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经验材料 有关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06 08:1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经验材料 有关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经验材料 有关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调研报告

关于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调研

报告

根据云贫开办发[2016]15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调研的通知》要求,**市扶贫办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自下而上认真开展了**市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调研工作。现将易地扶贫开发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年(2001—2016年)易地扶贫主要成效

(一)十年搬迁人口及投入情况

2001年实施《纲要》期初,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30172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年来,我市立足市情,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和《**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的要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社会事业建设,全市贫困面貌不断得到改善。到2016年底,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万人。10年来,**市共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万元,债券资金651万元,市级专项资金万元,县级万元,整合部门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完成搬迁6139户、24074人,2016年项目正在实施。搬迁方式以县内就近就地和拆旧建新搬迁为主,安置方式以集中、分散、插花安置并举。

(二)搬迁群众脱贫及发展情况

到2016年底,全市已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平均达2000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以上,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全市易地搬迁项目通过坡改梯建设,培肥地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种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户均有一人掌握一门农业生产适用技术,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

全市易地搬迁项目迁入点选址尽可能靠近交通干线,靠近集镇,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和第二、三产业,交通便利,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前“等、靠、要”思想正有所转变,出现外出学技能、学科技的良好势头;农闲时外出打工可增加部分收入。通过各种途径,创收、增收,到达了“一年搬迁二年脱贫”的效果。

(三)生态环境改善及减灾防灾效果情况

我市的易地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以及防灾减灾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加强迁出区生态的建设。群众搬迁后,迁出区的土地统一规划,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和抚仙湖保护中“一退、二调、三保”的政策,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

度,原先生态环境恶劣的迁出区又呈现出山青水秀的原貌;二是加强迁入区生态的建设和保护。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杜绝在坡度15度以上的土地上开荒种地,加大农田水利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耕地单产,减少土地开发。动员、组织搬迁群众从事非农产业,减小对土地的依赖。通过实施易地扶贫开发,迁出迁入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迁出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为降低,迁入区未出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四)我市易地搬迁的成功案例

2016年8月16日《云南经济日报》**经济版上“**市彝族山苏支系贫困群众扶贫攻坚特别报道”楼阁新宇图片就是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116户实施易地搬迁后的新貌。大西村是峨山县彝族山苏群众最集中的一个行政村,属全市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改变大西的落后面貌,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该村的发展,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大西调研,指导帮扶工作,整合各级资金实施易地搬迁,如今,大西村的农业基础不断强化,水利化程度达22%,实现全部村组通公路、通电,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兴建了卫生所,普及了有线电视和电话,农民种起了核桃、竹子,养起了牛羊。用大西人的话说“我们至少提前进步了十年”,大西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房,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3 / 11

通海县里山乡大牛圈易地扶贫开发项目。搬迁规模50户250人,项目结算总投资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25万元;市级配套7万元;整合及群众自筹万元。省市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得到了高度评价,称此项目是起点高、效果好,是全市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又一个亮点。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扶贫开发工作,县、乡、村三级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解决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政策。在县扶贫办设立办公室,负责制定计划、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易地搬迁工作,并对各部门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专门跟踪监督,保证了搬迁项目的顺利开展。

2.宣传得力,认识到位

各县区将宣传工作作为易地搬迁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制作了大量文字、图片、影像等宣传资料,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得到了社会各界、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乡镇的同志,走村串户,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宣传动员,并组织搬迁群众代表到安置地实地考察,通过对比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社会事业及后续产业发展

等,使贫困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搬迁才能脱贫、才能发展,从“让我搬”主动变为“我要搬”。

3.制度完善,责权利明确

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各县区均转发了《云南省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从搬迁的意义、原则、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全面的规定,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政策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办法等,为易地搬迁实施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核实搬迁对象,各县区认真填写了搬迁贫困户申请表。为确保搬迁贫困户迁入新居后安居乐业,树立依法办事、勤劳致富的思想,各县区制订了《易地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办法》,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生产要求、房屋土地管理、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明确了安置区政府和搬迁群众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搬迁工作中出现的土地调配、政策落实等问题,县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并以政府办公会议纪要形式下发相关乡镇,确保了易地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

4.项目管理严格,配套资金落实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县区都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项目,主要包括确定搬迁对象、选择安置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下达投资计划、审计、验收移交手续等。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专账记、专人管、专项用”

5 / 11

的“四专制度”。同时,坚持自查、上级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为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市办多方协调,一方面争取市领导的支持,另一方面协调各相关部门的相关资金用于易地搬迁。

5.政策保障,民心安定

为保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各县区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消除了搬迁群众的顾虑。如在土地政策中纳入易地扶贫开发的土地,国有荒山荒地无偿划拨。安置区人均耕地和户均宅基地标准统一规划,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观念和勤劳致富的意识。

(二)主要经验

1.深入了解,摸清底数,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是实施好项目的前提和基础

在项目实施前,首先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方针、政策,深入迁出村镇,了解农户搬迁意愿,积极宣传易地搬迁的政策、补助标准等,并深入细致地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使搬迁群众对享受的权利和政策心中有数,调动他们自建家园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搬迁范围和对象。其次,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迁入地水土资源进行普查、评估、论证,选择环境容量许可,水土资源、社会条件好,产业开发潜力大,承载容量大的土

地进行规划,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地点和规模,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制实施方案。

2.加强领导,明确责、权、利是实施好项目的关键

易地搬迁项目工程投资大,建设任务重,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难题需要下大力气去解决,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项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做到机构落实、领导落实、人员落实、任务分解落实,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

3.严格制度管理是实施好项目的保障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工程建设、群众搬迁安置、土地调整、政策协调、户籍管理等多方面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订切实可行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既可保证工程建设有章可循和工程质量,又能促使资金按时到位。

4.加大监督与检查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牵涉许多单项工程,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广大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搬迁工作的成败,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会产生许多不可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整合资金,扶持后续产业是搬迁群众稳定、发展的最终保证

7 / 11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生产、生活并重,充分考虑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扶持后续产业发展等问题。

三、政策评价

(一)易地扶贫开发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1.按规定操作

搬迁对象的确定、安置点的选择、项目的规划、项目的建设等环节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办理,有项目总负责人和分项目负责人。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

2.严格执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对搬迁群众直接补助的项目资金,直接发银行卡补助给群众,让群众直接参与建设并发挥质量监督作用。其余项目资金,扶贫办、财政局共同监督管理,做到扶贫资金专款专用。首先由扶贫办提出具体的扶持项目意见及资金划拨计划,财政审查合理,联合审批,先拨付30%项目启动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随时掌握工程进展、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跟踪反馈;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拨付;最后,待项目竣工并经县扶贫办、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质监站等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按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及相关要求,将全部

扶贫项目资金拨付。

3.严格实行公告公示制

工程实施前,县政府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介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广泛宣传报道。项目乡(镇)应通过公示墙、广播、电视、入户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告,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工程建设透明度。公示做到及时、便民、真实、准确。工程建设完工后,对农户补助资金、工程完成情况、工程结算等情况及时进行公告。做到事前公示、事后公告、群众参与、全程监督。项目竣工后,建立永久性标志牌。

4.全面推行廉政承诺制。市扶贫办与县扶贫办、县扶贫办与项目实施乡镇签订廉政承诺书,实行廉政承诺制,建立廉政群众评议制、廉政群众评议员制,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扶贫项目活动,确保易地扶贫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发生挪用、拖欠、挤占和改变资金用途等行为。

(二)现行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机制、体制对我市贫困群众的脱贫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不仅帮助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口资源与土地的合理配置,对恢复和改善生态平衡、实现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成效显著。

9 / 11

四、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时期易地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2.投入与需求矛盾依然存在

一方面,市、县级财政紧张,配套资金困难;另一方面,补助标准过低,人均补助5000元,户均不低于万元。搬迁农户的户均补助标准提高了,人均补助标准却未提高,项目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减少了,加之,原材料又不断上涨、人工工资再涨,施工成本加大,根本无法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项目投入。

3.素质贫困仍然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易地扶贫开发面临的机遇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2.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已印发,搬迁户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实惠

3.建设西南“桥头堡”实施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五、对我省下一步易地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一)搬迁补助标准在原确定的县内搬迁人均补助5000元的基础上建议提高到人均补助10000元

(二)建议上级在下达扶贫项目及资金时,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或项目前期工作费,以确保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民心工程深得民心

(三)对**易地搬迁年度指标给予倾斜

11 / 11

推荐访问:易地 政策措施 新阶段 关于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调研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