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XX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试行例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年XX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试行例文)3篇
【篇1】年XX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试行例文)
##年学校防溺水工作方案
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年学校防溺水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年学校防溺水工作方案1】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根据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的指示要求,市县教育局要求各校认真贯彻谢广祥副省长在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做好我校学生防溺水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溺水工作指导思想
我校防溺水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减轻国家财产损失和师生生命安全为目标。实行校长负责制,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本着以防为主、救助为辅的防溺水工作原则,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有***同志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三、准备工作
1、加强对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结合各种案例,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挂条幅、班会课、图片展示等多种渠道对师生开展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师生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管理。假期间充分发挥安全小组的自治管理作用;湖边、池塘等聚水区域要加强巡逻检查。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切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在学生防溺水的管理上,学校与家庭必须做好时空上的衔接,杜绝管理上的空白点;假期前要给家长发一封公开信,提醒放假期间的防溺水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各种宣传工具,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防溺水知识,教育广大师生,充分认识防溺水的重要意义。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
2、建立防溺水检查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做好前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要登记造册、提出处理意见,发出除险责任通知书。要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加强安全值班和安全检查,落实各项防险措施,保证通讯畅通,并建立监督机制。
3、要加强对各类防险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高度重视前期学校安全工作,认真排查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4、根据可能发生的险情抢险要求,事先准备好抢险物资和器材,以备急用。加强对重点防险部位的检查监督,在前期必须要有足够的排险抢修力量,有效的预防突发事件。
四、防溺水应急反应
1、学校接到上级政府发布做好紧急防险准备后,或根据险情即将发生,领导组将发布预防紧急通知,布置防险工作,全面进入紧急状态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2、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应急反应工作预案,按照预防救灾机构设定,开展本校预防救灾工作,并协助各工作组开展救援抢险行动。
3、密切关注学校周边的状况,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
4、值班领导和安全小组成员如发现有学生违反学校规定或发生溺水事故,立即向学校反映。学校立即采取救援措施.
【##年学校防溺水工作方案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近江河特点,特定防溺水工作预案,通过事例教育广大学生知道到江河玩水的危害,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杜绝溺水事件发生。
二、组织机构
1、成立校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政教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年级组长
2、成立校防溺水工作抢险突击队
组长:
成员:
三、学校防汛、防溺水领导小组分工及成员职责
组长:在县教育局办公室、镇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县指挥部指示精神,全面指挥校园防溺水工作。
副组长:根据校园出现的险情,为组长提出排险、抢险方案。及时分析汇总,为组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组长的指令,指挥抢险队伍进行抢险。联系医疗部门,调动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组成医疗队参加抢救工作。负责学校稳定。
成员:在学校防溺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检查、监督防溺水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防溺水预案
1、具体教育时间及内容:
学校要利用周五总结会,各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队会课及安全教育课,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下河抓鱼,不下河洗澡,暴风雨天气不在路上行走,河水暴涨时不强渡强涉。
2、各时段、各河段检查人员安排:
午休时,毛河由午休值班教师巡视。周五放学时,毛河由刘琴、李玉芳巡视。丹江由陈亮、张毅巡视。县河由余军、吴昌龙巡视。
3、事故处置办法:(1)发动学生检举揭发下河洗澡的学生,将其上报学校,由学校和家长配合进行批评教育。
(2)一旦学生发生溺水现象,救援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当场急救,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方法一)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方法二)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三)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六、几点要求
1、认真开展汛前房屋设施的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5月8——10 日对全校的房屋、围墙、电器线路、排水管道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检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对有危险隐患的房屋设施立即停用,并及时抢修。
2、加强防溺水知识教育。(学校值班室电话:)
对因工作不负责任或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纠当事人的责任。
更多
1.##年学校开展防溺水工作方案
2.##年学校防溺水工作方案
3.##关于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报道
4.##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报道
5.##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简报
【篇2】年XX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试行例文)
(征求意见稿)
目 次
1 总则
2 主要供水标准
3 规划
4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
5 分散式供水工程设计
6 施工
7 供水管理
1 总则
1.0.1 本技术要点适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2 农村供水工程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按最高日供水量大小划分:大于1000m3/d为I型,1000~200m3/d为II型,小于200m3/d为III型。
1.0.3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与当地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应在广泛搜集和整理基本资料、听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案,选择安全、可靠、成熟实用的供水技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有行之有效的节水和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1.0.4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技术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的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
2 主要供水标准
2.1 用水量
2.1.1 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畜禽饲养用水量、庭院经济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水厂自用水量和其它用水量。
用水量计算时,应首先对供水范围内上述各项用水量现状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当地相似条件下正常运转的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并根据水源情况、气候条件、用水习惯、居住条件、经济水平、发展潜力等,综合分析确定用水量定额。
2.1.1.1 居民生活用水量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量,包括农户散养的畜禽用水量和农用机械用水量,未包括庭院浇灌用水量及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可按表2.1.1.1确定,条件较差的取低值,条件较好的取高值,当统计分析与表2.1.1.1有出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时变化系数应根据供水方式和用水情况确定,连续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按表2.1.1.1确定,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
定时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应在~范围内取值,日供水时间长、用水人口多的取低值,日供水时间短、用水人口少的取高值。
日变化系数在~范围内取值,用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取高值,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取低值。
表2.1.1.1 居民生活用水量定额(升/人·日)
分 区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五区
连续供水
时变化
系数
用水情况
用水条件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最高日
用水量
集中供水点取水或分散式供水,居民生活条件较差。
25~40
25~45
25~40
30~50
40~60
~
水龙头入户,多数无卫生设备,居民生活条件一般。
40~65
45~65
40~60
50~80
60~90
~
水龙头入户,多数无淋浴设备,但有其它卫生设备,居民生活条件较好。
65~85
65~90
60~80
70~100
80~120
~
注:
1、水龙头入户,多数有淋浴和其它卫生设备,居民生活条件很好时,应根据用水实际情况确定,也可参照
当地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定额确定。
2、一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中西部,内蒙古东部及河套地区,河北、山西2省北部,宁夏河套地区。
二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全部,河南北部和中部,辽宁东部,河北、山西2省的中南部,陕西的中东部。
三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全部,内蒙古西北部,宁夏南部山区,陕西黄土沟壑区,山西黄土沟壑区。
四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全部,广西北部石山区,湖北、湖南2省的西部。
五区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全部,广西大部分,湖北、湖南2省中东部。
2.1.1.2 集体和专业户饲养的畜禽用水量应根据当前饲养情况和近5年可能发展情况确定。主要畜禽用水量定额见表2.1.1.2。
表2.1.1 .2 主要畜禽饲养用水量定额(升/头或只·日)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畜禽类别
用水定额
马
40~50
育成牛
50~60
育肥猪
20~30
骡
40~50
奶牛
70~120
羊
5~10
驴
40~50
母猪
60~90
鸡、兔
2.1.1.3 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根据公共建筑日常用水人数和公共建筑用水量定额确定,公共建筑用水量定额一般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确定,国家饮水解困乡村的学校、机关最高日用水量定额可按10~25升/人·天取值。
2.1.1.4 企业用水量包括家庭作坊、村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用水量,应根据供水范围内企业的用水现状、近5年发展计划和水源充沛程度确定。企业用水量定额应根据生产工艺确定。对耗水量大或水质要求较低或离居民区较远的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列入供水计划。国家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主,一般不考虑用水量较大的村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用水量。
2.1.1.5 水厂自用水量应根据水处理工艺要求确定。有反冲洗水的,可按最高日供水量的5%计算;
无反冲洗的可不计。
2.1.1.6 消防用水量应按照《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的有关规定确定,消防用水属非正常情况用水,在确定设计供水规模时暂不考虑,但供水能力应高于消防用水量。
2.1.1.7 其它用水量包括管网漏失水量、庭院浇灌用水量和其它未预见水量,可按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和企业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
2.2 水质
2.2.1 I型供水工程供水水质,应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或《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
II型和III型供水工程供水水质,应执行《农村实施准则》的有关要求。
2.3 水压
2.3.1 供水管网最不利用水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按5m 计算,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应增加3.5m。管网最不利用水点应在居住相对较集中的区域确定,不应把居住很高或很远的个别分散住户作为最不利点进行设计。
地形变化较大的村庄,供水管网中用水点的最大压力水头超过30m时,应采取减压设施。
2.4 设计年限
2.4.1 农村供水工程的设计年限一般按10~15年确定。
2.5 防洪标准
2.5.1 农村供水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9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主要建筑的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不低于20~10年一遇、校核洪水不低于50~30年一遇。
3 规划
3.0.1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在区域农村供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区域农村供水规划应包括:供水现状调查分析、用水量预测、水源规划和工程规划。
3.0.2 规划选择水源时,应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并对水源进行比选,应优先选择水质较好、水处理难度低、水量充沛、便于防护、便于施工和管理的水源,单水源不能保证所需供水量要求时,可考虑多水源供水。对拟选水源应进行勘察和水质化验,对枯水年份枯水期的可供水量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计算,并作出评价。
3.0.2.1 水源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要求,地表水应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标准,地下水应不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III类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应尽可能采取工程措施避开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高锰水等超过《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要求的水。受条件限制,不得不采用时,应尽可能选择低超标的水源,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
3.0.2.2 水源的日允许开采量,应大于最高日用水量,枯水年份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0%。
3.0.2.3 水源规划应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原则,应符合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尤其是规划开采深层地下水时应慎重,应征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水源规划应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供生活饮用的原则,协调好与灌溉、企业、养殖业等用水关系。
3.0.3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应根据水源条件、地形条件、用水户居住情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供水范围、工程形式和工程规模。应优先选择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自来水入户;
优先选择水处理难度低、运行费用和工程投资低、施工和管理难度小的工程型式。
3.0.3.1 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的,应优先选择城镇供水管网延伸的供水形式。水源充沛,村间距离较近,或重力流输水,或唯一较好水源情况下,应考虑选择联片集中供水形式。水源规模较小,村间距离较远,可选择单村集中供水形式。
3.0.3.2 在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50mm的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都缺乏或开发利用困难的农村,可规划设计单户或联户使用的雨水集蓄供水工程。在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有水质良好地下水源的农村,可规划设计单户或联户使用的户井供水工程。当地水资源贫乏,但有季节性客水资源的农村,可利用已有的引水设施,规划设计引蓄供水工程。
3.0.4 水源规划和工程规划以近期为主,但应考虑今后发展。有入户条件但近期不能入户的供水管网,应按入户进行规划设计。供水规模较大的工程,应适当考虑备用水源地,并加以保护。
4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
4.1 取水构筑物
4.1.1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
4.1.1.1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按照地下水流向布置在村镇上游地段并尽可能靠近主要用水区;
应位于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施工和维护方便。
4.1.1.2 各种地下水取水构筑物,都应有防止地面污水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
过滤器应有良好的滤水性能、足够的强度和抗蚀性,且不易堵塞;
应有水位量测设施。
4.1.1.3 管井设计应符合《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要求。
4.1.1.4 大口井的井深、井径应根据设计取水量和便于安全施工等因素确定;
井壁和井底应位于稳定的基础上;
井口应加盖;
当井位设在河滩时,应采取防冲和防淹措施。
4.1.1.5 截潜流防渗体应嵌入相对隔水层,避免绕渗和破坏隔水层,并对防渗体采取保护措施。
4.1.1.6 渗渠设计的关键是反滤,尤其是设在河滩中直接集取河道表层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加厚反滤层、扩大集水范围,并采取必要的防冲措施。
4.1.1.7 泉室设计时以不破坏原地质构造、有利于出水和取水为原则,泉室容积视泉水量和用水量等条件确定。
4.1.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根据取水量和水质要求、水源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1.2.1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应位于水质较好的地带;
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
有稳定的河床及岸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地形和施工条件;
尽可能不受泥砂、漂浮物的影响;
符合河道、湖泊、水库等整治规划要求;
应位于村、镇上游的清洁河段。
4.1.2.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设计应有防洪、防淤堵、拦污等措施,应有水位量测设施。
4.1.2.3 含砂量较大或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表水,应设置预沉池沉砂。水源保证率较低时,应设计调蓄构筑物,可与预沉池结合考虑。
4.2 泵站
4.2.1 泵站设计应符合《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的有关要求。
4.2.2 泵站位置的选择应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满足取水、防洪、防淤等要求,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少拆迁、少占农田,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环境卫生良好。
4.2.3 泵站型式应根据水位及其变幅、地形及地质条件、机泵型式确定。
4.2.4 机泵选择应根据设计流量、水压、调节池容积等条件综合确定。
4.2.4.1 泵站是否设计备用泵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供水规模大、更换或购买困难时应有备用泵,抽取地下水的潜水泵一般不设置备用泵。
4.2.4.2 向供水管网供水的泵站,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扬程应满足管网设计最不利点所需压力。对地形高差变化较大的供水管网,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是一级泵站供水、分区分压供水还是二次加压解决,对地势较高或较远的个别分散住户应考虑建集中供水点或二次加压的方式解决。
设计日工作时间应根据用户需要和管理条件确定,有条件的应尽可能选择连续供水;
选择定时供水时,日工作时间一般不小于8小时。
4.2.4.3 向清水调节池供水的泵站,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计算,扬程应满足调节池最高设计水位要求,设计工作时间应根据水厂工作时间和调节池容积确定。
4.2.4.4 向水厂供水的泵站,设计流量应根据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确定、并与水厂的水处理能力相配套,扬程应满足水处理设施所需压力,设计工作时间应根据水厂工作时间、水源条件确定。
4.2.5 水泵安装高程和进水管的布置应满足水泵吸上真空高度的要求。
4.2.6 泵站设计应有流量和压力计量装置。
4.2.7 向高地输水的泵站出水总管上应设置止回阀,并应采取停泵水锤防护措施。
4.2.8 泵站电气设计应根据所选机电设备的电压和总容量以及当地的供电条件确定。机组启动时,母线电压降一般不宜超过额定电压的15%。当与农村供电变压器共用时,应核算变压器容量和到泵站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4.3 调节构筑物和设备
4.3.1 调节构筑物和设备选择应根据地形条件、供水规模和供水方式、管理条件等综合分析确定。
4.3.2 清水调节池有清水池、高位水池、减压池,应建在便于管理和环境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一个工程中清水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之和,一般按最高日供水量的20%~40%设计,受供水方式或管理条件限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但一般不超过最高日供水量的100%。
4.3.3 水厂清水池和高位水池分格数或个数一般不少于2个,以保证检修时仍能正常供水。
4.3.4 高位水池高程的设置应根据管网最不利供水点所需压力和地形条件,通过重力流计算确定。
4.3.5 向供水管网供水的泵站,地势较平缓时,应优先采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供水规模较小时也可选择气压水罐,但必须选择持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气压水罐。
4.3.6 供水规模较小时也可选择水塔调节,水塔的有效容积应按最高日供水量的10%~20%设计。
4.3.7 清水池、高位水池、水塔都应合理设置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空管、通气孔、检修孔、水位指示装置。高位水池和水塔应装避雷设施。清水池、高位水池应加盖,并覆土。北方地区还应考虑防冻措施。
进水管、出水管、排空管均应安装控制阀门,溢流管不得安装阀门。进水管和溢流管管径应相同,出水管距集水坑底不小于,排空管管径应按2h排空计算且不小于100mm。
通气孔应设在水池顶部,通气孔直径不宜小于150mm,出口高度应高出覆土。
4.4 输配水
4.4.1 输水管线选择应尽可能做到起伏变化小、线路短、少拆迁、少占农田、施工和维修方便。
4.4.1.1 输水管线一般按单管输水设计,有条件的可设计成双管路,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工作时用水量计算。输水管道的管径宜按经济流速确定,地形复杂的长距离输水管道流速不宜太大,一般宜为1.0m/s左右。
4.4.1.2 长距离输水管道,在隆起点应设置进排气阀,平缓地段每隔1000m应设置一个进排气阀,地埋管道的进排气阀应设置在井内。
长距离输水管道,在低凹处应设置排空阀,排空管直径可为输水管直径的1/3~2/3。
长距离输水管道,应在必要的位置设置标志。
4.4.1.3 重力流输水管道,地形高差较大时,宜在适当位置设置减压设施。
4.4.2 配水管网一般布置成树枝状,有条件的应布置成环状管网或环树相结合的管网,配水管网应尽可能沿规划道路布置,避免穿越建筑物。
4.4.2.1 配水管网干管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计算。节点设计流量根据节点控制的设计供水人口数和人均配水当量计算,人均配水当量根据最高日最高时总供水量和设计总人口计算。
4.4.2.2 配水管道管径的选择应满足上游的流速不低于下游的流速,同时应满足管网压力计算,配水管道的流速一般宜为~1.0m/s。
4.4.2.3 配水管网应设有分段或分区检修阀门,枝状管网末段应设泄水阀。
4.4.2.4 集中供水点应设置在取水方便和便于管理处,服务半径一般不大于50米。
4.4.2.5 应按照《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的有关规定确定,在配水干管的适当位置布置消火栓,消火栓一般应设在村口、学校、仓库等主要位置。
4.4.3 输配水管材选择应根据水压、外部荷载、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确定,并符合卫生学要求。
4.4.3.1 设计最大工作压力小于的地埋管,宜优先采用给水塑料管,采用的塑料管材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规定,PE管应符合《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2000)要求,PVC管应符合《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要求;
选择塑料给水管的允许压力要比设计最大工作压力提高。
4.4.3.2 明设和穿越河道时宜采用金属管,设计最大工作压力大于时应采用金属管,采用钢管时应进行内外防腐处理。
4.4.4 输配水管道应尽可能地埋,塑料管道必须采用地埋。管道埋设时,非冰冻地区,管顶的覆土深度应不小于0.7m;
冰冻地区,应埋设于当地冻深线以下;
穿越道路、农田或沿道路铺设时,应适当增加埋深。
4.4.5 地埋管道回填,管道周围0.2 m范围内应回填细土,不应回填石渣。
4.4.6 露天管道应有补偿管道伸缩的设施,并应根据需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4.4.7 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过毒物污染及腐蚀性地区,必须穿过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供水管与污水管交叉时,供水管应设在污水管上方,且不应有接口重叠。若给水管敷设在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钢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m,套管两端采用防水材料封闭。当供水管与污水管平行设置时,管外壁净距应不小于。
4.4.8 管道穿越河流、沟谷等易受雨水、洪水冲刷地段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5水厂与水处理
4.5.1水处理工程可参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和《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4.5.2 水厂厂址的选择应符合村镇规划的要求,不受洪水威胁、交通方便、靠近电源、并有较好的排水条件和良好的卫生环境。
4.5.3 水厂形式、规模和布置应根据水处理工艺确定。水处理构筑物宜采用平行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
布置要紧凑,连接管道应尽量短,各类管线应设置必要的闸门;
生产构筑物的排水、排泥可合为一个系统,排放位置应符合卫生防护要求。
4.5.4 设计水处理流量,应根据最高日用水量、自用水量和日工作时间确定。
水厂日工作时间,一般宜按20小时设计,受供水方式和管理条件限制时可适当缩短,并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不小于8小时。
4.5.5 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规模、建设条件、管理条件、当地相似条件下水厂的运行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有条件的应通过水处理试验确定。
4.5.5.1 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消毒设施及消毒剂的品种、投加量和投加位置应根据原水水质、水处理规模和工艺流程、管理条件、消毒剂的供应情况综合确定。消毒剂一般采用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或二氧化氯,消毒剂与水的接触时间应不小于30min,出厂水游离余氯含量应不低于L,管网末稍的游离余氯含量应不低于L。
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只做消毒处理。
4.5.5.2 原水浑浊度长期不超过20度、瞬间不超过60度的水源,或经过预处理后浑浊度不超过20度的地表水,可采用直接过滤和消毒的水处理工艺,过滤可采用慢滤或接触过滤。
4.5.5.3 原水浑浊度长期不超过500度,瞬间不超过1000度的地表水,可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常规水处理工艺。当原水含砂量季节变化较大或浑浊度经常超过500度时,应先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常规水处理,以降低水处理费用和运行管理难度。
4.5.5.4 受条件限制不得不采用高氟水、苦咸水、高铁高锰水、含藻水时,应根据水源水质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一般可采用电渗析技术或反渗透技术除氟、苦咸水淡化,高氟水处理应符合《饮用水除氟设计规程》(CECS46:93)。除铁除锰一般采用曝气、氧化、一次过滤除铁、二次过滤除锰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含藻水处理应按照《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32-89)进行设计。
4.5.6 预沉:可采用明渠、水池或天然池塘等进行自然沉淀,当水源保证率较低时,预沉池可兼作蓄水池。预沉池的设计,应根据原水砂峰期内日均含砂量及其组成、砂峰持续时间、水源保证率、排泥条件、最高日处理水量、沉淀后的浊度要求、建设条件、原水沉淀试验综合确定。
预沉池时间一般可按8~12h设计,有效水深宜为~,池顶超高不小于,池底存泥高度宜为~。预沉池设计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应考虑清淤与排泥措施。
4.5.7 粗滤:为满足直接过滤要求,规模较小时宜采用粗滤池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浊度应小于20度,设计滤速应小于0.5m/h。
原水含砂量经常较小时粗滤池可直接设在取水口之后,原水含砂量经常较大时粗滤池可结合预沉池设置。
4.5.8 慢滤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4.5.8.1 进水浊度不大于20度,日工作时间按24小时设计,滤速按~0.3m/h设计。
4.5.8.2 慢滤池宜设计成两个;
进水应采取消能措施;
滤料表面以上水深为~1.5m,池顶应高出水面0.3m、高出地面0.5m;
出水口应设流量控制装置,以控制滤速在设计流速范围内;
滤池面积小于15平米时,可采用底沟集水,集水坡度为1%;
当滤池面积较大时,可设置穿孔集水管,管内流速一般采用~0.5m/s。
4.5.8.3 滤料宜采用石英砂,粒径-1.0mm,滤层厚度800-1200mm。
4.5.9 凝聚剂和助凝剂的投配要求:
4.5.9.1 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凝聚剂或助凝剂应符合卫生学要求。
4.5.9.2 药剂品种的选择、投加量和投加位置,应根据原水的浊度、PH值、水温、有机物含量等水质条件,当地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和药剂投配试验,药剂成本及其管理条件和当地供应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4.5.9.3 药剂一般采用湿投。溶药池宜设两座,轮换使用。溶药池容积根据水处理规模和配置次数进行设计,药剂的溶解可选用人工搅拌或机械搅拌。与药剂接触的溶药池内壁、设备、管道和地坪应根据药剂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腐处理。
4.5.9.4 投药时应设置计量装置和稳定加注量的措施,控制药量。
4.5.10 混合要求:药剂和原水应在10~30秒内快速均匀混合,混合后的原水到絮凝反应池的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4.5.11 絮凝池型式的选择和絮凝时间,应根据原水水质、絮凝试验和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折板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网格絮凝池,絮凝池宜与沉淀池合建。
4.5.12 沉淀池一般采用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两个,设计沉淀池时应考虑均匀地配水和集水,出水浑浊度一般应小于10度。
4.5.13 快滤池一般包括普通快滤池、无阀滤池和压力滤池,出水浑浊度应小于3度。滤料一般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等,其性能应符合相关的水处理滤料标准。快滤池个数一般不少于两个。
4.5.14 净水设备:农村供水工程水处理宜选择净水设备,尤其是II型和III型农村供水工程应优先选择净水设备,降低管理难度。净水设备通常包括除氟、除铁除锰、苦咸水淡化和常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净水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供水量、运行管理条件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产品质量标准。
4.5.15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时,应按原水水质、设备检修、清洗或事故等情况下的最不利工况进行校核,并应满足用户对供水的最低要求。
4.5.16 水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泥管、放空管、溢流管和冲洗设备等。沉淀池的污泥、滤池的反冲洗水及其它生产废水应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和排放。在贫水地区,滤池的反冲洗水应考虑回收利用。
4.5.17 水处理构筑物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构筑物上的主要通道,应设防护栏杆。在寒冷地区,净水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
4.5.18 加药间宜设在投药点附近,并与药剂仓库毗邻;
加药间应设有冲洗、排污、通风和安全设施,加药间的地坪应有排水坡度。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根据当地药剂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可按最大投药量的15~30d用量考虑。
5 分散式供水工程设计
5.0.1 雨水集蓄供水工程设计应符合《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的有关规定。
5.0.1.1 工程形式应根据集雨条件、地质条件、居住条件、当地经验确定,工程规模应根据用水量、降雨量、已有供水设施情况确定。
5.0.1.2 用水量应根据用水人口和平均日生活用水定额确定。
5.0.1.3 集流场选择和设计应尽可能提高集雨效率,避开畜禽养殖、堆放物、施肥等污染源。应优先选择屋檐集流、人工硬化地面集流场、或二者结合的集流场,在湿润半湿润山区可选择坡面集流。人饮工程不宜选择路面作为集流场。
5.0.1.4 贮水池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和供水系统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一般宜设计成封闭的地下式构筑物。贮水池必须进行防渗设计,寒冷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贮水池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排空管、通气孔、检修孔等。贮水池前应设置沉淀过滤设施,沉淀可选择自然沉淀,过滤可选择粗滤池。
5.0.2 引蓄供水工程主要由季节性客水、引水管网或渠网、贮水设施组成。
5.0.2.1 季节性客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的要求,客水泥砂含量较高时应进行予沉淀或过滤。客水为灌溉水时,宜引蓄经过输水冲洗管渠一定时间后的水。
5.0.2.2 引水管网或渠网布置应确保环境卫生、水质不受污染,应充分利用已有输水设施。采用渠道引水时应进行防渗护砌。
5.0.2.3 贮水设施宜选择地埋式水窖,贮水容积应根据年用水量、引蓄时间和次数确定。
5.0.3 户井供水工程主要由井和提水设备组成,井位宜选择在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水方便、环境卫生的地点。
5.0.3.1 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宜选择砖砌或石砌的筒井或大口井,深度一般不超过15m。
5.0.3.2地下水位埋深较深时宜选择便于小型机械施工的小管井,深度一般不超过40m,井管宜采用水泥管和塑料管,进水段宜采用穿孔滤水管或无砂混凝土管。
5.0.3.3采用真空手压泵取水时,水源井枯水位到井口的深度不宜超过8 m。采用深井手动泵取水时,水源井枯水位到井口的深度不宜超过30 m
5.0.3.4 水源井内径要比提水设备最大部分外径大50mm,井水的含砂量应小于10mg/L,多户使用的井的出水量不低于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一般不小于1m3/h。
5.0.3.5 水源井井口应设置井台和井盖,井台应高出地面0.3m,必要时还应设置井房。
5.0.3.6 手动泵应安装在坚固的混凝土井台上,在寒冷地区,手动泵应采取防冻措施。
5.0.4 分散式供水应进行消毒,一般采用加氯片或漂白粉(精)消毒,也可采用家用小型净水器处理。集雨工程和引蓄工程中,贮水池供水应经过必要的过滤和消毒后才能直接饮用,公共集雨工程宜采用慢滤池或渗井过滤,单户集雨工程宜采用小型慢滤设备过滤。
6 施工
6.0.1 农村供水工程应按设计图纸和设计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变更设计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并应由设计单位完成;
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编制施工计划;
工程施工时要作好材料设备质量验收、单项工程质量验收和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工程施工时要作好施工记录。
6.0.2 材料设备的采购应符合设计技术指标要求,要有厂家的质检报告、说明书和合格证,主要材料设备应在设计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购。采购合同中应详细说明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
6.0.3采购的主要管道和设备到货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厂家协商解决。管道应首先实测其管径和壁厚,对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钢管还应检查其内、外防腐层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对批量购置的塑料管道应按《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GB6111-85)和《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耐冲击性能的测定方法》(GB6112-85)进行抽样检测,每种规格的抽检样数不少于3个。
6.0.4 材料设备的存放要按性质合理存放,水泥、钢材要防雨、防潮,塑料管道要防晒,供水管材和设备严禁与有毒物质和腐蚀性物质一起存放。
6.0.5 工程施工时,若水文地质条件与原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加以解决。
6.0.6 管道和设备安装前,相关的土建工程应已验收合格,混凝土已达到设备安装的强度。塑料管道安装应由厂家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净水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要由厂家负责。
6.0.7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的有关规定,进行水压试验和冲洗消毒。
6.0.8 泵站内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应符合《泵站技术规范》(SD204-86)的有关规定,安装调试完成后,应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定。
6.0.9 供水系统各分项调试完成后,应进行通水试验,试验时应对供水全过程进行检测,认真量测分析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水处理指标、供水水压,对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化验,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72h。供水合格、设备运转正常后,还应进行15~20天的试运行,期间仍要作好观测记录。
6.0.10 竣工验收应提供以下资料:设计报告、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资料,招投标文件,材料设备合格证明,中间检查验收资料,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水质化验报告,试运行资料,竣工报告和图纸。
竣工验收时,供水水质和供水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不存在安全隐患,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
7 供水管理
7.1一般要求
7.1.1 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建立能良性运营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运行操作规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制度,水源保护、卫生防护等供水安全保障制度,计量收费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7.1.2 应合理配备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7.1.3 作好运行管理日志和资料管理工作,作好档案管理。
7.1.4 定期听取用水户的意见,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7.1.5 要对用水户进行饮水卫生和节约用水知识宣传。
7.1.6 农村水厂可参照《城镇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94)的有关要求执行。
7.2 水源保护和卫生防护
7.2.1生活饮用水水源应按照国家颁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水源保护,设置防护地带,要经常巡视水源保护区,及时处理不能满足水源保护的问题。
7.2.2 地表水水源保护要求:
7.2.2.1 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船、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
7.2.2.2 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垃圾,不得设有有毒仓库、粪便池,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施用持久性或剧毒农药,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供生活饮用的水库、湖泊和池塘,应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及其沿岸划为卫生防护地带,防护措施与上述要求相同。
7.2.3 地下水水源保护要求:
7.2.3.1 在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应再打其他生产用水井,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7.2.3.2 地下水匮乏的地区,深层地下水饮水水源井只能用于居民生活用水,不得用于农业灌溉和企业生产用水。
7.2.4 水厂生产区的外围10m范围为卫生防护区,应设立明显标志,防护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
7.2.5 单独设立的泵站、预沉池、粗滤池和清水池的外围10m的区域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区相同。
7.2.6 管理人员不得有传染病患者或健康带菌者。
7.3水质监测
7.3.1 建立水质监测制度,定期对原水、出厂水和供水管网末梢的水质进行检验,水质检验的方法应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进行。
7.3.2 有水净化处理设施的供水工程应根据水源水质情况,购置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I型供水工程应建立水质化验室,II型供水工程有条件的也应建立水质化验室,大量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应分区建立中心化验室负责各水厂的水质检测工作。对肉眼可见物、浑浊度、PH值、余氯和特殊水处理指标应进行日常检测,细菌学指标每月至少检验两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全分析化验。
7.3.3 对分散式供水工程中心化验室也应定期监测饮水水质,发现水质不符合《农村实施准则》,及时采取措施。
7.4水厂和泵站运行管理
7.4.1 建立水厂巡视制度。常规水处理工艺应严格控制运行水位,定时观测每个池的水位和水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4.2 定期观测和记录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尤其在枯水期和汛期要经常观测,水质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检验项目和次数,及时调整药剂和加药量。
7.4.3 按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沉淀池的排泥,滤池以及净水设备的反冲洗,保证水处理质量。
7.4.4 各类水处理设备和构筑物要经常保持外部清洁卫生,内部要定期按规定进行清洗。清水构筑物的卫生防护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
7.4.5 装药容器、计量设备和仪器要保持清洁,计量器具要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7.4.6 加强药剂安全工作,药剂应贴标签,密封,分类整齐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并有一定的距离。
7.4.7 机电设备工作时,管理人员要经常巡视运行状况,观测前池水位、仪表读数、温度、振动和声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4.8 各类阀门开、闭要正确,所有阀门的开、闭应均匀缓慢,避免引发水锤。
7.4.9 电器设备操作维修应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
7.4.10 阀门和机电设备至少每个月保养一次;
长期不工作的设备,每个季度要试运转一次。
7.5 输配水管理
7.5.1 定时查看供水水池水位,确保水池水位不低于设计最低水位,避免管道出现空管现象。
7.5.2 根据原水含砂量情况定期清除输水管道内的淤积。
7.5.3 定期巡视取水口,及时清除杂物和淤积。
7.5.4 定期巡查输配水管线的漏水情况和附属设施有无失灵、丢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5.5 每年对管线及附属设施检修一次,并对钢制管道和管件外露部分涂刷一次防锈漆。
【篇3】年XX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试行例文)
一、名词解释
1、日变化系数:全年最高日用水量与全年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2、容水度:岩石中所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在数值上等于孔隙度
3、承压水:指界于上、下两个不透水层之间含水层里的地下水
4、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
二、简答
1、农业供水工程中,用水量的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农业供水工程中,用水量是由生活用水量、生产用水量和消防用水量三部分组成的。
影响用水量的因素有:气候条件、经济状况、供水区域、供水方式、供水压力、设计年限、用水人口。除此之外,水质好坏、管理水平高低、是否装设水表、水费收费方法与标准等因素也会影响用水量的多少。
2、农业供水对水质的基本要求及水质净化处理的工艺?
答:水质的基本要求:1)无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2)不包含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合物;
3)浊度低,颜色、味觉和嗅觉等感官效果不能太差;
4)无易腐蚀和结垢的物质存在,对洗涤的衣物不会产生锈渍;
水质净化处理的工艺有:自然沉淀、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或接触过滤、消毒。
工艺选择应参照水源水质、用户对水质要求及客观具备条件来决定。农村水厂一般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工艺。
3、环状网水力计算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流入任一节点的各管段流量之和等于自该节点流出的各管段流量之和再加上节点流量。
∑q入=∑q出+Q
2)在环状网的任一闭合环内各管段的水头损失代数和等于零。
∑h=0
三、论述
1、试论述地表水的优点及其规划使用的步骤?
答: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小溪和泉水,是十分重要的供水水源。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开发相对简单,不需要进行大量开挖或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而且有些地表水不需要水泵就能送给用户;
2)地表水的可开采量容易计算,只需要通过简单计算就能确定可以开发利用的地表水量。
开发利用地表水源前应进行详细的规划,具体包括八个规划步骤:
1)认清问题;
2)获得社会支持并提出目标(主要是技术和资金方面)
3)收集资料(发展历史、社会状况、环境和地理资料)
4)制定方案;
5)选择最佳的方法(要考虑:供水小区的需求、容易为用户所接受、经济因素)
6)建立系统(拟建系统、费用估算、资金来源、进度计划、施工方案)
7)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不论供水系统多么简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培训和维护管理)
8)系统评估(水质、水量、方便性、可靠性)
2、试论述农业供水工程的管道布置的原则?
答:
一、对于输水管道
1) 管线最短,选用当地管材,施工方便,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
2)使管线沿现状或规划道路铺设,既方便施工又利于维护抢险;
3)尽量减少与道路、河流、桥梁、山谷相交叉,避免穿越塌方、滑坡区;
4)充分利用地形提供的高差,采用重力输水;
5) 与当地发展建设规划相结合;
6)长距离输水,应设相当容量的安全贮水池;
7)长距离输水管道,在隆起点和低凹除处一般应设排气阀和泄水闸;
8)保证供水安全可靠,严寒地区需注意防治管道冻裂。
二、对于配水管道
1) 根据用水要求,管线应保证各用户有足够的水量与水压;
2)在地形平坦且供水范围不大时,可采用统一配水管网,即全区用一个给水管网供水。反之,可考虑分压供水管网;
3) 在供水到户的条件下,尽量使管线最短;
4)结合村镇发展规划,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将配水管道分期建成高标准管网。
5)管网中的干管水流方向应与供水水流方向一致,配水干管应在规划路面以下,沿村中 主要街道布置,最好干管两侧有用水大户;
6) 在粮仓、学校、饲养室、公共场所等处应设消火栓,并与干管连接;
7)配水管道应有一定纵坡,并在最低处安装泄水阀,以便冬季防冻泄水。配水管道最高处安装排气阀或水龙头,以防气阻影响配水;
8)农村水厂一般允许短时间停水检修,所以管网中可不设阀门。
3、论述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及计算步骤?
计算目的: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求出管网中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然后依此来确定二级泵站的水泵扬程或水塔高度,以满足各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计算步骤:
1)布置管网;
2)计算干管的总长度;
3)计算干管的比流量;
4)计算干管的沿线流量;
5)计算干管的节点流量;
6)将大用水户的集中流量布置在附近的节点上;
7)将最高用水时由二级泵站和水塔供入管网的流量(指对置水塔的管网),沿各节点进行流量分配,定出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8)根据所定出的各管段计算流量和当地的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
9)计算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值(h)。
10) 进行环状网的水力平差。
4、结合我国农村供水的现状,谈谈你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方向的认识。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例文 水费 收缴 年XX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试行例文) 年xx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试行例文) 农村自来水水费收缴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