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4篇
【篇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总结
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
(一)、与德育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用校园网络报道学校的新闻,学校师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的荣誉。可以搜集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了解社会的新闻和各种社会现象,并引导学生让其从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与知识学科的整合
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教育资源共享,对于人、财、物是种节约,同时也使知识得到充分整合。可以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例如,语文学习中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网络知识在网上查阅资料,帮助了解语文知识。还可引导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记录个人学习、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达到练笔的目的,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与艺术学科的整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电脑绘画”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它本身就是与美术整合的,例如:老师进行美术欣赏,可事先搜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网址,让学生在网上自由欣赏美术图画,然后讲出自己的理解,这比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同时也可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主要表现在通过windows media player软件来听音乐,可用MIDI软件来编辑音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信息交互方式、师生角色转变以及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与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达到全面发展。
五、评价整合,检查效果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评价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评价应在应用和实践中进行评价的。例如,教学“画图”软件后,可采用“开放式评价法”让学生制作作品,在作品展示中由学生参与评价。例如,教学三年级的“写字板”软件的使用后,采用“指定内容,具体考核”的方法,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按要求用“写字板”软件打一篇文章,然后由教师打分评价。同时,在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小结里都有一个“活动评价”,有两棵知识树,树上是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结满了知识果,评价的方法是: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本单元的情况进行摘果子活动,在已掌握的知识果涂上红色即是摘下了果子。这种有趣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大胆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总之,这次学习,我受益非浅。让我们更有信心、有方法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三、学以致用,学科整合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立体式”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例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
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四、学科整合、全面发展
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
(一)、与德育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用校园网络报道学校的新闻,学校师生参加各种活动获得的荣誉。可以搜集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网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了解社会的新闻和各种社会现象,并引导学生让其从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与知识学科的整合
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教育资源共享,对于人、财、物是种节约,同时也使知识得到充分整合。可以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例如,语文学习中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网络知识在网上查阅资料,帮助了解语文知识。还可引导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并在博客上记录个人学习、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达到练笔的目的,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注重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与艺术学科的整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电脑绘画”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它本身就是与美术整合的,例如:老师进行美术欣赏,可事先搜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网址,让学生在网上自由欣赏美术图画,然后讲出自己的理解,这比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同时也可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主要表现在通过windows media player软件来听音乐,可用MIDI软件来编辑音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信息交互方式、师生角色转变以及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与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达到全面发展。
五、评价整合,检查效果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教学评价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工具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评价应在应用和实践中进行评价的。例如,教学“画图”软件后,可采用“开放式评价法”让学生制作作品,在作品展示中由学生参与评价。例如,教学三年级的“写字板”软件的使用后,采用“指定内容,具体考核”的方法,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按要求用“写字板”软件打一篇文章,然后由教师打分评价。同时,在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小结里都有一个“活动评价”,有两棵知识树,树上是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结满了知识果,评价的方法是:在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本单元的情况进行摘果子活动,在已掌握的知识果涂上红色即是摘下了果子。这种有趣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需要我们大胆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总之,这次学习,我受益非浅。让我们更有信心、有方法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篇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2016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校本研修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操作也已成为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与此同时,领导对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高度重视。我校坚持校本培训,力求使所有教师能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经过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本学期培训工作做一总结:
通过精心的准备,有针对性地编写了培训教案,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常用应用软件的操作技术等。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挑选有针对性的;
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
且有利于大家增强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并且融入我们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总结中。
考虑到教师知识吸收速度和精力集中问题,和学校条件以及考虑到培训对象在课堂上不能马上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需要后续的巩固与提高,再加上由于内容的精简,有些知识点不能在课堂上给大家做详细讲解演示,因此我们特地安排了分散学习,培训负责人辅导。
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内容侧重于实践性和操作性,培训时我们根据网络基础边讲解边演示方式进行,并在师培QQ群上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课间和课后进行答疑。
三、培训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及其与它相关知识讲解(包括XP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病毒防治等)
四、培训的效果
培训覆盖面广,知识点新、实用性强。从培训的现场反馈和课后反应来看,这次培训可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大家在听课的时候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而且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问题;
同时,作为培训教师来说,每次上课也是饱含激情,能够比较好的调动大家的情绪,双方互动良好。可见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我校教师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渴望吸收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而且大家对这方面需求确实很大。
看得出,这次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我们考虑今后可以根据各层次教师的需求,更加细化、更专题化的组织信息技术的培训,将培训工作持续的进行下去。
六、培训的不足
虽然这次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遗憾。首先,在培训内容上,由于培训时间所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对有些内容比如专业知识,我们只是简单的介绍几个非常好的数据处理技巧,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其次,由于培训对象本身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相对较弱的教师可能会觉得培训的部分内容会过于复杂,一时难以掌握。
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普及面广,反映良好,在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教师的教学以及信息化知识普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篇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数学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在教学处领导、指导下,教研组、备课组共同研究、参与下,认真贯彻、落实“吃透两头、精讲精练、培养习惯、指导方法”的优质课堂教学要求,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教研组的一些比较可行、富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措施总结与后:
一 、校本教研
1、理顺教研工作程序
为使数学教学质量整体稳步提高,教研组认真理顺教学、教研工作程序、提高教学、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连贯性。按照学校总体工作要求,大力推动和加强教研组工作的规范化。做到责任明确,学期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备课组和每一位教师,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碰撞;
教研组认真、细致的指导、帮助备课组高效开展工作;
日常工作真正做到按时、有准备、按质完成教学工作。
2 、备课环节的一些好做法
⑴ 超前备课、学期备课
教学工作要有超前性,备课工作要有前瞻性,这样才能做到对教学工作心中有数,很好的把握教材的意图和学科教学的双基要求,使教学的随意性得到有效的控制。
⑵ 个人自己备课时要充分收集、整合、归纳三~五种教辅资料的例题、题型,保证课堂教学中能讲清、讲透、讲深入透彻,从而保证教学思路思想、解题方法上有一定的高度。
⑶ 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重基础、重通法,强化知识应用,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同时教学中要时时关注历年的中考试题,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的高度。
⑷ 课堂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一般讲练比为2∶3),多反馈,快反馈。以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⑸ 加大课内、课外数学训练的容量、密度,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和熟练度。当然,这里应处理好训练的题量的一个度的问题。
⑹ 备课组活动中始终坚持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为主,并重视对例题、习题的的筛选和选配,以发挥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备课活动中坚持做到 ① 做好教材分析;
② 备教法学法;
③ 备例题、习题和研究周测命题等。
3、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两分钟的充分利用
培养课代表提前准备:两分钟时间带领同学做些什么、如何做好。
⑵ 听课习惯的培养
认真听课、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做好笔记、不懂的问题及时发问。
作业
作业要精选,力争做到既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能及时很好地掌握知识。
注意学生作业规范书写的要求和习惯的培养。
作业的批改应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对少数作业错误较多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检查学生的教科书及课堂练习,以检查督促学生看书和记笔记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的形式是:
① 确定每一次的研训的主题、主讲人,教研组确定专题的培训的材料、试题,并提前一周发给教研组每一位教师,教师做好培训的预习准备工作;
② 教研组培训时,由主讲人进行主题报告,全体教师集体研讨,然后由主讲人答疑解惑,最后教研组长进行培训总结;
③ 结合本次培训要求在本周内教师要自己结合教学进行培训后的反思。
三、期中、期末的复习模式
总结几学期的考前复习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以下的这些做法是值得形成教研组的复习规范;
在复习命题前备课组能安排专门时间收集历届同期试题,琢磨、研究考试命题的主要方向、主要考试题型、试卷的基本结构;
集体备“题”,既备知识点,又备典型题型,最后初步确定应选编的试题;
根据考试要求进行组卷,做到题型准确、难易适中,整套试卷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复习试卷注意应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训练要求,宜以单项训练卷为主,综合训练卷为辅,复习中一定要处理好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的关系;
对复习训练中出现的典型、高频率的错误,应及时配合纠正训练试卷加以订正练习;
各备课组在考前四周应全部命完复习试卷,并由教研组组织有关把关教师进行审核通过后才能使用
四、 加强师德修养,使德育渗透于课堂,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所以除了结合具有德育内涵的教学内容进行有关的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之外,更加注重老师的师德修养,用老师勤奋塌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深厚的知识功底去感染学生,成为他们学习的典范。无数次看到我们教师跟学生促膝相谈,学生也非常愿意把知心话与数学老师沟通,整个教研组教师的数学课都是在师生非常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为附中“全市领先、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工作。
【篇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教研组校本研修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为落实文件精神,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18-2022年)》总体部署,大力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学校总体介绍
我校有教职工 149人,其中40岁以下教师 60 人,40至50岁82人,50岁以上教师7人,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
任课教师中,大学本科66人,专科62人,中专学历18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能力较弱。一部分老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兴趣不大,平时在教学当中很少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全部参加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1.0的培训并考试合格。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
现在学校现有录播教室一间,计算机教室2间,任课教师配备台式电脑,班班配备一体机,网络全覆盖。
三、实施目标
1、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2019-2022)规划、年度校本研修方案、考核方案
2、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出台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奖励措施。
3、整体推进,完成线上学习与线下成果提交。
4、结合研修课题有效开展线下教研活动,以学年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5、结合研修课题,开展相关信息技术培训,分层次、分学科、分年龄落实培训任务,并进行考核。
6、将教师研修成果分类汇总 。
7、逐步探索混合式、智慧型课堂教学,尝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教学形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8、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硬件水平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逐步使学校由多媒体教学环境向混合型教学环境、智慧型教学环境转变。
四、具体安排
推荐访问:教研组 校本 信息技术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