各有侧重,尚未形成紧密联系。除各联盟外,汽车企业也纷纷就智能网联汽车与相关企业、院校展开合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的许多厂商也在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

二、存在问题

(一)中国品牌综合竞争力依然较弱

中国品牌建设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十二五”的第一年,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一系列市场刺激政策作用下,汽车市场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井喷式增长。高速增长的环境为中国品牌企业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企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提升。2010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2%。

但随着2011年市场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连续下滑,2011-2014年分别为42.2%、41.9%、40.5%、38.4%;
2011-2014年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分别为:29.11%、28.38%、28%、22.4%。其中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接近2004年份额。分析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方面,中国品牌乘用车起步晚,基础差,品牌弱。在技术方面,虽然中国品牌企业不断加强对研发中心、创新战略联盟等多种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但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尚未具备,技术储备不足,人才队伍实力较弱,经验积累不够。在品牌方面与跨国公司差距更大。品牌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中国品牌不论是认知度和美誉度都不够,产品溢价能力较弱,同样的投入还无法获得与国外品牌相同的市场回报。第二方面,国内竞争国际化,自主品牌承受巨大竞争压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市场疲软,而国内汽车市场一只独秀的大背景下,各大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中国的汽车市场,不断调整产品投放策略,下延产品线,在中低端市场与中国品牌同台竞争。第三方面,政策及使用环境不利于中国品牌。地方政府更看好合资企业的投资回报,企业扩大产能必须要兼并已有公告内企业等都增大了中国品牌快速发展的成本和困难。同时,随着国内限制汽车总量、增长速度、限制车辆出行等城市的增加,无形中增大了用户的购车和使用成本,也引导了汽车消费向更高档的合资、进口品牌倾斜。

(二)创新能力滞后产业发展

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困难。总体上,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的现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主要原因依然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目前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不足2%,与跨国公司差距巨大。同时,研发资金使用效率低、研发基础能力薄弱、缺乏关键性技术储备和重大技术突破、人才结构不均衡、零部件支撑能力弱、缺乏完整的产业研究开发体系、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在体制机制方面也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形成,例如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缺乏对自主创新的激励;
汽车行业管理体制仍需理顺等。

(三)产业链发展尚不完善

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试产规模不断扩大,整体表现良好,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依然严重落后于整车,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零部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发展面临严重考验。外资零部件企业基本占据了汽车零部件高端技术产品的主要市场份额,基本形成了对发动机管理系统、中央控制器等产品的垄断格局。目前,汽车零部件独资、合资企业已达1200家。中资零部件企业在新技术研发、品牌竞争力、企业总体实力等各方面与跨国零部件集团存在非常巨大的差距。

目前,国内传统汽车零部件发展不均衡,本土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薄弱,研发投入低。零部件行业“重配套、轻售后”现象十分突出,各地将较多地资源投向了汽车制造,而对发展汽车服务业不重视、投入少。在国际成熟市场,服务的重要性占1/3,利润的2/3来自于后市场,而中国只有1/10左右。售后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导致国内整车配套市场的规模要远高于零部件更换市场。国内零部件企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障碍:整体实力偏弱,民营企业居多,各自为政,管理水平落后,缺乏核心技术,综合竞争力差。同时,由于行业集中度低,企业主要依靠低价恶性竞争,导致市场无序,产业整体水平无法提高。随着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博世、德尔福、电装、大陆等国际零部件企业纷纷进入中国。目前国际着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国内引进技术合资企业超过1200家。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一半以上,核心零部件基本处于垄断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EMS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ABS系统、三元催化器、电动天窗、空调系统、汽车座椅总成、电动玻璃升降器、照明系统、自动变速箱、高压燃料泵等系统部件方面,外资控制了75%以上的市场份额。

(四)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从行业整体看,国际化发展进程缓慢,走出去仍处于较低水平;
尚未形成国际一流水准的企业和品牌,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与汽车大国不相匹配;
国际化运营模式与引资引智引技质量水平亟待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出口由于产品竞争力低、海外拓展能力弱、全球政治经济变动、汇率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较大波动。2011年汽车出口84.95万辆,2012年汽车出口达到历史新高的101.50万辆,2013年汽车出口回落到94.8万辆,2014年汽车出口继续回落到94.7万辆,同比下降0.08%。

2011-2014年汽车出口量

(五)法制化管理亟待加强

从1953年至今,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汽车行业的管理也从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转向探索市场与政府共同发挥作用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汽车产品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内容不断增加,从最初仅有企业项目审批和汽车产品安全准入要求,细化到了对企业生产什么产品、在哪里生产进行审批,同时对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实施准入管理。多年来逐步演变成多个政府部门按各自的职能分别对汽车行业进行管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监督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十多个政府部门涉及汽车行业管理,部分事项由多个政府部门同时进行管理。例如,发改委和工信部都从事汽车项目管理;
工信部、质检总局、环保部、交通部等都开展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工作。由于多个政府部门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重叠和交叉,甚至相互矛盾,致使管理的头绪繁多、部门间协调工作难度大、工作的效率下降、行政管理的成本很高。上述原因不但导致政策实施效果难以保证,而且严重妨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的重点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作出了具体部署。但目前汽车行业多头管理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行业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还需要长期的过程。

第二部分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环境分析

一、宏观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制造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交叉融合、深度渗透的技术创新局面逐步形成,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许多领域处在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加快孕育中。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初现端倪的大环境下,对全球汽车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汽车产品技术在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的主旋律下,将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受能源、环境、技术等条件变化影响,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的优势正在逐步凸显,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出台了鼓励电动汽车发展的财税激励政策,加快推进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最终目标。随着通信技术、大数据应用、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与制造业、服务业的快速融合,“智能化”不仅体现在汽车设计、制造领域,“智能交通”、“车联网”已成为解决交通安全、能源、环境、效率等问题的发展方向。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建立由政府、制造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基础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产业应用发展模式。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轻量化”提供了技术基础,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复合材料应用,使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新一轮工业革命将推动汽车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化”转型,大规模定制是规模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深度结合,是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及控制技术和规范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服务领域的深度结合。汽车产业的大规模定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模块化生产方式。模块化生产方式包括对研发、采购、生产流程组织等进行系统改进,在不增加产品生产成本的前提下显着提高产品多样性和个性化程度,从而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汽车商业模式将向基于“大数据、平台、互联”转型。汽车产业蕴含大量数据,在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以汽车产品为载体的大量数据将被更充分的利用。借助大数据的汇总、分析形成不同的组合,反馈给包括制造企业、服务企业、城市管理者、用户,为新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为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拓展提供了机遇。平台模式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特征,平台是以商业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和运行的,这是平台和产品的区别,产业平台通过架构中的结构设计,连接了产品、服务和用户,产生网络效应,形成特定的产业生态系统。平台化为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和拓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信息交互和即时互联的移动载体。同大数据、平台化一样,基于互联的车联网将改变汽车产业未来的商业模式。

(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升级拉动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行业发展与经济走势联系紧密。“十二五”初期,汽车行业在经历了短暂的爆发式增长后,规模增速逐步趋缓。汽车热点市场逐步从东部地区发达城市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转移,一方面由于发达地区汽车保有量和千人汽车拥有量达到较高的水平,家庭购置第一辆车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家庭购买第二辆车和车辆置换逐渐成为支撑市场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欠发达地区的汽车需求正在逐步释放出来。

虽然国内汽车千人拥有量已超过100辆,比“十二五”初期的不到70辆提高了三成,但国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在进行中,城镇化的发展在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保持较高的水平。同时,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自2012年起已成为世界第一,公路建设里程依然保持每年较快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底,公路总里程44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19万公里。中国全面建设社会的过程包括了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家庭以便捷出行、自驾旅游为目的的购车,是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具体体现。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汽车作为排浪式消费的带动作用依然存在,同时,汽车产品满足现代社会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特点正在日益凸现。广大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使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依然潜力巨大。在一段时期内,汽车市场依然会保持稳定较快的发展速度。

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以及农村消费市场的日渐活跃和公路道路的完善,使得农村对汽车的需求和消费有了基础和可能。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村汽车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近年来,国内二手车市场快速发展,成为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国家加大淘汰老旧汽车支持力度,完善二手车交易税费,建立汽车临时登记制度,二手车流通环境的不断健全,对建立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汽车市场起到了保障作用,也标志着我国汽车市场逐渐成熟。

(三)资源、环境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2014年,我国汽、柴油消费量为10534.8万吨和17282.9万吨,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47.17%和10.79%。由于汽车对成品油消耗逐年提升,乘用车和商用车比重的变化引发汽、柴油消费比例的变化,2010年柴/汽比例为2.18,2014年则变为1.64。我国2014年全年石油进口30835.7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61.33%,比2010年提高了4.74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能源需求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将会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慢于汽车保有量和使用量增长速度,再加上城市交通运输结构仍不合理和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交通拥堵现象已经成为常态。限购、限牌等限制总量的行政性措施成为各地政府部门遏制交通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手段。虽然限制总量增长的措施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缓解公共交通建设缓慢与私车保有量增长的矛盾,但这些措施实际抑制了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给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产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从全国范围看,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但完全解决百姓出行需求和公共交通建设之间的矛盾还需要一段时间,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全国采取限制总量方式治理交通拥堵的城市还将继续增加,现有已实施的城市也不会很快完成政策的退出。

(四)政策环境的影响

“十二五”是汽车行业管理政策出台较为密集的时期,根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2014年,中央政府部门共颁布有关汽车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共有121项,其中涉及投资管理方面的内容共有17项,涉及环保、节能法规共有32项,涉及新能源汽车共有17项,涉及企业、产品管理共有20项,涉及市场、服务的内容共有35项。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法规的引导作用非常显着。我国在逐步进入汽车社会,随着智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成熟,汽车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与汽车相关的社会管理内容将会不断增加。汽车行业将会是在更加严格、完善的法律、标准体系下的充分竞争中不断发展进步。

二、汽车产业发展新常态的具体体现及特征

(一)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转化

加入“WTO”以来,汽车行业经历了超过10年的爆发式增长。目前规模增速逐步趋缓。“十五”期间,全国汽车产量从2001年的234万辆到2005年570万辆,年均增速为22.5%;
“十一五”期间从2006年728万辆到2010年1826万辆,年均增速为26.2%;
“十二五”从2011年的1842万辆增长到2014年2372万辆,年均增速降至6.75%。虽然增速下降至个位数,但增量的绝对值也十分巨大。目前全行业已呈现高基数、低增速的基本态势。

随着产销增速的放缓,汽车产品消费的增速也有所放缓。“十二五”期间,汽车产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速为19%,低于“十一五”的39%和“十五”的59%。但依然高于“十二五”期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速,6.23个百分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蓬勃发展的时期。在产业、市场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汽车社会建设的步伐没有完全跟上,合理消费的环境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加价消费、追求配置、追求排量、攀比消费比比皆是。正是因为这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扭曲了真正的市场需求。同时,在阶段性的市场刺激政策作用下,例如振兴规划期间实施的购置税减半政策;
以及地方政府限购限行措施的引导下,国内近几年的汽车市场区域性、产品结构性透支消费现象严重。我国正在逐步迈入汽车社会,国内汽车市场规律必将更符合中国特色,适应国内需求和社会环境要素,因此汽车市场自我修正将是“十三五”期间主旋律。

(二)从满足市场需求向适应社会资源禀赋转化

我国汽车需求依然处于普及期的高速增长阶段,需求依然旺盛。但是,能源、环保、交通对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达到4.5升/百公里。规划一方面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传统汽车油耗水平提升也面临更大的技术升级的压力。

为了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国家采取了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加快升级(升级周期快于发达国家)、重点地区提前实施更高的排放标准要求,以及对重点城市采取总量、增速、车辆出行等方面的控制等措施。汽车行业不仅要通过技术升级满足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更要适应由大气污染防治带来的对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通过限购、限行等措施仍将是一段时期内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限购、限行等行政措施一方面限制了汽车市场规模增长,同时也会改变消费习惯,破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十三五”期间,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环境、交通等因素的极大挑战。虽然国家将继续加大淘汰老旧汽车将给汽车产品升级提供机遇,但汽车行业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车辆智能控制、车车和车设施之间信息化、新材料和轻量化技术、回收再制造技术等方面,需要不断突破,才能适应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对汽车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需求。只有解决好产业发展与社会资源禀赋之间存在的矛盾,才可能构建和谐的汽车社会。

(三)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

“十二五”初,受四万亿投资拉动和汽车振兴规划等配套政策的刺激,2011年汽车全行业投资增速达到37.4%,为近年来最高。随着政策逐步退出,市场规模增长放缓,全行业投资增速也逐步降低,2012年至2014年三年投资增速分别为30.37%、15.15%和9.39%。

分析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

从企业发展看,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阶段,汽车生产企业追求规模扩张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思路高度一致。因此多年来汽车行业投资水平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随着汽车规模增长放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依靠投资扩能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已经再难实现。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最终具备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行业发展看,汽车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产品,要想在全球汽车产业中争得一席之地,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要加大在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制造技术创新投入,加快掌握车辆电子控制及车载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汽车,以及车联网相关的核心技术。以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基金、建立资本纽带等多种形式和市场化机制加强产学研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力争在节能环保、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领域形成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创新驱动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常态。第一,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汽车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制造技术已与发达国家相当,目前主要的差距是创新能力;
第二,由于差距缩小,单纯引进技术模式已不可能满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引进的作用正在减弱而成本也急剧增加,以往技术外源、引进为主的技术发展路线应转为创新驱动为主的路线;
第三,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研发设施不断完善,研发队伍也初具规模,具备了创新发展的条件。因此,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常态就是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的条件主要有二,一是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要与世界看齐或更大,二是除企业自身努力外,全社会要在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形成包括基础技术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在内的创新体系和鼓励创新、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氛围。就创新的内容而言,主要是在电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与世界同步发展。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各种技术发展的载体,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角色和所处地位日渐重要。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全球汽车安全、环保、节能、智能等方面法规、标准在加快完善和强化。“十三五”是我国汽车行业变革的重要时期,适应日趋严格的法规、标准环境,解决技术落后,创新能力薄弱带来的掣肘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度过变革带来的产业阵痛期,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产业、企业层面,都必须通过提高创新能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来实现。

(四)从传统技术向“两化”深度融合转化

通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我国汽车工业的装备制造能力已接近世界水平,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可靠。目前,随着网络互联互通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信息化智能时代。现在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计算机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产业链上各个独立环节。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影响到了汽车整个产业链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工具在工程、产品验证、产品规划、运转和制造上的应用,将引发产业飞跃发展。通过互联互通和大数据应用,汽车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被紧密联系在一起,个性化需求和科学管理将通过智能化制造实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销售、服务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汽车产品也不再仅是出行、代步的工具,已经逐渐成为信息互联互通的最重要的移动载体之一。不论是智能汽车、智能驾驶,还是车联网、智能交通、智能城市,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将广泛应用。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汽车技术的深入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推进汽车行业传统技术与信息化的融合是实现产业、产品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2015年5月,国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两化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制高点,智能制造是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并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和五个专栏。汽车工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撑产业,实现汽车强国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必要条件。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为实现中国汽车强国目标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九大战略任务方向既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又依赖汽车工业带动,例如:汽车及相关行业创新是制造业创新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产品不论在设计、生产和使用中都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最好的载体;
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与汽车技术水平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汽车行业将会引领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应当抓住机遇,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建设汽车强国的第一步。

第三部分 汽车行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总方针,以构建汽车强国为核心内涵,以中国品牌汽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产业价值链和产业格局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国际化发展为重要导向,把握新常态下发展机遇,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完善合资合作,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实现汽车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实现由汽车制造向汽车创造的转变,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和品牌,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奠定汽车强国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自主创新。建立和完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加强对汽车相关的交叉学科技术、共性前沿技术的创新力量的培育,鼓励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建设,鼓励产学研在基础研究、工程开发、产品开发上密切合作,完善创新成果传播和转化机制,促进提高创新效率。

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以中国品牌汽车为主体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
加快汽车产业走出去步伐,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

坚持完善合资合作。促进合资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减少对外资技术与产品依赖,形成以合资企业自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做强中国汽车产业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对汽车产业管理职能转变进程,促进完善汽车产业市场化机制;
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提高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在建设汽车强国中发挥主体作用;
加快完善汽车相关税制改革,引导生产、销售、消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三、发展目标

2020年,汽车产销保持稳定增长,汽车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
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
合资合作进一步发展深化;
中国品牌汽车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中国品牌汽车国内市场份额60%以上,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力争达到国内主导地位;
新能源汽车形成规模,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构建汽车出口大国基础,实现汽车产品海外销售(包括生产)300万辆;
建成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
建立起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的完整工业体系和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中国品牌核心关键零部件的自主供应能力;
进一步推进汽车产品节能步伐,实现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水平达到5.0升/百公里;
推进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为智能网联汽车全面推广建立基础。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培育汽车产业新增长点。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全产业链与健全基础设施并举,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大幅扩张。实现传统汽车产品转型升级,中国品牌汽车要强化基础、提升质量、塑造品牌,从低端市场迈向高端市场。推动零部件产业加速发展,努力向价值链高端演进。鼓励发展专业化的金融、电子商务和车联网技术,多管齐下深挖汽车消费潜力。要充分发挥战略、规划、政策的引导作用,发挥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二、深化创新驱动、打造中国品牌

坚持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构建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政策、加大创新力度,增强汽车产业升级的动力。围绕两化深度融合需要,力争在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等关键部件领域,以及汽车电子、核心部件、车联网等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基础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汽车金融创新发展,支持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全行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培育壮大产业竞争新优势。

企业要加大在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制造技术创新投入,加快掌握车辆电子控制及车载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汽车,以及车联网相关的核心技术。以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基金、建立资本纽带等多种形式和市场化机制加强产学研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力争在节能环保、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领域形成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努力构建中国品牌汽车竞争力基础,加速把相对成本优势转移到形成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强化品牌建设,丰富品牌内涵、实现品质超越和品牌价值提升,优化业务链结构,构建稳定的可支撑中国品牌汽车事业持续发展的价值链盈利模式,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三、深化“两化”融合

汽车产业要加强与信息产业融合,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进汽车行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为汽车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提供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优质且具成本优势的服务。推进云服务平台建设和大数据技术应用,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设计、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智慧物流等新型制造模式。做好智能网联汽车的规划、明确总体发展思路,鼓励产业链合作,加速推进车联网的应用。

四、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建设汽车强国提供了战略机遇,汽车行业将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框架下,通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工程,以加快发展自主品牌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重点,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进先进材料、关键零部件、基础部件、高端智能化装备的升级换代,支持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汽车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推动汽车产业外向型国际化发展。

五、加快绿色发展

推动汽车产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鼓励节能环保汽车推广应用。加速燃油品质升级步伐,积极支持满足环保要求的清洁燃料开发及应用。探索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用信息技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支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提高报废汽车零部件及各种物质的再利用、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率。

加快乘用车节能减排进程。加快传统汽车节能、非插电式混合动力等产品发展,确保2020年规划目标实现。积极引导小型化汽车消费,向轻量化、节约资源方向发展。

加快商用车清洁化进程。做好减排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技术储备,保证按期实施国家节能、环保法规。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如期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要集中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产业化资源,确保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创新商业化模式,突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瓶颈,提高推广应用水平。跟上世界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进程,加大投入,加快工程化开发进程,与部件供应商携手进行产业化准备;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积极发展天然气等替代燃料车产品。加快推出城市公交、城际客运、城市物流、市政用车、城际货运等使用天然气的汽车产品。

六、坚持国际化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制定立足长远的国际化战略。实施有目标、有体系、有资源保障的“走出去”战略,抓住世界汽车产业格局调整机会,利用中国汽车产业在制造和资本方面的相对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充分利用国际上各种资源优势,全面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中国品牌的发展。加快在战略性市场进行产品布局、生产布局、营销网络布局,形成海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参与全球汽车法规标准、贸易投资新规则的制定,更好地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

改变合资企业以引进外方伙伴技术、产品为主的发展模式,促进合资企业加快由单纯合作生产向合作研发、生产的转变,国内合作为主向国内、国际合作并重的转变,产业链低端合作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器件等产业链高端的开发及产业化合作的转变。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动合资合作的深入发展,促进合资合作由引进技术生产向共同研发,共同开拓中西部市场,共同推进海外市场发展,促进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整车共同发展,促进外商独资、控股零部件企业与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共同发展,并为自主品牌整车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继续引进国外的先进零部件技术和汽车金融、租赁、维修服务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七、全面深化改革

贯彻落实国家“依法治国”、“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清理各级政府部门已颁布并正在实施的各项与汽车相关的管理制度,减少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审批事项,加强依法监管、完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改变汽车行业多头管理局面。启动《汽车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深化国企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八、打造国际水平供应链

全面推进零部件产业发展。加快调整产品结构,要能够为整车的动力多样化、轻量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和资源保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整合国内国际资源加快形成模块化、系统化供货能力,更深层次的参与国际化分工。加强整零合作,整车骨干企业要培育战略性零部件体系,促进形成一批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发展整机和零部件再制造业务,促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材料及器件方面。材料及器件是汽车产品向节能化、电气化发展的基本保障,汽车产业要进一步与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电子电气等行业加强在相关标准、认证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相关行业要紧紧把握汽车产品技术需求趋势,加快在车用超高强钢、轻质合金、碳纤维、高性能动力电池隔膜等材料,电驱动控制功率器件(IGBT)、高性能传感器、汽车专用芯片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第四篇: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

大同市矿区恒安第二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书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教育兴区”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区教育局“弱校做强,强校做优”的思想,紧紧围绕“教育兴区”的发展愿景和目标任务,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规划背景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在教职工师资队伍的建设中,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视教学研究和改革;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对教师的职业理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教师学科基本配套,能满足现有教学需求。学校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500多人,为了保证在校学生的健康学习和成长,学校领导班子和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在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学校班子的领导下,充分贯彻“规范办校、依德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略,努力使学校一年一变化,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三、现状分析

(一)办学条件

大同市矿区恒安第二中学校始建于2010年,位于大同市矿区景兴新区(文瀛湖区),占地面积49088.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051平方米。

学校建有U型教学楼1栋,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了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内有多功能厅、多媒体教室、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校园及各教室均装置了广播系统。

(二)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

1、外在因素。恒安二中位于景兴新区,该区域内居民区的人数有限,所以学生人数受到了制约。在该区域周边又有恒安一中、馨茂学校(民办),在这两所大型学校的招生压力下,使得恒安二中本身不多的生源再次受到了冲击。而恒安二中是矿区义务教育的学校,没有选择生源的余地,目前现状是较好的校园环境,半壳的教学运行。

2、内部因素。首先,由于学校是新建学校,老师们的来源又都是从矿区各兄弟校和空壳校交流来的,所以大部分教师的家都不在本区居住,这也造成我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跑家,还有就是调来的部分老教师们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也不够强,教师职业行为是严重倦怠。正是这些原因给学校的教学安排带来了一定困难,对较快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次,由于近几年来恒安二中缺乏明确的办学目标,且对学校治校的导向不够鲜明,造成了对学校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名师打造工作力度不够。不能充分的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升,使得我校的名师工程很是滞后,更不能满足让优秀教师们走出去的愿景,也就不能很好的产生名师效应,致使社会及家长对我校没有足够的认可度。再者,学校是一所新学校,我们的校园文化积淀较浅,对学校而言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是很难产生较好的招生动力的。所以由于自身的影响力不够丰实,造成我们的生源很难保证。

3、综合因素。由于校区所在区域居民的居住数量有限,所以我校一直存在生源不足,处于半壳学校的教学运行状态。在生源较少的情况下,又从空壳学校调来部分中、老年教师,更给学校的教职岗位安排带来较大困难。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我校的管理可以说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

4、学校发展的三大优势:

一是大部分教师们都很敬业,也很热爱自己的这份教育事业。

二是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对我校的大力支持。

三是潜力大,发展后劲足。

四、学校愿景和理念。

(一)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出特色,育名师,创名牌”。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区的优质示范校,发展我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培养优秀教师,创建名牌学校。整体提升我校的教育质量,对我区的“教育兴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学校的发展理想愿景:“赢得尊严,争创一流”。我校的发展是任重道远,但二中人不屈服,不放弃,我们要塑造我们二中的形象,争创一流学校,赢得自己应有的社会尊严。力争建设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规范,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浓郁,学校三风淳厚,设施设备现代,师资队伍优良,教育质量中上,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校。

(三)学生培养的理想愿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培养具有会健体、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合作、会负责、会感恩、会审美、会创造特征的合格初中生。

(四)学校形象愿景

1、学校形象:校风严、学风浓、教风实,入学低起点、毕业高素质。

2、教师形象:人格高尚、言传身教、关爱学生、公正坦诚、学识广博、教艺精湛、勤于学习、语言典雅、举止高雅、气质文雅、服饰淡雅。

3、学生形象:志存高远、明礼诚信、自尊自强、和谐交往、勤学笃行、拼搏进取、朝气蓬勃、仪表整洁、热情大方、乐观向上。

4、员工形象:积极工作、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热情服务、优质高效。

(五)办学思想

1、办学理念:塑造人格,启迪智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2、办学目标:出特色,育名师,创名牌

3、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特色发展

4、校训:赢得尊严,争创一流

5、校风:明德、启智、爱心、责任

6、学风:尊师、勤学、善思、向上

7、教风:严谨、博学、善导、爱生

8、班风:“百花开放,百家争鸣”构建班级特色

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德育工作,教育科研,学校文化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三年的努力和奋斗使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教育科研更加深入,学校文化不断发展,师资水平不断加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显著提升。实施方案如下:

(一)学校管理

修订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立“引领、规范、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制度导向,提高中层以上领导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校务执行力,上传下达,政令畅通,促进工作绩效的不断提高。

(1)依据“勇挑重担,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追求质量”的激励原则,修订和完善具有“引领、规范、激励、约束”效应的规章制度,逐步深化制度治校,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勇挑重担,积极进取,追求质量,团结协作,互助互谅,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主人翁精神。逐步完善富有激励、引导效能的教职员工评价体系,制定《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实施方案》、《教育教学能手评选与管理办法》。修订《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评先选优办法》等,为学校管理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2)畅通民主渠道,密切干群关系。定期召开中青年教师会,学生和家长座谈会,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征集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和修改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大力倡导关心集体、热爱学生、以校为家、乐于奉献,积极为学校发展和建设出谋划策之风,使学校发展人人有责的思想变成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全员树立竞争意识发扬“唯先必争,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共赢氛围。增强学校发展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3)加强对部门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实施量化考核和测评考核相结合,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4)实行“校长统揽全局,副校长分管负责,处室职能部门落实具体工作,以年级组为主体,以教学班为基本单位的管理网络;
形成“校长出思想,副校长出思路,中层领导出方案,年级组长组织实施,班主任突出教学、校级领导检查考核”的工作格局;
建立规范的例会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横向沟通,纵向汇报,政令畅通,反馈及时,修正有效的执行机制。

(5)加强周边兄弟学校的教研联谊,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共同提高。通过联谊、联研、联培、联考、联评“五联”模式,提升我校的教学管理质量。

预期效果

(1)2016年12月-2017年7月,修定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制定《恒安二中学校章程》,《学校管理标准》全校员工对各项制度的内涵及要求有明确的认识与积极的态度,学校工作在制度的引领和规范下有序高效地运行。

(2)2017年9月-2018年7月,初步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讲团结、比奉献、识大体、顾大局、不怕苦、能战斗的领导团队,培养一批“教育观念新,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强,带头作用好的中层领导干部队伍,营造按规章制度办事,尽职尽责工作的良好氛围。

(3)2018年9月-2019年7月,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管理有序高效快捷。教师专业成长初见成效,“专业和快乐”工作成为全体员工的一种理念和风尚,校园呈现讲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共商学校发展的研讨氛围,使制度治校成为一种明显的文化特征,并向文化治校迈进。

(二)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建立专业型骨干教师培训机制,快速提升教师整体水平。打造四个优秀团队,即一个优秀管理团队,三个优秀年级团队。用四个优秀团队的集体力量实现恒安二中的整体队伍建设。

(1)制定《恒安二中教师专业化规划指导意见》,《恒安二中名师、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评选与管理办法》,《恒安二中教师教学常规过关验收达标办法》。教师个人制定切合实际专业化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

(2)多层面培养骨干人才,深层推进“名师培养工程”。从“课堂教学能手、竞赛辅导能手、科技创新能手、教科研骨干能手、班主任骨干能手、优秀处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课题组长、备课组长、校本课程开发能手”的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养与能力。

(3)加大对中青年教学常规的指导,对教学常规的效果达不到基本要求,学生反响大的教师,学校将实施谈话、质询、警示提醒、责令纠错等相应措施,在限期内达到基本要求,否则将实施相应处理方案。

(4)有计划、不定期地邀请教育科研机构,省内外高校专家到学校讲学。并积极创设条件,开办“教育大讲堂”。

(5)有计划地开展常规研讨活动。通过听课、上课、评课,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6)建立学习、培训、参赛的相应奖励制度。对通过各类评比活动评出的能手,给予争取外出竞赛和学习参观的机会。

预期效果

(1)2016年12月-2017年7月,建立健全四个团队的管理机制,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和办法,完善评选工作的方案和办法。预成立恒安二中学科名师培养工作室。

(2)2017年9月-2018年7月,四个团队的建设实现积极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学校工作,打造一支“拉得起,带得动”的优秀团队。

开展教学常规达标验收,和各类骨干人才的评选。在现有基础上,让我校的区、市级名师再增加2个左右。

(3)2018年9月-2019年7月,继续开展相关评选活动,在中青年教师中基本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专业成长氛围。在现有基础上,让我校的市级骨干教师再增加12个左右。

(三)课程建设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合我校“弘扬国学、传承经典”教育的研究。我校现在已经把“书法、阅读和陈氏太极拳”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学校特色办学的创建载体,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将走出自己的特色。围绕我们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开发,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使教师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确保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1、严格贯彻山西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精神,并把执行《课程计划》作为推进我校课改的首要任务来抓,按《课程计划》要求开设好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校长是学校课程开发、实施和推行的第一负责人,之下由分管教务、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构成了学校课程实施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网络体系。在实践研究中,我校逐渐地形成中学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

3、我校课程主要以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为主,我们以省厅的《课程计划》为基础,将“三类课程”做到“满负荷”开设,即不挤掉任何一门课程,不少排《课程计划》规定的周课时量。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利用学校的“弘扬国学,传承经典”特色教育这一优势,创造性地编写了校本教育教材。

4、校本课程的设想与内容,太极拳的教学视频、教学图书和教学教案;
书法课程的教学课本、教学视频和教学活动安排;
快速阅读培训的教学图书、教学视频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5、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始终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宗旨,以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指导着我校学校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6、三年内,我校将编制校本教材,申报科研课题,校本教材所涵盖的课程意义:国学教育的,科技教育的,心理辅导的,艺术教育的等等。课程的类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这两大类的。我们力求将这些教材编得符合学生认知背景、心理发展,具有规范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预期效果

(1)2016年12月-2017年7月,我校严格按《课程计划》的要求,开设好每一类课程和每一门科目,保证课程要求的课时,课表上安排的课程,决不随意地变动或是增减,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厚此薄彼,应一视同仁,等量齐观。组织我校的校本老师对校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进行合理安排和实施。

(2)2017年9月-2018年7月,以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并指导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3)2018年9月-2019年7月,我校要编辑完整的校本教材,成功申报科研课题,形成自己学校的教育特色。校本课程本年度的达标任务:太极拳---全校师生能完整的打一套太极,锻炼身体素质,提升自身素养;
书法---培养100名优秀书法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阅读训练---初一学生完成每分钟200字的阅读速度,初二学生完成每分钟300字的阅读速度,初三学生完成400字的阅读,提高学生们的读书效率。

(四)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和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注重德育实效,突出德育工作的全面、全程、全员思想。

主要措施

1、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2、制定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和初中德育序列化实施方案。

3、切实摆正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评价中的地位。

4、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用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德育信息。

5、建设高素质、规范化德育工作队伍。

6、总结和探索适合本校的德育模式。

预期效果

1、2016年12月-2017年7月,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机构。制定恒安二中学德育序列化实施方案。

2、2017年9月-2018年7月,认真组织实施德育序列化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3、2018年9月-2019年7月,基本形成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基本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德育模式。

(5)平安校园

全面提升学校安全防范水平,提高学校安全管理创新能力,保证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 “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实现,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良好环境。

1、健全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到位。完善校园“平安先行”创建工作领导机构、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等一系列安全组织。定期召开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实施办法,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布置相关的工作任务。要定期检查并分析校园的事故隐患,加强防范,及时处理有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明确“一岗双责”,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强保安、门卫以及值班教师的管理,强化值班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严禁社会闲杂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和通报,学习本校制订的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程,并针对校园安全工作特点,对教职工开展消防知识、应急救生知识、保健卫生常识培训;
利用校园网、校园内宣传栏和黑板报等,开展安全、卫生知识教育;
增强教职工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

4、定期检查校园的安防设施和消防器械。完善隐患排查制度,细化隐患报告和处理程序,实行全方位设防。每周对各个活动、办公室、厨房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5、认真开展安全演练。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课程管理,全面落实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在期初、期末、防灾减灾和各个重要时段,坚持按照计划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各个阶段的教育宣传和演练活动。开展以防火、防震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疏散演练,确保每位教职工了解应急预案,熟悉疏散线路,掌握带领学生逃生自救的本领。

6、维护校园周边稳定,保障正常教育活动。要积极配合辖区派出所、区综治办、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搞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扰乱校园秩序的犯罪活动。

7、健全卫生监督,做好疾病预防。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对校园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并接受卫生部门的检查指导。重视食品卫生工作,确立专管人员职责。

预期效果:

1、2016年12月-2017年7月,开展“平安学校”的教育宣传活动,全力推进“平安学校”创建工作。主要工作包括:拟定创建方案,组织动员部署,成立活动组织,明确责任分工,开展创建工作。

2、2017年9月-2018年7月,针对创建“平安学校”实施方案进行考评验收,考评验收工作安排在年底或第二年年初。为全面推进恒安二中“平安学校”的实施做好落实工作。

3、2018年9月-2019年7月,继续做好深化创建工作,全面提高“平安学校”建设效果。努力营造和全面实现“平安创建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

(六)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文明程度的积淀,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主要措施

1、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内涵发展。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路,提炼并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具有系统的、特色创新的办学思想。践行并升华学校办学理念,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风,用领导的表率作用,学生的规范行为,推动校风建设。大力倡导爱生、敬业、严谨、创新的良好教风。通过师德教育,形成追求真、善、美的教师文化,以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断创新的优良作风,促进学生形成刻苦、勤奋、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良好学风。

2、结合区域优势特点,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一是加大校园自然景观建设力度,注重人文文化建设,突出传统儒家文化主题,弘扬国学传承经典,建设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二是加强校刊、校报、学校宣传橱窗、教室、走廊宿舍等区域的文化建设,发挥舆论宣传和环境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实现校园处处是文化的目标,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三是加紧落实“书香矿区--书香校园”的特色学校的建设,使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3、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化, 建立健全师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规范,使学校制度文化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建立健全以人为本,规范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确保育人目标的实现,建立与校风、学风、教风相一致的教师行为常规和学生行为常规,形成学校的学习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通过规范有效的管理形式,增强师生凝聚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活动的文化品位。

针对学生实际,利用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学散学典礼,等特殊意义的日子,结合时代主题和学校发展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艺术、体育、科技、文娱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把德育、智育、体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精神生活和道德境界得以升华。

5、加紧建设我校的特色校园工程。

我校现在已经把“书法、阅读和陈氏太极拳”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学校特色办学的创建载体。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书法艺术上有所体悟和感染。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太极拳,它是集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我校借力使力,用我们的太极拳教学实现我校学生的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

预期效果

1、2016年12月-2017年7月,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召开学校文化建设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建设“书香矿区--书香校园”的活动为推手,实现我校校园文化的初体现。

2、2017年9月-2018年7月,按照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建设项目,根据学校自身能力进行有序建设,在开校运会时争取让我们的学生能整齐的打一套太极拳,实现我校的校本课程太极拳的普及。

3、2018年9月-2019年7月,基本形成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师生行为规范,道德境界明显提升。让我校的特色教育成为我区“一校一品”的典型创优校。

(七)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必须抓实抓好。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科研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2、建立“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四课系列化校本研修模式。

3、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4、建立人人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机制和氛围,整理编辑小课题研究论文集。

预期效果

1、2016年12月-2017年7月,建立和完善教科研组织和教科研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十大教育科研人才”评选活动。

2、2017年9月-2018年7月,校本研修和小课题研究,达到人人都有小课题研究成果,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3、2018年9月-2019年7月,整理编辑教师小课题优秀论文集。

(八)改善办学条件

按照较高标准建设的愿景,在三年内实施以下建设项目,需较大资金的项目,积极向省市区争取项目资金建设,资金较小的项目由学校自筹或向社会争取援助。

建设项目:

1、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校园

2、营造文化底蕴的文化校园

3、创建校园社会实践基地。

建设规划

1、2017年,营造文化底蕴的文化校园。

2、2018年,启用校园社会实践基地。

3、2019年,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校园。

六、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1、成立恒安二中学三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 长:叶建军

副组长:朱壮昌 曹玉海 杨利斌

成 员:刘建成 张成有 杨利民 赵永峰 帖文巧 王海燕

白雅丽 王建芳 黄秀平 袁 泽 张尹平 冀庆玲 冯丕田

职责:负责统筹学校发展与建设,定期专题研究规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规划调整和修正意见,提交教代会通过,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2、成立恒安二中学规划实施监督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工会主席

成员:教师代表3人,家长代表2人,每年将学校规划实施情况先进行评估,写出评估报告,交教代会通过。

(二)制度保障

1、规划的实施实行分工负责制:由校长将规划中的目标落实专人负责,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年度计划,主抓落实。

2、规划的实施情况实行奖惩制:对各部门落实规划的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本规划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欢迎各位老师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让我们的规划更完善,共同实现我校的美好愿景。

邮箱:861634787@qq.com

大同市矿区恒安二中

2016年12月

第五篇: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

湖南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征求意见稿)(节选)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旅游业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07年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后,我省战胜了冰灾、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了旅游业的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势头,2009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47亿元,同比增长29.08%,成为我省继机械装备制造业、石化、有色金属和食品之后的又一个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预计到2010年底,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1321亿元。主要指标超额完成,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总体目标规定的主要任务。

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清晰了项目建设思路,2009年实施了全省“旅游项目建设年”,推出了“251”项目建设工程,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旅游项目建设的专门政策文件,并在境内、外召开旅游项目招商会。目前全省在建的500万元以上投资规模的旅游项目有548个,投资总额达211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03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285亿元。

二、湖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环境1、旅游业发展新的战略机遇
第一,发展旅游业成为国家战略。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成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发展旅游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极大地优化了旅游业发展环境。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高涨,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旅游业发展契机。整个“十二五”期间是一个金融危机影响后的经济调整和恢复发展时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旅游产业的逆经济周期产业性质得到了充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在经济回暖的转变中,表现着先行者角色。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总体上表现出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作用,将进一步保障经济增长,积极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保障民生,致力于低碳经济、绿色产业、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兴起;
制造业谋求蜕变积极寻求产业升级。旅游业是经济结构调整中,受到特别重视的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客观上已经表现出绿色环保的低碳产业、利于民生的和谐产业的属性,把旅游业的发展与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结合,特别是度假休闲的需要结合起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三,旅游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般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当代中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一般社会生活方式,消费群体由中青年群体主流向着全年龄段普及,旅游消费结构正由传统单一的观光休闲旅游向多层次、多样化方向转型,旅游消费正由弹性消费向着刚性消费转变。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3000美元,这是世界

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次以上,我国居民出游水平在“十二五”期间,至少可以达到人均出游2次的水平,旅游花费也将明显增长。
第四,高铁时代促成新旅游格局。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使我省内外通达便捷程度上升了层次,成为我省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新契机。以岳阳—长株潭—衡阳公铁高速走廊为纵向动脉,长株潭—益阳—常德、长株潭—娄底为横向动脉,以岳阳—常德、岳阳—益阳、娄底—衡阳三条外围城际复合走廊为辅助,形成复合交通体系。武广高速铁路的开通,黄花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建设,京港澳、二广、杭瑞、沪昆、泉南两纵三横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等,大大扩大了旅游市场容量。尤其是武广高铁的开通,将沿线粤湘鄂3省20多个城市纳入了“3小时经济圈”,促进了珠三角、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的“耦合”,提升了长株潭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必将带来旅游业空间格局的大变化,形成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的新组合,引发旅游产品结构的重整,促成旅游市场的重新组合,导致消费行为的升级,为我省旅游的跨越发展拓展了无限空间。随着京广、沪昆高速铁路的修建,交通格局还将大规模改善,进一步优化旅游业的格局。
第五,低碳经济理念的导向作用。低碳经济、绿色产业、节能与新能源产业作为今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球都备受重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有碳排放的庄严承诺,“十二五”期间,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导向。旅游作为标准的绿色产业和低碳产业,必然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这有利于今后的旅游企业的发展和旅游投资的亲睐。我省在低碳旅游开发上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低碳旅游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可以密切联系,形成产业系列。
第六,信息化技术发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发展加快,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对旅游业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导致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产品不断出现。旅游业将借助新技术实现新发展,向着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装备制造等领域不断拓展,进一步加快网络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直接面向世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特别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指示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充分体现旅游业的民生产业性质,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集约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突出项目建设“一体”,抓好市场开发和行业管理“两

翼”,打造湖南旅游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湖南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扩内需、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和扩大湖南对外开放、提升湖南影响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战略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施旅游强省战略,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转变。凸显旅游业民生产业的优势,满足高品质民生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提升城市品味和城市理念等方面的作用。经济目标:保持旅游业21.52%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的旅游业增长水平
10个百分点,力争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争上3500亿元台阶。旅游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5%左右。考虑到湖南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客观情况,在2012年前,保持26%左右的增长水平,在2012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2012-2015年保持22%的年增长水平,旅游业发展跻身全国十强,初步确立旅游产业强省的地位。
社会目标:强化旅游业民生产业属性,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科学跨越、富民强省”中的重要作用,把旅游
业建成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动力、加快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
环境目标: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科学规划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倡导绿
色低碳旅游方式,推广使用绿色环保节能设备,减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碳排放,切实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两型社会”建设和加快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绿色环保产业。
四、“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理顺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创新旅游业发展机制。第一,明确政府主导,强化市场机制。
政府主导主要在于明确旅游产业定位,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开展总体形象宣传,引导区域协作,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资源保护,加强危机管理,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在加强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旅游产业还必须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做好资源配置,使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打破部分分割,形成顺畅管理。
旅游业发展涉及部门多,牵涉面广,多龙治水的格局不利于旅游业大发展,要切实形成政出一门的管理体制,落实旅游行政管理顺畅问题,保障旅游业超常规发展。第三,打破行政区制约,建设区域协作体系。

探索协作的操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深化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大梅山、红三角、大南岳、环洞庭湖等区域旅游协作,打造我省各具特色的旅游板块。加强我省旅游业与中部省份和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促进资源、信息、客流、交通和公共服务等的互通共享,加快推进无障碍旅游。第四,创新体制,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
积极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经济协作区建设,支持设立长株潭旅游低碳经济改革试验区,探索设立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张家界世界旅游精品建设进程。稳妥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鼓励并支持在岳阳市、湘西自治州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的试点。在长沙、张家界和株洲、湘潭等地创建旅游产业园区。
2、加快产业体系建设第一,加快产品建设
加快建设八大旅游精品。尽快将长沙市、张家界市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精品,优先将韶山、南岳、凤凰、岳阳楼——君山、崀山、炎帝陵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精品。
全力打造十大著名旅游品牌。将永州九嶷山——阳明山、岳阳汨罗屈子祠——龙舟文化旅游区、怀化洪江古商城——芷江、娄底曾国藩故居、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常德桃花源——柳叶湖、湘西芙蓉镇景点圈、郴州东江湖——莽山、益阳茶马古道、株洲云峰湖等十个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内著名旅游品牌。重点打造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湘西生态民俗风情精品旅游线、湘南山水人文精品旅游线、湘粤鄂武广高铁都市精品旅游线、湘东红色文化与休闲精品旅游线、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湘北环洞庭湖生态文化度假精品旅游线、伟人故里“红三角”精品旅游线、湖湘文化精品旅游线、地质奇观山水精品旅游线、田园风光休闲精品旅游线。
积极创建国家等级旅游区(点)。支持韶山、岳阳楼——君山、岳麓山、凤凰、崀山、花明楼、炎帝陵—神农谷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使全省5A级旅游区达到6个以上。新增国家4A级旅游区15个、国家3A级旅游区20个,新创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各10个。同时,努力创建1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5家国家旅游度假区。
深入推进“251”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程。完成建设20个以上的省级重点旅游项目、50个市级重点项目和100个县级重点项目,使全省在建的500万以上的旅游项目达到600个,投资总额达到4000亿元。
大力实施“3521”旅游创建工程。以建立市州、县(市、区)、建制镇、村四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旅游目的地体系为目标,在大力支持长沙、张家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在全省创建30个旅游强县、50个特色旅游名镇、200个特色旅游名村、10000个星级“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第二,壮大市场主体
壮大旅游餐饮业。支持旅游星级饭店餐饮的特色化经营和国际化接轨。积极支持开发地方特色餐饮,引导

具有一定品牌和规模的社会餐饮做大做强,完善和深入开展“湖南旅游餐饮示范点”评选活动。举办湘菜美食节,每年发布“湖湘旅游美食名店”和“湖湘旅游美食名菜”。鼓励我省中小型特色餐饮企业形成企业连锁或联盟。
提质旅游住宿业。重点扶持华天、通程、喜来登等在我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旅游饭店实行品牌化扩张、连锁化经营,力争5家以上进入全国饭店业百强。引进5家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入湘发展。各市州要建成1家以上五星级旅游饭店,5家以上四星级旅游饭店,10家以上三星级旅游饭店。积极支持发展经济型连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和温泉特色酒店。开展乡村旅游住宿接待设施星级评定。在全省星级旅游饭店推广绿色酒店标准。
完善旅游交通业。建设以游客为中心的交通服务体系。加快我省黄花机场、荷花机场等主要航空口岸的改扩建及南岳、永州、常德、怀化芷江等支线机场的建设,增开长沙和张家界航空口岸国际航线航班及与周边地区境外游客较多城市的直通航线,支持开通长沙至张家界的航空交通快线。规划并开工建设张家界—慈利—石门—荆州、永州(江永)—阳朔等高速公路,改造提质永州—桂林、平江—九江等与周边省市的现有对接通道。完成高速公路与主要交通干线直通主要旅游区(点)连接线的建设,开通乡村旅游巴士,城市公交服务网络与周边主要旅游区(点)和乡村旅游点实现连接。扶持成立5家跨区域汽车租赁公司。做强旅行社业。出台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的专项政策,稳步推进国有旅行社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优化资本结构,逐步形成投资、批发、零售的经营体系。积极开展旅行社星级等级评定工作。重点支持以华天国旅、省中青旅、省国旅、省新康辉湖南海外、省光大国旅和长沙国旅等为代表的5~8家旅行社省内扩张、省外拓展,实现集约化、多元化发展。引进5家境外旅行社和10家全国百著名旅行社入湘发展。
做大旅游购物业。加强我省特色商品与旅游商品的融合,扶持培育10家以生产销售湘绣、湘烟、湘酒、湘茶、湘瓷的大型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支持各市州扶持培育2~3家特色旅游商品企业,打造旅游商品品牌,提升旅游商品企业的竞争力。以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医药保健品、旅游文化用品等为重点,规划在长沙、张家界、常德、吉首、株洲、南岳等地建设6个旅游商品交易中心。

推进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要实现我省旅游供给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产品转变;
旅游产业要素由单一以“游”为主向食、住、行、游、购、娱全面发展转变;
旅游市场由主要吸引国内游客向国内、国外并举,不断增强远程和高端游客的方向转变;
旅游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规模型向效益型,由注重单一经济功能型向发挥综合功能型转变。通过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使我省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旅游业相当于全省国民经济的比重和在全国排名方面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旅游开发中,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集中精力塑造整体旅游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五、“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主导政府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统筹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重点解决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产业定位、规划编制、引导投入、政策制定、区域协作、市场监管、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第二,突出项目带动策略。围绕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按照“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大发展实现大提升”的思路,通过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丰富旅游市场供给,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加快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打造,推进旅游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第三,努力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旅游龙头企业的培育,努力改变我省旅游企业“弱、小、散”的现状,整体提升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
第四,大力推进集约发展。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面向旅游市场需求,加速统筹整合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源和要素,实现特色化经营、集约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要素的作用,最大程度满足旅游市场需求。
第五,加快接轨融入步伐。以提高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为目标,以开放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善于吸收,勇于借鉴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规范、新模式、新趋势,从旅游产品建设、旅游服务规范、旅游管理提升等方面与国际旅游业进行全方位接轨。结合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建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贴息专项补助资金,出台旅游产业园区的支持政策,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第六,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在科学了解游客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把游客的旅游需求和目的地旅游产品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满足游客的现实旅游需求,激发和引导游客的潜在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加快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
第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强化质量意识,通过优质的旅游服务,增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软实力”,体现我省旅游的良好形象。
第八,推进人才兴旅工程。把旅游人才建设贯穿产业发展的始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素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开发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使旅游人才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布局上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为全省旅游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推荐访问: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 产业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征求意见稿) 绿色化工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 绿色化工产业培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