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2022年),供大家参考。
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
一、 前言
(自行编写图书馆简介)。
图书馆作为全市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服务窗口,其发展水平是反应全市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建成国内一级公共图书馆的目标,其馆藏发展应包括实体资源和虚拟馆藏的有机协调发展,也涉及区域性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与协调,全省性乃至全国性馆藏合作与信息共享活动的参与和推动。
二、馆藏发展的目标
1、配合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以读者需求为基础,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馆藏,并确保馆藏发展与当地文化发展保持一致。
2、精心选择以获取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建设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馆藏,形成有显著特色的优质馆藏结构体系。
3、促进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协调发展,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发展与整合,建设优质、充裕、合理、适用的地区性信息资源中心。
三、馆藏发展的基本原则
1、馆藏发展要与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方向、目标和价值相一致。
2、馆藏发展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兼顾读者需求、地方文化发展和学科的全面性。
3、图书馆必须保持和加强特色化资源的建设。
4、注意电子文献和印刷文献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5、综合考虑资源的本身价值、使用价值以及本馆经费情况等因素以确定馆藏复本。
6、支持学术自由,尊重知识产权,杜绝盗版文献的收藏。
四、馆藏级别的划分
特色收藏:对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要全品种收藏,形成完整的特色馆藏。
主要收藏:它构成图书馆的核心馆藏,是重点采选领域,以保证满足读者的需求。
基础级收藏:主要用于保证文献类型的完整性,要根据馆藏发展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如综合类、航空航天类、工业类文献等。
少量收藏:对一些冷僻类文献,可以少量选择性收藏,如年鉴、各类工具书等。
五、馆藏发展组织
1、馆藏发展委员会:是本馆馆藏发展的指导和咨询组织,由馆长和主管藏书建设的副馆长任正副委员会主任,负责指导、组织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研究,制定或修正采访原则、规划、条例和经费预算,协调与文献资源建设有关的馆内和馆际关系,督促有关业务活动的开展,以保证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建设系统的各项功能。
2、馆藏发展工作相关部门:文献的采编与典藏主要由采编组承担;实体馆藏的布局、流通、管理、剔旧和保护由采编组和各窗口共同承担,其中剔旧任务由采编组负责组织实施;虚拟馆藏的布局、管理和维护任务由技术部承担;馆藏评价由主管藏书建设的副馆长承担。各部门和相应工作人员应积极合作,协调活动。
3、 馆藏采选人员:本馆采选人员由主管藏书建设的副馆长和采编组成员共同组成,采选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相关知识:
(1)充分掌握本馆馆藏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2)与自己所负责窗口的基本用户群保持密切联系,跟踪他们最新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文献采购的计划和目标。
(3)深入了解相应类别的馆藏与其目标的完备程度、匹配程度和使用状况,能够及时做出分析,根据现有的馆藏情况确定各类文献的采选力度。
六、文献采选的一般原则
1、文献采选的质量标准:以文献的利用率和收藏价值为前提,以综合性、普及性、地方性和完整性为参考标准。
2、价格因素:文献的价格和后期加工费用都要作为文献采选的考虑因素。
3、复本标准:在充分考虑文献本身质量的情况下,以用户需求为前提,复本数量可控制在5本以内;同种文献在同时存在电子版与印刷版时,尽可能根据使用情况只选择保留一种版本。
4、同一种文献的版本选择标准:除学术性期刊的采选实行电子版优先以外,其他文献仍以印刷型为主。
七、文献采选方式
采用以购买为主,以交换、征集、呈缴或接受捐赠为辅的采选方式,馆内制定《瑞昌市图书馆文献采访条例》,并遵照执行。
为了收藏与使用的需要,对于通过正常采选方式不能获得的本馆缺藏的各类文献,或本馆已藏但不好购买的文献(如古籍),可以通过复制方式保存文献或为读者提供使用
八、经费分配和控制
经费包括财政每年的预算购书经费和特殊追加的专项购书经费。根据历年经费的使用数据,以及本年度采访计划、读者建议、各类型文献出版发行情况、文献价格等综合考虑分配经费。经费额度控制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既要保证本馆各类文献的系统发展,又要适当突出重点。采编部门要制定经费预算计划,报馆委会讨论审批,作为当年经费使用的依据。
九、各类型文献的选择
1、图书。是文献选择的主要类型,按照《中图法》划分的22大类选择,突出重点、兼顾综合性、普及性、地方性和完整性,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增加复本,复本数量不超过5本。具体选择标准见《瑞昌市图书馆文献采访条例》的相关规定。
2、期刊:完成上级部门规定的党报党进,再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征订其他类型的报刊,尽量做到类型多样化。做好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协调,避免同种期刊两种形式并存的状况,防止资源的重复配置。加强期刊利用情况统计,作为期刊年度增订和减订的依据,每年必须重新审订新一年的期刊订购。
3、电子资源:电子资源的选择,与其他资源一样,必须保证利用率。图书馆要加强电子资源配套的硬件建设,保证电子资源的正常使用;在学术性资源或珍贵文献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电子资源,要加强电子资源的信息评估,保证资源质量和稳定的用户群。
4、视听资料:其采选必须符合我馆数字多媒体的建设方向,一般只采购一份,根据需要进行复制或数字化处理,媒介上以VCD、DVD为主。
十、馆藏组织与布局
馆藏组织的基本原则:(1)动态性原则。要求馆藏组织的内部结构是动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应都处于运动之中;馆藏组织还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并有所发展。(2)有序性原则。藏书组织结构的层次要求清楚,藏书的排列要有顺序,文献在各个环节的流动要有秩序。(3)整体性原则。要把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藏书,组成完整的藏书分布网,藏书机构设置要完备,藏书组织的流动环节与流动手续要求完整。(4)开放性原则。全面对外开放。
馆藏布局:(1)根据馆舍情况、读者年龄段和文献类型划分综合借阅室、少儿借阅室和报刊阅览室;(2)确立二线典藏制为文献配置的主要方法,即按照馆藏文献的利用率高低以及新旧程度,结合服务方式,将藏书划分为两个层次,组成一、二线的藏书,再根据的文献的类型进行每个层次的划分,组成整个藏书体系。一线藏书点,收藏利用率较高或新出版的书刊,即流通服务窗口;二线藏书点,收藏复本多或利用率很低,但还有一定参考利用价值的书刊,即资料室。
十一、馆藏流通与调配
馆藏流通:馆藏文献全部对读者开放,按照借阅规则进行借阅。
馆藏调配:一线藏书点直接从采编组接收新书;二线藏书点主要接受一线剔除的藏书和一些特定的文献;全馆要定期开展藏书剔除工作,清除馆内破损、无使用价值的藏书,使馆藏文献总量更适合本馆的库存量,朝着高质量低速度的方向发展。
十二、馆藏保护与剔除
1、馆藏清点:一线书库的清点周期为每年一次,二线书库的清点周期为每4年一次。
2、普通文献的保护要注意防火、防潮、防尘、防盗、防老化等,做好出入库登记,提醒读者使用过程中要爱惜图书,发现破损及时修补,采编部要制定详细的《文献保护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
3、古籍和特藏的保护:古籍书库必须设有较好的防潮设备,并注意书库的清洁和空气流通。经常进行古籍书和古籍书库的防虫消毒工作,定期进行人工刷书。开展古籍书的修补工作,尽可能保存古书原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数字化保存和保护措施予以保存和利用,馆内制定详细的《古籍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
4、馆藏剔旧一年一次以上,剔旧的标准参考图书的时效性、破损程度、读者使用情况、收藏使用价值、复本数量等。一线书库剔除的藏书如可继续使用的收入二线书库,破损严重或彻底失去使用价值的图书按废纸处理,采编部要制定详细的《馆藏文献剔旧工作制度》,并遵照执行。
十三、馆藏评价
1、馆藏评价标准
(1)馆藏数量
馆藏保障率:电子版书刊去重后品种按1:1折算,文献总藏量/辖区常住人总数的比值达到0.6以上,持证读者人均册数100册以上,年购中外文图书与现刊种数与持证读者数之比在45%以上。
读者满足率:本馆藏书应满足读者75%—85%的文献需求,其余部分,通过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来解决。
馆藏对各类目的覆盖率:即各类目文献占馆藏文献的比例,根据本馆读者需求和经费的具体情况,对重点类目的文献收藏达到一定的完备程度,占有合理的覆盖率;长期积累和保持本馆特色文献资源的连续性和完备性。
(2)馆藏的信息知识含量:核心书刊就是科学信息、知识含量大和读者利用率高的书刊,图书馆应注意精选图书品种,使核心书刊的数量达到馆藏总量的25%—30%。
(3)馆藏结构:考察文献的类目结构、对应读者的层次结构、文种结构、出版时间结构、文献类型结构等
(4)藏书利用情况:藏书利用率高低是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应争取越高越好。
(5)数据库建设和维护情况:数据库的覆盖面;自建数据库及正常维护更新情况;机读目录占馆藏目录比例需达到100%。
(6)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获得的文献资源情况:与其它图书情报单位签订馆际互借协议情况,年获取的文献数量,获得文献需要的时间,所付的费用等。
2、馆藏评价方法
(1)书目核对法。将馆藏文献与选定的标准书目、核心书目或权威的馆藏目录进行核对,以检查馆藏文献在品种、数量、语种及某些重要著作收藏方面的差异。这是考察本馆藏书对有关学科文献的覆盖率及核心书刊占有率的一种重要方法。
(2)统计分析法。 主要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统计数据对藏书进行分析和评价。馆藏的绝对规模、各学科类目的馆藏数量、藏书增长量,以及与读者有关的藏书保障率、藏书利用率、图书拒借率和滞架时限等,都可以用数量来描述,进而做出评价。
十四、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1、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参加”的原则,积极参与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建设,并加强全省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联盟。
2、积极参与全省联合编目,及时上传数据,充分利用联合目录库进行联合编目、公共查询和馆际互借。
3、发挥地域优势,建设“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并与其他单位实行资源共建共享。
4、完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制度,形成可协调的权益机制。在争取新的馆际互借源的基础上,努力带动本市的“通借通还”活动向前发展,积极开展合作藏书,避免重复购买。
十五、附 则
馆藏发展政策修订包括常规修订和非常规修订两种形式,一般以四年为一个常规修订期,必须进行全面修订工作。在常规修订期内,如果内外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必须开展非常规修订工作。这些改变包括:
a、图书馆流通管理体制或藏书布局发生重大改变;
b、社会信息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c、用户信息需求和使用方式发生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