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意见》解读:做好“三个坚持”提升农村基层思政工作水平

时间:2022-08-28 12:1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意见》解读:做好“三个坚持”提升农村基层思政工作水平,供大家参考。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意见》解读:做好“三个坚持”提升农村基层思政工作水平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做好新时代农村基层思政工作,要做好“三个坚持”。

一、坚持以“马”为本,坚定不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者,只有加强农民的思政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目前,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均衡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价值取向、薄弱的农村宣传力量等,降低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农村的指导地位,导致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乘虚而入。开展农村基层思政工作,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守正创新,形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本土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二、坚持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筑好农村思政工作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做好农村基层思政工作,农村就能和谐稳定,农民就能安居乐业,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就会比较主动。做好农村思政工作,要筑好宣传阵地,在用好用活农村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出农民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小视频和公益宣传片,掌握网络主动权。要筑好文化阵地,挖掘本地资源优势,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把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结合起来,运用民俗化、本土化特色资源,聚民心、化民众、淳民风。要筑好话语阵地,要把解难题、办实事结合起来,发扬“水满缸,院子光”精神,讲农村话、办农村事,让农民愿意听、听得进,润物细无声地做好农村思政工作。要筑好情感阵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运用分众化、对象化的方式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地做好农村思政工作。

三、坚持以“人”为本,齐心协力打好三大群体组合拳

一要明白“给谁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87562人,占36.11%。目前,农村的主要人员为职业农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乡村流动人员、集中安置区人员。做好农村思政工作,要根据人群特点和地域特点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不能实行“一刀切”方案。

二要组织“谁来做”。做好农村思政工作,关键在思想领路人。要配好“专人”,县、乡(镇)要成立专职机构,负责区域农村农民思政工作,将培养、管理“三农”工作干部队伍与农村思政工作结合起来,乡(镇)、村要配好配齐农村思政工作专员。要带好“能人”,农村能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地政府要积极作为,培养、监督农村能人守诚信、崇正义,强化其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抵御力,让其成为农村思政工作“宣传员”。要用好“贤人”,乡贤守望乡土维系乡情,教化乡民作用巨大,是乡村内生治理的重要资源,当地政府要处理好乡贤组织和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调动乡贤的主动性,保障乡贤组织正常工作开展,让其成为农村思政工作的“护航员”。

三要明确“谁负责”。思政工作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将农民思政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要将农村思政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专款专用。要让农村思政工作为农村经济保驾护航,杜绝一些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要实现农村思政工作与基层其他工作“共舞”,避免思政工作成为与其他工作相互隔绝的“孤岛”。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