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中药天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若干问题探析3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473061) 袁国卿
摘要: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是提高中药质量的有效
措施,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地建设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滥施化肥、农药、生长激素,药材种质混杂退化,不考虑适生性盲目引种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走科技化道路,开展相关职业技术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引进适生品种,建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规范等。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问题;思考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文明社会的今天,却出现了废除中医的喧嚣,引发中医存废之争。在废弃中医的鼓噪声中冷静思考,中医信誉之所以受到质疑,临床疗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中医理论日臻完善的同时,临床疗效却日益不尽人意,“黄连不苦、大黄不泻”,“病准、方对、药不灵”之类的中药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影响中药疗效的主要因素,就是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性,这又与中药材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药材种植是中医药业的基础产业,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迅速发展,又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中草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来,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是提高中药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深入分析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对策,对提高中药材的质量,进而促进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着积极意义。1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药农在药材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植保技术、采收加工等方面缺乏技术培训和指导 人才是进行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基地建设的决定因素,人才匮乏一直是困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要问题。中药材基地是药学与农学结合的产物,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程,需要中医药、农业、植物栽培、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多年3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0613030900)
来,我们重视中药材市场开发,轻视基础研究,忽视
中药材生产加工研究,导致药用植物栽培、加工等相关学科技术人员缺乏,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的科研单位不多,专业人员更是廖廖无几,基地建设所需的药用植物大田栽培技术人员奇缺。
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传统思想和凭经验种植的习惯,有形无形地束缚了药农对中药材规范种植的认识,认为中药材就应该是低成本传统种植,而规范化种植提高了成本,在优质优价机制不成熟的市场体系下不合算。药农重经验轻规范,种植、管理凭经验,方法不科学,过程不规范,种质繁殖材料的鉴定、施肥标准和田间管理无章可循,在具体操作规程、生物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还滞后于粮食、蔬菜作物,种植方法依旧停留在各地传统习惯上,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而随意缩短生长年限,提前采收。如柴胡、丹参、桔梗等当年采挖,五味子抢青采摘等。在收获加工期往往对药材的干度、纯度、贮藏不加注意,导致有效成份流失,水分、灰分超标,二次污染严重。
1.2 药农质量意识观念淡薄,部分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中药材野生变栽培品种后,病虫害日趋严重。目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在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方面研究更少,缺乏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手段,导致一些地方滥用农药,甚至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某些基地为了追逐增产的经济效益,施用大量无机化肥及根部膨大剂、除草剂等生物激素,还在加工药材时用硫磺熏蒸。这些不仅造成质量下降、有害物质超标,而且还扰乱了药用植物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导致品种退化。
人们只强调中药材因重金属含量超标、污染严重而难以挤入国际市场,但在国内流通领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人关心。重金属再超标、污染再严重,也不会影响使用,国内市场非标准化药材依旧盛行,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滞后,检测手段停留在传统的“眼观、手摸、鼻闻、口尝”上。在种植户看来,喷施大量农药化肥的药材,只要根茎长得粗壮,果实结得大,药材颜色艳丽,商贩就能给足价钱,所以质量意识观念非常淡薄。
1.3 药材良种选育工作滞后,良种化程度低,品种混杂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优良品种是中药材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而目前栽培的药材品种多是药农采
?
93?国医论坛 2008年3月 第23卷 第2期
FORUM ON TRAD IT I ONAL CH I N ESE M ED I C I N E M ar 2008,V o l .23,N o.2
用自己繁育的种子或种苗开展生产,缺乏专门的药
材种子生产机构。品系选择、提纯复壮及良种选育研究十分薄弱,直接导致药材品种退化,其主要表现在一部分药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虫害能力减弱,质量不稳定。中药材品种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由于药材的育种工作长期未能纳入农作物品种选育推广计划,所以药材的新品种选育工作严重滞后。表现为一是很少有专人从事药用植物品种选育工作;二是一些专家多年研究选育出的新品种,由于项目经费紧缺,不能迅速推广,栽培面积较小,未能在生产中有效发挥增收作用。
由于缺乏对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对基原植物遗传规律的研究,缺乏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和销售的质量标准,因而中药材的种子、种苗的生产和销售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导致中药材种质来源混乱,种子的净度、发芽率、生活力等质量问题突出,不合格的种子种苗影响了中药材的生产和质量。有些在生产中使用的品种也不科学规范,地方品种繁多,缺少科学界定,产区药农种植混乱。以党参为例,党参之佳品为“纹党”,而有些基地种植的品种为“西潞党”、“南山党”、“河党”、“西党”、“白条党”等,种质欠佳。
1.4 缺乏生态适生性科学论证,盲目引种 古人云:“诸药所生,皆有其界。”可见,生态地理因素对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中药材的分布与栽培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条件,道地药材更是如此。某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与中药材基地建设牵强在一起,对区域内不宜之土壤与环境条件也进行种植,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和利益驱动性。
一些药材基地,盲目引进新、奇品种,这些品种在原产地可能属于道地药材,而一旦离开了它的适宜生长环境,则生长不良,甚则品质下降。有的引种品种与道地药材相对照,似药非药,或为类似品种,或为地方品种,如家种柴胡、防风、大黄、甘草等都曾出现过这种情况。西北的甘草有调和百药的功效,但移栽萧山后,药材断面色淡白,口尝无甜味,疗效几乎为零;枸杞在河西走廊的药用价值高,一旦种到天津就不能入药了。
一些地方的基地建设,重展示轻效益,重面积轻质量,走上了“业绩示范”的错误轨道,追求“短、平、快”效益。像浙贝母、延胡索这类药材,都很不适合规模化种植,种的面积越大,产量和质量越差,必须是这里种一块儿、那里种一块儿的才合乎其种植规律。2 对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思考
2.1 中药材基地建设必须要有科技支撑,走科技化道路 目前,中药材生产科研尚处于初级阶段,科研范围还不宽,程度还不深,诸如中药材区域适生性研
究,病虫害防治与农药残留、重金属检测技术,野生中药材驯化、药材质量检测及调控技术的研究等,均需要更多地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2 开展中药材基地建设相关职业技术教育 中医药院校与农林院校扩大校际交流和合作,规划中药材种植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设面向农村的短学制中药材种植加工相关专业,明确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开展形式多样、产学结合的非学历职业技术培训。
2.3 中药材基地建设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引种区域适生品种 优质中药材是优良遗传基因和良好环境因子集合在一种中药材原植物群体上的表达,种质和环境的优劣对药材质量和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不适当的引种使种植范围盲目扩大,超出了原有物种的自然分布区,使许多药材不具备道地性,即使引种成功,质量也难保证。中药材基地建设要对药材的适宜生态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水、气、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土壤等进行科学的调查和论证,要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引种区域适生品种。
2.4 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推广优良品种 中药材的良种繁育是实现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栽培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优良种质的选育,因此要加强中药材良种繁育复壮、培育技术研究。经过人工提纯复壮或选育的品种,应在药材生长的适宜地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经良种繁育基地繁育的药材种子、种苗再推广到基地大面积栽培。开展种苗繁育、脱毒培养、生态种植等试验,采用现代育种技术优选优育中药材优良品种,实现优良种子、种苗的产业化。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产业化基地,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研究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从栽培源头把住质量关。
2.5 建立中药材基地田间管理规范,推广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 只有在生产上有效推广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才能保证药农按规范技术栽培优质中药材。要对与优质高产有关的种质选育,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最佳采收期的确定,采收后的干燥、加工、包装、贮藏等进行探索,加强中药材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开展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推广植物农药和有机肥料,着力解决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从源头上提高药材质量。
(收稿日期:2007212201)
?
04?国医论坛 2008年3月 第23卷 第2期
FORUM ON TRAD IT I ONAL CH I N ESE M ED I C I N E M ar 2008,V o l .23,N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