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优秀范文】

时间:2022-08-07 13:40:09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优秀范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4篇

【篇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篇一:2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1

内部监督与评价(1)

第一节 内部监督概述

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内部控制本身也存在其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 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可能由于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滥用职权、相互串通、蓄意营私舞弊而失去作用。

2. 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行使的,如果单位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心理和技能上未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控制的程序、措施经常误解、误判,那么再好的内部控制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3. 单位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时,通常会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当实施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措施,这样某些小错弊的发生就可能得不到控制。

4. 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常规业务设置的,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对于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业务,原有控制可能不适用。

为此需要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实施必要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足和问题乃至于缺陷,从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第二节内部监督的方式

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进行规范,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安全、稳健、有效地运行。单位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及其实施情况的监督。内部监督的施行方式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两种。

一、内部监督的施行方式

(一) 日常监督(持续性监督检查)

日常监督,即持续性监督检查,是指单位对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所进行的常规的、连续的、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监督检查。

(二)专项监督(个别评价)

专项监督,即个别评价,是指在单位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

的监督检查。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应当有机结合。

二、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并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和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内部监督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需要对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行认定和报告。

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三、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

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的评价活动,可以等同于个别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前者结合各项业务活动分散进行内部监督,后者针对内部某一特定业务或某一特定领域或部门进行局部内部监督。

由于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各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因此还需要对内部控制整个系统整体进行评价,以论证其有效性。

第三节 内部监督的组织结构

不同的单位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内部监督机制,而不同的内部监督机制下的内部监督组织结构也不尽相同。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

1. 监督职能。

2. 管理控制职能。

3. 评价鉴证职能。

4. 服务职能。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

目前,内部控制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单位能够纠正和处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使生产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方式,在有效的控制下规范运作。

1. 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主要同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实现。

2. 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程序与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实际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有关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单位领导的授权,采取适当的程序和方法,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形成检查结论并出具书面检查报告。

课堂练习 [多选]

不同的单位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内部监督机制,而不同的内部监督机制下的内部监督组织结构也不尽相同。内部审计的职能具有( )。

A.监督职能

B.管理控制职能

C.评价鉴证职能

D.服务职能

显示本题答案

答案:ABCD

【答案】ABCD

【案例】“穷庙”审出“富和尚”

【案例启示】从此案中可以看到,目前在基层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缺失的现象相当严重。行政机构拥有社会管理的权利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没有良好的控制和监督机制,行政权利得不到有效的制衡和限制,容易引发道德风险,滋生腐败贪污。

第四节 内部控制评价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独立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内部控制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便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的效

率和效果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价。

最后根据评价分析发现内控存在的缺陷,是设计缺陷还是运行缺陷,再从定性和定量等方面进行衡量,判断是否构成内部控制缺陷,以及缺陷是属于一般缺陷、重要缺陷还是重大缺陷。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意义

1. 内部控制评价是行政事业单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前提和基础。

2. 内部控制评价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的客观需要。

3. 内部控制评价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交流沟通,促进信息对称的有效途径。

4. 内部控制评价是行政事业单位改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监督制约的有效手段。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 风险导向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科学性原则

4. 适用性原则

5. 客观性原则

6. 独立性原则

7. 成本效益原则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

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具体标准两部分。内部控制评价具体标准是一般标准的基础,一般标准是具体标准的升华。一般标准包括三方面: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
具体标准由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和业务层级评价标准两部分组成。

1. 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

(1)内部控制设计的完整性。

(2)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3)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篇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附件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参考格式)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报告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我们对本单位(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了评价。

一、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结果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中列明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点,本单位(部门)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为 分,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得分为 分,共计 分。因存在不适用指标,换算后的得分为 分。

本部门在部门本级及所属单位各评价指标得分的基础上,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分,加总得出以上综合性评价得分。本部门纳入本次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范围的单位共计 家。(本段仅适用于各中央部门)

本单位(部门)各指标具体得分情况如下表:

1

标汇总如下:

〔逐项列示存在扣分情况的评价指标、评价要点、扣分分值及扣分原因〕

二、特别说明项

(一)特别说明情况

本单位(部门/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导致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发生重大经济损失/引起社会重大反响/出现经济犯罪〕,特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具体描述发生的相关事件、影响及处理结果〕

〔如本单位(部门)未发生相关事件,填写“未发生相关情况”〕

(二)补充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

本单位(部门/部门所属单位)根据自身评价需求,自愿将〔填写补充评价指标名称〕等补充评价指标纳入本次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范围。现将补充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说明如下:

〔具体描述各个补充评价指标的所属类别、名称、评价要点及评价

2

结果等内容〕

三、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下一步工作

基于以上评价结果,本单位(部门)将〔描述与存在扣分情况的评价指标及评价要点相关的管理领域〕等管理领域作为2016年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重点工作和改进方向,并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效果:

〔逐项描述拟采取的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内容、具体措施、工作责任人、牵头部门、预计完成时间等〕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

〔单位签章〕

XX单位

2016年XX月XX日

3

篇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1、 下列情形中,不违背货币资金“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控制原则的是(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

账的登记工作 )。

2、 下列理论不属于舞弊行为的成因的是(零和博弈理论 )。

3、 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这体现

的是内部控制原则中的(制衡性原则 )。

4、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非经济活动的风险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控制的范围 )。

5、 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

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体现的是内部控制原则中的(适应性原则 )。

6、 下列不属于舞弊三角论要素的是(公平 )。

7、 在六位一体的方法论中,内部控制设计的对象是(流程 )。

8、 在现状调研过程中,业务流程方面关注的是(经济业务 )。

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风险评估工作内容的是( 风险管控 )。

10、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负责监督制度执行落实的部门是(内部审计部门)。

11、 在“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中,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记录相当于内部控制的(控制文档 )。

12、 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是(单位领导 )。

13、 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流程是(现状调研-确定范围-风险评估-绘制流程-编写手册-修订制度 )。

1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方案应该由(单位负责人 )决定是否通过审批。

15、 事业单位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的方法,不包括(重新计算)。

16、 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任务是(消除不利影响)。

17、 保证资产的安全,应加强以(预算 )为中心的资产管理。

18、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归属于事业单位的(最高管理层)。

19、 根据调研情况,梳理业务范围时采用的方式是(研讨会 )。

2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该(至少每年评价一次 )。

21、 单位进行业务层面的内控评价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不包括(内控的组织工作 )。

22、 执行控制的人不具备必要的权威或者专业胜任能力,可能导致(运行缺陷 )。

23、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非经济活动的风险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控制的范围 )。

24、

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

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正确 )

2、 机会要素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错误 )

3、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将能有效杜绝舞弊和腐败的发生。(错误 )

4、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正确 )

5、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以资金管控为核心,通过建章立制可以帮助单位规范经费管理,在体制机

制上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相关要求。(正确 )

6、 在内部控制设计中,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内部控制业务范围。(错误 )

7、 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效果,对每一项风险都必须有多项控制措施来应对。(错误 )

8、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由财务部门牵头,专门的建设部门参与实施。(错误)

9、 为保证内部控制的效果,对每一项风险都必须有多项控制措施来应对。(错误)

10、 通过内部调研需要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正确)

11、 内部控制规范对现行内外部管理制度推倒重来,从源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和事中

全过程控制。(错误)

12、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严重偏离控制目标。(错误 )

13、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是内部审计机构等专门的评价机构,这些机构必须完全独立于企业。(错

误)

14、 穿行测试是指在内部控制流程中任选一笔具体事项,追踪该业务事项从最初起源至最终在报告中反应

的过程。(正确 )

15、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错误)

16、 事业单位应当着重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评价内控设计的有效性。(错误)

17、 对于分析结果为中等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并加以控制为低风险。( 正确)

18、 单位负责人应当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专人负责对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自我评价报告。

( 正确)

19、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正确 )

20、 事业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负责。(错误 )

21、 评价机构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时必须具备独立性,专业的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并且能够获得单

位人员的支持。(正确 )

22、 每一项业务都要画流程图,每一个流程图都有业务环节。(正确 )

23、

【篇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是怎样的。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 长岭县卫生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总结 按照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长岭县贯彻实施《行政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局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我局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进行了适当的
  评价。现将有关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准备工作
  继三月中旬,县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动员大会,对全县
  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工作做动员部署后,我局制定了长岭县卫生局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
  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协调领导小
  组,负责本局贯彻实施内控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工作开展。


  二、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1、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职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
  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
  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我局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2)安全性资产安全
  (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2、我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
  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
  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
  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
  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
  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
  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
  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 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的设
  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3、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
  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
  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
  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
  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2.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
  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
  购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
  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
  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未
  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
  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岗位设不够合理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
  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
  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5.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首先是没有预算或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
  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
  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
  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1.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但一 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
  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
  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
  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
  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
  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4.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管理人员竞争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要求。


  5.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目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
  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
  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失去
  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五、我局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
  (一)控制环境
  任何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管理服务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coso
  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环境被放在了第一的位子上,它
  作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动力,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它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
  果。


  1、操守和价值观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依赖于负责创建、管理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


  单位是否存在道德行为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在单位内部得到沟通和落实,决定了是否能
  产生诚信和道德的行为
  (1).领导的操守和价值观具有杠杆作用 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单位负责人。严格一致地保持诚信行为和道德标
  准,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并传达给全体职工。


  (2).制定行为准则和其他原则明确可以接受的商业行为,利益冲突的处理方式,员工行为的道德标准并确保这些准则
  和原则的有效执行。对员工精神规范、仪容仪表、工作纪律、待人接物、环境卫生以及组织
  管理及违反守则的处理办法等方面做出规定。

可通过标语、宣传册、培训等手段,推动内部员工对单位理念的理解和接受,使员工理
  解和把握单位文化和管理理念。


  (3).处罚规定
  对于背离单位政策和程序,违反行为准则的行为,能够采取补救施。保证这些措施被单
  位员工所知悉。


  (4).管理者对干涉正常程序或凌驾制度行为的态度应一贯重视管理者对于干涉正常程序或越权行为的态度。


  (5).面临不现实的目标的压力管理层在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时,要考虑适当,过高的不现实的目标会导致员工丧失积极
  性和舞弊。


  2、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单位管理者的观念、方式和风格,通常会从三个方面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第一、管理
  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控制风险的方法;第二、为实现预算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对内部控
  制的重视程度;第三、管理者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


  (1)管理层的主导作用管理层负责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运作以及管理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控制环
  境的每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管理层采取的措施和作出决策的影响,在管理层以一个或少
  数几个人为主时,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尤为突出。


  (2)管理理念
  管理层的理念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即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以及对具体控制实施
  环境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将有助于控制的有效执行。本单位负责人如果
  不重视内部控制,甚至反对内部控制,那么该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纸上谈兵,就是一句
  空话。


  衡量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准,是管理层收到有关内部控制弱点及违规事
  件的报告时是否作出适当反应。管理层及时地下达纠弊措施,表明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也有利于加强本单位内部的控制意识。


  (3)管理层的经营风格
  管理层的经营风格是指管理层所能接受的业务风险的性质。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通常对企业有普遍深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无形的,但可以找到一
  些积极和消极的标志。


  3、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灵魂,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
  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行政事业单位
  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员工在从事工作与管理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
  全保障机制,防止和避免形式主义。单位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总结优良传统,挖
  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在文化建
  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体团队,共同营造
  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文化评估制度,分析总结文化在单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发
  现不利于单位发展的文化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单位文化评 估,应当重点关注单位核心价值的员工认同感、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参与各种文化的融
  合,以及员工对单位未来发展的信心。


  (二)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管理服务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
  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是风险的基本构成要
  素,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程序应该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可能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外部
  和内部因素,并且这些程序应该分析风险,并且提供一个管理风险的基础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受多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所决定。因此,预测和防范有一定难度。追
  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


  1、风险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因而,风险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行政事业
  单位要根据管理和服务要实现的目标,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分析原因。

为有效实施风险控制,我局组织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风
  险控制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
  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2、风险承受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
  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完全规避各种风险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不符合辩证思维。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评
  价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以确定当外部或内部因素变化带来风险时,哪些风险是可以承受的,
  哪些风险必须规避和防范。风险承受能力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性质、社会影响、权利责任、经济后果、
  客户评价等相关。工作性质特殊、社会影响大、经济后果严重的单位,风险承受能力小,反
  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大一些。单位规模比较大、资源实力强、法律法规惩罚力度小的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承受能力较
  大。反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小一些。

风险承受能的评价取决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与规避风险所发生的支出或成本相关,包
  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政治成本等
  3、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发现风险和评估风险大小的程序。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
  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包括管理层面和服务活动层面。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考虑可能影
  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并且应该分析风险,提供篇二:行政部- XX年工作总结(11)xx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XX年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XX已经过去,同公司一起风风雨雨走了三年半的时间,心中感慨万千,虽
  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行政部和财务部是公司后勤辅助关键部门,对内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保障支持工作,对
  外要应对政府机关各单位的各项材料要求,以及经常变更的各项政策,工作是繁琐的,小到
  复印、扫描、传真、文件的保管,大到接待、会议,体系考核等活动,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
  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
  高的效率,对行政工作人员是一项考验。公司从XX的行政人员只有2人,财务1人,到目
  前行政部5人,财务3人,随着公司发展状大的同时,对行政部及财务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如何更高效的协助各个职能部门完成任务,更细致的做好辅助工作,对公司的管理及战略决
  策提供意见与数据,需要不断的进行努力与完善。在年终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在鞭策自
  己的同时也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克服缺点,改进方法,发挥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
  的中心枢纽作用,让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XX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不足
  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 主要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
  (一)行政
  1、 保障办公的正常运行,对水电、办公设备、网络等维护并提供支持;
  2、 组织及协调各部门对办公软件系统进行筛选、试用等,最终确定使用用友系统,梳理相关流程,大大提高了公司内部工作效率;
  3、 配合组织mrc公司在中国举办的三场培训会,会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召集召开董事会3次。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按照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长岭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局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我局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进行了适当的评价。现将有关贯彻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准备工作
  继三月中旬,县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动员大会,对全县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工作做动员部署后,我局制定了长岭县卫生局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局贯彻实施内控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工作开展。


  二、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1、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职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我局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
  (2)安全性资产安全
  (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2、我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内部控制不能拷贝,也不能克隆。别人的成功经验,拿过来不一定能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同阶段、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
  的调整等,内部控制要随之变动。


  (5)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成本小于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3、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包括的要素:

  (1)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三、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水电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


  2.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


  3.财务管理弱化
  财务部门的工作限于记账、算账、报账,与业务控制脱节,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票据管理不到位。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出现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4.岗位设不够合理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单位岗位安排不尽合理,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5.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首先是没有预算或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1.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但一
  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意识不强,重发展、轻控制,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4.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管理人员竞争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要求。


  5.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够
  目前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外部监督力量的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失去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


  五、我局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
  (一)控制环境
  任何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管理服务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部控制五要素中,控制环境被放在了第一的位子上,它作为推动单位发展的动力,是所有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核心。它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其好坏直接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果。


  1、操守和价值观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依赖于负责创建、管理和监控内部控制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单位是否存在道德行为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如何在单位内部得到沟通和落实,决定了是否能产生诚信和道德的行为
  (1).领导的操守和价值观具有杠杆作用
  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主要取决于单位负责人。严格一致地保持诚信行为和道德标准,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并传达给全体职工。


  (2).制定行为准则和其他原则
  明确可以接受的商业行为,利益冲突的处理方式,员工行为的道德标准并确保这些准则和原则的有效执行。对员工精神规范、仪容仪表、工作纪律、待人接物、环境卫生以及组织管理及违反守则的处理办法等方面做出规定。


  可通过标语、宣传册、培训等手段,推动内部员工对单位理念的理解和接受,使员工理解和把握单位文化和管理理念。


  (3).处罚规定
  对于背离单位政策和程序,违反行为准则的行为,能够采取补救施。保证这些措施被单位员工所知悉。


  (4).管理者对干涉正常程序或凌驾制度行为的态度
  应一贯重视管理者对于干涉正常程序或越权行为的态度。


  (5).面临不现实的目标的压力
  管理层在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时,要考虑适当,过高的不现实的目标会导致员工丧失积极性和舞弊。


  2、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
  单位管理者的观念、方式和风格,通常会从三个方面极大地影响控制环境:第一、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控制风险的方法;第二、为实现预算和其他财务及经营目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第三、管理者对会计报表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


  (1)管理层的主导作用
  管理层负责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运作以及管理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控制环境的每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管理层采取的措施和作出决策的影响,在管理层以一个或少数几个人为主时,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尤为突出。


  (2)管理理念
  管理层的理念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即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以及对具体控制实施环境的重视程度。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将有助于控制的有效执行。本单位负责人如果不重视内部控制,甚至反对内部控制,那么该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纸上谈兵,就是一句空话。


  衡量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准,是管理层收到有关内部控制弱点及违规事件的报告时是否作出适当反应。管理层及时地下达纠弊措施,表明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也有利于加强本单位内部的控制意识。


  (3)管理层的经营风格
  管理层的经营风格是指管理层所能接受的业务风险的性质。


  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通常对企业有普遍深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无形的,但可以找到一些积极和消极的标志。


  3、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灵魂,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员工在从事工作与管理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文化建设在实现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健全保障机制,防止和避免形式主义。单位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特点,总结优良传统,挖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体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文化评估制度,分析总结文化在单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不利于单位发展的文化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单位文化评
  估,应当重点关注单位核心价值的员工认同感、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参与各种文化的融合,以及员工对单位未来发展的信心。


  (二)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管理服务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是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程序应该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可能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并且这些程序应该分析风险,并且提供一个管理风险的基础
  源于风险意识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三大部份。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受多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所决定。因此,预测和防范有一定难度。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优化。


  1、风险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因而,风险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管理和服务要实现的目标,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分析原因。


  为有效实施风险控制,我局组织相关人员按一定程序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风险控制组织实施的流程是:①制定风险管理规划;②风险辩识;③风险评估;④风险管理策略方案选择;⑤风险管理策略实施;⑥风险管理策略实施评价。


  2、风险承受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完全规避各种风险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不符合辩证思维。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评价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以确定当外部或内部因素变化带来风险时,哪些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哪些风险必须规避和防范。


  风险承受能力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活动的性质、社会影响、权利责任、经济后果、客户评价等相关。工作性质特殊、社会影响大、经济后果严重的单位,风险承受能力小,反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大一些。


  单位规模比较大、资源实力强、法律法规惩罚力度小的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反之,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小一些。


  风险承受能的评价取决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与规避风险所发生的支出或成本相关,包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政治成本等
  3、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发现风险和评估风险大小的程序。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考虑相关风险的迹象,包括管理层面和服务活动层面。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应该考虑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并且应该分析风险。


  
  
  

【篇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

摘 要:内部控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和业务活动,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防止内部权力滥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单位公共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主动迎接新挑战,履行新使命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监督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发布实施以来,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部分单位重视不够、制度建设不健全、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主动迎接新挑战,履行新使命的必然选择。当前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单位层面

1.1 内部环境方面

单位负责人和职工具备推进动力,深刻内控意识,尽可能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
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不相容职位完全分离;
重大决策实现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制度;
单位应针对国家相关政策,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本单位内部控制拟实现的目标和措施、各部门及其人员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责任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使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能力和资格;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应根据本单位“三定”方案,进行组织及业务流程梳理、再造,编制流程图。

1.2 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

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具备可操作性,根据政策更新有效、稳定地贯彻和执行,对本单位权力结构的梳理,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监督和责罚体系;
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应基于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并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并建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机制;
单位应建立与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或岗位联动的权力运行监督及考评机制,以定期督查决策权、执行权等权力行使的情况,及时发现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予以校正和改进。

2 业务层面

2.1 预算管理方面

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应涵盖预算编制与内部审批、分解下达、预算执行、年度决算与绩效评价四个方面。相关财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尽可能科学、完整、细化、准确地编制预算,严格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保证预算执行效果,单位财会部门应根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和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提出的支出需求,将预算指标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并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下达至各业务部门。;
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确保预算与决算相对应,起到相互对照,相互促进的作用;
有效建立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机制。

2.2 收支控制

单位收入(包括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应涵盖价格确定、票据管理、收入收缴、收入核算四个方面。各项收入由财会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和会计核算;
票据管理到位,按规范流程进行支出的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归档等;
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
建立健全的债务内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债务的对账和检查控制。支出事项应实行分类管理,应制定相应的制度,不同類别事项实行不同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
明确各类支出业务事项需要提交的外部原始票据要求,明确内部审批表单要求及单据审核重点;
通过对各类支出业务事项的分析控制,发现支出异常情况及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2.3 采购支出

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应涵盖预算与计划、需求申请与审批、过程管理、验收入库四个方面。单位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应当严格按照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规定执行。对政府采购活动实施归口管理,建立政府采购、资产管理、财会等部门或岗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
严格执行采购审批、审核流程;
采购环节监管严格,杜绝私下操作、收受回扣的现象,重视项目验收环节。

2.4 资产管理

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应涵盖资产购置、资产保管、资产使用、资产核算与处置四个方面。对重要资产进行有效的内部稽查、盘点、账实核对;
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
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登记、清查制度;
建立对外投资决策、跟踪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债权和对外投资等资产进行定期核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对债权和对外投资项目实行跟踪管理。单位配置、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应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履行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配置资产、利用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也不得自行处置资产。

2.5 建设项目

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应涵盖项目立项与审核、概算预算、招标投标、工程变更、资金控制、验收与决算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项目立项,建立审核机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支付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对建设项目进行核算;
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禁止有截留、挪用或者超批复内容使用资金的现象;
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办理项目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决算审计和资产移交手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突破经批准的投资概算。

2.6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制度应涵盖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归档、合同纠纷处理四个方面。不得未经授权擅自对外签订合同、非法担保等;
订立合同不得草率,需经过专业咨询和审核;
进行有效的合同履行监督机制,出现问题时有效及时应对;
合同需得到妥善登记和保管,建立有效的合同纠纷应对机制。

2.7 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分离控制

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与审核审批、审核审批与执行、执行与信息记录、审核审批与监督、执行与监督等。针对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应落实所设计的各类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8 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

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简称系统功能)应完整反映本单位制度规定的各项经济业务控制流程,至少应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业务事项。应针对所覆盖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在系统中分别设立独立的账户名称和密码、明确的操作权限等级。

内部控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和业务活动,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防止内部权力滥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单位公共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篇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

事业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为规范学校管理,控制风险,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单位的所处行业、资产结构以及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了一整套贯穿于学校财务管理各层面、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不断地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自我评价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

(一)内部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学校纪律与架构,并影响教职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学校近年来不断改善控制环境,主要表现在:

1、健全的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制度。目

前,学校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机构设置科学,权责分配合理。学校

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等重大决策的程序和规则文件, 明确学校

教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学校管理层在开展具体经济业务时, 能够根据

不同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出台新的措施,

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着高速度

发展步伐。

2、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力的表现,我校在发展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

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每年都组织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弘扬师德师风

专题活动,教职工加深了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做小事、做细事、做具

体事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教职工中不断涌

现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3、人力资源政策

我校不断的培训促进了教职工专业技能的发展;

员工的考核、晋

升与奖惩使得教职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发展,我校注重个

人的品德、能力和发展前景。学校对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

要求强化了学校的管理意识,确实保障了学校的发展。

4、内部审计机制

我校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效的防范了学校经济活动中存

在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

我校根据各种经济活动实施的特点, 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

措施,确保经济活动风险的可知、可防与可控,确保我校经费使用安

全。对已知风险点,定期进行评估、提示及完善。通过风险防范、风

险转移及风险排除等方法,将经济活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存在经济风险的业务,也积极分析,充分认清风险实质并积极采取降

低、分担等策略来有效防范风险。

(三)控制措施。

学校根据业务的性质和工作要求, 实施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保证


日常运转正常有序,这些方法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

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

1、职责分工控制

具体工作中,中心学校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分别分管不同职能领域的工作,具体分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通过分工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协调配和共同完成工作。

2、授权控制

对于特殊业务,学校制度明确规定了授权。

3、审核批准控制

对不同的业务,我校规定了不同的审批形式和权限,对于日常费用由分管副校长进行审批,特殊项目、大金额项目分别由校长教代会讨论通过。

4、财产保护控制

我校对实物资产由专门部门、人员进行管理、使用,并提供保护

条件,例如对存货进行仓储,对现金等有价证券提供保险柜等,定期

由总务室和财务室共同进行盘点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5、会计系统控制

学校通过会计系统,对经济业务实施有效控制,包括各项业务的

授权与审批,单据的审核,通过核算将业务的结果表现出来,促进管

理的改善。通过完善内部报告控制、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经济

活动分析控制等方法,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在不同的工

作环节,采取多种控制手段结合的控制程序, 保证了业务活动的正常


开展。

(1)采购和付款控制程序

我校的采购活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并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总务室进行采购时,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比较,确定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作为供货单位,所有合同都进行备案,对于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采购都进行了政府采购。付款时,财务室严格审核相关资料,制定了严格的付款审批程序及权限,所有付款都必须经校长审批。

(2)日常借款和费用开支程序

借款必须填写“借款单”,详细填写借款单的各项内容,逐级依权限审批,借款必须在业务结束后一周内结清,还清借款。

所有费用开支都必须有经办人、分校(部门)负责人依次逐级按权限签字,并报校长签字审批。

(3)不相融职务分离控制程序

我校对不相融的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

核检查等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严格的进行分离,使各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4)应收帐款控制程序

学校财务室负责所有应收账款的集中核算和管理,及时处理往来

业务,做到账务明晰,并最终对债权债务账户进行清理核对,相关分校(部门)负责配合核对、催收等工作。

(5)实物资产控制程序

资产的采购由总务室负责,并负责登记管理,资产管理人员采用


学校统一规定的格式详细登记资产的购买时间、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金额、供货单位、领用部门、领用人等相关内容,财务室对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进行单独登记,并定期组织盘点、检查。

(四)监督检查。

我校成立了内审部门(人员兼职),制定了相关制度,对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检查,并对重点环节进行检查,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二、重点关注的控制活动的自查和评估情况;

(一)重大购买和出售资产的内部控制

我校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实物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制度中对学校经费支出权限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我校在重大事项都严格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和划分的权限进行了决策和履行相应的程序,不存在越权或未按程序履行的现象。

(二)对财务报表的内部审计

对月报和年报的财务信息,进行内部审计,通过分析、询问、检查核对等多种方法,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准确完整,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质量。

三、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其实施的有关措施;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校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并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有效的执行和实施。为此,着重从以下方


面加强:

1、应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

学校经营可能会遇到很多风险,各种风险可能很突然,因此在保证我校正常预算目标完成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就显得更加重要。

(1)风险管理需要相关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校将加强对职能部门人员的培训,增强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案例,提高人员分析和判断能力。

(2)通过收集国家相关政策、了解行业信息和风险管理的案例,逐步积累经验。今后要加强对信息的分析和使用水平,发挥信息的作用。

(3)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来完善风险管理工作,要对重大风险准备应急预案,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2、内控审计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还需要加强

我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 因此要通过加强内控

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来完善内部控制。

(1)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学习相关的规定、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2)要加强内部审计的广度,对于作为年度工作计划必备内容做好计划和人员安排,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

(3)要加强内部审计的深度,内部审计人员不断要保证各项工作按照制度执行,还要注重工作的效果,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来提出


审计建议,不断改进各项工作。

四、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工作完成情况的说明。

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多个环节进行了审查和评价,据此我校认为,我校内部控制建设符合我国有关法规和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符合当前我校实际情况需要,各项制度均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实施,在学校管理各个过程、各个关键环节发挥了较好的控制与防范作用。能够适应我校现行管理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保证我校正常的经济活动有序开展,确保我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体现;
能够较好地保证我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确保我校所有财产的安全、完整。

我校遵循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一套同自身实际相符的内控制度,这些制度符合《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不存在重要、重大控制缺陷。在今后的内控工作中我校要逐步完善各种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我校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