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完整word版)国内康复养老产业现状及未来 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供大家参考。
国内康复养老产业的现状及未来
一、康养产业的大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康养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迅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已逐渐成为继互联网产业之后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为此国家频繁布局,提出了以“健康中国”为发展核心的战略部署,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有关康养产业的证政策,因此我国诞生了一大批以康养为宗旨的产业。康养产业的蛋糕巨大,但如何分得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尤其是山东省,既是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如何做好康养产业,关乎到我省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2018年2月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联合发布了我国首本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随着康养行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中国老年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巨大的市场空间让诸多企业纷纷进军健康养老产业。嗅觉灵敏的地产系公司凭借丰富的运作经验,快速切入养老地产开发,打造高端养老社区。保险系公司凭借资金规模大、周期长,以及保险与养老之间的天然联系,积极嵌入机构养老的投资与运营管理。更有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也跨界入局,
争抢健康养老产业大蛋糕。除地产企业之外,其他领域的企业也不甘落后。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蒋洪卫向记者透露,目前央企诚通、保利、中建、远洋、中投等公司以及国寿、泰康、合众、新华等保险企业都已在开发养老项目。“越来越多的优势企业进入养老产业,将有效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向连锁化、规模化发展,老龄产业也将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康养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支柱产业,同留得青山绿水的环保产业一道,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基石。
二、康复医学及康养产业中的现况
1、康养生态圈初步形成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投身养老产业,越来越多的行业依附在“养老+”的产业链上,康养产业涵盖诸多业态,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它不仅是产业链,更是生态链。而随着老人对商业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的需求日增,“以房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养老+金融”新业态也衍生出现。“以房养老”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这些模式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实行多年。目前在国内,面对巨大的市场引力,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许多科技巨头纷纷介入。随着实时采集用户健康数据信息和行为习惯的智能化、可穿戴设备等养老产业配套消费品也迎
来大发展之势。此外,政策的加强引导也将助推康养产业向更专业化、细分化发展,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这意味着国家全面放开养老市场,让社会组织、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事务,从而助推养老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比如医疗、旅游、体育、保险、文化、科技信息、绿色农业等多领域)联动起来,使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市场化经济发展相生相融并形成良性循环。
2、诸多难题待破解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养老产业全面爆发,但相关问题也制约着行业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高龄化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正浮出水面。”按照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2020年养老护理员的数量要达到600万人,而目前实际还不足100万人。不仅如此,除了缺乏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护和服务人员,还缺乏足够的养老机构和提供上门服务的保健机构,此外老年药品、老年保健护理用品以及其他各种老年商品都处于匮乏状态。
此外,在政策方面,虽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落实仍存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
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一些地方未将国家政策具体化,缺少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使得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无法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激励和扶持作用。
我省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如何解读好、落实好中央政策,即不能拉大地区差异化,又不能搞一刀切,保障人民的最大福祉,的确是要做很多功课的。
三、如何解决当前康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1)引导正确的康复理念
当前,各项调查更多地关注康养机构的建设及相关政策的支持,而忽略了如何引导大众正确对待康复服务。对于康复,人们往往是在医院里接触到的,因而对康复的需求自然的和对治疗临床疾病等同看待,对医保也是尽可能的要求涵盖,可是医保的最初设计,是针对重大疾病,是对生命的基本保障,而康复的宗旨是提高生存质量、回归社会,是生命的更高诉求。这就造成了局限性的保障和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保障体系很有必要,而对大众的正确引导,也是医养产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与我国倡导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理念相吻合,因此,我们应在医学科普、健康教育领域多做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发自愿的以各种方式开展康复,不能形成一味的依赖于医保报销。
2)鼓励扶持高科技康复研发及生产企业
康复的定义虽然简单,却涵盖面极广,每一专业分支都有着巨大的市场体量。例如,我国已成为康复辅助器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据民政部统计,2015年全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约为43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2017年9月,民政部联合其他5部门和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全国选择12个地区开展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探索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助残、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同时,民政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24个国家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支持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政策措施清单的通知》,从学科专业建设、资本市场支持、财政支持、审批、保险名录等多方面对行业发展进行支持。目前,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有力的推动了当地的康复事业的发展。相较其他省份,山东的康复设备生产企业,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远逊于其他沿海省份。例如以高端技术为代表的康复机器人的研发生产,目前,国内28家医疗机器人生产企业,35.7%的企业生产康复机器人,28.6%的企业生产辅助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各占17.9%。而这28家企业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从北到南分布在哈尔滨、沈阳、天津、杭州、广州等沿海城市,由此也反映出
我省康养产业的滞后状况,需活跃思想、深化改革,尽快扶持一批我省的康复产业龙头企业,以带动我省的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
3)政策性支持康复服务项目
解读好中央的各项政策,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康养之路
(1)医保政策进一步实施。2016年3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纳入医保康复项目由此前的9项增加至29项,新增20个项目。未来必定还会有所增加。
(2)重症康复病人最高月报销金额提升。从之前人均约3000元,增至20000元左右,这将大幅促进康复病人就医,从而提高医院在康复科的收入,促进医院对康复器械采购的巨大需求。
(3)康复医学科建设不断细化。国家已制定康复医学科建设指南、康复医院基本标准、临床路径、技术操作指南等,要求康复科必须具备设备目录,涉及设备上千种,建议康复科室购置设备金额300~500万元,如果新增1万新建康复科,设备需求量将达300亿元~500亿元,需求量巨大。此外疼痛类也是重要的指标,疼痛主要用的是理疗的设备,需求量也比较大。
(4)中国制造2025政策利好。政府公布《中国制造2025》对高性能医疗器材做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这将带动高端康复医疗器材的发展,如机器人、智能产品。加强并落实三级康复体系建设和康复医联体建设。
4)建立完善的康复人才培训体系
发达国家的康复技师与基本人群比例为5∶10万人,而我国这一比例为0.5∶10万人。教育资源方面,以假肢学校为例,日本有12所,美国有15所(可达研究生层次),德国每个州1所,我国本科院校3所、专科3所。研发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多一流大学都设立了康复工程相关专业,培养博士层次人才,而我国只有少数几所大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设置了康复方向。
我省是人口大省,无疑也是康养产业大省,近些年,我省的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康复医学专业,但专业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从业人员的待遇还有待提高,对高级人才的吸收政策还不够丰富。所幸山东省委已出台《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是我省首个大健康产业规划,将对做优做强做大全省健康产业发挥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
四、探索构建医养产业的理想模型
1、未来康复需求集中的三类主要病种
首先是神经康复,神经康复是我国康复需求量最大的一类。因脑卒中、脑外伤患者预后多伴有瘫痪,残疾的状态是神经康复的一大适应症。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急速发展,脑卒中发病率不断攀升,这类疾病的康复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第二是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如运动损伤、人工关节置换术、骨折、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这些疾病手术后多伴有疼痛和功能障碍。还有慢性损伤等相关疾病,如腰痛、颈椎病、肩周炎等,这些疾病的门诊量也会不断增大。
第三是慢性病的康复,慢性病的康复之前长期被忽视。近期,国家不断强调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就是要把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肾功能障碍或者心功能障碍这些慢性疾病的康复放到社区,放到基层医疗中。
之所以要突出这些病种的康复,是因为它们都存在共性:以运动锻炼为主,而运动锻炼其与国人的传统恢复习惯是相悖的。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得了慢病应该以休息静养为主。这个观念需要改变,正确的观念是:生命在于运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在我国总计超过2亿,肾功能障的患者总计超过3亿,康复需求量巨大。现在国家、医院和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认识到慢病康复的必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接受康复治疗,特别是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
2、儿童康复等将成为新的关注点
儿童是非常特殊的人群,因为环境、食品等因素,现在出生缺陷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人工生殖技术的提高,通过人工生殖技术出生的儿童的异常率是比较高的。儿童康复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相关工作也正在开展。
另外,还存在许多亚健康问题的康复,或者是健康问题的康复,如产后康复,还有比肥胖症、厌食症等这些都会涉及到康复相关的问题,而现在还出现了物质成瘾康复,包括了吸毒、酗酒、网络、手机成瘾康复等。
因此,目前神经康复、骨关节康复发展的势头较好;慢病康复、肿瘤康复在急速地发展;而儿童康复、精神康复和健康问题康复等其它方面,将是未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
3、新的技术突破为康复带来更大发展
1). 第一大类: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把康复医疗服务真正的引向了家庭。另外一个重要的技术是可穿戴式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医疗服务无边界无距离无时间限制的突破。
2.)第二大类:康复机器人
把机器人的意愿和人的意愿结合起来,延展了患者的肢体功能,是推动康复医疗发展的重要技术。
3). 第三大类:人工智能训练(VR训练)
脑电交互技术,结合康复训练动作,采用虚拟现实动画场景,诱导脑卒中患者或神经损伤患者,进行重复的运动想象,进而由非
侵入式脑电采集装置,采集患者的脑电信号,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念,驱动电刺激仪刺激瘫痪肢体神经,帮助患者完成康复动作。。4). 第四大类:新兴材料
新兴材料的突破会带来康复医疗重大发展,比如过去打的石膏绷带,把石膏放在水里石膏才会变硬,现在有一种特别的材料,放在烤箱里就变软像棉花一样,缠在患者身上温度接近体温,就会变成石膏的硬度。这种新型材料的可塑性有了很大的提升,会带来各种辅助器具的革命性变化。
养老产业的盈利空间正在慢慢清晰化。一个包括老年护理、老年医疗、老年消费和老年金融等在内的养老生态圈正在形成,随着“养老+”的各种新型养老模式快速发展,将助推国内康养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和多元化。理想的康养模式是在完善的康复体系支撑下,以老人服务为中心形成的养老生态圈。包括基础层的养老护理、养老保险、老年医疗等;延伸层的老年消费、老年娱乐、老年精神慰藉、老年金融等;环境层的老年科学研究和养老观念(社会文化、舆论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