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学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心得感悟2500字(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学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心得感悟2500字3篇
【篇1】学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心得感悟2500字
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当今社会条件下人类自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口综合治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善人居环境等几个重要方面。
一、人口综合治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只有妥善解决人口问题,才谈得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育水平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子女左右下降到90年代初的平均2个左右。然而,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不少农村地区生育水平仍然偏高。但是,我国人口素质偏低,妇幼健康与妇女地位的改善程度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对于人口综合治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大量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受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人们具有强烈的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而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们具有自觉节制生育的愿望。我国人口普查与人口调查已表明,文盲半文盲妇女的生育水平分别等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妇女的1.2、1.4、1.8与2.4倍。
目前,仍有不少地区的部分农民为谋求一时的发家致富而不让子女上学或让小学、初中未毕业的子女休学去务农或打工。这种社会现象的恶果有二:一是这些农民家庭从未成年子女休学务农做工得了实惠,从而使现在的农村育龄夫妇觉得多生孩子有益而保持高生育意愿与行为;
二是今后将不断出现一批又一批新文盲、新半文盲,中华民族人口素质无法得到提高。当 这些新文盲新半文盲进人生育年龄后,他们又要多生超生,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为促进当代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转变,应使今后几代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生育率不断降低,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不断繁荣。
(二)扭转农村的重男轻女陋习
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影响,许多人至今仍然是不生儿子不罢休,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生育率居高不下。漏报女婴与B超性别鉴定等原因已致使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申报出生婴儿性别比高达113.8,比正常值106左右高出近8个百分点。这一趋势若得不到扭转、其社会后果是很严重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社会经济地位,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风尚。
(三)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是单位统包、条块分割的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这已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目前我国退休年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左右,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正处于劳动年龄。较多的劳动者支持较少的退休工资领取者使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仍然可以继续。二三十年以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进入老年退休年龄,而70年代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后出生的人处于劳动年龄。那时,较少的劳动者必须支持较多的退休工资领取者的现实,必然使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无法运行。
据测算,21世纪中叶我国达到现行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人数将占总人口的35%左右;
即使我们将男、女退休年龄都提高到65岁、2050年时平均每2.7个劳动者(15~64岁)必须支持一位65岁及以上的老年退休者。而目前是平均每12.5个劳动者支持一个65岁及以上老人。现收现支退休金制度已经在不少地区许多经济效益欠佳的单位难以为继,将无法适应这种新的趋势和要求。现行退休工资制度没有包括广大农民。而一些人超计划生育的重要动机与思想基础也是养儿防老。因此,若能对城乡全体劳动者从年轻时即实行社会养老保障,必能破除养儿防老旧观念,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变“政府要我少生优生”为“我要少生优生”。可见,社会养老保险直接关系到人口控制基本国策的落实。
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工业、农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都是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地球为基地的人类如何与地球这个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依靠和利用自然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准,并且维系和增长着子孙后代的福祉,自然不仅不因为人们的无限利用而资源枯竭,而且能在人类自觉活动参与下维护、再造成为循环不息永葆常青的自然体系。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境界,也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达到这种境界,人们必须对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有高度的理解,并且掌握相应的处理的工艺技术。这就是说,人们必须掌握很高的自然科学知识,用以利用自然,了解这种“利用”活动对自然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并从技术上能使其危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或能使破坏的自然获得再生;
同时人们必须有很高的道德观念,认识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及其未来的繁荣负有责任。
(一)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教育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手段。这种教育不仅使M1获得科学知识,也使人们具备高度的道德水平。这种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这种主要形式,也包括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
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于社会经济急速的发展,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在科教兴国和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人们已经充分了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教育作为一种人力投资,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00美元以下),它对经济发展的回收率要远比物质投资为高。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不单是一种消费,已为人们所公认。
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依靠教育投资,才可能使高新技术得以推广和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人们在教育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自然知识情况下,受改善生活、发财致富的经济动力的驱使,容易发动对环境生态破坏性的生产,诸如盲目采伐森林、开垦荒坡等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扩大;
滥采矿藏造成的矿产资源浪费与耗竭;
盲目生产造成的能源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因此,教育既是使经济增长的因素,又是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
在我国,“发展经济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依靠人才”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口号。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归根结蒂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又有赖于劳动力的知识程度,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在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相对贫乏,而人口基数又十分庞大的我国,今后发展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导致环境破坏的工业化道路,而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必须采用高新技术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技术,因而对人们的教育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我国全民文化基础教育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的成绩举世公认。我国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入学率均远在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之上。小学儿童的毛入学率接近98%,近年来中小学师资的合格率也大有好转,小学已超过80%,初中超过55%。高中接近50%。但是基础教育也远不是没有问题:全国还存在约15000万的文盲,一些边缘山区地带儿童入学率还较低,如四川、青海等省毛入学率尚在80%以下;
近年来人学儿童的流失率有所增加,虽然从全国看小学缀学率约为2%多一点,但初中的辍学率有所上升,有四个省超过7%。一些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如江苏省初中学生的流失率也在上升,个别地方达到30%。
从全国来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是一件十分繁重的任务。另一方面教育投资偏低。1991年小学、中学的平均教育投资分别仅为115元和225元,年增长率仅8.7%和6.05%,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这不能不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近年来,各地挪用教育资金、给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打白条”,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所闻;
一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一些父母让孩子停学经商打工。这些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特别是广大村镇地区教育的严重问题。这些情况说明普及教育,以教育来促进经济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为地方政府和一些父母所接受,从长远看来必将负面影响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则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大陆在20~24岁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2%,而印度约为10%,泰国为16%,埃及超过20%,我国台湾地区为31%,韩国则为38%。这种巨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劳动力的平均素质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将成为今后经济成长的巨大桎梏。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中,经济活动有明显的国际化趋势,掌握科学技术和知识信息的高等专门人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竞争中最有效的资源,大学教育的落后,将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严重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
发展和提高普通教育固然重要,还要针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全体国民,尤其是在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中进行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这种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持续发展意识,认识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经济行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影响,提高人们对当今社会及人类后代的责任感,增加参与持续发展能力,并了解一般的防治环境破坏的途径和办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全国小学《自然》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通俗易懂的环境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环境忧患意识。
2、在中学《地理》课程中或单开一门《环境》课程,着重讲授环境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基本知识,并且列为高考内容。
3、在高等学校各类有关产业的专业开设“环境保护与治理”或“持续发展”的课程,学生必须选读一定的环境课程才准许毕业言一些高等学校可以设立相关专业,培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门人才。
4、建立全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网,成立若干培训中心,轮训县以上和产业管理部门处以上干部,在有关公务员考评制度中列入有关要求。
5、开展深入浅出的环境与持续发展的科学普及活动,组织编写通俗和专门读物,并动员报刊、电视、电影、广播进行宣传和公众教育。
可持续发展既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知识水平,明白人的活动对自然、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又要求人们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认识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自觉地甘愿为社会的长远福祉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运行尚无完整的规范,经济活动没有健全的规则,使一些不讲公共道德、不负社会责任、胆大妄为的人乘机钻空子,发不义之财。他们狂采滥伐、竭泽而渔、滥捕偷猎、任意排污、盗损文物等等,使环境受到更严重的威胁。由此加深了社会的贫富不均,以及一段时期过分渲染高消费、超前消费,炫耀富裕、追求眼前利益的片面舆论导向更使一些人见钱眼红,对不仁之富垂涎欲滴,从而使破坏性的经济生产活动到处泛滥,使环境问题变本加厉,甚至进一步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的运行规范,使经济活动有法可依,同时辅之以一系列环境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法规,把人们行为量之以法,使不法之徒不能妄为;
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加强健康的、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高尚的道德风尚,批评抵制那种片面宣扬金钱至上、发财享乐的错误舆论。
三、改善人居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因素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类住区发展是世界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因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传统的发展观,强调经济的增长,因而造成对资源的需求利用急剧膨胀,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这对人口密集的人类住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当今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增长、高速城市化、住房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等带来的种种挑战。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简陋、有害身体且日益恶化的环境中,实现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号召全人类在人类住:区的发展过程中,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通过综合规划和有效的措施,重视人类住区发展的质量和可持久性;
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住区发展观
1、人类住区概念
人类住区是指人类从事有组织的活动的地方。人类住区作为全球、地区;
国家的一个系统,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小镇或乡村的形体,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
世界是一个独立人居系统,人类住区为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提供生活、工作环境。人类住区系统包含着大小不同的独立住区,小到村庄,大到都市以及维持它们酌:基础设施网络。每一个住区都扮演着使此系统运转的角色,都为持续的经济、社会和实体发展作出其贡献。
在人类住区发展中,特别要强调的是“住区条件”,在这种实际环境中,人们可以进行相互联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个人居住及相应的服务设施、住所环境、公用设施、交通、通讯等。
人类住区不仅是社会成就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的固定资产。对人类住区发展的公共投资不同于在“生产”部门的投资,对人类住区的投资将对提高一个社会反应基本发展需求(如住所、交通、卫生及生产性产出等)的能力会不断地起到作用。
2、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重点领域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人类住区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1世纪议程》所确定的人类住区重点方案领域为:住房(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土地(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环境基础设施(促进综合提供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设施)、能源和运输、灾害防御(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建筑业以及人类住区的综合性规划、管理活动。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中国人类住区发展的目标:通过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制定并实施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动员所有的社会团体和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中国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方案领域集中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
②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能;
③改善人类住区环境;
④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
⑤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⑥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合理周全的住区管理。人居管理在促进持续性发展
方面的作用包括:
①设计住区系统和住区平面图,使之能够有效利用能源,设计财力上承受得起的交通模式;
②开发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项目以及适于住区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项目;
③建立供水、卫生和废物加工、回收系统,保护能源的基本要求;
④通过特别修改建筑与规划标准和支持小规模生产经营的方式促进地方建材使用和适当的建筑技术的应用。
(二)中国人居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中国有12亿人口,每年还要净增约1500万,要为这样一个庞大且迅速增长的人口提供良好的人类住区服务,并且要注重发展及其可持续性,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1、住房
每个公民享有适当的住房的权力是其基本人权的观点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安全舒适的住房对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是不可缺少的。
为解决城乡居民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中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1978年以来,进行了大规模住房建设,仅在1993年就新建了城镇住宅2亿m2,村住宅近7亿m2。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m2提高到1993年的7.5m2,在15年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提高近1.1倍。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m2左右。
1994年,中国实施“安居工程”,解决了数百万户低收人城市家庭的住房问题。同时,为达到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的小康居住目标,并为下世纪我国住宅的发展提供示范和创造条件;
1994年初开始实施“2000年城乡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以科技为导,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促进住宅产业的发展。该工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数个,面积1000万m2的住宅示范区。这将对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中国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2、城市基础设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到1993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3%,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56.9%,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2.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4%,城市集中供热率为8.06%,全国公共交通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0辆,人均据有道路面积6.3m2,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有了一定改善。
3、城市化、城乡规划
在城市和村镇规划方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全国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勘测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使我国城市进入了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阶段。1990年前后,国家批准了39个重要城市的总体规划,完成了4.73万个集镇规划(占集镇总数的94%),完成村庄规划278万个(占村庄总数的74%),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城乡规划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4、工程建设和建筑业
工程建设深化改革,“八五”计划前三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93亿元,各类房屋建筑竣工35.59亿m2,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439个。建筑业深化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培育和发展建筑市场,提高了生产能力。1993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10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与住区有关的法制工作也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条例以及城市新建住房小区管理暂行办法,住宅小区建设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也已发布、实施。建设主管部门还制定并发布了城市环境卫生、排水、供水、集中供热、燃气、道路、公共交通等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序列、保障政策、实施措施和重点发展方向,指导行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现我国人居可持续发展尚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居环境改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实现我国人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尚有较大差距。
1、能源结构与环境
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占商品能源总消费的73%,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5%的化工原料以及85%的城市民用燃料,都是由煤炭提供的。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如在燃烧技术和煤的转换上没有大的突破,我国人居环境受到的大气污染可能会加剧。
2、生产、生活活动的污染
环境污染防治与工业发展、消费增长的矛盾突出。我国每年城市产生污废水约360亿m3,约有80%的污水未经处理排人江河湖泊,造成全国水域805、城市地下水源45%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处理和利用率不高。没有得到处理利用的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和工业区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累计堆存量达67.5亿t,占地5.6万hm2,成为严重的二次污染源。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也比较严重。全国有30%的职工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下工作,40%左右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中。
3、住房
住房问题是影响我国实现小康战略目标的重要问题。到1992年底,全国城市仍有440万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m2的住房困难户,其中28万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m2的住房特困户。由于城市人口增长,每年新增住房困难户40万户。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及相应流动人口流人城市,有些人尚无居住条件保障,环境很差,需要注意避免贫民“棚户区”的出现。此外我国城市现有住宅的成套率只有50%,有近一半的住宅功能不完善,居住区绿化、生活配套设施不全,住区条件有待改善。
4、交通
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众多,城市车辆增长较快,交通工具多种多样,交通设施不完备,导致交通拥挤、堵塞。因运输效率下降,估算每年影响工业产值上百亿元,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问题。
5、灾害
我国的人口密集区多为灾害易发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遇到灾害的损失更大。有些城市和建筑物的设防标准偏低,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农村建筑物抗御灾害的能力更弱。城镇每年因洪水灾害造成损失数十亿元。城市大灾有增无减,损失逐年增大。在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中,以地震、洪水、水灾对人居环境威胁最大。
6、供水
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当前中国不少地方严重缺水,出现水危机。水资源的短缺对我国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全国约300个城市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上百亿元。由于缺水,一些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得不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已造成不少城市出现地裂、,地沉现象。农村供水设施普及率较低,有的地方饮用水达不到卫生标准,甚至在干旱涸水季节得不到饮水保障。
7、服务设施
邮电通讯、文化娱乐等设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有些设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小城镇和农村的服务设施更为匮乏。从整体上讲,由于中国城市居住区原有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欠账多,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难以根本改变。
(四)中国人类住区发展的对策
改善人类住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走一条科技、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行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规划与计划、法规、政策、宣传、公众参与等不同方面,加以推动实施。
1、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计划的编制工作。当前,应将《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的优先方案领域和发展重点列人国家、部门、地方发展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推进。
2、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威力以及必要的经济手段,使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体现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又切实结合到日常的活动中。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将人居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推进。
3、宣传、普及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知识,推动各部门、地方、社会团体和公众的广泛参与。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强化机构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使人类住区发展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上和基于“能力”发展的基础上。
4、加强利用科技进步推动人类住区的发展,支持环境无害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改善住区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提高资源回收利用。对影响人居环境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如选择住宅、规划、交通、垃圾、污水、能源、防灾等领域的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开发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新技术,建立示范工程和综合试点,推广应用成熟技术,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通,促进国际无害环境技术的转让和国际援助,交流在人类住区发展中的信息、经验,进行人员培训并选择人类住区优先项目共同实施。
【篇2】学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心得感悟2500字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行动指南,以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为基本前提,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生产力基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长效机制,以建立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前提是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表述,但可以综合以下两个视角和方法,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进行把握。
一是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比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风险过度积聚、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质量发展;
反之,促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创新驱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否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标准,判断是否是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就是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是践行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贯彻。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基础研究、实现技术创新及突破、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创新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在微观层面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企业创新活力,在中观层面推动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生产性活动与非生产性活动报酬结构的再平衡,在宏观层面维持较高的企业纵向流动性,打开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空间,为创新驱动提供不竭动力。
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监管,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推动环境成本内部化,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和参与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更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推动全球包容性增长,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完善托底性社会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进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顺畅创新创业渠道,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实现高质量发展,生产力基础是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经济发展就是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升级。生产力视角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资本配置优化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
促进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当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缺乏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导致产能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贡献率。
促进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金融需要坚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着力消除金融与实体经济报酬结构失衡、推动经济去杠杆、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抑制金融过度膨胀,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建设创新友好型、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现代金融体系。
促进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高水平人才短缺、人才培养机制不畅、配置结构不合理、工匠精神相对欠缺等问题的制约。需要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再平衡,抑制人才“脱实向虚”;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优化人才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深度参与甚至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近代以来,大凡大国崛起,都必定深度参与甚至引领过一次工业革命。当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我国也已具备深度参与甚至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达到了基本的产业技术门槛。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在这一视角下,是否实现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深度参与甚至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
实现高质量发展,主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就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破除无效供给,清理“僵尸企业”,强化环保、市场监管约束,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控金融风险,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金融、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领域改革,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着力补齐软性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产业领域。需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载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在新一轮工业革命,需要面向新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和服务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和动能转换;
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群,构建和增强我国制造业的集群优势或产业配套优势。
推动要素质量变革。生产要素质量决定着产品质量,也由此决定着产业发展质量、供给体系质量和整个经济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着力提升创新成果质量及效率,提高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提高金融资本质量及效率。在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在平衡的同时,通过引入有效竞争、推动金融智能化转型等方式提升金融体系效率,推动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
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市场机制有效的经济体制。一方面,完善产权制度,培育合格市场竞争主体,使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完善各类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完善地方政府举债约束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完善各类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推进要素市场化,使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为此,需要推动资源价格、资金价格(打破刚性兑付)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
构建微观主体有活力的经济体制。微观主体有活力,不仅要企业有活力,更为关键的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此,需要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微制度创新,细化完善党政干部干事有为的容错纠错机制,培育激发企业家精神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保持足够的企业纵向流动性,形成让企业家心安、让科技人员心宽、让党政干部心热、让创业人员心动的体制机制。
构建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有赖于稳定和健康的宏观基础。宏观调控有度,就是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非更多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宏观经济再平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国民经济正常循环。为此,要健全市场基础设施,为政府有度且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抓手。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特别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保障是建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等多个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可考虑从长期与短期、宏观与微观、总量与结构、全局与局部等多个维度探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比如,长期看,高质量发展要求能够适应发展阶段的转换,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从宏观看,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运行不存在重大结构性失衡,整体风险可控。从总量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保持持续健康稳定,没有明显偏离潜在增长率。从全局看,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基本协调。
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体系。弱化速度指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破除唯GDP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加快构建绿色GDP统计等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体系提供支撑。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
推动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健全标准制度,加强标准化工作,更多参与甚至引领国际标准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从完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健全更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统计体系基础上,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体系。
【篇3】学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心得感悟2500字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2015-02-0510:25秦皇岛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优化全市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发展生态农业是关键。围绕加快全市生态农业发展,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因地制宜创新思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当前我们国家也是我市农业发展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迎接新的挑战,彻底转变农业传统的发展方式,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局局长赵炳强说,做强农业,就必须从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近年来,全市农业部门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实践:从2011年开始,我市就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推进沿海现代农业主要抓手,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在重点农业乡镇大力推广“养殖-有机肥-种植-养殖”等5种生态循环农业成型模式。通过大项目建设引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在浅海养殖中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努力推进水域生态修复和农牧结合生态种养,大力实施
农业减排工程,研发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探索推进清洁养殖、标准化养殖。2014年多渠道筹集资金,联合我市有机肥生产企业,对24个各类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进行重点打造,建设核心示范区6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近百万亩。综合运用人工鱼礁投放、藻类移植等生态修复技术,在北戴河近海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区58公顷。
经过几年持续努力,目前,全市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日益凸显,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快速提升。
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加快中低产田土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生态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市积极推进洋河灌区、引滦灌区节水改造及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五年内,建设水池水窖2.2万个,新打机井1万眼,新建及改建塘坝等水源工程200处,末级渠系配套改造1500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2500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加快土地确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土地流转是新形势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市的土地流转工作起步早、进展快,为全市生态农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农业部门统计,我市实行土地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共253.1万亩,涉及农户59万户。至2014年底,全市流转土地总面积为54.4万亩,占承包面积的21.5%。其中流转面积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有329家。全市8个县区、75个乡镇已搭建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县、乡两级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
2
赵炳强介绍:今年我市将加快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步伐。年内力争完成全市承包耕地总面积50%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承包面积、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承包经营权证“四相符”,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信息化。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化平台,年内完成抚宁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实现市、县、乡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信息化。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采用奖补手段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年内新增流转面积5.2万亩,增长1.5个百分点。
市人大代表、卢龙县青龙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平山说,现在农村土地太分散,一家一户只有一二亩地,想要发展生态农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要有长远的发展,就要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进行农村土地确权,让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起来,让想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有土地来种植或是养殖,流转土地的人也解放了劳动力,可以去打工或是创业,而不是被土地所束缚。
土地流转中,如何破解有些农业经营主体资金不足问题?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建议:要强化金融保险支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手续,争取和落实优惠贷款利率政策。要以创新的思路和方式,扩大抵押担保贷款范围,允许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用生产设备、地上设施等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积极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辅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县区组建农业担保机构,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贷款难的问题。要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参保对象,在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扩大保险范围,提高保障程度,地方财政应对当地主要农业产业和重要种植品种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3
惠及广大百姓民生
农业产业是全市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更好地增收致富,民盟秦皇岛市委建议:要挖掘资源优势,巧打生态牌,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我市区域土地利用差异明显,要统筹考虑地形地貌、耕地资源、水温气象和农业发展现状,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技术集成化、投入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两个目标,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质高效、持续增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精品杂粮、中药材种植、有机果蔬等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念土地经、做生态文章、发产业财,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进一步推进农、游结合,推广生态旅游农业模式,发展集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观光休闲农业,促进绿色蔬菜、畜禽养殖、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地惠及百姓民生,民盟秦皇岛市委提出,一定要加强对农业生产全链条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建立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质监、环保、工商以及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综合监管体系。实行属地管理,发挥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作用,从源头上抓好质量安全。做好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要加强水质、原材料等方面检测,避免材料带“毒”和地域带“病”。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制和追溯制度,建立产品档案、生产工艺、投入品记录、随机抽查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市场准入机制,加大监督和追查力度,形成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局面,确保生态农业发展成果充分地惠及民生百姓。(本报记者常虹张宏宇)
4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