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战火纷飞的岁月,他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以英勇和无畏书写下保家卫国的英雄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篇1
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战火纷飞的岁月,他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以英勇和无畏书写下保家卫国的英雄篇章;和平发展年代,他在贫困山区中默默耕耘,以淡然和奉献践行共产党人的忠诚誓言。时光荏苒,初心不变,本色不改,就像山间绽放的野花,平凡而不妖艳,奉献而不清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那段绝美年华。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张富清虽已95岁高龄,但仍然坚持学习。他说:“人离休了,政治思想上绝不能离休。”正是这一片赤诚的心、忠诚的心,时刻严于律己,时刻把自己作为老百姓的“公仆”,时刻发挥自己的一片光、一片热。正是有了信仰和理想,让老党员张富清有了人生的方向和自信的力量,在平凡普通中铸就辉煌。
70年前,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赶考”路。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始终坚持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生如夏花之绚烂。张富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亦是奉献的一生,他以宠辱不惊之态、淡泊名利之心、甘于奉献之举生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也立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向老兵致敬,向英雄致敬!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篇2
做好事的人,很多很多,但能做到感动中国的人,却没有几个。
今天晚上,我和弟弟早已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收看CCTV——新闻频道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典礼。
开始啦!第一位感动中国年度——魏青刚。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岛崂山海岸边观看“麦莎”台风带来的海潮。不料,一个巨浪袭来,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此刻,正在岸边、从河南农村来青岛做装修工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青年游去。一次、两次、三次,魏青刚跟大浪拼搏了四十分钟,而在这次下海前,他从未见过海,也从未在海浪里游过泳。魏青刚终于把女青年拖了上来!他真是个侠之大者。
接下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丛飞。这是最令我感动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丛飞在十二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些他热爱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四百多场,义工服务时间六千多小时,他无私的捐助金额超过三百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的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
去年,丛飞患胃癌晚期,被送入了医院。丛飞躺在病床,说话声音沙哑得很!在贫困山区有一百七十八个干儿女,但他们就像是亲生儿女一样,一百七十八个干儿女知道了自己的干爸爸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他们都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丛飞在医院里仍然担心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和学费……丛飞在医院的病床上说道:“我没钱赚,也就没钱给孩子们,我该怎么办?”他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出三个疗程的话疗费用后,拿出二万元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在录制颁奖会的时候,丛飞说:“我刚刚做完第十次化疗,还要做第十一次、十二次,因为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活下去。我活一天有一天的意义,哪怕多活一个小时都很有意义的。”他说到这里,我的眼眶已经湿润了,接着,一颗颗断了线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
丛飞的颁奖词是——丛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却获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篇3
伴随着圣火的熄灭,东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在17天时间里,我们的中国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身影,感动了一个又一个中华儿女。
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推动时代前行的脚步。在赛场上,“90后”,“00后”展现着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00后”小将杨倩,以沉稳的心态,为中国拿下首枚金牌。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跳水比赛中三跳满分,以巨大优势包揽该项目的金牌……一个又一个年轻的身影,书写出一页又一页亮丽与辉煌。
你也许只看到运动员在领奖台上的光鲜亮丽,却不了解成功背后的心酸。中国乒乓球选手马龙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可是为了备战奥运,马龙强忍着伤痛,进行了膝盖手术。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他在比赛中屡次与冠军失之交臂。作为一名32岁的老将,马龙曾想过退役,但为了梦想,他努力坚持,永不放弃,刻苦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马龙向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田径赛场上,“亚洲飞人"苏炳添创造了9秒83的成绩。一个黄种人,与一群黑种人在百米赛道上竞争,苏炳添创造了新的记录。32岁的苏炳添,明白所有的定律都要靠自己打破,不是超过28岁就跑不动了,渴望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再飞一次。从第一个站上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到跑出9秒91的亚洲纪录。苏炳添用强大的意志去战胜自己,战胜过去的成绩,战胜年龄,用冲破极限的速度去迎接眼前的挑战。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一个个中华健儿拼搏的印记,一次次国歌在赛场上响起。我们都会为之骄傲与自豪。在人生的赛场上,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出自己的风采,发扬奥运精神,以更团结的力量,以磅礴之力,燃起民族复兴的火焰。
奋斗的人生,无悔的青春!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篇4
1986年,郎平退役了。顶着冠军的光环,郎平原本可以在体制内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到北师大学习英语,之后又自费赴美留学。
1994年,正在香港带队打球的郎平接到了排协的电话,恩师袁伟民请她回国执教。当时的中国女排深陷低谷,不仅在世界大赛上颗粒无收,甚至在亚洲争冠中输给了泰国,渐渐沦为一支二流球队。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郎平很犹豫,而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国家体委球类司司长的一句:“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仅用一年多的时间,郎平就把中国女排从低谷中拖了上来,重回强队之列——1995年夺回亚洲锦标赛冠军,11月拿世界杯季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斩获银牌,郎平也获评“世界最佳教练员”。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铁榔头”心力交瘁,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1999年,郎平多番考虑后,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
十多年后,当女排再度出现危机,郎平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20__年,在排协的邀请下,她再度拿起中国女排的教鞭。她带训练、看录像、作分析,不但周末无休是常事,甚至还曾晕倒在训练场上。
仅花了两年时间,20__年世界杯,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返世界之巅,一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又摘下金牌,如今又再度卫冕世界杯冠,成就中国女排“十冠王”伟业。
38年里,中国女排的高峰与低谷,郎平都曾亲历过,可以说“女排精神”正是由她而兴起,也由她来传承,“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篇5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20__年9月5日,周秀芳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奖章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初心不改 年近古稀远赴山区支教
周秀芳被孩子们包围着
退休前,周秀芳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20__年退休后,她被一所私立学校返聘。虽然拿着丰厚的薪水,周秀芳的内心却依然不平静,只因她还有一个未实现的支教梦想。
周秀芳的支教梦源自年幼时的经历。在念小学时,周秀芳因家庭贫困差点辍学,班主任鲍老师为她垫付了三元五角的学费,让她得以继续学业,也在她心中照进一束光。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她希望有生之年能为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孩子做点什么。
20__年,66岁的周秀芳得知贵州省惠水县正在招募支教教师,她的内心又燃起了这把火。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下,周秀芳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高龄支教路”。20__年春节,从贵州回宁波过年的周秀芳听好友说湖南省溆浦县九溪江乡更需要支援,便决定去看看。而她这一看便不走了。
周秀芳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的情景。”长途跋涉辗转来到九溪江乡桐林小学门口时,眼前的情形让她震惊了——一栋简陋的木房,16个孩子正在认真聆听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讲课,这位老师也是桐林小学唯一的老师。见此情景,原定要重返贵州的周秀芳决定留在湖南。
周秀芳开始了在溆浦的支教生涯,她把先进教育理念带进了乡村学校,用启发式的教学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当地村民收入很低,很多家庭都是困难户,走访贫困学生时,她总会偷偷给学生家长塞点钱;看见孩子们穿着单薄,她张罗着给他们买校服;为让留守儿童可以和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她又张罗着给学校买电脑;看到有孩子患眼疾,她自掏腰包联系医院给孩子做手术……周秀芳和儿子、儿媳长期结对资助16名贫困生,用于支教的钱超过了10万元,而她自己却常常一碗米饭、一碟泡菜对付一餐。
周秀芳退休工资每个月有7000多元,最困难的时候,她的工资卡里只剩下3.6元。“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就觉得自己很富有。”周秀芳说。
助学路上的困难还远不止这些,溆浦地处雪峰山北麓,层峦叠嶂,很多学校就建在半山腰。周秀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医生曾警告她,如果走路过多可能有坐轮椅的风险,但她坚持到每一户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有一次,她来回走了8个多小时。还有一次家访途中,周秀芳身体不支摔倒。被救回后家人劝她放弃,她却说:“如果我倒下了,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
爱心“搬运” 四年筹建29所希望小学
“我可以教孩子学到知识,可他们的境遇如何改变?”周秀芳在支教之余一直琢磨着。
湖南省溆浦县北斗溪镇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周秀芳和学生在一起开心地玩游戏
周秀芳将湖南的所见所闻做成幻灯片,发到由她的学生们组成的聊天群里。她的学生、在美国洽谈业务的上海弘盛特种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看到后,一回国就从机场赶赴湖南看望周秀芳。“我是周老师早年在宁波石浦小学教过的学生,班里好多人都知道周老师在贫困山区支教,这份大爱情怀我们非常敬佩。”感动之余,张刚开始用实际行动支持周秀芳。他捐资30余万元重建了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
20__年4月,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动工兴建。周秀芳在桐林村一所废弃的农房里住下。白天,她或在借来的教室为孩子们上课,或顶着烈日去监督新学校施工;晚上,她就和村干部、村民一起商量解决建校遇到的问题。
20__年7月底,一所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成为溆浦县九溪江乡第一所农村希望小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爱心涌向溆浦。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班学生筹资40万元援建的前进小学,上海企业家苏书超出资28万元援建的希望小学,宁波女企业家王娴出资援建的搭溪小学,宁波象山石浦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傅萃捐修的来凤石浦岑玉希望小学等学校一一落成,爱心助学的雪球越滚越大。
周秀芳还牵线促成了浙江鄞州与湖南溆浦教学结对。20__年11月,鄞州区在溆浦建立支教基地,发动优秀教师去溆浦支教,溆浦县选派中小学校长、年轻老师来鄞州“取经”,培育“种子教师”。
“爱心搬运工”周秀芳将全国各地的爱心源源不断汇聚到大山深处,点燃了大山的希望。
精准扶贫 用爱架起东西部扶贫协作之桥
贫困山区要真正脱贫,除了“输血”,还要实现自我“造血”。
20__年起,周秀芳以爱心支教为支点,尝试在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等领域进行帮扶,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她牵线搭桥,将宁波市象山县的“红美人”柑橘树苗引到溆浦试种,开展生产帮扶。与此同时,周秀芳将溆浦的农民带出大山,在城里找工作。截至目前,经周秀芳介绍到宁波企业打工的溆浦山区村民已有近百人。
周秀芳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周秀芳爱心驿站
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中,周秀芳还在宁波市鄞州区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爱心工作室和爱心帮扶基金会,在吉林延边设立周秀芳爱心驿站,通过项目对接,引导社会帮扶资源向那里集聚。
经周秀芳多方协调,今年7月,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落户溆浦,并将研学、助教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刚刚过去的暑假,宁波有6批300多名学生到溆浦开展互动体验式研学。这个研学基地预计明年可接待5000至10000名研学青少年(家庭)。
从“支教奶奶”到“爱心搬运工”,再到“扶贫领路人”,周秀芳的爱心之路一直在延续。年岁渐长,她步履越来越蹒跚,因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中耳炎,但这些都没能打倒这位老人。
“只要我的膝盖允许我走路,我就会一直走下去。”周秀芳坚定地说。
周秀芳与孩子们交流
周秀芳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感动了很多人。她曾荣登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和“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在参加9月5日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时,周秀芳认真聆听了代表们的发言。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获得这份荣誉,是党和政府对我的认可,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也更坚定了我扶贫助学前行的信心……我不是一个人,我的身后有很多的同行者,荣誉是属于所有人的。今后我们会继续走下去,助学帮困、精准扶贫,把更多的爱心搬运到贫困山区去。
推荐访问:观后感 作文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600字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800字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题目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400字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评语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2022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800字高中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450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评语怎么写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450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