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情绪. 2.通过交流,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3.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4.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点 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菁选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认识情绪.
2. 通过交流,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3. 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4. 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点
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三,教学程序
(一)音乐导入,调整情绪
1,欣赏音乐.
2,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3,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这一课.
4,板书课题:情绪与健康
(为了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在欢乐的心境中获取知识,特别选择了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们欣赏.这样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导学达标
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
(1)讲游戏规则 .
(2)指导,参与游戏.
(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
(4)同学们谈到的我们表现出来的内心的状况以及表情上的变化,就是情绪.
(5)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
(6)贴良好情绪图与不良情绪图.
(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我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
2, 交流倾诉,明白道理.
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1)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 请同学们把你感受到的
或者了解到的事例说出来.
(2)听了同学们谈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板书:不良情绪危害健康.
(在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交流活动,谈谈不良情绪危害健康的事例.学生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了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激起他们排斥不良情绪的愿望.)
3,录像共鸣,学习方法.
(1)放录像(三名学生分别因班长落选,家长星期天为自己安排了很多兴趣班,考试成绩差而产生不良情绪)
(2)录像中的同学应该怎么做
(3)放录像(三位同学用与同学交谈,听音乐,看书,进行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解了自己的情绪)
(4)录像中的同学是用什么办法调节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乐的
(5)大屏显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今后谁再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用这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录像中的情节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典型事例.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一种见解于自己"同病相怜",那么,这种见解对当事人的影响,很可能比老师的说教更起作用.)
4,小组交流,激情导行.
明白良好情绪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1) 小组同学互说快乐的事以及快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 你从同学们那学到了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3) 说说快乐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4) 板书:良好情绪利于健康.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倾诉快乐的愿望,我特别设计了"快乐娃娃"交朋友的情境.同学们通过情感的交流,用自己的感受,体会,方法去帮助,指导其他同学,他们在完善自己最佳心理品质的同时,会主动的是其他学生纠正心理偏差.同学们在共同分享快乐的同时,自觉自愿的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三)达标测评,适时反馈.
在答题纸上写出自己的做法.
今后,遇到不顺心的事,你将会怎么做
1,考试成绩不好,受到了批评,心里很难过.我将会
2,我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非常生气.我将会
3,明明是小明撞坏了小芳的东西,小芳却责怪我,我很气愤.我将会
4,父母吵架,我心里很烦,无法安心学习.我将会
(四)边歌边舞,巩固目标.
加深对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的理解,快乐
健康地成长.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这节课.
边歌边舞:健康歌
(通过"健康歌"的歌舞,加深学生对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的理解,再次体验快乐情绪,并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这次教学活动.)
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2
一、班会背景:
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使学
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
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
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
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2 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
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课前填写)
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会过程:
(一)、引入:
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是,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因为以往所养成的种植涣佳跋肮撸苯佑跋炝搜靶恃暗闹柿浚钪盏贾赂冻鲇胧栈癫怀烧取=裉煳颐窃谡饫锟桓鲋魈馕蹲鱿肮叩闹魅耍蛔鱿肮叩呐ァ返陌嗷幔M苡行О镏窃谘跋肮呱“扬长避短”。
(二)、“好”“坏”习惯之争:
1、 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2、 老师结合班内现象加以指导: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
比如我们班一些同学总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做,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十分有规律,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学喜欢就看书和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一些同学在记忆知识时,采用记住后再记上几遍的“过度学习法”,公式、定理、名句、单词等内容在要用的时候总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学晚上做习题前,总是先复习一下有关内容,看一遍白天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才开始思考问题的解法,结果题目做得又快又正确。有这些好习惯的同学,学习效果常常较好。(点名表扬为主)
再罗列一些个别同学的不良习惯(不点名):学习时心不在焉,看了大半天书也不知道书中在讲些什么;上课时不认真作笔记,而是在纸上、书上乱涂乱划,考试复习的时候就感到没有头绪;晚上总要先看好长一会儿电视,有时还要煲电话或上网聊天,然后才开始做作业,结果弄得很迟才睡,或者干脆把作业拖到第二天完成;边做作业,边翻小说、听电视伴音、浏览网页,作业做得很慢,有时还漏做或做错。这些坏习惯也严重影响了这些同学的学习效率。
(三)、自查与反思:
拿出已填写好的问卷2《自我报告》:对照上述老师所说的这些好坏习惯,在各自的这份自省表中进行修改或补充。
(四)、指点迷津:
请五位同学简要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验:
1、 分清主次,首先完成学习任务。
要点是:不要在玩得很累、很迟时才开始学习,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不好,做作业、背书,常常来不及,而且还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2、 专心致志,不一心二用。
要点是:不要边做作业边干其他的事。
3、 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要点:连续学习1、2小时,中间就应该安排一次休息。
4、 学习生活的安排有规律。
要点:根据学校规定的上学、放学时间,结合自己的状况,制定一个更具体的作息时间表,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5、 遵循学习常规。
要点: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后复习,做习题。课间与同学讨论,不懂就问或查资料,独立完成各项作业。今日事,今日毕。
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
(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师生 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 菁选3篇 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1 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1-3 初中心理健康师生之间教案1-2 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