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迎接省、市、县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汇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中学迎接省、市、县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这次视察是对我校工作的一次大推动。借此机会,我代表全校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湄潭中学创建于1933年,位于县城中心,占地110亩(含三队一所),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0人,本学期实现学生全员寄宿制。教职工140人,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学历达标率100%。近年来,学校遵循 “ 求是创新”校训,坚持“大用大效,小用亦彰”的办学理念,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办学宗旨,不断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围绕“创精品初中”这个中心目标,工作中突出了一个“严”字,狠抓了一个“实”字,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一定的办学声誉和社会效益。目前,我校有多名教师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评选和市县级优质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或被评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 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绿色学校”、“安全文明示范校”、“招生先进单位”、“目标考核先进学校”、“中考特别贡献奖”、“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示范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示范学校”“遵义市中学生足球联赛冠军”等荣誉称号。
一、明确办学方向,端正办学思想,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始终以《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为办学依据,依法办学,严格按国家课程计划和省制定的课程计划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在教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教,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严格按规定选用教材、教辅用书等,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的育人氛围。严格按规定收费,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要求,完善学校教代会 制度,民主治校。
二、加强班子建设,深化内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始终坚持校长负总责、校班子成员各司其职的领导责任机制。对每个班子成员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和细化,从而使成员分工更加具体,职、权、责更加明确。周五早上校务会集体研究学校人、财、物等事务,明确各处室近期职责;教职工大会时间组织教职工学习领会教育前沿的精神;每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定时、定点、定任务的集体教研活动。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化,科学化。我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力求盘活人力资源,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办学效益再上新台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教务处根据《湄潭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每周不定时对教研组、、任课教师进行常规工作业务检查,并及时总结反馈;德育处按《湄潭中学班级管理方案》考核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纪律、卫生、就餐、住宿等各项内容严格进行检查,天天通报,月月总结。此外,学校大力落实档案管理、校产管理、财务管理、学籍信息化管理等各项校务管理,资料齐全,保存完好,使用规范。
三、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不断优化校园环境。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教学楼三栋、学生宿舍楼三栋、学生食堂一个。学校现有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等。学校全部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建立了校园网,新建了一流的录播教室,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创造了较好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环境。近两年,学校对学校的会议室、教师办公室进行了布置装修,完成了学校道德讲堂及校史陈列室建设,改造了学校水电网络,加强了学校外显文化建设。我校学生本学期全部住进新宿舍,新食堂已经投入使用。总之,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四、提升教育水平,强化师德建设,筑牢师资队伍根基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为此我校重视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学校领导听课、评课,指导培训教师,帮助老师确立个人发展方向,激励广大教师努力工作。树立良好风气,形成了教师乐于学习、潜心研究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学校就先后选派管理干部、教师参加省市县业务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通过“青蓝工程”、“结对子”、校际交流、推门听课,校本教研等途径搭建了教师发展平台,引导全体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校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教案、作业评选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名师骨干引领,初中数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均为我校教师担任,现有省市县骨干教师21人,市县教学名师4人。加大课题研究 ,现已完成一个省级课题《学校预防溺水策略 》、两个市级课题《初中素质作文》、《十谢共产党 》。
五、坚持安全第一,增强安全意识,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责任重大。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从不放松对师生的安全教育,遇事必讲,逢会必谈。校长同各处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一岗双责,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特别突出安全责任的奖惩措施,做到制度明确、责任明晰、奖惩分明,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保证了学校安全管理无一真空、无一漏洞。学校还组织开展安全常识讲座及防溺水、防火、防暴、防震自救演练活动等,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收到了良好效果。
六、重视德育工作,狠抓养成教育,着力彰显德育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尤其是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力求塑造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行为完善的合格人才。各种德育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积极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校、家、社会共建的德育工作机制。每天课余时间的社团活动贴近学生实际,成效明显。我校以学习贯彻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蓝本,综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了《湄潭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并认真开展各种形式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等。优美教室、大课间评比,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定期举行法制教育讲座、召开家长会,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家校联系,2015年秋季我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举行了工作会议,向家长代表通报学校工作,听取家长的意见。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并实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了家长的管理水平。学校积极开展助学帮困活动,每学期在全校的班级进行摸底调查工作,建立留守学童、特困生档案,确定帮扶对象。通过家访深入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精神状态,有针对性的物质帮扶的同时,注意精神鼓舞,帮助其树立自尊和自信。彰显德育特色,打造品牌名校,德育教育已成为我校办学特色。
七、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体现活动育人。
学校按照要求开足音体美课程,认真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好“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县的艺术展演活动,做好课间操,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和阳光体育活动,每年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和艺术节、广播体操比赛;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学校以“遵义市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遵义市足球特色学校”为载体,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先后组建了校园足球队、田径田径训练队、篮球队、乒羽球队、音乐舞蹈社、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等二十多个社团。通过体艺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音、体、美教学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
八、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学生活动场地狭小、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还有待改善;图书室、阅览室过分简陋;按45个教学班2500名学生规划,明年秋季宿舍差300个床位,食堂差1000个座位,2018年缺口更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造“三所一队”仍是近期工作的重点。
(二)部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强。今后,我们坚持科研兴校思想,进一步强化学校教科研处职能和教师教科研意识,深入研究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完善教科研制度和奖励措施。
(三)因2014年城区学校布局调整,高中剥离,导致教师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学校编制减少,高级职称评聘矛盾突出,至今已有9位取得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未聘。因此急需扩大办学规模,增加编制,补充青年教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校园文化品牌尚未完全形成。作为近百年的历史名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元素、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建设刻不容缓,近期将把完成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方案,争取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列为工作重点。
(五)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教职工墨守陈规者多,教学创新能力不强。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先进的办学模式,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将是学校当务之急和长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之,学校将继续紧扣“创建湄潭一流、遵义领先、全省知名的精品初中”的办学目标,以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狠抓队伍、深化特色、打造品牌为着力点,形成了一心一意抓质量,全力以赴促特色的良好育人氛围。未来的征途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将尽心尽力、积极而为,怀揣着不辱使命的决心,坚定快速发展的步伐,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在全县的示范引领地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荐访问:视察 县人 汇报 中学迎接省、市、县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汇报材料 中学迎接省 市 县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汇报材料 人大视察学校学校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