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时间:2023-05-06 16:10:10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评价改革案例,供大家参考。

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最终能否顺利的发展最关键的的环节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小学教育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可是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忽视学生具有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小学教育评价中,整个评价的实际操作过程是掌握在老师手中,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问题怎么问,怎么答,这些都是根据教师的具体的规定以及要求来进行。

2、评价的内容具有片面化。以往教育评价基本都是唯分数论,一个孩子是否能称为“好”学生,主要取决于他考试能考多少分,但是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注重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缺少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评价方式单一化。以往的教育评价,很多时候都是简单写个分数,或者夸赞一两句:“不错!很好!”可是,“不错”在哪里?“好”在哪里,被表扬的学生不明确,周围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不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发言以来,我校围绕破除“五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感触颇深。

比如我当六年级的班主任时,那一个个即将步入青春期少男少女们汇聚在一个集体中,他们性格迥异,期待着被别人认可!在过去,对待这些叛逆心理冒头的小家伙们我都是采取高压策略,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们与我不亲近,教学氛围不理想。自从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后,我改变了策略。由原来的高压模式切换为朋友模式。课上,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班上的程治政同学,脑子活,每次上课他总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课堂纪律意识,我为此头疼不已,所以只要他一插话,我就批评他,时间一长,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转变模式后,课上我提出问题后,程治政照样不举手就答,我一反常态,没有骂他,反而表扬他脑子活,听课认真,回答得非常正确,然后我再补上一句:“要是下次能记得举手就更好了!”此话一出,程治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来二去,现在的程治政大变样,回答问题时举手最标准的绝对是他!从程治政这件事情尝到甜头后,我加快了改变的步伐。对于班上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我不再像原来那样一味的打压,批评他们。我默默的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在公开场合表扬他们,增强孩子的主人翁意识。班上的夏晨策是个小个子笑起来很可爱的男生,但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字迹潦草马虎是他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原来我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罚抄、罚站。这样往往治标不治本,管不了两天又出现同样的情况。学习了习总书记讲话后,我利用夏晨策嗓音条件好,有希望参加学校朗诵队的机会激励他:“多才多艺是好事,我相信你要有一笔好字,那可更能增添一门才艺呢!”夏晨策听进去了我的话,现在,我们教室里还把他的作业本挂在那作为书写范本呢!在班级里,课堂上,我不再简单地不走心地表扬孩子,我把孩子看做自己的孩子,找出每次表扬的“点”,孩子能够知道自己是因何被表扬,增强他们地模范带头作用!慢慢地,我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大姐姐,课堂氛围好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前两天,已经读初二的他们还专程回来看我,我想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教育评价改革在小学教育评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具有的主体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要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并且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最近发展需求和发展的实现条件,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自我。

推荐访问:案例 评价 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教育评价改革案例 美术教育评价改革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