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
2020-2030年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关于编制2020-2030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计字〔2020〕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根据学龄段少年儿童数量变化和区域分布,整体谋划、精准施策,科学编制未来十年县域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创新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速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结构等因素,做到合理布局、提高效益、适时调整、就近入园入学。
2.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和分析本市常住人口和学龄儿童的变化状况,摸清底数、找准差距,针
对幼儿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城乡差异、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在布局规划编制过程中予以重点考虑。
3.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未来、局部与全面、重点发展与全面提升的关系,统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聚焦当前的薄弱环节,保障重点与兼顾全面有机衔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统筹各学段教育发展,优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结构。
4.坚持动态平衡。针对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计生政策调整,认真分析研究人口数量与分布变化对基础教育的动态影响趋势,建立相应的布局规划动态调整及修编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落到实处。
三、规划目标
1.科学规划布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服务半径合理、规模合理的规范化学校。
2.适应城乡规模的发展和城镇化要求,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本着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3.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近期、远期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
四、规划内容
1.规划范围:覆盖行政管辖的全域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中小学、幼儿园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
高中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专门教育等(下同)。
2.规划重点内容:
(1)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范,合理确定配建标准和指标体系,作为教育设施布局的依据。
(2)结合济南城市发展,科学规划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建设,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设施。
(3)深入分析及各区县教育设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需求情况等做出判断,制定分学段布局、分片区引导的教育设施规划策略。
(4)科学预测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规模,适度超前统筹规划设置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尤其是在公共空间预留优化的格局中,留足、优化、落实好教育设施的用地。
(5)合理制定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结构布局,构建布局均衡的教育设施空间体系,构建均衡完善的结构体系,满足教育公平、普惠发展的要求。
(6)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教育设施布局近期、远期实施规划以及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
3.规划期限:2020-203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
五、规划要求
1.时间要求:2020年10月15日前完成规划编制。
2.编制要求:
(1)优化学前教育学校布局。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创新破解学前教育问题,本着就近入园原则,总体规划,精准施策,统筹幼儿园布局。
(2)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有序、有效推进城镇义务教育扩容,优化学校空间布局。科学布局乡村学校,加快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保障学生就近享有优质教育;切实做好残疾儿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关爱服务,将专门学校建设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体系。
(3)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布局。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科学规划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多样化特色高中阶段学校。
3.成果要求:
(1)文字成果包括规划文本、附件(说明书、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意见)。
文本主要包括总则、配建标准与指标体系、总体布局规划、各行政区设施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等内容;
说明书主要包括基础分析与研究、规划思路与重点、总量预测与标准优化、总体布局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等内容;
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结合项目实际需要开展的相关
专题研究,汇总形成规划专题研究报告汇编;
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意见是指为保证教育设施建设实施,会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
(2)图纸成果:一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高中阶段(普高、十二年一贯制、中职)现状分布图;二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学前教育布点规划总图等;三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小学布点规划总图等;四是域及各区县城乡初中(分初中、九年一贯)现状分布图及布点规划总图等;五是域及各区县城乡高中阶段教育(分普高、十二年一贯制、中职、专门学校)现状分布图及布点规划总图等。
六、时间安排
此次规划编制工作,以区县为单位,由市级牵头招标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统筹编制,各区县不需再单独招标规划编制单位。各区县教育部门要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区县为主的管理原则,立足本辖区内实际情况,制定指导性、针对性、可实施性强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做好辖区内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编制工作周期13周,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调查研究阶段:三周(2020年7月10日-2020年7月31日)
各区县政府对现状进行调研评估,对照2030年教育设
施发展目标及预测人口,进行现状问题和需求分析,寻找教育设施缺口;针对各区城市人口、教育设施现状和生源的分析预测,提出配建标准建议;提出规划期末拟建教育设施的选址意见,包括教育设施建设总量、各类教育设施建设的数量、规模、选址意向等。
编制单位结合总规战略人口专题研究内容,提出2030年人口预测、千人指标、设学规模、用地建设标准(分城区和乡村)初步方案,并报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研究确定;落实总体规划对教育设施的相关要求、对接各片区控规、县总规、上版专项规划等内容;结合各区县政府提出的选址意见,分组与各区县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现状调查,对现状及拟建教育设施周边的用地条件进行深入调研。
2.方案编制阶段:四周(2020年8月1日-2020年8月28日)
编制单位根据各区县政府选址意向,结合分组调研资料,统筹整合全市范围拟建设施,对接各相关部门,提出拟建教育设施的选址方案;就选址方案征求各区政府意见,修改完善后,分区编制各类成果。
3.汇报论证阶段:三周(2020年8月29日-2020年9月18日)
分三级汇报,分别向市教育局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管市长、市领导小组汇报初步方案,并履行部门联审、专
家论证、社会公示等相关程序。
4.成果编制和报批:三周(2020年9月19日-2020年10月13日)
根据相关意见修改最终成果,履行相关报批程序。
七、工作节点
各区县自接到此通知后,应立即着手开展规划编制有关工作,并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一)测算人口总量
联系公安、统计等部门及街道办事处、居(村)委会等单位,摸清辖区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情况,联系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了解未来城镇化建设有关人口指标,联系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对接本辖区内城市总体规划人口指标。通过调查摸底,对2030年本辖区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总量作出预测。
(二)测算千人指标
摸底调查辖区内学龄人口情况,对2030年本辖区内基础教育设施千人指标作出预测。
(三)测算教育需求
结合2030年本辖区内人口总量、千人指标,提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需求总量。
(四)融合专项工作
融合并体现本辖区内“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
理”、“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黄河滩区迁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门学校建设”、“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等专项工作要求,结合测算的2030年教育设施规划需求总量,形成本辖区内教育设施规划总量。
(五)落实设施布局
联系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对接城市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落实教育设施规划布局。
八、组织保障
我市成立由市教育局牵头,发改、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统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牵头负责布局规划编制的资金筹集、公开招标等工作,协调各区县教体局负责本辖区内规划数据的收集、调研及规划编制等基础工作,负责配建标准和规划指标体系的确认,配合做好学校布点规划、设学规模、用地规模确认等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技术把关,落实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等,参与配套教育设施建设规划标准的确定,组织开展专家论证、社会公示、报审报批、成果公布等工作。
市公安局、市统计局负责辖区内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学龄人口等人口规模测算。
发改、住房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能,配合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各区县也要成立由教育、发改、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统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规划数据的收集、调研及规划编制等工作,各区县政府负责本区域各项指标确认,提出本区域城市发展规划,审核本区域教育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