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精选推荐】

时间:2022-08-16 14:4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精选推荐】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4篇

【篇1】《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培训学习,体会颇深。此次南京一行历时一周,主要学习《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要求,认真执行习总书记关于“要在孩子心中从小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形成美好心灵,长大后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的指示精神,通过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策略和评价等,从而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在全国开展,教育部关工委决定在全国教育系统启动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

一、提出问题:当下家庭教育形式的严峻

一是家庭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出现偏颇:重生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等等,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二是家庭教育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少年儿童“隔代教育”比较普遍,父母教育严重不足;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亲子情感严重淡化;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教育简单粗暴。

三是家庭教育与学校主流教育冲突。学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家长却往往做出负面影响。

进行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就是要针对现实问题,谋求解决方案,为新时代家庭教育指明方向、提供方法。

二、明确责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方针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在诸育之首。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是中小学教育的灵魂。

三、借力家教: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孩子成长的背景和底色。立德树人的根只有牢牢扎在家庭,通过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才能使青少年根深叶茂,茁壮成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立德树人与家庭教育可以相得益彰。首先,立德树人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撑。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把“以德育人”摆在重要位置,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当的渗透性、完全的生活性等特点,因此家庭教育的德育功能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影响更深。其次,家庭教育需要立德树人的指引。立德树人是规范和促进家庭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具有问题性、科学性、创新性和操作性,至少填补了教育研究的三项空白:一是首次明确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把“立德树人”作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率先提出把立德树人落实在家庭教育领域,用以支撑立德树人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是第一次提出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进行综合研究把家庭教育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进行整体设计,提高课题研究效益。此课题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篇2】《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张玉峰

 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是一名初中教师同时也是家长,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正是我们每位教师长期以来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逆反的的行为。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教育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家长的错误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B、“重视分数”型。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
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者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
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愁眉苦脸。

 C、“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和“超生游击队”现象最为突出,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农活,养家糊口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三、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

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优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视。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折回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

 家访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意在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让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心理,损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会使家长情绪低落、态度冷漠,出现不配合老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家长。一旦家长在心理上感觉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就会容易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甚至与老师对立起来,这样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要对家长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伤害家长的言行,更不要有训斥家长的举动,这样才会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利于共同育人。

新世纪科技的发展,给予我们越来越方便的交际方式,例如最近流行的“校讯通”正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的网络方式。得到赞赏的孩子必然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了家庭教育的同步,孩子才是真正地得到自己的教育,才会有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篇3】《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

心得体会

李秀兰

我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看法民办教育即是由民间投资、融资,靠社会力量捐赠兴建的学校举办的教育。《民办教育法》第一次使用了“民办教育”这个概念。从1982年我国《宪法》首次对民办教育做出规定,到《民办教育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民办教育的立法经历了20年的历程,这个过程是与民办教育的发展与逐步完善紧密相连的。国家先后颁布的多部教育法律均涉及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即民办教育,但主要针对各级各类公办教育,对民办教育的适用性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从法律上对民办教育给予保护、扶持和约束的必要性逐渐增加。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使民办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聚了一定的社会资源,为教育的超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办教育能够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机制灵活,从不同的方面汇聚资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使财政投入能够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弥补公共教育财政的严重不足,从而使其成为我国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与规模上增加和扩大,而且在办学类型与层次上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第三,推动了国家和地方民办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1997年7月以来,《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以及其他规章政策的出台,使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得以落实,“国家保障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对在社会力量办学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规章,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法规和具体措施,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办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以及争议。一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关系不清楚,使民办学校一直处于劣势。二是一些政府部门对民办学校缺乏宏观规划与管理,没把民办学校的发展纳入事业范围内,任由民办学校自生自灭,忽视民办学校社会公益职能,推卸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职能,民办学校的发展很难从政府那里得到应有的帮助。三是干涉民办学校的自主发展,忽视民办学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对民办学校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四是民办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改进。民办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冠以“促进”名称的教育法律,立法的目的不仅要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而且要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篇4】《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张玉峰

 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是一名初中教师同时也是家长,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取得家长的支持就是你工作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这正是我们每位教师长期以来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学校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于是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得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

事实证明,这样的观点危害性十足,许多学生会因此而得不到全面的教育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逆反的的行为。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教育过程中是不能分割开的,家长的错误就是在于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不正确的结论。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B、“重视分数”型。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
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者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
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愁眉苦脸。

 C、“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和“超生游击队”现象最为突出,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农活,养家糊口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奈放弃。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三、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

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有效果地帮助孩子成长。有的家长眼中只有“分数”,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优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视。许多学生非常努力,但成绩提高不快,于是家长便断言“孩子笨”。这种态度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自卑以至放弃努力,折回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就是对待成绩的方式上,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是求全责备,这些都会对学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

 家访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及其教育情况而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延伸手段。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报忧不报喜”的家访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罗列孩子的错误,意在指责家长的失职上,这样,就会让家长产生一种不愉快甚至抵触的心理,损害了家长的自尊心,就有可能会使家长情绪低落、态度冷漠,出现不配合老师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学会尊重家长。一旦家长在心理上感觉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就会容易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甚至与老师对立起来,这样就达不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与家长进行联系时,要对家长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注意不要有伤害家长的言行,更不要有训斥家长的举动,这样才会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积极主动的联系家长,加强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利于共同育人。

新世纪科技的发展,给予我们越来越方便的交际方式,例如最近流行的“校讯通”正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的网络方式。得到赞赏的孩子必然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了家庭教育的同步,孩子才是真正地得到自己的教育,才会有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推荐访问:家庭教育 感悟 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