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1 一年一期的《感动*》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菁选五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1
一年一期的《感动*》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一个个十四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四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2
郭川航海意义何在?当这位50岁的青岛汉子带领团队穿越北冰洋、冲过终点之后,很多人对他这种自讨苦战的疯狂举动表示不解。
同样的问题可以提向所有的职业体育项目:博尔特为什么要跑步?梅西为什么要踢足球?费德勒为什么要打网球?梅威瑟为什么要搞拳击?……他们意义何在?
对于这些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我们从对郭川航海的解剖中都能找到答案。
每个人都是性质独特的个体,兴趣爱好各有不同,郭川也不例外。他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材生,对太空的兴趣却不如对大海那样炽烈。他不愿庸庸碌碌地活着,对到手的副局干部待遇没有兴趣,三角翼、滑沙也不合他的胃口,唯有帆船航海让他一见如故,沉迷其间不能自拔。他说自己就像歌曲里唱得那样,“寻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证据,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他想换个活法,航海把他从城市琐碎乏味生活的牢笼中*出来。只有到了海上,他才感觉到自由和对自我命运的把握。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走向大海。国内没有航海环境,他就远赴法国学习,全是自费,没有花纳税人一分钱。
航海,是郭川的爱好,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就像博尔特、费德勒、梅西、梅威瑟在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中生活一样,也如你我*凡人选择的朝九晚五的上下班制生活一样。
郭川航海是为追求战胜自我的极限体验。他的帆船为创造纪录而设计,不是为了享受,没有任何奢侈品,甚至连马桶都没有。这次北极航行,他吃的是脱水压缩食品,喝的是淡化过的海水,13天内一直和衣而睡,没换过内衣。他追求的不是衣食住行的舒适,而是一种极致的感觉。在这次创纪录北极航行冲刺结束后,他沉浸在巴库斯似的兴奋中:“我感觉很自豪,此刻的我完成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享受的时刻,只是具体内容不一样。有人会为加薪晋级、买房买车而高兴,我为创造这样一个世界纪录而高兴。大家只是追求的目标不同,但高兴的感觉是一样的。”
郭川说,他一直想要做一件感动自己的事情,这次做到了。因此,他首先是为自己航海,为了实现自我而航海。
如果郭川生在欧美,他或许就是个*凡的航海者。但在*,时代的变化把他推到了历史的前沿。北京奥运会把青岛选为帆船比赛地点,让郭川这个青岛人深入接触到了竞赛帆船。*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国际帆船赛事进入*,郭川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些国际赛事的*元素。发达的理性思维和坚韧不拔的性格让他战胜了种种困难,十年之内他成为帆船竞技的高手,成为一个品牌,组建了专业团队,拥有了市场。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成功要素。他选择了帆船,时代选择了他。他成为*帆船的领军人物。
于是郭川就不能再仅仅为自己航海。他的航海被赋予更多内容和意义。作为一个职业极限航海家,他担负着更多责任。他要为家庭、为团队、为支持者、为赞助商、为自己的市场品牌、甚至要为*帆船界去航海。他必须要去拼搏,做到最好,正如博尔特、费德勒、梅西和梅威瑟这些职业体育选手一样。
现在郭川每次航海都是一个市场项目,由自己的团队经营。为了他能顺利下海穿越北极,团队总经理刘玲玲奔波在世界各地,为他寻找船员,寻求合作伙伴。团队技术经理法国人哈尔贝最后累得卧病在床。这些职业人士拼命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消费经济时代,不少人欣赏郭川,因此成为他的支持者。这次穿越北极起航之前,有人暗中给他账号里汇去二十万元人民币,有人万里迢迢从国内赶到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为郭川壮行。因此,郭川航海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也是团队和合作伙伴、支持者和*帆船界的成功。大家都与有荣焉。
我们为博尔特、费德勒、梅西、梅威瑟和郭川喝彩,是因为我们在他们那里找到了认同感。这就是意义所在。
郭川说过,他航海就像博尔特跑百米每一步都力求精确一样,任何细节都不能忽视,因为他有时要在游走在生命攸关的极限边缘,容不得任何闪失。极限航海是他的工作,就像体育和探险,都是人类为自己设计的挑战,看似“自讨苦战”,实际是人类自我砥砺、自我改善的方式。每次极限的突破,每次世界纪录的创立,都值得我们为之兴奋。这也是意义所在。
法国航海权威克里斯蒂安·杜马尔称赞郭川是世界航海界的“先行者”,“意志强大,思维理性”,“坚定地追随自己的想法”。郭川是个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愿意付出一切努力的人。这是他个人精神的实质所在。
郭川曾说:“我的事迹或许无法拷贝,但我的精神可以拷贝。”他的这种精神,也是他航海的意义。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3
2002—2022《感动*》陪你走过了20年,感人的故事历久弥新,感动的力量经久不息,请记住这些*凡却闪亮的名字。
他们是故事的主人公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但他们用残缺的身体,书写了世间最美家庭的模样。他们用辛勤的劳作,把儿女养大*,他们用坚强的意志,甩掉了贫困帽子,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张顺东1974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他6岁放羊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了右手,双脚重伤。19岁那年,他认识了邻村的姑娘李国秀。
1993年,张顺东、李国秀喜结连理。庄稼人,有耕种才能有饭吃。两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们有能力、有决心面对以后的生活吗?
张顺东:生活不是说等出来的,是靠干出来的,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
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健康的孩子是安慰,更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李国秀说,别人的孩子用手抱大,而我们的孩子是用双脚抱大的。
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原本仅够填饱肚子的生活,越来越捉襟见肘。
每天天不亮,村里人还在睡梦中,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就开始忙碌了。想让日子好一点,就要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李国秀练出了绣花的本领贴补家用,他们养殖的鸡鸭猪仔也越来越多。
张顺东:勤劳奋斗去干活,是一个丈夫应该去做的,更是一个父亲应该去做的。
懂事的女儿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考上了师范大学。但同时,张顺东原本受伤的两只脚因为过度劳累而溃烂,不得不先后截肢。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以沉重打击。
截肢后的张顺东没有倒下,装上假肢继续耕作于田间地头。夫妻二人更加珍爱对方,你就是我的"手,我就是你的脚。
坚强,自信,乐观的张顺东、李国秀,没有向命运屈服,在困苦中相互扶持,相亲相爱。
李国秀:我觉得人再苦再难,不能没有希望。
在乌龙镇,张顺东夫妇身残志坚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只要有需要,村民们都会来搭把手,国家又给报销了两万多元医药费。2017年,在国家危房改造资金的扶持下,家里盖上了新房,年收入逐步提高,张顺东家成为村里最早一批脱贫户。
张顺东:汗水不是白流的,总有收获。
如今,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有了自己的宝宝,四世同堂,尽享天伦。对张顺东、李国秀而言,因为加倍努力了,所以倍感幸福。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4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体感。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
我们应该热爱公益活动,帮助残疾儿童,会唱*,听到*时要立即起立。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用餐时要文明有序,还要把汉字写好,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所以一定要把汉字写好,尽量减少些错别字。
热爱祖国,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第一: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报效祖国,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好,建设了好的国家,就不会受别的国家欺侮了。
第二:我们要爱国,我们的国家虽然还不发达,人民还不富裕,还需要我们去建设,去耕耘,所以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我们要照着顾宪成先生说的那句话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三: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参加保卫祖国,誓死捍卫祖国尊严,哪怕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顾炎武先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果我们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一颗对祖国和人民充满深情和关爱的种子,就等于为我们今后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就会让我们今后的成绩更加优秀、辉煌!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5
“没有*就没有新*,没有我们。”这个熟悉的歌声,伴随着我们从懂事的那一天开始到至今。记得上小学入学的第一天在新生大会上,校长很郑重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生活在新*,我们才能安安心心的上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有爱心的人,比如说:在车上有老年人没有位子坐,有人主动人座位;有一位老人要过马路,有人主动扶着老年人过马路等,而也有一些人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比如说:偷别人的手机。如果人人都能向乐于助人的人学习,那么世界就会更加美好、更加得和谐!
还比如说:老师那样的人,一心只想着同学们取得好成绩,而却不求回报,老师每天都不能休息,甚至在放假都不能休息,因为一到放假就有一把堆的作业要批改,让国家有更多的顶梁柱,让国家发展强大。我们要穿着整齐文明礼貌,不要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我们现在只是中学生,只能从小事做起。
世界上有很多爱祖国与敌人抗战的党员,他们可真伟大呀!世界上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阅读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1)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菁选5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
2015年感动*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屠呦呦、阎肃、徐立*、莫振高、官东、*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
徐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与感恩,懂得坚强与坚持;感动*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与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与发扬着,相信与期待更多的爱与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2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年度人物颁奖活动,共有11人获奖,其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我怀惴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视。
第一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十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几次家,家里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后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那时心里肯定很纠结也很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老人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一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个蓝布袋,里面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学生的回信。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对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一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气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儿子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经过父子俩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父子俩的心灵就像油菜花一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人我没发现,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3
感动,它像一把火,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感动,它像一根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感动,它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让我们感动。那些感动“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为之震撼。
今日,我们看了《感动*》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所作所为。他们在藏区坚守指教12年。在这之前,他们都在成都中学当教师。胡忠的事四川一所福利学校急需教师,当时他想都没想,毅然决然地前去支教。3年后,谢晓君带上年幼的女儿,也去四川支教了。高原的天气让谢晓君腰酸背痛,可她却不肯去看病,依然坚持着。
他们带上三岁半的女儿,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这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怎能不激励我们我们的奉献自我呢?事实上,感动不仅仅是舍己为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同学有问题时,专心致志的帮忙他们一齐度过难关,甚至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小事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也不足以堪称伟大,但却能温暖我们的心,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
胡忠夫妇是*凡人,但他们却做了不*凡的事。他们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4
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我们观看了《感动*》栏目。
在这些感动人物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孙丽娜。朱敏才以前是赫赫有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退休后,人们认为他们夫妇俩会回北京安享度日,但他们没这么做,他们去了贵州山区去教那里的小朋友。朱敏才和孙丽娜在那里教书十年,山里很贫穷。孙丽娜睡觉的小屋连着学校的厕所,一开后窗户,臭味就从后窗户里飘出来,臭的晚上孙丽娜带两个口罩还睡不着。
他们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山区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可是这十年里他们却没有和自己的亲生女儿吃过一顿团圆饭。虽然山里什么都没有,但朱敏才和孙丽娜还是去那里教书。他们没有到北京去安安心心的养老,而是跑到贵州山区里去教书。
读了朱敏才和孙丽娜的故事,我很感动。比起我自己,我差的很远:我不愿意到山区那里,因为那里很穷,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玩具、没有卫生所……那里有可能吃不上蔬菜、那里的孩子脏,但朱敏才爷爷和孙丽娜奶奶却跑到那里主动教书,不畏条件恶劣(因为山里没有蔬菜,所以孙丽娜奶奶患上了眼疾,朱敏才爷爷因为不适气候患了很严重的病。朱敏才爷爷说过,即使退休了,也要对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这使我很佩服,我要好像朱敏才爷爷和孙丽娜奶奶一样,不嫌弃山区的小朋友,还要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
我要向他们一样,对社会作出贡献。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5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我们观看了2015感动*,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讲述的是一位磨刀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名叫吴锦泉,他的家住在农村,自己家有一片小菜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己吃,他家境贫寒,自己靠磨刀赚的钱也就是一元一元的硬币,他都积攒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位老人立刻回到家,取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一千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可能大家会说一千多元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贫穷的老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这些钱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他磨了上百甚至上千把刀所攒下来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啊!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是张宝艳与秦艳友两个人,他们曾经在一次商场购物时把自己家的孩子给丢了,当时就是他把两个人急哭了,经多方努力,孩子总是在一个月之后找到了,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们体会到了丢了孩子家长的心情,于是乎他们自费创办了“宝贝回家”网站。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三万人在这个网站里注册,寻找丢失的孩子,虽然最终找到孩子的家庭只有几千个,但是张宝艳与秦艳友两个人说:“今后还要继续宣传这个网站,还要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感动*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体悟到什么呢?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2)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菁选3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1
3月3日晚,《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以“*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
2021感动*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在列。91岁,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顾诵芬生于书香门第,7岁时在北*时,目睹日军轰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业报国。自1956年起,顾诵芬先后参与、主持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机型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并创造性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
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2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杨振宁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3
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顾诵芬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3)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优秀观后感1
看完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后,我受益匪浅, 杨振宁他被公认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领域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他资助数百名*学者深造,协助清华建高等研究中心,为*重大科学工程赤诚谏言。百岁寿辰上,杨振宁深情提到已故同窗好友邓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的嘱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 实至名归,迟到的尊重和名誉最适合不过。
没有双脚,却走出了致富路,没有双手却绣出了幸福花的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可谓是坚强的代表,而作为新时代大多数*青年都缺乏这种吃苦精神,学习这种精神是应该我们青年学生的主要任务!亚洲飞人苏炳添,打破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亚洲人突破9秒以内的成绩,是我国的骄傲,更为我国奥运精神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时代楷模彭士禄,尽管拥有“革命先烈彭湃之子、著名核动力专家、*工程院首批院士,*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等诸多响当当的头衔,彭士禄却说自己从事的工作都是垦荒,且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头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 吾辈感动不已!等等,感动人物。时代造就英雄,我相信在未来的*会有更多人感动*,为了祖国的强盛,吾辈应该依次为榜样!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 (菁选8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1
2017年2月8日晚,《感动*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了。获得“2016年度《感动*》人物”荣誉的是: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峰,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大国工匠李万君,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最后,盛典特别致敬了*女排。
看着这些感动*人物,听着他们英勇事迹的介绍,不禁热泪盈眶。*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凡的事迹。他们当中有不计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埋头钻研的科学家、工匠。有植根乡村,为了乡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教师、村官。有救死扶伤,给患者带来尊严希望的医者。有不顾威胁,坚守职业道德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为国捐躯的烈士和为救他人牺牲的*民英雄……
他们都拥有崇高的人格,拥有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用一生去执着坚持,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为事业默默付出,危急时刻冒死拼搏,为国人树立了崇高榜样。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默默奉献的人,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生机!......
榜样在前,也许我们无法达到榜样的高度,但无论我们是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技能,奋发进取,兢兢业业。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2
在这一次的《感动*》2019年度颁奖典礼之上,一位来自澳门濠水中学的校长尤端阳先生让我十分难忘,尤端阳先生的岳母杜岚女士是濠水中学的前一任校长,虽然杜岚女士已经去世,但她的事迹让我们终生难忘。在一九九九年的时候,澳门回归祖国,五项红旗飘扬在了澳门的上空;但在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的时候,杜岚女士就在澳门的上空飘扬起了*。
在一九四九年,杜岚女士听闻了新*即将成立的消息后,十分兴奋,并托人在祖国内陆为*拍一张照,并自费买来了红布以及黄布,连夜亲手缝制了一面*,但澳门当局于葡萄牙极力阻止杜岚女士在濠水中学升起*,杜岚女士义正言辞的说“我就是*人,我们自己的祖国成立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升起我们自己的国家的*呢?”于是在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时,杜岚女士专心致志的听着收音机里的内容,当*响起时,杜岚女士也升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此后,每当国庆节或校庆日的时候,濠水中学便会升起*。
尤端阳先生主张大陆以及澳门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尤端阳先生从幼稚园开始便教孩子们汉语,汉字,并与祖国内陆的教材一致,并教孩子们书法,尤端阳先生说“我们*人都应该拥有家国情怀!”
濠水中学的两位校长都是两位值得尊敬的校长,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培养家国情怀!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3
感动你我,感动*。“感动*十大人物”:马兰花般的林俊德,孝更绝伦足可矜的陈斌强,善良的何玥,卧底考察的陈家顺,心和泥土一样质朴的高淑珍,冰雪为容玉作胎的张丽莉,能受天磨为铁汉的李文波,悲莫悲兮生别离的高秉涵,清香传得天心在的周月华和艾起,为沈飞而生而死的罗阳。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感动了伟大的*!
马兰花生命力强,默默开放。林俊德,*工程院院士,参与了45次核试验的马兰花,在人们人中默默。“做核试验的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林俊德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用他的事迹真正体现了它的含义。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查出患病,5月23日为了工作还转院,5月26日他的病情恶化,护士与妻子都劝他躺下休息会儿吧,但他说:“做起来才是正常人,躺在床上是病人。”直至五月三十一日二十时十五分他安然入睡,再未醒来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仍然是工作,以至于未来得及给孙子留下一句遗言。他对亲人是歉疚,但对工作是无悔,他是*的骄傲,他是林俊德。
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何玥的生命在爱中延续。何玥,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儿,却是一个不*凡的人。用*凡生命的最后闪光,把生活照亮。在病危的时候,何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捐献器官,给他人生的希望。当小何玥第一次向家人提出这个决定时,父亲把她骂了一顿,但由于她的坚持,终于在11月16日,他的家人正式表达捐献何玥的器官,但此时,一个花样年华的女花却已悄然离开了我们。她的*凡爱举,开启了一个有爱的未来!包括老师们对她捐献的两千元钱,她把爱留给了他人,转捐她人这件事都无不令我们佩服,敬爱。“*,我为你自豪。”是他临终前反复唱的,何玥为*自豪,我们十三亿*人为何玥骄傲。
在茫茫人海中,因为有爱,我们走到一起,因为有爱,我们彼此相识,因为有爱,我们为之动容,因为有爱,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4
“我的梦想是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那些贫困的女孩们来免费上学。”这是张桂梅校长对记者说的一句话。《感动*》节目中,我认识了这位传奇校长。
因为看到了太多无法上学的贫困女孩,因此张桂梅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在张桂梅的脑海中浮现。她拿着自己的证书和奖状四处奔走,希望别人能捐钱帮助自己建女子高中。而张桂梅得到更多的并不是大家的扣款,而是质疑。所以在五年时间内她只筹到了一万元。直到她作为*时,将自己的梦想告诉了记者。第二天,记者将张桂梅的梦想发表在了报纸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她,纷纷捐款。就这样,女子高中很快建立了,还招到了16名老师。学校有了张老师却发现还没有学生。于是,张桂梅走进大山,去请来了那些生活在贫困山区、田间地头、灶台前后的女孩们来上学。几经波折,张桂梅每天都在为孩子们操劳着,尽管自己身患多种疾病,每天吃着十几种药,但她却坚持着站在岗位工作,直到因疾病而晕倒在岗位上。
看到这里,我的心中激荡起一层又一层涟漪,内心久久不能*静,张校长一心为女高,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我仿佛看到了她用贴满膏药的手拿着喇叭在催促着学生们吃饭。仿佛将自己的工资和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累计高达一百万元的资金全部都捐给了女孩们。张校长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敬佩。
说起无私奉献,我们怎么能忘记在抗洪一线的*们呢?在洪水来临之际,他们用生命筑起了一道道防线,展开了连续几天的救援,他们穿梭在房屋与房屋之间,夜以继日不停地救人。他们的手被水泡得起皱了,腿都已经泡肿了,有的连续奋战几天几夜。但他们仍然站在抗洪的第一线,他们和张校长一样,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都在奉献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无私奉献的人,他们都在我们身边,都使我们敬佩,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5
再一次被“感动*”2007年度人物所感动。“感动*”年度人物评选及颁奖盛典,总有无数国人被一次次的感动。
2007年的感动*的人物中,有不少的人做出了*凡而又不*凡的事情:
陈晓兰,上海一家地段医院曾经的医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坚守医德;既然救死扶伤,良知远比医技重要。近十年时间里,她毅然揭露多达二十种假劣医疗器械及背后的种种伤天害理之举,历经磨难和打击而不悔。
谢延信,河南焦作一名普通矿工,他以三十三年的忠贞与孝心侍奉亡妻家人,铸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撼地的“上门女婿”。犹如一匹老马,他虽无缘驰骋千里,却一步步攀上了善良的峰顶。
胡鸿烈和钟期荣,一对均已八十九岁高龄的夫妇,聚财有道,本可锦衣玉食,有感于许多年轻人无钱上大学,遂兼济天下,散尽一生家财,创办香港树仁大学,培养人才数以万计。贤者伉俪胡鸿烈夫妇在投身教育事业的同时令自身成为教育界的楷模。
还有罗映珍、李剑英、李丽、孟祥斌……
感动我们,因而感动*的,是他们或朴实无华,或艰难执著,或惊天动地,或自强自爱的生命历程;是他们对孝道、对爱情、对诚信的朴素诠释;是他们因人而异,却共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无穷人格魅力。
在他们身上,国人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什么叫不惜牺牲,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执著追求,什么叫甘为人梯,什么叫大爱无言。
“感动*”的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我们相信,收看电视转播的观众中,也一定有无数人热泪盈眶。愿“感动*”人物评选能触动更多国人的情感,震撼更多国人的心灵,唤起更多国人做“感动”的参与者。经济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修复和耕耘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6
今天,学校组织统一观看《感动*》,十数年以来,一直陪伴着我们,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汇集在一起,就成了《感动*》这一节目。
十几年,我们为它洒下无数泪水,这些事迹无时无刻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这些人物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与我同岁的壮族小女孩——何玥。她从小就是一个热爱帮助他人的可爱的小姑娘。无论她生活的多么困难,她也总是选择去帮助他人。可为什么?这么一个可爱善良的小姑娘会得了脑瘤?我为她那短暂但又绚丽的生命感到惋惜。
在她最危难的时刻,老师捐给她的两千多元钱她再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捐出去!她是一个伟大的姑娘!在危难的时候还不忘记帮助别人。在她得知她的病情之后,她很坦然的对她的父母说:我要捐献器官。一句很普通的话语,但其中包含了多大的意义!这完全不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说的话。正如她姑姑所说,那时的他,脑袋里应该长满了让她痛苦不堪的肿瘤,但谁又想得到,她会做出这样一个惊人的决定。
这世上每天都有数万人或者更多的人死去,但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出与何玥同样的决定呢?与她同龄的恐怕就更没有了吧!我不懂,何玥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是否是在想那些的得到救助的人的高兴而又愉悦的表情?这世上有多少人拥有着这样的想法:既然是完整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要完整的离去。但在何玥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女看来,只要能够帮助他人,做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也在所不惜。
何玥就如一株顽强的蒲公英,飞到哪里,都会留下属于她的痕迹。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留下的那些器官在其他人的身体里继续存活。没错,何玥她永远都会活在这个世上,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存活,更是属于精神上的存活!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7
很早以前,我的学校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开学第一天,全体师生都要一起观看《感动*》,今年也不例外。过去的2008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在这些事件中,我们经历了太多悲沧和喜悦,但是我们用坚忍、勇敢、智慧向*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获得2008年《感动*》荣誉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经大忠;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实现*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以及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他们教学的地方在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在那里教书十九年。如果没有他们,二坪就不可能成为如今的"文化村";如果没有他们,149名学生就不可能看见世界的美;如果没有他们,*就失去了一片希望;如果没有他们……
这是感动*为他们所写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李桂林老师、陆建芬老师,你们用你们那赤诚的心,唤醒了多少迷茫,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催发了多少征帆。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想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两位普通的人,那就是老师你们啊!祝愿你们“桃李满天下”。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心得体会8
他是一介工匠,他是大国工匠。——题记
他出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身上和他的家庭都散发着天空的味道。他们全家都是光荣的,都是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在航空集团工作,可以说他也不例外,他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工作。说实话,他的工作我连知道都不知道竟还会有那么危险的工作————在导弹筒里雕刻火药。只要自己不小心触碰到火药,就会引发爆炸。他的雕刻可以精确到0。02毫米,那么那么的小,但是功劳却是无限大的。如果,要是发生了火灾,想要跑都跑不及。他有一个同事,是因为雕刻时没注意,不小心触碰到了其他的火药,引发了爆炸,把自己的青春丧失在这车间里。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跟他一起在这里工作的同事都调到别的岗位了,只有他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人问他,这么久为什么不调到别的岗位,他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啊”。他们把生命交给这整形刀,可这整形刀却不尽人意。28年的锻造,是它的青春在这车间里度过,一直趴在那陪伴他很久的长长的导弹筒里,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如果,我们现在坐在这么舒服的教室里,直起身板都感到累的话,那他们呢,他们不就更累了吗?他们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么多年,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那我们不就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吗!?他们的坚持告诉我们,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所以我们就应该把学习学好,为祖国的未来尽一份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大后,我们要像他那样,无论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都要坚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国多良材!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5)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新观后感 (菁选5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新观后感1
今天下午班队课时,凌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视频,题目是:感动中国。我刚看到题目时,十分纳闷,心想:有什么能感动整个中国呢?于是,我带着疑问开始看起了视频。
当我看完整个视频时,我震撼了,这不仅仅是感动中国,这是感动世界啊!这里面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年届90岁高龄的山东老人,当他从报纸上看到许许多多的孩子失学时,他毫不犹豫的从自己的养老金中取出一半捐给那些失学的孩子,自己却每天省吃俭用。多少年来,他没有穿过一件新衣,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但是,他却不知不觉中帮助了近一百名失学儿童,捐助的钱近一万多,他就是崇仁厚德的老人——刘盛兰。
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单,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新观后感2
看完2020的感动中国,像是又重温了那刚刚过去不久的惊心动魄一年,心在震颤,却迟迟无语。这十多人是三百六十多天里每一个妄图破土重生之人的缩影,用生命托起万千希望:朝疾病举起短刀的、在激流中冲撞的、黑暗中拾起星星的、绝望中氤氲温情的、破空飞翔着的、宇宙闪烁着的、纸笺中薪火相传的、荒芜中孕育生机的……
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不过是为了心中肝胆,中华未来。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听着,看着,热泪盈眶着,我坐在中国的脊梁上,看朝阳熊熊燃烧,看黑暗里开出血一样的鲜花,听哭喊里炸出震颤九霄的惊雷。
我们这些人啊,生在鲜花簇拥的乌托邦里,没见过日军的刺刀,也没见过同伴在身旁倒下,甚至在2020之前,仍在对那些泛白屏幕中展现的灾难和破败唏嘘喟叹、捶胸顿足。粹不及防的2020带来的,是我睁开眼就能看到的死亡和恐惧,但跌进炼狱,我们却在泥泞之中抓住了心中的星星,然后凝聚成星海。
我们这些人啊,活在鲜血堆砌的高台之上,我们有幸成为先辈们的眼睛,看见我们的国家不再有饥荒,不再有流民,我们有最团结的人民,最勇敢的军人。我们不论面对如何张牙舞爪的苦难,是天灾亦或人祸,举起最锋利的武器,最坚固的盾牌,不管身处何方,只要是我们站在一处,便是不可战胜的。
但还是我们这些人,终将接过先辈的火,哪怕山河晏清时,和*盛世间,也该挣脱保护,将自己放入那些真实中去燃烧,奔忙在不间断的前赴后继里,才算不辜负。我们有幸成为奋勇在前之人的底气,然雏鹰羽翼渐丰,岂敢托荫于先辈,苟全于人后。在激鸣,在咆哮,过去到未来,那无数颗炽热燃烧的心火,生生不息。
盛世在侧,雏凤清声风鹏正举,我们这些人啊,有人以身为盾,护国救民戍疆守界;有人潜心钻研创新创业,在科技世界乘风破浪;有人拿一杆笔,于荒芜播种希望,于昏暗破出光明;有人着华服歌戏曲,传承不断文明长盛;有人倾一己之力,甘做扶贫攻坚的铺路石……老将未死,薪火也相传。我们是时候接过先辈肩上荣耀的责任和担当,成为怀凌云志的中国新脊梁,成为有一分热,便发一份光的青年后浪,成为与国同行的年轻战士。
我想着,未来什么时候,也终将火炬交接,回首过往半生,嘶吼一句“幸不辱命”。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新观后感3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颁奖晚会。”
有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牛玉儒,有面对危险从容镇定的飞行员梁万俊,还有拥有不败精神的中国女排……他们都让我感动。但最让我从心底里震撼的还是捐肾旧母的田世国,因为这件事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有着充足的理由将这个责任推给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放弃。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又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并且在事后,他为了不让母亲知道事实,努力的保守着这个秘密,怕她心中有个结。正如颁奖辞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是啊!天下能有几个子女能做到这样的壮举啊!他的精神,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他也用孝顺的火把,刺痛了我的眼睛。
天下的感动太多啦,有我们知道的,也有我们不知道的。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凝聚一份感动,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新观后感4
看完2020的感动*,像是又重温了那刚刚过去不久的惊心动魄一年,心在震颤,却迟迟无语。这十多人是三百六十多天里每一个妄图破土重生之人的缩影,用生命托起万千希望:朝疾病举起短刀的、在激流中冲撞的、黑暗中拾起星星的、绝望中氤氲温情的、破空飞翔着的、宇宙闪烁着的、纸笺中薪火相传的、荒芜中孕育生机的……
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不过是为了心中肝胆,中华未来。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的脊梁。”我听着,看着,热泪盈眶着,我坐在*的脊梁上,看朝阳熊熊燃烧,看黑暗里开出血一样的鲜花,听哭喊里炸出震颤九霄的惊雷。
我们这些人啊,生在鲜花簇拥的乌托邦里,没见过日军的刺刀,也没见过同伴在身旁倒下,甚至在2020之前,仍在对那些泛白屏幕中展现的灾难和破败唏嘘喟叹、捶胸顿足。粹不及防的2020带来的,是我睁开眼就能看到的死亡和恐惧,但跌进炼狱,我们却在泥泞之中抓住了心中的星星,然后凝聚成星海。
我们这些人啊,活在鲜血堆砌的高台之上,我们有幸成为先辈们的眼睛,看见我们的国家不再有饥荒,不再有流民,我们有最团结的人民,最勇敢的军人。我们不论面对如何张牙舞爪的苦难,是天灾亦或人祸,举起最锋利的武器,最坚固的盾牌,不管身处何方,只要是我们站在一处,便是不可战胜的。
但还是我们这些人,终将接过先辈的火,哪怕山河晏清时,和*盛世间,也该挣脱保护,将自己放入那些真实中去燃烧,奔忙在不间断的前赴后继里,才算不辜负。我们有幸成为奋勇在前之人的底气,然雏鹰羽翼渐丰,岂敢托荫于先辈,苟全于人后。在激鸣,在咆哮,过去到未来,那无数颗炽热燃烧的心火,生生不息。
盛世在侧,雏凤清声风鹏正举,我们这些人啊,有人以身为盾,护国救民戍疆守界;有人潜心钻研创新创业,在科技世界乘风破浪;有人拿一杆笔,于荒芜播种希望,于昏暗破出光明;有人着华服歌戏曲,传承不断文明长盛;有人倾一己之力,甘做扶贫攻坚的铺路石……老将未死,薪火也相传。我们是时候接过先辈肩上荣耀的责任和担当,成为怀凌云志的*新脊梁,成为有一分热,便发一份光的青年后浪,成为与国同行的年轻战士。
我想着,未来什么时候,也终将火炬交接,回首过往半生,嘶吼一句“幸不辱命”。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新观后感5
时间转眼已来到2014年的二月,但是还伴着料峭的寒风和飘洒的雪花。2014年2月10日晚上,《2013年度感动*颁奖盛典》在中央一台如期播出。那一刻,获奖者们的至真至情足以让二月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也令我感动而挥泪不止。他们的大爱,无声、无私、无畏,汇成一股暖流,流入每个人的心里。
获奖者共有十几位,有黄旭华,有刘盛兰,有陈俊贵,有段爱*……他们并不是闪闪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无怨无悔地或为祖国、或为人民、或为家人付出着。有一位老人,他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他便是——九旬高龄仍拾荒助学的老人“刘盛兰”。年轻时的气血方刚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是风烛残年的面貌和佝偻的身姿,如今,刘盛兰老爷爷不得不停下他拾荒的脚步,可爱的传播从未停下。
事情还要从1998年说起,老人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那时他的心便牵挂起了那个学生,于是73岁的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工资捐了出去。如果老人那时是一时冲动,那么又怎样解释,老人十几年从未断过向贫困学生捐款?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起初我以为老人家境较宽裕,可是当我看到短片中那个破旧的家,桌上的残羹剩菜,满地的瓶子废品,我的心酸极了,老人可以说是一贫如洗,零零散散的几角钱都能让他珍藏很久。老人靠着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艰难度日,“吝啬”地至今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虽然他自己吃不饱、穿不暖,却从来没有想过停止捐助。十几年下来,老人已经捐助了一百多名贫困学生,捐款达到十多万元。去年八月,老人因为肾病住进了医院,但是他还是一心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我要回答——是大爱!宁可舍弃自己也要圆别人的梦,老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撑起许多学子的求学梦,这样的大爱,跨过千千万万里路,越过许许多多条河,不仅送给了贫困学生们,也送到了许许多多观众的心里。崇仁厚德。老人没有太多的言语,却用行动诠释了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正如那段颁奖词所说:“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我想此刻,众多受过老人捐助的学生心里,都在默默地为老人祝福吧。知恩图报是应该做到的,但是老人从来不图钱财,他只希望孩子们可以有个光明美好的前途。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6)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 (菁选3篇)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1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过年的祥和。它如一头野兽,疯狂地摧残着病人的身体,它们还一直在寻找我们,同时,也一直在向地球发起进攻。
但是,在这一期间,*人并没有退缩。钟南山爷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钟南山爷爷一直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但他却连夜赶往武汉。
17年前,钟南山爷爷也曾带着医治人员奔赴一线,他还曾说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病人的生命”。因为这句话,让所有看到他的病人都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而十七年后的今天,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了出来。从他的身上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气息,他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抗疫榜样。
没错!在疫情面前,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人涌现出了很多。如:身穿红马甲,每天站在小区大门前的志愿者;不顾自己安危,每天守在马路中央的交警……
我的爷爷以前当过兵,这一次,他首当其冲报名成为了小区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去小区门口站岗。因此,我十分担心爷爷的身体,曾劝爷爷不要去了。而爷爷严肃地对我说:“在这期间,我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我曾经当过兵,身体素质很好,所以,我应该尽责任。”听完,我向爷爷竖起大拇指:“爷爷,你也是我的榜样!”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打败这病毒,到时候迎接我们的是鸟语花香的季节。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2
秋意渐浓,群山环抱的山城村,山头层林尽染,田间金黄一片。
“山城一队北部湾,当年就是烂泥滩。一遇水涝就不收,如今变成米粮川。”山城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邱大鹏感慨地说,这首流传下来的顺口溜,是乡亲们对孙景坤带领大伙改天换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复员的孙景坤放弃到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回乡务农。“咱没多少文化,还是回家本本分分做个农民。”孙景坤回忆。
回乡后,孙景坤把各种奖章奖状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锄头下地种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选为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们向着贫困这个“敌人”发起新的冲锋。
村里有条河,经常泛滥引发水灾。孙景坤的倔劲上来了:“还能让条小河欺负了?”他带领村民开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坝,自此河水安澜。
“他是军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严劲儿,从不强迫乡亲们干这干那。”86岁的村民刘振山回忆,“他在前边干,我们在后边学,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划分一片公厕供村里挑粪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粪。正犯胃病的孙景坤第一个站出来:“没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长好,我来挑。”挑着100多斤粪,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来。看他忍着胃痛满头大汗颤巍巍的样子,村民们纷纷挑起了粪桶。
靠着孙景坤的带动引领,山城村把上百亩烂泥滩改造成良田,在数百亩荒山上种植板栗、落叶松等经济林,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刘玉慧说:“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都得感谢这个老爷子。”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3
樊锦诗先生围绕守一不移、担当使命、探索进取、永远在路上四个方面,结合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一代代莫高窟人为传承弘扬敦煌艺术瑰宝做
出的探索和努力。同时还与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独一无二、弥足珍贵的敦煌莫高窟和“莫高精神”。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生动,让广大领导干部对于初心使命和“莫高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敦煌市领导干部学习先进榜样、普及敦煌文化知识的热情。梁建明等领导
在敦煌市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 据了解,樊锦诗先生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扎根大漠,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荣获100位新*成立以来感动*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文物保护领域终身成就奖、薪火相传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同时,还在前不久获得了第四届“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正能量奖。 樊锦诗一直很忙,从北京到香港、从厦门到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她说。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来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老先生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偏偏历经千辛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莫高精神’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樊锦诗说。 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干了一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7)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菁选3篇)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
今晚,《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台播出。盛典以“*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当选2021感动*年度人物。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工程院院士,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院士是著名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是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顾诵芬院士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曾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1991年,他当选为*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2019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2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就像早春的约会在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通过投票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评出的年度人物事迹,在晚会现场陆续与观众见面,分别用他们不同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感动*的真实故事,用感动的力量再次唤醒了心灵的春天。
感动是人类最直接的一种情感。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时时感动着我们。他们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他们在用一种心灵的力量,唤醒沉睡的春天。
我们常说,好人就在身边。“感动*”的人物也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它传递出了*人的好人观,行善观。“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里,我们与往年一样,感动*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3
《感动*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结束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
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8)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菁选2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
今天下午,上万第一节课后,我们学校组织了观看感动*的节目,再感动*里有许许多多人,做出了非常大的感人的故事,有为了帮助别人献出生命的,有为了祖国献出贡献的……
在这个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王锋,有一天,深夜,大家不知道危险正在面临着他们,他们租着一个房子,在一楼,就在这天晚上,放在中厅里的电动车正在充电,可是电动和短路了,引起了一场非常的的火灾,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知道,他抱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冲出火海后,急忙跑进去救出了自己的妻子,就在这时她想到了二楼的邻居,他急忙再一次的冲进火海里,当二楼的邻居被救时,他冲进去,把房东,和剩下的20户邻居就出火海后,邻居们都*安无事,而他,身上的百分之九十八都别烧伤了,后来他被送到医院,经过4次大手术后依然没能给治好,但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来捐款,后来送到首都北京治疗,在病床上他挥了挥手,第二天,病情加重,最后100多天的治疗无效,最后王锋死了。
这个事情让我非常的感动,因为王锋,明明可以冲出火海后逃走,和妻子去过**安安的生活,可他选择了帮助别人,让别人的救,就这样他帮助了别人,可没想到的是他自己却被火烧的不成样子。
以前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遇到是不帮助别人,只要自己好就行了,我看了这回的感动*,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太自私自利,要多为别人着想,我要向王锋学习。
这回的感动*,真实太感人了。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2
一年一度的“感动*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凡之人的不*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在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5篇)(扩展9)
——观看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观看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
他是一介工匠,他是大国工匠。——题记
他出生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身上和他的家庭都散发着天空的味道。他们全家都是光荣的,都是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在航空集团工作,可以说他也不例外,他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工作。说实话,他的工作我连知道都不知道竟还会有那么危险的工作————在导弹筒里雕刻火药。只要自己不小心触碰到火药,就会引发爆炸。他的雕刻可以精确到0.02毫米,那么那么的小,但是功劳却是无限大的。如果,要是发生了火灾,想要跑都跑不及。他有一个同事,是因为雕刻时没注意,不小心触碰到了其他的火药,引发了爆炸,把自己的青春丧失在这车间里。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跟他一起在这里工作的同事都调到别的岗位了,只有他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人问他,这么久为什么不调到别的岗位,他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啊”。他们把生命交给这整形刀,可这整形刀却不尽人意。28年的锻造,是它的青春在这车间里度过,一直趴在那陪伴他很久的长长的导弹筒里,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如果,我们现在坐在这么舒服的教室里,直起身板都感到累的话,那他们呢,他们不就更累了吗?他们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那么多年,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那我们不就更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吗!?他们的坚持告诉我们,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所以我们就应该把学习学好,为祖国的未来尽一份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大后,我们要像他那样,无论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都要坚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国多良材!
推荐访问:观后感 颁奖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菁选五篇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1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