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3篇,供大家参考。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篇1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
(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0-1860.1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3)结果:①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② 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③ 1860年,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带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的罪行:①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爆发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建立政权组织——1851年,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5)北伐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6)颁布文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后期——《资政新篇》——进步之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7)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8)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腐败与不团结。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
(3)口号: 自强 、 求富 。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在李鸿章的建议下,清政府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协调指挥)
(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7)左宗棠收复新疆a.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占领新疆大部地区,俄国占领伊犁。b.过程: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胡方针”重新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时间:1894——1895年1、背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2、开始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主要战役
①平壤战役:左宝贵力战身亡。叶志超仓皇出逃。
②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③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孤军迎敌,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2万多人)。
④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签订《马关条约》(1895)
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②赔款: 2亿两白银;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5、“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英法俄-----日)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 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③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2)“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1899年)①提出者:美国②主要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③评价(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 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6月-9月(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代表人物: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
2、揭开序幕: 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运动的发展:①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西学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②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4、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①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②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③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④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失败原因: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
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时间:1900-1901
1、义和团运动①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发展而来。 ②性质:反帝爱国运动。③口号:“扶清灭洋”④失败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⑤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①时间:1900.6.10—1901.9.7②成员:英、美、俄、日、法、德、意、奥2000多人③统帅:西摩尔(英国)→瓦德西(德国)④主要战役: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直隶提督聂世成壮烈殉国3、《辛丑条约》的签订①签字双方:八国+西、比、荷共11国②主要内容【经济上】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由帝国主义控制,作为偿付赔款之用。【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③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地位】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⑴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⑵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发动广州起义,结果失败,孙中山断发改装,流亡海外。
2、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日本东京(1)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改革土地制度)(2)机关刊物:《民报》(3)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意义: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3、三民主义⑴创立者:孙中山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澧起义:刘道一、蔡绍南;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时间:徐锡麟,秋瑾3、广西起义:孙中山、黄兴;4、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意义: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三、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①终结封建帝制②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制③引发社会生活巨变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措施: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纪年法:1911年+民国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过程:①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②2月13日,孙中山辞职。③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④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1)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选举等自由和权力;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1、导火索:宋教仁遇刺案。2、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7项准备工作)失败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
三、护国战争: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局面: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 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危害: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篇2
1、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
5、《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7、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8、揭开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9、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
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3、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事件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是——南昌起义
16、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7、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18、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篇3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传子,家天下。(第一个世袭的国王是启)
7、西周时期,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形成的制度:分封制。
8、目前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商朝的司母戊鼎。
9、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久的水利工程: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大型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10、战国时期改革最成功的是秦国:商鞅变法。(我国由奴隶向封建制的转变是通过变法来完成的)
11、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2、商鞅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建立郡县。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这是因为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1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晚期的孔子,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5、最早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
16、建立和谐社会与儒家的仁政有关。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是庄子。
17、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由兵家鼻祖孙武所著。
1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由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皇帝制度的创立者)
20、汉武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1、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思想标志: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2、新疆最早成为我国行政区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西汉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
23、“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张骞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功臣)
24、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形成于:西汉。
25、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的纸:西汉前期的麻纸。
26、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27、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
2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29、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平民毕升),比欧洲早约400年。
30、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战国的“司南”。
31、指南针最早制成于:北宋时期,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3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南宋时。
33、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
34、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是在:宋元时期。
35、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制成的“麻沸散”。
36、“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7、佛教最早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西汉末年(公元前后)
38、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东汉明帝建造的洛阳白马寺(东汉时,佛教得以传播)。
39、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民间兴起的道教。
4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4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叙了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42、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43、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4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丕称帝,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45、江南的开发最主要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46、我国历史第一个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推荐访问:知识点 归纳 中考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图片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人教版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高中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 中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梳理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0 中考历史重点知识归纳2021 中考历史考点知识梳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