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通辽肉牛产业分析,供大家参考。
通辽是“中国黄牛之乡”,经过近70年发展,全市肉牛存栏达到330万头,居全国地市级首位,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认定为“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核心区,被中国畜牧业学会养牛学分会命名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
一、基础和优势
围绕加强八大体系建设,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肉牛种质资源、品种改良、养殖规模、交易数量、品牌价值、服务体系六大指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一)良种繁育推广。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通过常规育种、基因育种等技术手段,中国西门塔尔牛和科尔沁肉牛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突破。建有2个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和1个国家级种公牛站,优质种公牛存栏170头,年生产冻精300万支以上;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基因选择指数和肉牛选择指数育种值评估结果,全国前100名种公牛通辽分别占40头和17头,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名。全市现有科尔沁肉牛核心群110头、普通群存栏近90万头,2025年科尔沁肉牛核心群预计达到500头,扩繁群达到500头,普通群达到150万头,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肉用型科尔沁肉牛新品种,填补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空白。建成了市旗镇村四级肉牛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现有肉牛良种繁育推广机构141个、技术推广人员3760人、黄牛冷配站点3030个,年冷配母牛105万头以上,改良比例达到96%以上。
(二)饲草料保障。坚持“种青贮,养黄牛”,以种促养、种养结合,2021年全市青贮种植面积490万亩,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80%以上的玉米秸秆通过养牛过腹转化,全市饲草储备总量达到500亿斤以上。经多年实践,形成了“种植1亩青贮玉米,转化2亩玉米秸秆,饲养1头基础母牛,年收入5000~10000元”的养殖模式,肉牛产业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坚持小规模、大群体,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专业镇村、合作社和家庭牧场,全市饲养基础母牛超万头苏木乡镇达到51个,超千头嘎查村达到470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到741个;肉牛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038家,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场3个、千头以上规模场37个、百头以上规模场480个。大力推广肉牛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并推广《科尔沁肉牛品种要求》等28项地方标准和科尔沁肉牛“蒙”字标标准,全市标准化生产基地牛存栏达到280万头,肉牛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推广覆盖面达到70%以上。
(四)屠宰加工。现有规模化肉牛屠宰加工企业8家,年屠宰能力达到100万头,形成了冷鲜肉生产、调理肉和发酵肉加工、熟食品生产、屠宰副产品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立足优势资源和民族特色,大力发展牛肉干研发和生产,以罕山、草原旭日、广发草原等企业为主,年加工牛肉干2.5万吨,产值达45亿元。
(五)市场流通。建成科左中旗成峰、开鲁县雨田、科左后旗伊胡塔等7个肉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50万头,交易额200亿元以上,其中成峰牲畜交易市场年交易量突破80万头,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同时,推动电子交易、直播平台交易等多元化发展,线上、线下交易流通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市区,构建了卖全国的发展格局。
(六)质量安全。着力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全市基层畜牧兽医站108个,村级防疫、兽医人员3000人以上,重大及重点动物疫病疫苗集中免疫做到应免尽免,防疫密度实现100%。加强肉牛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测管理,牛肉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七)品牌建设。大力推进“科尔沁牛”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科尔沁牛”已注册地理标识,“科尔沁肥牛”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识注册,“科尔沁”品牌为“中国驰名商标”,“科尔沁牛”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58亿元,居内蒙古畜产品品牌价值榜首位、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20位。
(八)要素支撑。出台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金融支持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加强财政扶持、设立肉牛产业发展基金、强化金融支持等措施扶持牛产业做大做强。市财政每年安排肉牛产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争取实施国家肉牛产业集群项目,今年起连续扶持三年,每年不低于6000万元。金融支持牛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金融机构推出肉牛产业信贷产品近50个,形成信用、抵押、担保等多种信贷模式,农户贷款最高额达30~100万元,2020年末全市肉牛产业信贷余额106亿元,今年1—8月达到155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13%;保险机构落实肉牛政策性保险60万头,签单保费2.47亿元(中央、自治区、市级、旗县财政分别补贴30%、20%、25%和5%,农户自缴20%);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肉牛产业在保余额达到10亿元以上,资本金放大达5倍多。
二、差距和潜力
(一)屠宰加工少是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2020年全市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累计屠宰肉牛7.9万头,屠宰产能利用率仅7.9%(其中,科尔沁牛业屠宰2.15万头,产能利用率10.75%;伊赛牛肉屠宰4.34万头,产能利用率21.7%;明清肉业屠宰0.8万头,产能利用率16%;绿丰肉食品屠宰0.13万头,产能利用率2%;邦杰食品屠宰0.05万头,产能利用率0.5%;草原牛王屠宰0.27万头,产能利用率5.3%;牧丰食品屠宰0.14万头,产能利用率7%;谷润肉业屠宰0.02万头,产能利用率0.3%),92万多头肉牛流向外地育肥、加工。企业产能不能有效释放,主要原因:一是个别企业无序扩张、偏离主业,导致流动资金不足。比如科尔沁牛业,产品有品牌、有市场,历史最高年份屠宰加工量达到8万头,近几年企业投资近10亿元建设花吐古拉肉牛产业园,导致大量流动资金被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后续生产性资金严重不足,加工量大幅下降。二是有的企业自身实力不足,项目建成后缺少流动资金,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导致不能正常生产。比如,邦杰食品、伊赛牛肉、余粮畜业。三是肉牛加工企业普遍产品高端化水平低、市场占有不足,出现了“好牛卖得多、好牛肉卖得少”、“牛多肉不多、肉好价不好”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工企业产能释放。如果我市实际屠宰加工达到100万头,按每头牛1600斤、出肉率54%计算,将直接增加牛肉产量40万吨,增加产值320亿元;生产100万张牛皮、14万余吨牛副产品,能有效吸附下游相关产业集聚。
(二)深度育肥规模小是肉牛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西门塔尔牛育肥分为短期育肥(从400斤左右经4至5个月育肥到800斤左右)、深度育肥(从800斤左右开始经7至8个月育肥到1600斤),到1600斤左右时,肉质最好,产肉率最高,即可结束育肥进行屠宰。2020年,我市出栏的100万头肉牛中,能够直接进行屠宰的深度育肥牛仅34万头,其它都是以“架子牛”“小育成牛”售往外地。我市养牛户之所以不愿进行后期育肥,一方面是深度育肥周期长、成本大、技术要求高、资金回笼慢,与短期育肥牛相比,每头牛饲养成本每天平均多5元,育肥期要长3个月,总成本多2200元;另一方面,肉牛加工企业销售网络不完善,产品进入超市回款期少则45天,多则2~3个月,连锁导致企业给付育肥牛户回款慢,因缺乏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造成育肥牛户不愿将牛卖给当地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导致育肥牛外流,养殖和加工脱节,本地屠宰加工企业缺少牛源。经测算,建设万头牛育肥场,需一次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成本2320多万元,每年投入流动资金2.56亿元,年收益8630多万元。高投入、高产出,决定了深度育肥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牧户”形式,走规模化、工厂化深度育肥的路子。
(三)规模化经营水平低是实现肉牛产业现代化的突出短板。据农牧部门统计,我市目前有养牛户14.45万户,其中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养殖场1396家,养殖规模10头以下5.58万户、占38.6%,小规模分散饲养导致占用场地、人力、物力多,经营效益不高。
三、前景和方向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建设国家高质量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引领,以肉牛全身利用为主攻方向,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养殖、精细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道路,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优质肉牛产业基地。
(一)推动肉牛养殖扩量提质。全市年玉米产量稳定在170亿斤以上,农作物秸秆180亿斤,青贮玉米200亿斤,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40亿斤。根据饲草牲畜牛和羊承载计算,具有400万头肉牛和500万只羊的承载能力。“十四五”期间,按照统一牛场设计、统一养殖设施、统一饲养标准、统一程序免疫、统一粪污处理“五统一”模式,稳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新增肉牛存栏70万头,达到400万头。
(二)着力扩大肉牛育肥规模。针对肉牛育肥短板,强化龙头企业带动,重点发展规模化工厂化育肥,计划扶持10~50头养牛户8.8万户,新建、改扩建千头以上育肥牛场50个,其中万头育肥牛场20个、千头育肥牛场30个,育肥牛年出栏规模达到60万头以上。
(三)大力发展肉牛精深加工。立足现有企业产能释放、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实际,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投资建厂或租赁、重组、兼并、收购现有企业等多种途径,扩大肉牛屠宰能力,发展牛肉精深加工,重点推进科尔沁牛业、哈林肉业、邦杰食品、余粮畜业等有意愿的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引进牛骨、牛血、脏器、皮革等牛副产品加工,以及生物制药、特色食材等配套产业项目,大力提升肉牛全身利用水平,补齐产业链、提升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