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小学数学教学论文(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
第1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汇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5篇 ! 【篇一】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学得枯燥,思维模式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而教师也感到很难教。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而且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有效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持续拓展教学思路,应用有效对策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新颖有效的解题技巧,让学生不再惧怕应用题。
要使小学应用题教学不流于形式,就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来源生活化,呈现形式多样化,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用文字语言表征问题 对应用题的理解是学习应用题的内部条件,也是应用题教学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文字释义都含糊不清,则势必出现新旧知识断层,给后继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最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能够读懂题意,而读懂题意的关键就是要求学生能剔除题目中的无用成分,能用自己的语言阐明题意的核心,建立相应的文字表征或数量关系,注重题目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对题目结构的分析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应用题教学外显化,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教师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
二、加强学生解题思路优化训练 在应用题解决过程中,很多学生之所以难以计算出正确结果,一般原因都是未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做出准确把握。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采用更科学有效的策略方法,加强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在实际解题中,教师要先指导学生对题意做出准确把握,对各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做出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问题的正确解答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刚接触应用题时,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为了能够帮助广大小学生摆脱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通过简略图等新颖多样的形式来为学生呈现应用题文字,以此来锻炼、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解“学校养了13只黑兔,6只白兔,如果让黑兔和白兔一一对应,那么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呢?”这道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题意,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将黑兔、白兔一一对应画出来,然后再对该用加法还是减法进行分析探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应用题分析解答效率的全面提升,也能够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重视各类解题技巧总结整理 在应用题教学中,除了技巧的传授之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对各类解题技巧做出科学归纳,从而有效避免在今后解答同类型题目时浪费时间,或者是陷入困境。因此,在授课结束后,由于小学生的自觉能力相对较低,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各类知识点记录下来,认真总结思考,并通过耐心的辅导来尽可能弥补学生因为缺乏经验,或者是投入时间、精力不够而出现的一系列错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总结习惯的培养,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科学复习、整理所学知识,以此来对应用题教学技巧做出不断优化,促进授课质量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四、采用多样化的应用题训练形式 开展应用题练习是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水平的有效方法。如果教师仅仅采用单一的方法开展教学,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性的发展。通过应用多元化的训练形式,可以让学生拓展解决应用题的思路,让学生持续发展解题能力并且产生解题兴趣,可以让学生尝试灵活思考,并且提升自己的推理、辨识能力。在多种训练方式下,学生可以发展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爸爸今年32岁了,小红今年的年龄是8岁,在过十年之后,爸爸的年龄比小红大多少?根据这个题目,可以使用爸爸十年之后的年龄减小红十年之后的年龄,也是根据减数和被减数增加,差不变的规律,使用爸爸今年的年龄来减去现在小红的年龄,这样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通过变换思路,可以简化解题流程。
此外,在实际授课中还要注意,虽然说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尤其是对于应用题这一难度较大的题型,教师应重视自身引导、辅助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关注应用题的审题、分析过程,并且注重解题的规范性,可以发挥良好效果。
【篇二】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了要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不墨守成规,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改变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得到锻炼,得到提升。
一、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欠缺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不会举一反三,不会触类旁通,同一题型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学们就会无从下手,尤其是乡村的学生,他们好像更欠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比如;cyO换成x与;
;互为相反数,就这样简单地转换,同学们也会绞尽脑汁想半天。所以中学数学的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认真思考、培养锻炼出来的。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教学的主线,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实验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所以,无论在教学的导入还是教学细节过程中,都要设置与学生兴趣有关的各种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掌握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模具、视频或者多媒体课件,直接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抽象、深奥的概念、性质、定义等,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视频、观察、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适时地给予热情的褒奖,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之乐、参与之乐、创造之乐、成功之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 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探索中前进的。”数学中的间接法与归纳法都是发明创造的有效工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逆向思维的培养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大多数的中学生,往往不习惯于或者不善于逆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有意识地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和习惯,从正向思维过渡到正、逆双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数学中的定理有些是不可逆的,如“对顶角相等”,其逆命题“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就是假命题。但许多定理的逆定理也是成立的。例如,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等。在教学中,对某些重要定理的可逆性进行探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已知xa=4,xb=9,求x3a图像在第二、第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开放性题型是各地中考常考题型,此类题型答案不唯一,是发散性思维的具体表现。但解答时却必须知道题目所考的知识点,根据相关理论作答,这又需要聚合思维。在河南近五年中考中, 此类的题目考得相当多。
例2:如图2,点C为外接圆上的一动点(点C在 仙的下方,且不与点万、乃重合),ZACB=ZABD=45。。B (1)求证:册是该外接圆的直径;
(2)连接CD,求证:SAC=BC+CD;
(3)若A18C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为A18M,连接 DM,试,问题解决。
类似的问题,在我们的教材中其实有很多体现。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思想,切实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思维过程及知识结构在创造性思维中所占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美感的强化等诸多方面加大力度,就一定会对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三】 摘要:小学生数学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是缺乏解题思路与技巧,找不到思考点和突破口,不知如何着手分析。“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精心预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热情,引导主动探究、增强主体意识,暴露思维过程、锤炼思维品质,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演绎拓展变化、强化应用意识等。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把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有关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导,既解决了问题又学习了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能力,并能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精心预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然要质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之中,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组:首先是为学习新教材铺垫的问题组;
其次是数学知识的逻辑化问题组;
第三是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组。三组问题相互联系,形成结构性问题组。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索式学习。教师只有这样创设的问题情景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
二、引导主动探究,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己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主体意识在主动探究中增强。主动探究可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你的问题。
第二步:选择一个计划。
第三步:尝试你的计划。
第四步:检查你的答案。
第五步:反思你做了什么。
当然,以上五个主动探究的步骤,并不是一个接一个地直线式进行的,其间有反复、有波折。应该依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适当地突出或削弱某一个步骤,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上例中,当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设问:你喜欢解决哪一个问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解决,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暴露思维过程,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不仅要会做,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养成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我们总是在曲折中求思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中学会缜密,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
例:一桶油连桶重36.5千克,用了一半后,连桶还有20.5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此题在作业中出现过几次,有多种解答方法,但有一定的难度,是开发学生思维的好题。在教学中,学生先读题,思考片刻,学生举手:
生1:我的算式是“36.5-(36.5-20.5)×2”先求半桶油的重量,算式是“36.5-20.5”再求全桶油的重量,算式是“(36.5-20.5)×2”问题要求油桶重多少千克,只要把“总重量-全桶油的重量”,所以算式是“36.5-(36.5-20.5)×2” 生2:我的算式是:“20.5×2-36.5”把20.5×2算出一桶油和两只桶的重量,减去油和桶的总重量,就是桶的重量,所以算式是“20.5×2-36.5” 生3:我的算式是:(20.5-36.5÷2)×2…… 生4:解:设油桶重为X千克。36.5-(36.5-X)÷2=20.5 …… 学生思维踊跃,能清楚地表达出解题的思路,内心喜悦之余,我多了一个心眼,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黑板上写下四五种方法后,我问“谁来说说算式1,你是怎么想的?”一举手我吓了一跳,全班54人,只有10多个同学表示能讲清理解,热闹的表达发言之外,还有三分之二多的同学是一片迷茫,似懂非懂。算式2算式3能说理的同学则是更少。看来这决非偶然因素,这里蕴涵一定的教学规律。第一次教学决不能留下“半生的米饭”,必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否则以后再多的练习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为此,引导学生说算式(1)的思路时:我在算式“36.5-20.5”下面标明半桶油(不含桶)的重量,接着让学生,直至每个同学理解为止。方法(2):先让生说出“20.5×2”表示什么?再请学生讲清解题思路。就这样我采用了“小步子”的教学方式,让中等生和学困生也来说说理,暴露暴露思维过程。在交流中让更多的学生相互得到了补充,从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表达结果相结合过程的策略和思想方法。
四、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几个问题解决过程的经历、探索与体验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且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的策略,才能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而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评价是形成数学思想和策略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过去教学未能重视的一环。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解决后,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答案,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最简捷,推理是否严谨,如果问题解决的方法失败了,那就要部分或全部地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数学技能。
在反思和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精心指导,指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问自己或他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是怎样使用已知信息的?);
指导学生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这样对吗?有不合理的地方吗?);
指导学生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性(还有其他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指导学生在反思解题过程中运用了那些具体的策略,这些具体策略中包含了哪些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并对此进行加工、提炼、归纳而得到适用范围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
另外,反思评价也是让学生体验成功与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能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张扬。
例如我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正方形池塘的四周种树,每边都种有2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池塘四周共种树多少棵?很多同学都做出这样的答案:20×4=80(棵)。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画出每边种4棵或5棵情况的示意图,来归纳总结规律。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每边种4棵,一共要种12棵而不是4×4=16(棵),每边种5棵是16棵,而不是5×4=20棵。为什么不论每边种4棵或5棵,都是比原来设想的少4棵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示意图,发现原来解答的错误在于把四个顶点上的4棵树计算了2次,所以都多算了4棵,正确的解答方法应该把重复计算的4棵减去。所以正确答案应是:20×4–4=76(棵)。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要对照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自我反馈机制,这是开展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所在。
五、演绎拓展变化、强化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就小学数学学习而言,它首先存在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学习课题;
其次存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原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使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演绎拓展变化是一个巩固提高、迁移发散、进一步升华理性的过程。这是把上一个过程中经过反思、归纳而形成的一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以《三步计算应用题》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模仿性演练。教师可以继续提供与课的开始相近的或类似的情境:学校体育室里有一些篮球,四年级学生借走了15个,剩下的篮球个数比借走的5倍少10个。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变式性演练。如提供信息:三江超市水果柜台,苹果有90千克,是桃子的2倍,桔子比苹果多3倍少12千克。让学生自主地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拓展性演练。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己从生活周围寻找情境,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等。这个拓展的过程有些类似于过去应用题教学中的让学生自编应用题,但又是不同的。这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更是一个合作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演绎拓展的过程既是低层次解决问题的结束,又是更高一层次解决问题的开始。所以,演绎拓展是本课堂教学的深化环节,也可以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思路,新策略。因而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意识与水平,深入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构建数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篇四】 小学生处于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感知能力发展很快,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变化不稳定,很难猜测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想些什么,但是他们特别听老师的话,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都会完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先要摸清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好,才能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是初、高中数学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适合学生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
一、进行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肯定是非常轻松的,在学生感兴趣下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遗落知识点,对学到的知识印象也很深刻。小学数学知识的浅显性适合开展一些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地学习知识,比如让学生表演生活中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场景,如买早餐或者买衣服等都要运用到数学知识,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生活中常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还可以运用集体解答数学题的方式让全班同学聚在一起,让他们自己讨论是如何解题的,让他们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体会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不能一味地只利用课本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的发散思维很重要,数学的学习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如果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把课本知识灌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可能在低年级中简单的数学学习还能理解,但是一旦进入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不具备逻辑思维就很难学懂数学了。
二、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准备多种教学方式。
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快有慢,每个学生擅长的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不一样,大多属于多变性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上数学课的时候也不容易静下心来。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不管是对哪一届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显而易见这是不可取的。在这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快,教师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改变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教好学生。教师还要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三、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养成讨论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后,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锻炼他们的口才,也可以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的学生不宜太多,不然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教师就不好控制课堂纪律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有错有对,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正确的提示,让他们把握正确的方向。但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和讨论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当基本的知识掌握了以后,教师就可以布置几道难度相对较大的题,让他们在课后进行讨论,第二天在课堂上再集中讲解。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入生活实际。
当代科技发达,教学工具也多了很多,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题时,需要理解记忆才能掌握知识。并且数学知识点的讲解都是由浅到深,有简单到复杂的,如果不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就有可能让一部分学生听不懂,很难将知识点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吸引到课堂教学中去,多媒体将动画、声音结合起来,这样鲜活的教学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冲击,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到课堂中来,还可以为教师板书节约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很多都是基础性的教学,都是为了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其作用不言而喻。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教学方式,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篇五】 所谓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较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理解解题方法。数学家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修”。下面我就“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作如下阐述: 一、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数数。
一年级数学数数的教学通过让学生数小棒、数班级人数,数自己的手指数等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实物、图片比单纯的数字生动形象,其次,实物,图片的信息量大,更能让学生理解记忆。教师要运用好教材中编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多老师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效果非常好,上课之前教师精心准备,挑选了和上课有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老师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把能想到的教具都用上了,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是积极的。在教学课堂中善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老师,整堂课学生都是精神饱满的。
二、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周长。
在我上六年级的数学中,我发现有部分同学对图形周长的计算理解不透,只要图形稍微改变,就容易出错,于是我在教学有关周长时,我特意制作了教具,ppt动画,我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发教具学生自己动手演示,让小组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我认真听学生发表完后,用教具边演示边讲解,对学生发表错误的地方强调更正,拆分实物教具,给学生说明周长由哪几边组长。如果还没有领悟的,再结合ppt动画演示。我发现在,当学生领悟后,学习兴趣更高了,学生掌握了知识,自己就可以自己解决习题,可见“数形结合”思想在整个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三、“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分数的应用。
在教学分数的应用时,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应用题,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会给学生说:“这类题用乘法”。但对于思维强的题目,有些同学难免会出错,这时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线段图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如:10的2/5是多少。
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把10分成5份,每份是2,取其中的2份就是4。当然这类题还是比较简单的。
还有另一类题,这类题稍微复杂一点,但同样适用“数形结合”思想。
如:有一桶油,倒出3/5,刚好是30升,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升? 可以画线段图,一桶油倒出3/5,就是把这桶油分作5份,倒出3份,剩下2份,这2份刚好是30升,就可以知道每份是15升,5份就是75升。
四、“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数列。
在教学数列时,我发现用“数形结合”思想也是很方便的,如在教学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加八分之一,按这样的规律一直加下去,这道题如果用等比数列给学生讲,是无法讲的,首先学生知识达不大,其次还要用极限思想。但如果用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加上极限思想,就可以让学生轻松理解最后的结果等于一,教学时,可以画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首先一分为二,然后再把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一直分下去,但这里要给学生强调极限思想,因为很多同学认为最后是不等于一的,实际上也不等于一,但利用极限思想它是无限接近于一的。
课程案例中:1+3+5=32 1+3+5+7=42 1+3+5+7+9=52 此类题可以画图让学生理解原理。
五、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中的其他案例。
1、沿着一面墙建一个半圆形围栏,求围栏的周长。
这道题只要结合图就很好理解,只需要求圆的周长的一般。
2、一条8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长度是多少? 此题最简单的是找根绳子让学生自己动手,根据题目要求对折两次自然得出答案,也可以画图分析,但此题关键还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果对折次数比较多,绳子对折比较短时,无法进行实验。
综上所述,都可以看出数形结合思想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学中应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些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少部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案例,整个小学阶段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还有很多,但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时,应把握好度 由于小学阶段知识结构较少,在一些思维较强的知识点不应拓展太宽,应把握好度,如:在教学数列时,拓展极限思想就不宜多讲,如果继续拓展,会让学生理解起来很累,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可能时间也不够,所以教学数形结合思想时,应把握好一个度。
2、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时,应引导学生多动手。
教学中,不管教师怎么演示,怎么引导,如果学生不懂,讲再多达不到效果,整堂课就是失败的,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自己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学生自己先体会,教师再次强调学生理解错误的地方,利用演示,动画等引导教学。
第2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但经调查有些学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
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一、要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和坚强的“计算意志”。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
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
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逐步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要把计算教学融于情境创设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计算的兴趣。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如在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的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情景,通过秋游前的准备,乘车到旅游区游玩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的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计算教学。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样的课堂。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计算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
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
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
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
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确保准确无误。
四、要加强学生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口算不熟练,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
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
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2、加强估算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如: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
432÷8 商一定是两位数等等。
五、要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算数上的失误,有的是由于算理不清造成的等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错题积累起来,分析、辨别出错的原因,针对计算中出错的原因,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
1、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以两个周时间为准,可以每位同学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两周后上交错题记录,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如: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182,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2) 算理不清,概念不明
算理不清,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学会”,学生根本就没有弄明白这样计算的道理,算理不明确,从而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学生学习使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题:85×99+85=85×(99+1),如果学生没有弄明白是“99个85加上1个85所以等于100个85”这样的算理,就根本不理解加1的含义,而是容易算成85×(99+85),造成失误。再如,32×101=32×(100+1)也是同样的道理,101个32相加也就是100个32再加上1个32。
第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及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文章
浅谈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在生活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在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习惯、兴趣、态度、意志、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成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计算。
2、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教师必须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习惯。现在的学生做作业就象完成任务,不管三七二十一,写完了就行,这就导致了计算错误率高。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检查,如;
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数字写错了没有等,无法口算的还应该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每次作业都提醒、强调,同时教师亲自走到学生中间督促、落实,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了自主检查、验算的习惯了。
4、养成良好书写习惯。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二、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不足,对计算更是觉得枯燥,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乐算。
1、枯燥的计算融入生动的情境。一提到计算,学生马上会与枯燥联系起来,简单的符号、枯燥的运算。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创设生动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算的兴趣。如做改错题时,可以创设“小马虎”学数学的情境:小马虎学数学,这是他做的数学题,请各位小老师们帮他检查检查,看他做得对不对?每个学生都是热心而好胜的,他们会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检查的行列当中。
2、单一的计算融合丰富的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如视算、听算、抢答、开火车、小组竞赛、闯关、游戏等,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3、设立形式多样的奖励机制。就计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习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计算的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之心动,继而行动。
三、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中基础知识是算理的依据,对运算具有指导意义,基础知识混淆、模糊,基础知识不过硬,往往是引起运算错误的根本原因,所以加强和落实双基教学是提高运算能力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具体要求做到:
1、加强口算训练,夯实计算基础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计算的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持续训练。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笔算、估算及简便运算的基础,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笔算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就成了无根源了。因此,口算要持之以恒,天天坚持训练。
2、重视算理教学,注重策略优化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计算依据法则,而法则是根据数的性质以及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推断得来的。充分重视算理,由理入法,方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计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切实的保证。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同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
3、练习抓住重点,逐层深入
计算教学在练习的设计上一般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的发展顺序。一般先是例题模仿练习,然后是形成性练习(相对于模仿练习而言,题量稍大,且题目由浅入深,层次明显,一般评析时突出提高练习题)、变式练习(一般以判断、选择、匹配的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的外延与内涵,从而使学生深层次地把握知识)和综合运用(一般通过解决一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通过练习的逐步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基本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借助于练习的多形式、多角度,使大家都能体验到成功解题的快乐,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注重知识迁移,适当延伸拓展
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越多,越容易产生正向的迁移。在新课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挖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的因素,创设迁移情境,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比如说,由百以内加减竖式计算法则,迁移到后面学习万以内加减计算,由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法则,迁移到后面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不能靠一朝一夕,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师,我们在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持之以恒地练习,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是有希望的。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文章
我以为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6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的要3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题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我把书上的例题该为和学生生活接近的问题“要求我们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你会想什么办法知道?”于是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
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
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电脑就行了不用算。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我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啦?多高呀?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桌谁重……这些都是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
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论文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
经验
论文
感谢您的阅读!
第4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
引导学生猜想,培养数学能力
——以数学猜想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案例研究
摘要: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那么,数学猜想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创新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猜想、数学能力、案例研究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还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纵观数学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发表独特见解,创新探索地学习数学。那么,数学猜想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什么作用呢?
一、引导学生猜想,培养数学概括归纳的能力
【案例】
“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囗,可以摆几个囗,剩下几根?再让学生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从中你猜测出什么结论?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此时我们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当除数是5时,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是6呢?除数是7呢?为什么?
9÷4=2……1
10÷4=2……2
11÷4=2……3
12÷4=3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观察猜想中探索出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反思】
以上的案例,教师正是通过引导学生猜想,最后总结概括出“余数是一定比除数小的”,从而更深刻地掌握和理解了概念,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学习数学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原有的数学知识和结构为基础的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知识不能被看成由教师直接传递给他们的现成的东西,它必须凭借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经其主动积极的加工建构而成。这里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也就是说人的认知不是对客观世界机械、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其自觉、能动的建构。
因此,在概念的建构中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辨别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并提出他们共同本质属性的各种猜想,再加以检验。把本质属性和原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概念和已知的有关概念区别开来,扩大或改组原有数学概念,把新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一切同类事物中去,从而明确新的概念,也即建构出新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猜想,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
【案例】
《三角形的分类》练习:
(1) (2) (3)
这三个三角形被纸遮住了,只露出了一个角,你们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
出示练习后,学生很顺利地判断出图(1)是直角三角形、图(2)是钝角三角形,出示图(3)时学生很快回答是锐角三角形。
教师让学生再认真地思考,看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这时,经过再思考,有的学生回答是直角三形,有的回答是钝角三角形。其余同学经过一番争论后都点头表示赞同。
师:也就是说只看到一个锐角我们能否就肯定是锐角三角形?
……
【反思】
我国历年的小学数学教学都把培养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定为一项重要目标,这是由数学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教材中可供培养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如,在上面这则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意义寓于其中,学生从一开始顺利地猜想并判断出前两类三角形,到突然在图(3)遭遇挫折,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明白了“当我们只看到一个锐角的时候是不能肯定这个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的”,它还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充分挖掘了含有猜想因素的知识内容并精心加工,创设猜想的思维空间,为学生猜想奠定了基础。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内在的逻辑思维能力被激发,引起探究的欲望,对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更充满兴趣。要知道,数学中许多的猜想都是这样推理而来的,例如费尔玛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等,都是通过具体的数先引出“猜想”,然后通过更多的具体的数增强这个“猜想”,从而归纳出猜想,这里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法,但是猜想还不是定理,还需经过数学理论的严格说明。就连公理化体系的建立,也是先收集了相当丰富的资料之后,人们需要对这些材料加以概括和整理,只有在这时,人们才能在许许多多的命题中经过分析和综合,经过比较和选择来确定一些命题作为公理,其余命题就作为以公理为依据的逻辑推理的结果。猜想和公理都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逻辑加工之后归纳出来的,然后再用演绎法去证明。可见,通过引导学生猜想,能够培养他们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猜想,培养创新的能力
【案例】
《混合应用题》教学片段
师出示应用题:有一批大米,每袋装50千克,可装56袋,现在只有50个袋子,每袋要多装多少千克?
学生经过思考后,大部分同学列出:50×56÷50-50这种算式。在分析完这种解法后,教师可以提问:还有别的解法吗?
有一个同学列出50×(56-50)÷50的算式,并且解释道,原来有56袋,现在只有50袋,多出了6袋,每袋为50千克,也就是说多出了50×6千克,把这些多出来的大米再除以50个袋子,得出的数字就是每袋应多装的大米的数量。
教师又继续提问:还有别的解法吗?
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用56-50=6(千克)来解。
经验证,原来每袋50千克,有56袋,现在是50袋,因总量不变,也就是积不变,所以猜得每袋有56千克,直接列式56-50是正确的。
【反思】
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猜想,当变换了袋子数的时候,每个袋子比原来要增加多少千克大米?学生一开始用最普通的解法来列式,经过教师的一再引导,学生逐渐地学会了运用创新的方法来解题了。
数学猜想常常是数学理论的萌芽和胚胎,因此它具有创新性。“创新”是数学猜想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猜想。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不在于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发现或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问题的观察、猜想、论证的应用,可以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我们注意到,学生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谨小慎微,想象力贫乏,创造力低下,他们不敢猜,怕出错。这时候,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从上面的案例中,学生由于大胆地猜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解题方法。可见,通过数学猜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猜想,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
猜一猜,哪块草地的面积大?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两幅草地图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形状的?
生1: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谁来猜一猜,哪一块草地的面积大?
生2:长方形的大。
生3:一样大。
生4:平行四边形的大。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要准确比较出这两块草地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办法?
生5:求出它们的面积。
师:哪一块能够求出来?
生6:长方形这块可以求出。
师:你告诉我怎么求出来?
生6:长方形面积 = 长乘以宽
师: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反思】
猜想作为一种直觉思维活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灵感或超前思维。但作为一种思维活动,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的掌握,对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与提高能力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的案例,教师让学生猜哪块草地的面积大?这就培养了学生直觉的思维能力;
接着,再通过求面积的方法,计算出两块草地的面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育能加速或延缓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所以进行适当的猜想教育对于学生提出和研究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想——发现——新的猜想——新的发现”的循环往复已成为数学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大胆的提出猜想,并进一步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数学思维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理解和掌握并灵活地运用数学猜想,对数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非常的重要。
总之,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但在课堂上,我们很少看到学生猜想,很少收到实际的效果。反思其因,教师往往忽视这样的事实:每个人都有猜想的潜能,关键是在于如何开发和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猜想的手段让学生进行学习,探索新知。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茜,《猜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2)张燕,《重视数学猜想,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3)刘用彬,《小学数学猜想教学方式的策略研究》。
(4)方亚珠,《数学猜想,妙趣横生》。
第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
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垣曲县同善初中张凯斌
摘要: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研究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激励手段,激发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激励 兴趣 中学数学 学习效率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学生,发挥其能力至关重要。以下内容详细介绍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能力相当的学生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比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更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励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能力,二是动机激发程度。他从式子可以看出,学 动机激发程度x能力=学习成绩: 们的关系可表现为
生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成绩就越好。在这两个影响因素中,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绩与动机激发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来弥补。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激励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能力再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数学教学中激励原则:
首先,激励要因人而异。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一些学生的成绩很好,可以激励他们把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给他们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一些学生的成绩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励他们达到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如果学生的目标都是同一个水平,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动力,轻松达到目标,进丧失进取心;
对成绩差的学生会来说或许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目标,觉得反正达不到就不想学等。因此,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很重要。
其次,激励要做到奖惩适度。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如果学生在上数学课无精打采、开小差 、不交数学作业等等,可以给惩罚,但惩罚过重会让学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等;
惩罚过轻会让学生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很快或者考试考得很好,可以可以奖励。但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
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再次,激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学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学生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
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学生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犯同样错误学生应该同等处理,不要应为好生就可以优待或者特殊等等。
第四,激励要注重时效性。激励要及时地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比如某某同学在数学全国竞赛中获得名次,应即使表扬,不要等到该比赛过了几个月了才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早也大打折扣了,对于表扬无所谓了。
第三.激励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运用
第一,数学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不能单纯地讲授课本“死”知识,应多鼓励学生去探究,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着名数学家的传记,课堂精心设疑,一题多解及灵活多变的等等.
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去深入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在数学教育中采用——榜样激励。榜样激励,也叫做典型示范,就是通过榜样 〔先进典型)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榜样是一面旗帜,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同时,有了榜样,使得大家学有方向,赶超有目标,而且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号召力大。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积极扶植和培养榜样,宣传榜样,组织大家学习榜样。
第三.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课实现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到积极学习。对于学生达到目标可以进行适度的表扬或者奖励,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如果达到目标什么表扬或者奖励都没有,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丧失信心,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于达到目标。
第四.激励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求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
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教学 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精选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